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
7月18日,伴随着天空中落下的雨点,炎热的夏日出现了难得的一丝凉爽,似乎让人们感到秋天即将到来。虽然正值暑假期间,但是在实验中学的校园里却处处洋溢着一种充满激情与梦想的热情,教师参加全员培训。
到今天为止,小学数学培训活动已经进行了七天,教师们按照培训活动的要求和安排积极配合、认真学习,友好地进行交流,使培训活动充实而又生动。在这七天的学习中,先后有来自各个单位的骨干与优秀教师为讲解单元知识以及他们成功的经验和体会,既有学校领导的谆谆教导,优秀班主任真诚感人的事迹,又有名师、骨干教师的教学反思,专家引经据典的理论评述等,这些讲座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要求方面都让教师受益匪浅而且从中更让他们看到:这些优秀教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领导是让他们坚定信心的后盾,专家的理论则是将来万里航行的照明灯。
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同样不放松对教育工作的反思,每天下午都会安排90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来回顾之前他们的所学、所思、所感。在不断的反思中教师们都表现出对工作的信心,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要承担责任的重大。在发言中其中一名教师就说到:我不想大声地宣誓,但我会踏踏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自己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几天的培训,教师们不但对教师角色有了进一步认识,而且专家教师的精彩传授更是激发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美好未来的憧憬。培训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它却给教师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
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2
数感是人们在数概念扩展中而产生的对数学的一种敏感与一般理解。建立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我构建,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我认为,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具体做法如下:
结合生活——体验数感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例如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4粒黄豆大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药片、黄金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则、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几岁?班级号是多少?你的鞋号是多少?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急救中心电话号码是多少?……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3
7月7日至8日,我参加了三亚市数学教研室举办的为期两天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培训学习,通过王盛会与谢斌两位教师分别对三年级数学上册与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详细讲解,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教学最优化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下面就根据我自己这次的培训学习,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在不断地整编。新教材编写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新研究知识之间的整合;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新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要通过情境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得出有关结论。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一方面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又为我们教师指明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这次培训两位教师向我们分析了教材中的编排调整,以及改动意图,向我们阐述数学解题的多样性,建议教师们多鼓励学生用自己学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处理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解决问题都要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也要符合算理和数学逻辑,结合实际问题出发。
通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不能顺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要学习新理念、新方法,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钻研教材教法,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精彩。
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4
为期10天的全市初中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已经结束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很历历在目。一开始的不情愿,烦恼、急躁,渐渐被专家团队的报告所吸引,聆听各位教师的教材分析,专家团队的精彩报告,自己才对这次培训有了初步的认识。使我深感新课改背景下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然,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经历一个不懈的奋斗过程。
我在学习中始终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条,坚持和其他学员保持密切联系,使自己能博采众长、开阔视野。最后感谢上级领导为我安排了这次培训。
一、实施教育科研,搞好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我们处于教学第一线,直接面对问题,更有利于开展教育科研。脱离教学研究,对自身发展和教学发展都极其不利。
(1)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仅只是教学,教育科研更不仅是专家们的“专利”。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实践,我们不能总是把别人的或原有的理论和经验用于自己的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认识。
(3)重视问题解决与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使教育教学过程得到及时的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4)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执着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二、不断探讨数学教学理论方法,使数学教学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
新的课程改革条件下,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个人主义及封闭式教学模式,有意识的调动和利用各种条件和信息,应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1)我们要有谦虚的合作态度,积极使家庭和社会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来,最大程度争取他们对教学的支持;积极与其他同事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有效协调人际关系和与他人沟通。除了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合作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外,还要与领导、同事、校外的学生、家长及其他人员保持适当沟通合作。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使各学科、各年级有机融合,相互促进,通过相互讨论、定期检查、评价课程等方式,确保课程质量和教学价值。
(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认真选择和设计教学材料,充分开发相关的人力、物力、自然等资源,使用先进技术等途径,有力提高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力和数学应用能力。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知道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大力开发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强化科技意识,增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学会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的先进技术来辅助教学,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不断的反思、学习,发展完善,经常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紧跟数学发展的最新形势,不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改进教学实践,使自身素质逐步提高并向高层次发展。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回顾与小结,积极推广优秀的教学模式,努力完善数学教学。
设计和使用各种方法,定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通过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应、分析考试结果、观摩同行教学等手段,认真检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自我检查中修正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实践中根据数学本身的发展和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通过不断学习,顺利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灵活的数学应用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而新的教学模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创新、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两者各有利弊,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是现代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不存在惟一正确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克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倾向,提倡多种教学模式的互补融合。数学课的教学模式有多种,一般较常用的有:讲解——传授、自学——辅导、引导——发现法等几种类型,要力求使数学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发展趋势。
正确数学思维方式是对数学规律本质的认识,作为数学这门学科,应在建立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注意数学逻辑思维,注重知识的基本点、连接点、关键点和生长点,把数学基本知识和思想构成统一整体,充分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内动力。在整个数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的发现过程和思维探求过程,在教学中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指导。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已日趋重要,教学中要发展学生把数学应用作为自己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途径的能力。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调查、探索并发现各种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培养论证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毅力,创造和使用数学模式,将问题系统化,相互证明和交流结论等方面,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力。
总之,通过本次骨干教师的培训,自己收获颇多,感受颇深,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把本次培训所学到的理论始终如一的贯彻下去,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5
XX年8月4日,教体局教研室组织全县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验双语学校培训一、二年级数学教材,通过这一天的培训活动使得我受益匪浅,这次教材培训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方向,以前的我对新课程理念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通过培训使得我对新课程理念有了全面的理解,下面我具体的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学习体会。
1、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也就是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青岛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所以说,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的利用好课本中的教学情景,将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这样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和生活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当看到团队成员中那些年轻的教师,从回答疑问到做报告,每个环节都做得无微不至,面面俱到,对整册教材理解得那么深刻,再看看年前的我,却感到非常惭愧,从中感悟到作为老实现教好学生必须具备扎实教学基本功。
3、要了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合作学习。
首先低年级的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合作意识差,他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一块玩,使得教师很难调控组织教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低年级的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不会合作。优等生抢着说,差生从不发表意见,成了旁听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低年级的孩子若没有明确的分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比较混乱;若有分工,也不会听从组长的布置,在小组争抢着分担每个角色。
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差,小组的集体观念淡薄。有些学习好的学生更愿意独立学习,认为合作学习耽误时间。有些学习差的学生,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对小组的合作学习置之不理。
4、我的几点对策:
在小组合作前先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分工要合理,每个组员都要有事情做。一开始,我尝试着给他们分工,这样他们比较满意服从。小组长要引领每个组员轮流发表意见。
教师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大胆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这一点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好的。
在小组间引入竞争意识,看哪个小组合作学习得好,及时搞好对小组的评价。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还有很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还需要老师们的实践和探究。
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6
7月20日,全市小学骨干教师在中原街中学参加为期一天的培训,让我们有幸近距离聆听了北京海淀区上地小学刘千老师的精彩讲座——数学核心素养及教学目标的确立。
针对数学核心素养刘千老师结合自己在美国的学习内容和他们教育团队的研究成果从八个方面为我们进行深度解析,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明确方向,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要解读数学核心素养,这直接关系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一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无论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模式,应更加关注教学是否真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中,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理念,也拓宽了我的视野,我会让学到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转变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积极思考,精心设计教案,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考虑,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基于以上分析,下面就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以下想法。
1.创设“需要”的情境
我们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与需求,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先备学生再备课
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先做人,后求知。所以教师要用心备学生。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先了解你的学生距离所具备的核心素养还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师的体验,都是用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心,轮带几届学生,基本都是同样的授课模式。教师备好课不容易,教好课更不容易。我们也许应该改变思路,在以人为本的课堂,备好学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个新班级,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及学习情况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方面,可以从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初步评价,对某方面表现突出或者欠缺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了解学生的途径中,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开展调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或者偏见需要正确的引导,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不排斥这门学科,慢慢地产生兴趣。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和科学精神的载体。每个老师应以人文关怀为起点,让学生健康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3.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主动发言的习惯,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习惯,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本人是主体,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影响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关键,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协作,保持交流探讨,才能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4.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下面列举个教学实例:
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题。题目如下:我们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几人?
此类型题是有多余条件的减法问题,让一年级学生去甄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排除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习题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个情景安排,如安排20个学生为一组,本组学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动玩捉迷藏游戏,在室外活动的学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学生藏起来。通过游戏体验,每个学生有固定的角色,游戏结束再回到课堂来解答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很多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余条件,是“我们班一共有20人”。这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初步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全面思考能力。对低段学生来说,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也是效果显著的。
5.帮助学生制作“错题集”
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能力的必备素质。教师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会整理错题,同时高度重视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每学期安排几次全体学生的错题集展览。在数学学习中,通过错题集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积累一些解题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题集的具体选题范围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习题;特别易错的习题;难记题;教师指定的典型例题,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应在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补充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正确的心理素质很有作用的习题。总之,选题量不一定要多,选题要尽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抄题目,留下足够的空间解题和注释。注释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题关键、原则、方法等。学生在整理错题集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纰漏和困难,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后,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思维缜密、不畏困难、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精神,在文化基础的积累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会学习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树立一种正确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意识到:做好、用好错题集是自主学习的迫切需要。
数学学科的教学需要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在严谨、缜密的文化基础上,要发展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健康生活,学会学习。核心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任重而道远,在教学研究的路上和学生共同学习,不断完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终身事业。让我们的课堂少一点:担心、讲解、整齐划一。多一点:信任、鼓励、合作、交流、体验。
【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