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2022-11-30 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1

  上学期以来,我有幸能参加市农村优秀青年教师研修班的学习,由衷感谢市、区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此次研修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培训,此次研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当然十分珍惜这次弥足珍贵的机会。短短的六个月下来,自感受益匪浅。作为参与活动的一员,我深有感触,以下浅谈几点我的个人体会:

  一、感动

  其一:让人敬爱的郭老师。曾有人说:一生遇到一个能让你敬爱的人,那是一种幸运。而我何其有幸,遇到了我们的学科导师郭冬梅老师。在他耐心、专业的指导下,我以及我们所有的学员都在进步着。半年多的培训,郭老师很细心地制定了比较系统完整的计划,每月的培训,行程安排都非常清晰,任务明确,绝不浪费任何机会和时间。除此之外,她还特邀一些名师名家来做报告,从而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其二:青浦课例组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很多活动都是和青浦课例组成员一起的,活动前成立了备课小组,青浦课例组成员穿插进去,给我们以指导与帮助。其三:同伴互助。我们“青优班”十个学员在一起同心协力,在一起争辩过、快乐过、紧张过,患难见真情,难忘一起奋斗过的兄弟姐妹。

  二、收获

  学科导师给我们学员做了一些有关课例的介绍,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课例研究。我们还根据凌龙老师的课堂诊断报告,撰写了一份课例研究报告。聆听了周秀芳老师声情并茂的报告,让我感慨万千;而顾老的报告则真真切切地感动着我;王洁博士作的课例研究报告给我帮助很大。我们还进行了外出考察活动,大家在一起感觉很开心。有幸听到了青优班三位老师的课,让我学到了很多。

  三、提高

  初识“课例研究”,不知其究竟为何。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使我明白了其真正内涵: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它其实是一个三实践两反思的过程,回想我们以往的教研课,与之相比,课例研究不仅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更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我们青优班学员在一起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共同解除困惑,感受成功。我相信我们在一起的感受和生活我都将潜移默化地带到今后自己的教学中去,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永远不会忘记郭老师,忘记青优班的学员,忘记从冬季到夏季我们共同渡过的点点滴滴。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学习我认为:课例研修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给踢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修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会怎么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修成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修起到了教育轮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了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

  我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可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出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是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这种培训的活动形式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的解决为指向,因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师创设教学情景能力训练的方式。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3

  本次课题研讨我从一开始就充分利用教学剩余时间,认真听课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完成作业。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堂成功的课必有一个气氛和谐的课堂。师生、生生互动,学习热情高涨。我努力将专家经验和自身所学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现将我这阶段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收获很大,学习了专家们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认真学习典型课例,开阔了自己的视野,通过学习,让我从优秀教师的课堂中领略了他们的执教标准,以及驾御课堂的能力,可以说重新让我坚定了课堂教学的信念。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定势,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

  通过观看培训的课例,它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这次学习我抱着一种积极、乐观和向上的心态去学习,因为我认为,保持乐观的心态对每个人的学习、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无论是从教学课件还是教学思维上,我们都应该抢先一步,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大家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发展

  的道路,积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以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和引领性,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作用,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总之,这次培训学习使我专业成长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培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会给我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将认真领会到让自己学有所学,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4

  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9月开始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活动,我十分珍惜这次远程培训学习的机会,自从参加“国培”学习的第一天起,我就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点滴时间,打开电脑进行听课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观看、专心聆听视频中专家们的专题讲座及课例中教师们的精彩授课,积极认真地参与了培训的全过程。我通过认真阅读相关资料,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作业,与其他的教师一起进行了交流,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和本班的教师一起进行了课例研究等,获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现将我这这次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本次培训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使我们农村教师有幸聆听了专家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指导。对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深刻的阐述,他们把自己的教育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阐述,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为我们讲解了最新的课标发展动向,解释了我们一线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让我们找到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转变了我们的教学观念。

  二、进行学情分析,把握学生的动向。

  我以前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很少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的经历、经验、对问题的疑惑、对知识的需求等。这样,就使教学活动失去针对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培训,使我明确了学生的问题就是教学的核心,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是变化的,而不应该死搬教参中的内容。其变化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通过学情分析,可以发现学生认知层面的具体问题,并准确的分析成因,从而非常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资源,使每一个教学活动都目的明确,最终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才能减少教学的盲目性。

  三、熟悉教材联系,把握教改方向。

  作为一名工作了近三十的老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听了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分析讲座,让我明确了教学目标及联系,更有效的把握教材,听评课时更能发现优点和不足。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四、加强课例研究,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真实反映。各个学校的听评课活动的开展可以看做一般的课例研究,但这次培训,收看专家的课例研究解说,知道了自己的严重不足,因为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此次培训我觉得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课例研究活动。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向我反映,数学的基本概念枯燥乏味。现在想想,我们的教学之所以没有吸引学生,主要是我们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没有很好的将数学的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教学资源指可为教学服务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的总和,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就要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目标,因此思路一定要放开,方法一定要灵活。

  通过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换代。通过这次培训和现场观摩,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要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学校的新课改教学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对“生物研修”的学习和实践,我明白了什么是“生物研修”,也逐渐领悟到“课例研修”的意义。“生物研修”是一种重要的行动研究方法,通过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

  我逐渐认识到:课例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研究形式,她的价值并不是让我们去探寻普遍规律的教育认识,而是在此过程中生成的教育智慧,让我们的教学更加优化。

  而且,她让我们慢慢养成一些研究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悉心观察、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生物研修”尽管现在做起来在时间和精力方面要付出地多一些,但长远来看,这是这样的打磨,才可以让我们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生物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

  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6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我,面对着七年级中两个班的126个的学生,感觉压力特别大,常常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虽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常常琢磨着应对各种问题的措施,不断地从书籍、网上学习前沿理论,但是总觉得有点茫然,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研修期间,专家们精彩的讲座和耐心的讲解,使本来枯燥无趣的理论深入浅出,是那么地贴近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

  最新教育信息就像一盏明灯,给我们这些迷茫赶路者指明了方向。他对当前英语教育的状况,及新课标的修定进行详细的阐述,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英语课程定性为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文性;同时,又是以视觉形象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课程。也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小学的美术教育是学科本位与教育功能并重的。英语课程除了传承本学科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以独特的方式发挥教育功能,包括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等等。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注重英语专业的“裸课”是一种极端,显然是不可取的;然而,完全不注重学科本位,在“裸”的基础上加得太多,上成纯文化课,也是要一种极端的做法;在“裸”的基础加上或多或少的人文关怀,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这半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一直都被一些问题困扰着,教材的内容太多了,真不知道该教什么、怎么教。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将课本的每一点知识都教到,唯恐言之不尽,所以常常会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导致学生自主表现的时间变得太少;有时则尝试只把教学重点放在一个内容上,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学生也学得轻松。可是,所做的这些尝试让我在心中反问自己——这样行吗?听了教授们的讲座,我豁然开朗。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驾驭课堂,把教材教活,这正是教师需要拥有的“资本”——课堂智慧与教学智慧。

  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来形容精彩讲座,一点不为过。教授们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使我恍然大悟,原来课堂教学还有这么多学问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如何在教学中让评价更有效呢?老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英语语言进行评价”——“教什么就评什么”。作为专业老师就要说专业术语,而不能简单地使用“good,verygood”这些泛泛而谈的空洞语言。这些永远正确的“废话”,不能让学生明确自己到底好在哪里,非常好在哪里……通过他深入浅出的解读,我充分地领悟到了教学的精髓;让我对今后怎样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有了清晰的思路与方向,也让我对课堂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短短的几个星期研修时间太短了,也许大家并没有学到太多的理论知识,但却产生了很多思维与感触的碰撞。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延伸!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学会从教材中挖掘素材,设计出高水平的教学环节,上出高效率的课,并在课后不断反思,尽快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一个与时俱进的英语教师。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7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教师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

  校本教研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简称,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一种“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的核心三要素:“自我反思”——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同伴互助”——教师集体在教学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经验分享和学术互助;“专业引领”——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专业指导和支持。课例研究完全具有这三要素,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目标指向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我校在认真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在课例研究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下两种研讨形式:

  1.一人同课多轮

  2.同课异构

  我们在“同课异构”的课例研究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该校采取的方式是:分年级商定出相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进行设计,各自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听完课后集体进行分析研讨,通过这样的活动旨在引导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程设计、分析学生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要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师适度指导、学生主动参与。

  第一轮的听课、评课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一轮课下来,在教学同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师虽然教学风格各异,教学特点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在课后的研讨中,老师们通过比较、分析、肯定、否定,不断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教学,从而扬长避短,各取所需。同时也提出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例如:“怎样做到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识字教学的游戏活动很多,但什么样的游戏策略更有效?”老师们在这样的基础上出谋划策,尤其是研究人中同提供有效的策略,为第二轮听课、评课夯实了基础。接下来的再次设计、听课,主要针对第一轮听课中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策略,促使教师行为进一步改进,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这样的课例研究形式从比较教学设计、课堂试销、到研讨反思教学出现的种种问题,到提出改进策略并付诸行动,再次实践,再次反思,老师们在设计——行动——反思——行动——反思中,经历了先实践,再反思,再进行理论升华,再实践的过程,不断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了实践智慧。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8

  我有幸听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申宣成博士《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的报告,申博士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的浅显易懂,让我们兴趣盎然的同时,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对所学内容回味无穷。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读了不少课例,自己也写课例,但却没有深入地对课例进行研究,缺乏理论的指导。听了申博士的讲解,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曾认为很骄傲的课例,发现自己曾有多严重的不足而不自知,明白了今后的课例研究该如何做起:课例是课堂教学的实录,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或其中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在互助与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的教研活动。

  我们做课例研究可以用专题分析法、情景填空法、结构复盘法三种方法,结合自己课堂实践进行。申博士结合大量生动、具体的课例来为我们解析这些理论,如拂面春风、如甘露入喉,我迫切地认识到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课例的需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师的成长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能让自己不断提高的,是自己不断的研读与反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倍感动力百倍!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9

  在华师大学习的第二周,又陆续领略了几位“名师”的风采,其中15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玉东教授向我们主讲的“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上午三个小时的讲解,使我对课例研究有了重新的认识。

  “课例”是一个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以前我没有认识到“课例”在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平时把它当成一个负担,更谈不上在管理中指导教师进行“课例研究”。课例研究的价值在哪里?就参与教师来说,可以聚焦课堂、聚焦学科,促进学科教学内容知识发展,是传统教研活动的精致化研究。优秀教师积累的丰富的“实践智慧”需要通过课例加以传递;同伴的经验可以通过课例让大家共享;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课例研究起源于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早产生于医学领域,后来哈佛商学院将案例研究引入教学领域来培养和教育学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而获得巨大成功,并为其它领域所借鉴。中小学教育教学借鉴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课例研究”。

  回到学校, 我要“学以致用”,要开展课例研究的探索,首先发现问题、确立主题、设计方案:要对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大多数教师的实际需求,摸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现状,然后据此确定课例研究的主题和形式。入口要小,便于深入研究,尽量避免“大”而“空”的主题。然后观察课堂、研究课例。课例研究需要先进的理论和课改理念做支撑。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有些教师缺乏理论底蕴,在自我反思、课堂观察、课例研讨等环节,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不善于对课堂中发生的问题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致使课例研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理论学习是课例研究走向深度的关键。围绕主题学习理论,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效对接。最后行为跟进、持续研究。在课例研究活动的最后阶段,要集中大家的智慧,要对问题解决的多种策略加以比较和甄别,从中筛选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和有效策略,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自主选择。当然,归结总结,达成共识,不是为了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为了教学策略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具有建设性,更容易被教师认同和理解。

  课例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密切相关。从日常听课、评课到主题课例研究的开展,是一种课堂研究方法的改进,更是一种学习文化和研究文化的重建。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10

  通过学习我认为: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究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会怎样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究就成为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们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究起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我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课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的阶段:“策划与准备”阶段、“实施与反思”阶段、“梳理与提升”阶段。“策划与准备”阶段具体任务有组建课例研修小组并分工、定主题和课例、定关键词、查找文献资料、制定课堂观察表。

  “实施与反思”阶段具体任务是确定课例研修形式、开展“三课两反思”、做前测和后测。“梳理与提升”阶段具体任务有找出课例研修报告的基本要素、撰写时选择“关键事件”、撰写时有效地使用文献资料、写好报告的“结论”部分、明确报告的字数。

  课例研修这种培训的活动形式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的解决为指向,以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既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又可以使培训的效果及时体现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上,因而受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训练的方式。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06-01

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06-01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11-28

教师课例研究的心得感想06-14

关于提升课例的研究价值的研究论文06-13

课例研究《剥豆》评课稿07-20

教师课例研究心得体会(精选6篇)11-19

课例研究学习心得06-14

《济南的冬天》典型课例研究总结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