教师磨课心得

2023-07-03 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教师磨课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磨课心得 1

  磨课犹如磨剑,锋芒在无数次花火中呈现。当然这样的花火便是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反复推敲,不断积累,把智慧和精华聚集在一起的过程,去努力呈现出每一堂精彩的课堂。

  我认为精彩课堂的基础是深入钻研教材并抓住教材核心内容,去钩织一个有型的网,这样才会在有条有序的去组织语言,顺利地进行余下的准备工作。

  当然在和众多优秀的教师进行磨课活动的时候,也让我受益匪浅,那些都是我自己在书本及日常积累中所得不到的东西。“好课是磨出来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精心去设计方案,用充足的准备去讲好一堂课是要付出辛勤和汗水的,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积累,让我更好的掌握了磨课的重要。在课堂去营造和谐的气氛,热情可以让同学们满怀信心地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象,哪怕有时候他们说的并不正确。并且这样还可以在他们的错误中进行延续的剖析,去引导开拓等,要完成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各种因素,这样磨课虽然艰辛,但是其中快乐和收获才是最大的。

  磨课让我必须站上讲台面对学生及听课教师的检阅,是一个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要先让自己不断积累去体会其中的'精华,还要加上自身的观点理念,灵活地运用在授课当中去。在磨课中不止提升了我的勇气和自信,它让我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接合在一起,从这样的深厚的积累中让我的授课更完善,其次更加完善自己的内心,磨课带领自己越来越强大,不畏艰难困苦,要不断突破创新,这正是要讲好课不可或缺的精神。

  教师磨课心得 2

  磨课,是指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的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讲过程。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复复的修改斟酌和耗费教师的'大量汗水。不过,这磨课的“磨”字就如侠客十年磨一剑、修炼得道一样,道出了一节成功好课的艰辛和不易。

  在准备国家赛课中我经历了“磨课”。现在回忆起来,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让我真正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来源于领导所赋予的机会及磨课教师的帮助。每一次磨课,我们都会在一起共同讨论: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更合理、怎样才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个过程使我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在磨课活动中,我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教师磨课心得 3

  这次磨课活动参与面广,人人都参与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再上课的过程,对于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遇。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能深入备课、深度反思、深刻总结,听课教师直言不讳、畅所欲言,讲课老师虚心接受意见、极力改进不足,使整个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学案的编写及有效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编写学案一定要渗透学法指导,尤其是课前准备环节要有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课堂使用学案时要注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保持课堂的流畅。磨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使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常为一个细节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研氛围异常热烈。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研读更深入、对学生学情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实践性智慧得以发展。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在教研组中我自己有了很多收获,对课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课堂,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具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考验着教师的反应和应对能力。“预设”与“生成”之间怎样调整,怎样达到平衡,这方面教师应给与更多的思考。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让我们在磨课中,“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只有这样,磨课才会在美丽动人的瞬间邂逅一个个精彩的生命!

  回想这次磨课活动,大家辛苦并幸福着。希望这种活动能变成常态,我们分享智慧,经过磨砺,共同提高。

  教师磨课心得 4

  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获,这其中有过困苦与彷徨,有过希望与欣赏。在“磨课”的这些日子里,经常有身边的人问我是不是很累?而我,总是用微笑来回答,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我想我是幸福的。杨亚伶主任、刘建良主任、雷同社校长以及学区数学组的全体老师为了我执教的每一节课更是煞费苦心,大家齐心协力。每一次的试教,她们总会认真听,听完后总会为我献计献策,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我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理清教学思路。

  每一次评课后我将大家给我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经过透彻的分析与理解,再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并进行第二次试讲,各位教师再次听课、评课,将两次课堂进行比较,总结出我的.进步与不足。当时大家坐在一起给我耐心讲解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大家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精神的良好体现。我也一一记录下了大家的宝贵意见,消化吸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所有领导及老师们,让我真诚地说声“谢谢!”。

  教师磨课心得 5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磨课活动。通过活动我受益匪浅,汲取了老师们的精华也认识到上课中的不足。细细反思取得以下感悟: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基础教材是教师呈现教学艺术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抓住核心目标、分清主次。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教师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通过本轮的磨课我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

  在“磨”课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先让执教者自主设计一种教法,第一次试教后,执讲者要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听课者进行讨论。我们组要求听课者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找出本轮磨课中的教学“亮点”,认真分析,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开课的信心和热情,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也可以让其他教师抱着“找刺”的心理,满腔热忱地帮助同仁指出毛病,良药苦口利于“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以促使执讲者开拓思路,诱发智慧,促进反思,改进教学行动。执教者再次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吸取各方意见,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磨练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丰富教学手段是上好课条件一节好课不应该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手段不应该过于花哨,教学评价不应以是否运用多媒体一票否决,这是毫无意义的。通过考查试教的效果,我们能明显地看到这堂课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量、质量以及展示时机等方面存大的问题,进而为执教者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度”。

  总之,磨课活动促进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个人业务水平,今后我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磨课中去,不断地历练、完善自己!

  教师磨课心得 6

  在“希望杯”决赛中,我的参赛课题是五年级上册《旅游费用》一课。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活动,难免有些紧张。从初赛到决赛,在反复的“磨课”中,有困苦与彷徨,有希望与欣喜。在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中,我也在不断的成长和收获着。

  这节课在最后决赛前我试教了三次,每一次都给我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试讲,总感觉都是老师牵着学生在走,教学环节进行的也很不顺畅。少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评课的时候,同组的老师直指要害:“你没有真正的把握教材,教案设计的思路不清晰,层次也不够清楚”,“整堂课没有突破重点和难点,反倒在前面的内容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入环节有些拖沓,也比较生硬”“教材呈现的内容是点到了,那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次内容的背后是不是还可以有一定的提升呢”。的确如此,听了他们的点评我犹如醍醐灌顶。我在拿到课题的时候缺乏就是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对学生的了解,而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这样的课犹如一张黑白画,是没有灵魂的。

  我再次钻研教材,认真分析了教材编写的意图,同时融入同组教师的智慧,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通过生活中旅游引入课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分析题意,再猜测验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第二部分“租车”中,让孩子先分析在思考,从而在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合作要求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我第二次“磨课”开始了,由于是加入了自己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在我的掌控下按部就班的结束了。上完后,自己感觉还是比较吃力,时间把握的很不好,还是出现了超时情况。各位老师的点评又是我茅塞顿开。“要尽可能全面的`预设学生在每个环节出现的情况”“数学老师的课堂语言应该体现数学的学科特点,需要更准确、简单,不要不断重复无用的话语”,“课上评价语言过于单调,对孩子的评价语言应该更亲切一点、更有鼓励性一点”,“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些细节都是我未曾想到的。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考虑到这节课上的每一个小细节,真正的让我体会到了“小初见大”。

  时间紧迫,比赛在即,我再次拿起了教材和各位老师对我课堂的评价,不停地思考着,每一个环节结束后及时的小结语和对每一个回答问题孩子的评价语,同时,也回头重新审视了我的教学设计,重头再来。我认真的看了每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设计的是否合适,指向是否明确,如果换做是我又会怎样回答。通过思考与换位思考,原先的困惑好像一下子迎刃而解。这次教学大环节没有改动,相比第二版,我课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更符合本校孩子的情境。

  教师磨课心得 7

  “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综合体现,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磨课,我学到了很多,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我们要不断学习,改变思想观念。只有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不在原地踏步走,才能做一名能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活水的老师,才能驾驭自己的课堂。

  二、磨课让我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授课思路上有了新的`认识。通过磨课,我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的难度,学生爱学。还要考虑到学生能否都积极参与,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设计适合学生的任务,让学习任务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四、为大家的学习精神所感动,通过研修这个平台,大家在网络上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在讨论交流中大家的见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不断去挖掘课堂的亮点,而听课教师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促使上课的老师开拓思路,提升教学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促使自己健康成长,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教师磨课心得 8

  我们研修组在各位专家、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执行磨课的每一环节,转眼间到了磨课总结环节了。我想所谓的磨课就是不断地反思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下面是我的收获:

  1、团结就是力量

  集思广益,博取众长,反复实践,不断积累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这次的磨课,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一堂好课的诞生,不只是个人力量的产物,而是众人智慧的结晶。不仅对讲课老师,而且对我们这个团队里每位老师都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尤其是我们几个青年教师不仅要善于研究,而且要勇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然后努力的去开动脑筋,博取众人建议之长,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设计,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同时,要有承受失败的良好心态,在失败中不断地总结,反复的去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经验,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2、情境创设兴趣教学

  通过我们英语教师之间磨课,我更加认识到了真实情景创设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对贴近生活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以及要在教学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要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方式来保持学生学习的长久的兴趣,要让学生真正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磨课,它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磨出了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磨课的过程,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一次次与教案对话,与团队成员反复交流的过程;也是与新课标对话的过程。磨课是教师走向成熟的捷径。“在磨课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地改进自己的教法,不断地修正已有的教案,才能加快自己成长的步伐。我相信,我的课堂会因磨课而变的越加精彩!

  教师磨课心得 9

  一个经典的课例是怎样诞生的?经历过前段时间的齐鲁名师工作室的课例打磨活动,我有了深切地体会:好课是磨出来的。尤其是跟随着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有名师指点、专家引领的优秀团队。在专家引领、名师指点、每个成员智慧的碰撞下,在磨课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站在专题的角度研究课例,在经历了“遭遇困惑”“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后,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这一次齐鲁名师赵国防老师为我们确定的研究主题是:如何促进学生对数概念的真正理解。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分数的意义》。最初,我们的思路是引领学生在一步步地丰富对整体1的认识的基础上,揭示出分数的意义,并板书出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

  可是,在第一次试课之后,我们发现,学生虽然能清晰地说出分数的意义的概念,但是在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却感到困难重重。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正如华应龙老师所说的那样:学生会背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句话,或者会依样画葫芦地说出有关一个分数的一句话,是否意味着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意义?我们的教学是重在体会分数的意义,还是重在体会分数形式化的概念?

  毋庸置疑,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在前者。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设计思路:先从平均分不同数目的苹果中形成直观表象;再创设分铅笔、分蝴蝶的情境,在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接下来创设了如下情境:画出只露出的笑脸遮住的图形,根据操场上男女生的人数用分数说句话,看到你想到了什么?露出苹果的,遮住了多少?学生在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的过程中,由部分想整体,学生动用各种感官,在大量的现实情境中做出取舍、抽象和概括,在不断变换的'情境中,体会到情境虽然变换但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实质不变。这时候,板书不板书出分数的意义的形式化的概念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对分数意义已有了深刻地理解。

  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这次磨课,我再次深深地体会到,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我们要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流利地背出概念,而是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出发,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对概念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想“当然”而为之,应该把“备学生”落到实处。

  在最初,我们把本节课的重点设定在:对单位1的认识和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双重任务上。因此,确定了我们的思路是:以问题带动,在不断变换的分苹果的情境中,引领学生一步步地丰富对整体1的认识,引入单位‘1’的概念;接下来仍然以问带动,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阐述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再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揭示分数的意义。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到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学生对分数的认知,就会沿着我们为他们铺设好的阶梯,一步一步地拾级而上,本节课的重难点就会得以轻松突破。这样的设计,我们认为是时刻在为学生着想。可是,在接下来的第一、二次磨课中,却发现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困难。其实,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他们是有生活基础的,如一包薯片、一盒铅笔、一个小组等等,只是没有给他们冠之以单位1的名称而已。于是,又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把单位1当做教学重点处理,只是帮助他们把散落在脑海中有关一个整体的零星表象汇集提升,引导学生用单位1的概念来表示一个整体的内涵。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说早已会说。但做,在很多时候只是想当然,会自以为是的认为学生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到底已经理解了什么,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如何思考的,这还需要我们在备课前要真正地去了解、去研究。

  再次,在进行教学设计不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必将导致肤浅。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学分数的意义应该涉及到的知识,如分数的产生、分数符号的历史发展、分数单位、量与率的比较等内容都非常重要,极想有在一节课中就倾其所有而告之之势。这是我在备战公开课时经常会犯的痼疾,还好有其他老师头脑清醒,做事果断,大刀阔斧,修枝剪叶,才令得本节课不蔓不枝,主干分明。但是对量与率比较,终难割舍,大家在第一、二次的试课中都作为重点关注点之一。后来在吴正宪老师的指点下,赵老师舍弃了这一部分内容,把重点放在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上。张丹教授也曾经说过: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师不是只见学生一节课,要从一个大单元的角度来设计分数意义的教学。

  两位专家只是寥寥数语,但它们所蕴含的思想,岂止是对我一节课的引领。她们让我懂得设计教学不能因为求全而面面俱到,不能因为求新而花样百出,一定要把握准重点,懂得取舍。

  俗话说,好事多磨。其实,课也是要经过多番磨砺才有可能变成经典。磨课带给我的不单单是一节好课,通过此次活动我从团队中的专家、名师、老师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带给我更多地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去研究每一个教学内容,在没有团队的情况下如何磨课,要养成一种思考习惯。经过此番磨砺,希望自己在今后的课堂上能做得更好。

  教师磨课心得 10

  第一次磨课经历让我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磨课就是在一次次的试教试讲中反思,在一次次的更新中收获,这其中的滋味有困苦与彷徨。然而,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虽忙碌但也充实,快乐。通过一次次磨课,我也对如何上好一节课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备课细节到位

  在备课过程中,找出拼音平舌、翘舌,我偶尔的恍惚会教给学生不完整的知识点,所以要上好一节课,备课需要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将完整无误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使其掌握。

  二、设计到位

  课堂设计要贯穿一条主线,条理清晰。什么时候认字?什么时候字音和字形的比较?什么时候朗读?只有我设计完善的流程,才能合理的落实知识目标。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从过程中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三、要求到位,纪律到位

  低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自制力较差,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要求,常常会出现一种无序的、低效的状态,所以对低年级的孩子合作、操作之前一定要有要求,但要注意要求不能过多,多了,学生记不住,仍然无效,要做到要求简洁、明确。但必须行之有效。学生良好纪律习惯的培养是教学进行顺利的重要保证。学生随意下座位,站起来,个别同学这样的情景经常上演。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加强练习。例如:举手说话、做端正、不玩手和其它的’东西、看黑板等等。纠正学生拖拉,有效率的学习。

  四、评价到位

  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直接的导向作用,积极的激励作用,及时的诊断作用,快捷的调控作用,互动的交流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到位,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评价方面我还有很大的不足,需要对评价性语言的积累。

  教师磨课心得 11

  今天,我讲了《鹅妈妈的故事》这节课,通过评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次上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像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在教学《鹅妈妈的故事》这一课时,我一边范读,一边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景物的样子。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我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我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抓重点词句寓教于乐的方法十分独到

  在教师范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有说炎热的,有说幸福的,还有说开心的,还有说快乐的。接着老师又抛出环环相扣的问题“哪些词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读课文,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的欲望。同时教师指导读出词语的语气,没有解释一个词,却让全体学生领悟了重点词语的意思。巧妙之处举不胜举,在理解“辽阔”与“广阔”哪个词修饰的范围更大时,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说,然后在回到课文中找依据,这样把难理解的词语轻松的就区别开来。经历了“找依据的过程”所有的学生轻松的掌握了这两个词的用法。

  最后在让学生读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通过让学生在读中层层加深层层提高,加深后再读,再体验,在品味中体现人文性。让学生感受到了文本的语言魅力。

  三、活泼的课堂气氛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节课上,学生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

  总之,这次上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教师磨课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04-10

磨课心得体会06-28

磨课的心得体会06-21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08-08

教师磨课比赛成长感悟09-08

学校教师磨课培训总结05-05

2022教师磨课心得体会(精选5篇)05-16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通用12篇)07-30

听课磨课心得体会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