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

2023-11-24 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 1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此次承德市教研室在宽城县举行的小学数学区域校本教研研讨活动,为我校今后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指明了方向,成为了我们今后进行校本教学研究的一盏明灯。下面将参加此次校本教研研讨活动的体会汇报如下:

  一、注重集体教研的作用。

  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当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作用,特别注重了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在此次活动中,就突出显示了集体教研的作用。第一天,教师先讲课,下午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第二天,再由授课教师上改进课,避免了一些在第一天授课时出现的问题,效果比较明显。从中不难看出,集体教研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优化教学环境。

  三节课中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宽城二小黄艳云老师制作的《解决问题》一课的课件,更具有代表性。每一次演示都能为学生理解、解决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指导。每一步设计的都是那么入情入理,可见,教师在课前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来设计和制作这个多媒体课件。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学手段更新颖,课堂气氛更活跃。多媒体教学开展的直接效果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大大提高。更形象、直观的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课后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

  此次活动中,就注重了授课教师的课后反思,市教研室刘再平老师对今后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从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出发,既要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又要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并对具体问题阐述解决的办法。

  我校在进行校本教研活动中,虽然也都让教师进行反思,但对于反思的内容并没有详细的要求,今后我们在进行校本教研活动时,也要对教师提出具体要求。提升教师自身水平、优化课堂教学。

  四、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更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宽诚一小听的这三节数学课,都能做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效果都很好,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如:我区选送的逸夫实验小学曹继敏老师讲的三年级的《解决问题》一课,利用学校举行的集体舞表演方阵队列引出新知,再加上教师语言的引导,很快就使学生进入了角色,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再如:宽诚一小的耿丽娜老师为了能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修改,选取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进行教学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另外,三位教师在习题设计上也注重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我区的曹继敏老师习题设计有梯度,有层次,都在有意识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宽诚一小的耿丽娜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给自己家设计地板。宽诚二小的黄艳云老师利用学生经常用的稿纸,演绎了本节课的解决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些都是教师在有意识地在引导学生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加了此次活动,使我们感到豁然开朗,发现了我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出了努力的方向。

  五、今后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集体教研的力度。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力争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能成为全体教师进步的阶梯。

  2、加强课后反思,使课后反思成为教师积累经验的平台。记录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记录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记录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来看,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法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记录教学再设计,每节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 2

  20xx年5月17日,我旗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区域教研活动。在20日,我到浩来呼热小学听了刘玉山老师的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在授课中,刘老师采用的是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听完之后,给我的感触很深,在这里,我不评论这节课的好坏,只是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一点我的看法。

  近几年,课改活动可以说搞的轰轰烈烈,课堂教学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体现生活化、艺术化。所以,我认为数学课堂应该体现一下几点:

  一、重视培养学生从情境图中捕获数学信息的能力。

  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应用题呈现形式单一、结构呆板的情况,以情景、对话等方式出现,例题和习题安排形式多样,如图画、卡通、表格、文字等。这样创设出的情景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课堂教学,如同和学生一起经历一次次难忘的旅程,如果教师只为了引导学生到达“终点站”,那么就会忽略旅途中的“美景”,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省去了让学生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的过程,不仅有违课改精神,而且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应充分利用情境图给学生展示才能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参与分析问题,知道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和复习时,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呈现方式,培养学生善于从各种生活情境中捕捉数学信息、寻求数学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学会概括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加强学习策略训练,优化知识结构。

  关于解决问题,《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了解统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对要不要强调某种方法而感到困惑,新课程注重让学生自己选择问题解决的方法,但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最易懂的。老师担心解法一多会产生思维混淆,甚至会在学习上产生负迁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知道“多样化是优化的基础,优化是多样化的升华”,因此,在教学中,关键是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去发现,让他们有机会经历尝试与探索的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知道基本数量关系,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解法,在比较中自主进行“优化与筛选”,指出其思维分析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在理解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同时渗透问题解决方法的优化思想。

  三、重视渗透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新课程教学中,解决问题更是渗透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中,因此,它时刻相伴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然而,有的学生只要是碰到解决问题,就会不知所措,而有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学懂的知识,在运用时却又屡屡出错。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考与方法,欠缺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缘故,而数学思想它蕴含渗透在知识体系中,是无形的,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总结、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想。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给学生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让探究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用好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因此,课堂评价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取得点滴进步时,应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当学生理解得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作出否定性评价,采用延时评价,应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这一生成性资源,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思考,使学生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总之,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 3

  上个学期,我园开展了教研活动,从中,我学到了许多上课,评课,组织活动的方法及技巧,今天我就本学期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幼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幼儿的热情。

  教研活动中,突出显示了集体教研的作用。课前所有教师做在一起商量进行集体备课,然后不断修改,课上所有教师进行评课,指出本节课的得与失。大家针对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进步,一学期下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使每次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下学期即将到来,我们更要注重的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幼儿在各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生活技能,我进行了学习总结了一些方法策略。让我意识到,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我们做到:

  1、幼儿必须要有自我服务的意识,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长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并体验到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成就感。

  2、我们需要为幼儿准备一系列的适宜小班幼儿的`活动,来指导幼儿照顾自己的方法。

  3、家园合作。我们还需要树立家长的意识,转变他们认为孩子还小的观念,指导家长怎样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我要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0xx年5月16日,是个难忘的日子,都匀市沙寨中心完小、京舟小学到我开展三校联谊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懂得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浅谈我的所得:

  沙寨中心完小金昌磊老师所上的二年级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情景创设贴切有趣,课例开始,猜气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件小正方体的展示,使学生懂得数数方法: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的方法,借助计算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十进制,满十进一的.方法,注重数感的培养,教学设计简洁明了,练习设计多样化,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整节课都在兴趣范围中学习,金老师上课大方得体,有感染力,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课堂上,不断用自己的眼神、语调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把欢乐带进课堂。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乐学中渐渐做到会学、善学,懂得了《千以内数的认识》。其次,金老师语言基本功扎实,语音语调纯正,口语恰当流利亲切入耳。课堂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深思: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的今天,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让学生动脑子学习等方面,设计出灵活,得当,有效的教学步骤。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使学生有所发现、学有所得,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教师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我们教师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愿学,乐学,越学越爱学。要改变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灌输式教学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二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时时、人人都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再者,精心组织学习活动,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和其它老师交流,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与不足;通过相互的比较,找出了自己工作中的漏洞。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补充自己的不足,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促进在教育教学质量上提高。

  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 4

  今天非常荣幸观摩了何老师执教的《ai ei ui》、靳老师执教的《牛和鹅》以及李老师执教的《太阳》,在这三节课中我都学到了很多。

  何老师的这堂课首先出示城堡图片之声描述图片内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出学生对韵母王国的探索兴趣,开头就极具趣味性。根据以前学过的单韵母方法,教给孩子读复韵母的方法,也就是单韵母叠加法。在学习ai时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ai是由a和i两部分组成。教师先范读学生观察嘴形,然后让学生说出口型的变化。此后教师运用师生共读、老师指导朗读、生互相练读等多种朗读方法来识记韵母。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朗读。何老师还运用了图片组词和编口诀等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老师还指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这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随后和老师又以同样的方式学了ei和ui两个复韵母。整堂课中老师老师一直在提醒学生的坐姿和读书姿势,提醒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的评价语也很及时特别丰富,这也极大的鼓舞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靳老师在课前准备了学习清单,可见靳老师对这堂课做了精心的准备。开课之初指生说牛和鹅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由形象的对比来引出课题。再检查预习读好词语这一部分时,靳老师重点指导如何读好儿化音以及知道指导读好拟声词,尤其是唤鹅的声音“吁哩哩哩”靳老师读的非常形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教给了我给孩子示范读词语的方法。整篇课文,靳老师从批注入手分析5个批注,从而让孩子们对整篇课文有了一个大体的把握。请同学上台表演、观看视频 、从朗读中体会句子表达情感,这些都是非常棒的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为我们教学文本提供了更好的范例。

  李老师的这节课也是由字到句,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的。老师也非常注重孩子们的读,让孩子们在读中感受太阳的特点。在理解太阳和人们的关系时,出示了一个“太阳又大又热还这么远,与我们的关系一点儿也不大”的观点让孩子们从文本中找点进行反驳。这既有利于孩子们理解文本,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这堂课中李老师还给孩子们进行了大量的拓展,让孩子们能意识到爱护环境,保护太阳的重要性。这种由浅入深层层剖析的方式,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总之,这三节课虽各有特点,但同样精彩。这些好的教学方法,我一定认真学习并运用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去。

  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 5

  xx年4月8日,我校做为xx年昌江县汉区区域联片主题教研小学语文课堂展示活动的主办方,迎接了来自昌江县各校的众多领导、老师,三位来自昌化中心校、乌烈中心校、我校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各自展示了同课异构的一节习作课,如同八仙各海,竞展风流,充分展现了作文有效教学的不同途径,然殊途同归,让我收益良多,下面谈谈我参加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在校际互动交流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成长。

  在校际互动交流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成长,我想这是这次联片教研的'主要目的,而这个目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我因为不是语文教师,参加这次活动观摩异彩纷呈的三节习作课,在观摩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虽然只是门外汉看热闹,但也有了一些感悟,可见这个活动办得很成功。三位上课的老师热情高涨,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他们都制作了精美实用的课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小学语文习作课堂高效教学理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观察细致,写作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个性张扬。选手们一堂堂精彩绝伦、风格迥异的课堂教学风采,为昌江县汉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次学习、研讨、探究的平台和机会,赢得了在场听课教师的高度赞扬。

  二、专家的引领很重要、

  在这次活动中,昌江县教育局教研室专家组汤召梅主任对三位老师的上课情况分别进行了精彩独到的习作指导点评、习作讲评点评,并提出中肯建议,让大家受益匪浅。专家的点评就像那画龙点睛之笔,把这次活动推到了一个专业的高峰。

  李高雄老师的吹泡泡游戏、词语花篮,陈章美老师的观察糖果,都别开生面,而汤主任的“写作来源于生活”,道出了让小学生注重生活体验的重要性。

  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定期举行,加强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 6

  当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将实现中国梦贯穿始终。同时,在培训实施中要注意把握政策、熟悉下情、加强交流、注重效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要对培训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由于农民培训种类较多,培训目标不同,因而实施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是2006年由农业部、财政部组织实施,主要针对我国大量没有接受过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缺乏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民而开展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增加收入;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在20xx年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其主要培训对象是种植、养殖、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村经纪人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培训目的是培养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根据2类培训出台背景分析,两者在培训对象、培训要求上存在明显差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是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把农业生产作为终身职业,从技术型的农民转变成市场化的农民,因此更加注重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基层农广校在制订培训方案、选择培训对象时,要充分理解这种差异,有的放矢地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

  二、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

  (一)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区域经济是综合反映区域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掌握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特点是科学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的'前提。因此,应注重加强对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现状、布局、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要求在培训方案中予以体现,同时根据培训对象、产业特点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二)掌握区域农村的劳动力现状

  充分掌握区域农村劳动力现状,如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结构与数量比例、务工务农比例、人员区域分布等基础数据,重点瞄准农业生产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大户等培训人选,这群人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潜质,可以培养成为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端“职业农民”。

  (三)掌握区域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以主导产业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地方发展,形成贸工农、农工商、产供销、农科教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农业产业化。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规模化、市场化、一体化(产业链)、科技进步与农村社会发展5个方面评价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并对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三、要加强对培训形式的创新

  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中国尚处于理论探索与实践试点阶段,且与传统的农民科技培训在培训对象和要求上存在着本质差别,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艰巨性,在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基础上,应合理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培训经验,实现培训形式的创新。

  (一)借鉴先进国家培训理念

  国外比较成熟的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分为东亚、西欧和北美3种。其中东亚模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这一地区共同的特点是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西欧模式以法、英、德国为代表,主要指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模式;北美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主要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点,构建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所以,应结合国情和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有选择地借鉴先进国家职业农民培训理念。

  (二)借鉴发达地区培训形式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基本可分为“三类十一型”模式。其中,政府主导类包括政府工程型、院校培育型、远程教育型、创业扶持型和文化活动型;政企配合类包括园区依托型、推广服务型、科研项目型和科技示范型;市场运作类包括合作组织型、产业促进型。所以,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a业领域、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并实现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条件成熟的可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四、要确保培训实施效果

  一是培训选时应根据农事、农闲或开展专项活动前后等,便于扩大培训范围。例如,农作物种植培训课选时应抓住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秋种前、开春后、小麦拔节期、果树幼果期等,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时段。

  二是要善于利用地利,因地制宜,合理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培训地点安排等。在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现状等基础上,围绕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常规的种植、养殖技术外,应开设农产品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经纪人实务等专业课程。在培训地点安排上,除常规的课堂集中教学外,还可将课堂搬到田头、地头、船头或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提高培训实效。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教育、共青团、妇联、财政、基层政府等部门,因此应善于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经费、人员、政策、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建立起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四是许多农民培训工作之所以变成“走过场”、“花架子”,其共同原因是培训工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百姓。所以,一是要“走近”群众。采用送教下乡、教师进村等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二是要“求教”群众。甘当小学生,真心实意地拜群众为师,;三是要用群众语言。用农民耳熟能详的语言授课,使农民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避免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培训。

  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 7

  伴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进,如何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规范有序的建设和实施,使其真正起到维护和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已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实践的聚焦点。20xx年以来,我们尝试通过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路径,努力挖掘区域内外的优势资源,力求方法科学,措施到位,全面建构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经过几年来不断的思考、研究与实践,现已显现出一定的实效。

  一、明晰思路,建构体系,引领工作全面科学发展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中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因此,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独有的专业性、规律性、特殊性,在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现有师资条件和区域内不同学校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将“全面布局,高端定位,追求一流质量”确定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动目标,构建了以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我们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分解为学生、教师、家庭、社区四个维度,围绕这四个维度的目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制度确立、组织架构、资源挖掘、平台建设、评估实施为保障,紧紧抓住课程建设的主渠道,兼顾学科教学渗透多途径的校际联合、家校联合、社区和学校联合的教育活动,逐步优化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环境,提高教师和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确定了“以科学标准导向区域课程,以骨干团队促进群体提升,以基地校引领整体发展”的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重点关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工作室建设与功能的发挥”三个兴奋点,不断加强研究,凝炼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特色。

  二、架构组织,建设平台,确保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1.着力完善组织机构

  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管理和顺利推进,我们对区域内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进行了合理架构和完善。2009年9月,大连市各县区首个区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正式成立,主要负责制定专项工作规划,开展有关专项经费、工作室的建设与功能等多方面的调研,以教师培训、课程研发、督导评估等项目申请的方式向教育局提出专项工作的发展建议,通过培训、研究、指导统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架起了基层学校和区域行政机构之间的桥梁,促使全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有序开展。同时,区教育局指令各校建立了由校级领导牵头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德育工作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教师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落实学校心育工作。全区建构了学校、家庭、社区联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机制,全力打造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区域特色。各级组织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2.科学搭建工作平台

  为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开展,区政府、区教育局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校长工作会议,向各中小学提出了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工作要求,并以此为载体,统筹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整体布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是以多个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室为载体,开展多途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机构和场所。工作室按照个体咨询、心理调节、团体训练等几大功能区精心设计,由校长直接领导,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整合全校师资力量,组织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为了有效地集中全区优势人力资源,我们突破了常规性的区进修学校心育中心研训教师“一元管理”模式,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实施“二元管理”的工作模式:将基层学校的骨干心理教师聘任为区中心兼职教师,面向全区中小学承担培训、研究、指导的职责,其人事管理仍在本校,中心负责其考核评价。“二元”团队成员固定时间参与区域研修和指导工作,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培训、指导活动中,发挥骨干教师和基地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不仅自身得到了快速发展,也成为了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领者。

  4.严格实施规范管理

  实施规范管理是保证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强有力手段。教育局先后下发了《中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暂行办法》《中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元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两个文件,明确了工作室和“二元”团队教师的职能,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督导评估体系。行政的干预,保证了课程建设的执行和落实。

  三、依托课程,强化研究,促进工作多元有效落实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建构了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线,结合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心理训练、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的多元学校课程,并始终坚持围绕学生的课程需求和教师的实施能力,强调课程的研发、实施和评价,从而促进工作多元有效落实。

  1.规范启动课程建设

  在工作启动伊始,本着严谨、慎重的科学态度,我们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带领全体研训人员学习、掌握《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国家、省、市相关纲领性文件的指示精神,准确把握课程实施的内容、途径、方法等相关要求;二是学习、了解目前国内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加以有效借鉴;三是聘请行业专家进区讲学,借用外力,提高专业素养;四是开展大量调研活动,掌握本区学生、教师、家长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建议,为课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规范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课程将省属学生课本内容与校本研发内容有机结合,教师课程兼顾教师的自身能力和专业发展要求,而家长培训则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2.课题牵动课程研发

  现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仍处于探索发展中。因此,我们依托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促进课程的完善与科学实施。区心育指导中心现拥有省级课题“学科心育渗透研究”、市级课题“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建设研究”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课模式研究”,另有基层学校的校长、心理教师、班主任共计23个个人课题在市“十二五”课题申报中立项成功并即将结题。区指导中心还组建了以中小学兼职骨干教师为组长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课”“家庭心育”“学生团队训练”“心理剧”“沙盘”“个体心理咨询”等多个区域心育教师研究团队。各课题研究团队均制定了研究计划和目标,固定研究成员,按照规范的研究思路开展了基于需求的行动研究。

  3.典型引领课程实施

  为全面推进区域中小学科学规范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采用了挖掘典型、提供经验、以点带面、高效引领的策略。

  一是突出了四所心理健康教育市级基地校的示范作用。在市教育学院中心的帮助指导下,我们承办了市级基地校工作会议和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优活动,组织全体心理教师和部分班主任观摩了青泥小学的“阳光学生使者团”活动,组织了学校德育干部和心理教师观摩解放小学、第十六中学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分享实验学校的团体沙盘辅导活动经验等。

  二是为优势资源搭建了展示平台。我们先后举办了有五十余名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自主选课参加的区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优活动,遴选优秀者举办展示会,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心育教师、班主任现场观摩了区域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课,聆听专家的课程点评,分享优秀做课经验,带动了区域课程的发展。

  三是依托于具体项目示范引路。区教育局下发了心理健康教育“五个十”活动工作通知,启动了“十个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十个心育亮点工作、十个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课、十个经典案例和十个心育优秀报道”的评比活动,以此挖掘典型事例和培养典型教师,推动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四、培训队伍,夯实基础,追求工作专业高质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取决于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因此,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从人员配备、师资培训上予以保障,以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1.师资网络立体化

  一是采用从高校招聘和基层竞聘选拔的方式,先后为进修学校心育中心配备了三名专职研训教师,加强对全区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力度。二是在现有的基层心理教师中遴选有一定经验和积极性的、拥有咨询师资质的教师,组建了12人的“二元管理”团队,面向基层学校负责开展研究、示范和培训工作。三是要求各中小学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专门负责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为依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培训对象全员化

  区域师资培训,我们分别依赖于教育局、进修学校、“二元团队”、基层学校分层次开展,覆盖全员。教育局负责面向中小学校级干部、德育干部、班主任开展专题培训;进修学校心育中心负责“二元团队”、全体心理教师以及基层学校教师的常规教研培训、专题培训和校本个性化指导;“二元团队”负责全体心理教师的专题培训和常规教研培训、基层学校教师的专题培训;基层学校要开展校本研修专题培训。

  3.培训方式多样化

  坚持培训的常规化和专题化,兼顾时间和内容的灵活多样,使我们的培训效果事半功倍。一是开展专项培训。通过请进来,特邀国内心理教育专家来我区面向全体校级干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通过送出去,选送50名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去北师大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高端培训,力促教师的专项技能发展,提升了校长和教师的课程驾驭能力。二是坚持开展心理教师的常规研训。学期初围绕学期工作计划解读与重点工作部署开展专题讲座,以会代训;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以建立QQ群、重点校展示、课题研究、校际观摩、课程拉练、专家讲座、网络研修、经验交流、知识测验等形式开展专项辅导技术、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心理知识、课程建设等专题的培训;间周一次围绕课题研究的推进内容举行各研究团队活动;学期末围绕学期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召开特色提炼和总结交流活动。

  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建设为主线,提高区域心育工作的规范性;以队伍建设为主线,提高区域心育工作的专业性;以课程建设为主线,提高区域心育工作的内涵性。目前,我们借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建设、研究和示范指导作用的发挥,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一批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已成为市、区心育工作的先行者,基层学校在实施心育工作上既能完成区域统一的规定动作,也能够创造自选动作,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教师和学生们点击量最高的话题。

  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 8

  今天有幸聆听了由王老师主讲的“因区域而精彩,因游戏而快乐”的培训,在学习中获得了对区角活动重新认识的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对区角活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谈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一、对区角活动的指导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清楚的认识到,区角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有限环境中,自由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累经验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质等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二、区角材料准备:

  为了丰富区角里的材料,我们将调集家庭力量,能收集一些需要投放到区角里的材料,欢迎家长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区角材料哦,有的孩子对别人的玩具很感兴趣,老师建议幼儿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这样一个幼儿留恋忘返的玩具店就形成了。还有让幼儿带图书到幼儿园形成图书角,让幼儿带各种水果形成干果店。比如一些废旧不要的小衣服可以先不用急着丢掉。

  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主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区角活动中必须提供直观形象的玩具和具体事物,提供有趣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材料,这样能让幼儿做做玩玩,他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学习探索的兴趣。学习性区角活动中,我们也会根据主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使主题内容融入各区角之中。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能进一步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我们具有了区域活动指导的方法,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幼儿园区角活动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 9

  通过这次培训,可以说我对区域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提供、教师的指导等方面都有不少的收获,尤其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功能,幼儿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这个环节是开展区域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区域活动的主体部分,分为两个部分: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协助参与。在这个环节里,活动完全是自由的,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材料,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教师在活动中也完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地、主动地活动,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幼儿的主动参与,幼儿自主选择“我想玩什么”并主动探索学习。让幼儿参与制订和遵守规则。教师的协助参与,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是“催化剂”,其工作是协助幼儿沿着兴趣的方向发展,应善于捕捉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新兴趣,导向新的游戏。

  总结评价是开展区域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也是区域活动的结束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 共享快乐、 共解难题提升经验。评价方式有很多,可以全班进行,也可以分组讨论,也可让幼儿自己评价,可以由老师指点迷津等,不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不应只侧重于结果,而更应侧重于活动的过程。有幼儿的自主评价,还有教师的全面评价。首先,可从多角度评价:一从区域活动规则上进行评价。二从区域活动的创意上进行评价。另外,可采用多形式评价。

  总之,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感兴趣又能从中让所有孩子都不同程度得到发展的`游戏。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游戏、提供更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孩子快乐、自主的从游戏中获得经验、体会,培养情感,是我们幼儿教师最应该做的。

  创设活动区让幼儿头脑形成这样的印象:这是一个好地方,我喜欢去玩。这是欢迎我去的地方,老师欢迎我玩每一样东西。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地方,所有的东西都是为我而设计的。这是一个可以探索和尝试的地方,内容丰富,且会定期跟换和补充。

  以上是我在区域活动上培训获得的体会,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让区域活动开办得更加完善,让幼儿得到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 10

  区角活动对于我们大家而言并不陌生,而且很多的姐妹园也都在致力于对区角活动的研究,区角活动是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更多的考虑了幼儿的个性和发展差异,让每个孩子在集体活动之余,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己一贯以来对区角活动比较感冒,想着成堆的自制玩具,自然对区角活动敬而远之,有了这次的学习体会,觉得自己先前对区角活动的认识真是粗浅和幼稚。

  一、材料要实而不精

  李建君老师的“用一周的时间去思考,用一小时的时间去制作,花一个月的时间让幼儿玩”,带个自己的震撼决不仅仅是崇拜,更多的茅塞顿开,参观上海市虹口区的实验幼儿园,发现她们的材料确实是追求实在而不是精细,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得,但是我们平时就没有想到巧妙的进行运用,纸盒和易拉罐在自己看来是多么普通的废旧材料,但是她们的老师却能在如此普通的材料上进行开发,简单的打个小洞,就能让这些材料发挥不一样的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乐此不疲,每个班级都有的“五角星”贴纸,自己总是高高的放在桌子上,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区角材料,看到小班孩子粘贴的作品,真是既美观又方便,我想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都应该做个有心人。

  二、规则要面面俱到

  幼儿在区角活动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告状声、请求帮助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的时候游戏不得不中断,但是李老师的“规则从问题中来”,确实解决了很多矛盾,比如等待和轮换规则,预约规则等都从幼儿的现实需要出发,既尊重了幼儿的兴趣,又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自己印象很深,每天开心上幼儿园的儿子有一天突然对自己说:我以后再也不要上幼儿园了,经过耐心开导才了解了事情的原由,早上儿子和好朋友闹矛盾了,好朋友在看喜洋洋的书,看来一段时间后离开了位置,儿子一位好朋友已经看好了,就拿起了心爱的图书,结果看得正起劲时好朋友回来了,要拿回喜洋洋的书,儿子自然不同意,于是两人发生了争吵,结果老师把儿子批评了一顿,理由是好朋友没看完怎么能拿走呢?儿子自然觉得委屈,于是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学习归来,我把学到的“会说话的小锁”介绍给了儿子班级的老师,我想以后类似的同伴间的矛盾肯定不会再出现。

  三、空间要合理布局

  在观摩虹口区实验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时,我发现从小班到大班都没有角色游戏的布置,我们在区角活动时,一般会把娃娃家等放到班级的区角活动中,其实是我们帮角色游戏和区角游戏混淆了,她们幼儿园在空间布局上,更多的考虑到了动静区分的原则,而且开放了操作性相对较强的区域,据她们的老师介绍,对于操作性强的区域,幼儿有了动手的机会,活动的兴趣和关注度会更强,其实这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的.,心理学专家已经认证:人只有对自己亲身动手操作过的东西,记忆的效果会更好。她们老师在布局空间时,会根据区角的特征,进行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放式和连接式的安排,这些布局我想我们应该结合自己幼儿园的结构进行合理布局。

  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行为的跟进可能会是一辈子的,学习的过程是艰辛的,艰辛背后的获得可能会是喜悦的,感谢两位班主任和这个团队,让我们有缘走到一起,期待着高研班更多的精彩。

【区域活动教研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区域活动教研心得体会04-23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09-29

区域教研活动方案04-19

区域教研活动总结(通用10篇)06-30

幼儿区域教研活动方案(精选8篇)03-11

区域主题教研活动方案(精选15篇)06-30

中学区域教研活动方案(精选9篇)09-26

区域游戏教研活动方案范文(精选11篇)02-08

区域教研共同体活动方案(精选11篇)12-23

区域活动心得体会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