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会教育实践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教育实践心得体会1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孩子是一项综合时实践活动,没有理论指导、经验传习,具体运用是做不好的。最近翻阅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这本书,本书旨在了解有关社会与社会教育的一般理论,建立科学的社会教育理念,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培养以渗透的、整合的观念开展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及理论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这一章节中说到:在幼儿园中,除了师幼之间的交往,发生最多的是同伴之间的交往。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可以学会责任,学会合作和分配等。同伴由于身心特点的相似,具有交往的平等性和体验的共鸣性,其相互模仿和支持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有助于学前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性。如,一天午餐后的活动是玩积木,由于阳阳午饭吃得慢而来晚了,他想用的积木不够了,跟谁商量都没有得到,他急得哭了起来。听完他的哭诉后,我请他跟正在搭积木的浩浩商量。受到暗示的浩浩马上痛快地拿出几块积木交给阳阳。为了让阳阳把受到帮助的快乐表达出来,也为了让帮助人的浩浩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我说:“阳阳,浩浩把积木给你了,你一定很高兴吧!”阳阳笑眯眯地说:“谢谢你,浩浩。”我又问:“阳阳,下回浩浩玩具不够时,你会让给他吗?”阳阳会意的说:“会的。”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知道了“谦让”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将来别人也会用“谦让”来回报自己。从这一事例中看出,学前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克服自私的弱点,掌握合作、交往、分享等方面的基本社会技能。
2、有助于学前儿童认识到自我的价值。
3、有助于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如,胡志高是我班新来的小朋友,由于没上过学,他不懂什么叫谦让,经常与别人发生争执。
一天,他和他与乐乐为争玩具吵了起来,其他小朋友出来大抱不平,他们一致指责胡志高的不对,胡志高恼羞成怒动手打人。这时我看到了,就让他们先放下玩具,说说到底是谁先拿的玩具。乐乐说:“玩具是他先拿的,可他玩了半天,总也不给我玩。”胡志高说:“我想玩好了再给他玩。”接着我又他们问:“你们俩都想玩,可谁也不让谁,还打起来,这样好吗?”他俩摇摇头。“那怎么办?”乐乐说:“我玩一会儿,他玩一会儿。”我说:“这样就对了。”并对围观的小朋友说:“以后如果发生这样的事,可以像他们那样解决。”实践证明,在游戏中,由于对同一玩具的争执而引起幼儿之间的冲突,为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促使他们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别人的感受,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这样可以促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会更多的交往技能,促使其社会认知的发展。
在社会教育的途径这一章节中说到:正规的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在日常生活中蕴涵着许多社会教育的因素,既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活动,又可以随机开展社会行为的养成教育活动。例如在幼儿早晨来园活动和下午离园活动中就可以渗透人际交往、文明礼貌、自我服务等养成教育。盥洗时,可以进行个人卫生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进餐时,可以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用餐礼仪等教育。
午睡时,进行不干扰、不影响他人的礼仪教育。值日生和班级集体来动活动,既可以渗透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又可以对儿童进行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教育。总之,养成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学前儿童时期,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效果最佳。还有,在幼儿园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社会性教育,由此可见,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不是封闭的,总是要借助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手段、和方式。还有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中补充和延伸社会活动。比如,扮演医生角色,学习医生对人的关爱,耐心、和蔼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扮演售货员,学习他们热情周到的规范服务、文明礼貌的态度等社会角色。还如,在户外体育游戏中,教师有意识的给幼儿提供2——3人合作运动器械或体育游戏,如接力球、两人三足等,从而培养他们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在节日文化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多元化教育。如在重阳节到来的时候,开展“爷爷奶奶我爱你”的教育活动。在国庆节时对幼儿进行能够爱国主义教育。
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植树节等一些重要的节日,都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好时机。在家——园——社区合作共育中提高儿童社会性教育的成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及时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如何培养好孩子,不仅需要幼儿园和老师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努力下,更需要家长们的密切配合,只有我们带动家长,使两者同步进步,才能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孩子们发展的更好!还有社区里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组织幼儿走向社区,拓展幼儿社会交往的空间,增强幼儿对周围社会环境的认识,促使幼儿融入社会。
以上就是学习此书后的一点体会,通过学习我还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幼儿教师,要有一种不满足于已有知识的意识。教师的学识对教育技能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保教质量。如今的幼儿教师迫切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进取,树立正确的终生学习观。开展多渠道的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业务素养,努力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并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实践,善于总结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社会教育实践心得体会2
通过对《幼儿社会教育》、《幼儿科学教育》这两本书的阅读,让我有很深的体会。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责任很重要,不仅要让幼儿对学习感兴趣,而且要让幼儿在“玩中学”领悟到学习的乐趣。
在《幼儿社会教育》书中了解到,幼儿社会教育是研究幼儿社会化进程及其教育的一门学问。它是以促进幼儿社会化为核心目标,以增进幼儿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与培养社会态度、形成良好社会行为与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育活动。社会化是一种进程,是幼儿社会性生成与发展的进程。社会性的生成与发展是幼儿社会教育的终极目的。
按照国家的教育目标和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各种有意识的活动,不断地向幼儿施予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促使他们逐渐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合格社会人。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幼儿社会性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学习游戏中随时可见的教育契机实施教育。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目标有着独特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社会领域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活动中快乐,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每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都需要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只要通过人际交往,人们才能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现在的幼儿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与人合作能力较差。因此,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教育,是幼儿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不仅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每一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幼儿教师,要耐心指导,密切联系家长,共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应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既不能一蹴而成,也不能光凭说教就能达到目的,要多为幼儿创造环境,悉心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并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对于一名幼儿教师而言,社会教育与科学教育一样重要。从幼儿学习科学的角度看问题,去了解幼儿,体会幼儿的需要。这也是当好幼儿教师的第一要务。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作为老师,学着用科学的理论解读幼儿的需要,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对幼儿来说,也是他成长、发展的解读者、支持者。
通过阅读《幼儿科学教育》这本书,我发现作者首先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幼儿本身发展的特点出发,探讨了科学教育的概念和特性,提出了具有可持续性的幼儿科学教育新目标体系,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意。使我获益非浅。
科学教育是以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科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目的是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变化的。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在教师的引发、支持和引导下,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主动探究,以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幼儿园科学领域的目标包括以下几点: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用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的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重要的手段之一,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有责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寻求更好的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力争通过我们的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合作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总之,幼儿社会教育与科学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我们要运用教育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内容。
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对于幼儿而言,是非常温暖的。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升为幼儿教师的我,要更好地进行幼儿教育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思考,探索研究,让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所提高。
【社会教育实践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幼儿社会教育总结
2.社会教育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