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怀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心得体会

2020-12-12 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缅怀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缅怀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心得体会

  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气清景明之时,梨花风、杏花雨唤醒了绿枝柳。在二十四节气里,唯独清明兼具节日的意义,最富自然与人文的气息。小时候,对清明节的直观印象是出门踏青、是上山扫墓,长大后,明白了清明节更像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除了缅怀古人、寄托哀思,更是继承遗风、清心明志的为人之道。

  淡薄生死,做正气浩然人。万物灵长,有生有死,既是自然之道,也是自然之实。“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句话从人生启蒙之初就深深地灌输到了很多人的脑海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举一动,每当危急时刻来临,总有人置生死于度外,逆行火线,用生命诠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铮铮铁骨豪情。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说,人的一生会死亡三次,第一次是人体生理的死亡,第二次是肉体在亲人视觉中消失,第三次是最后记得你的人也死了,这才是人一生真正的死亡。有些人死后很快就被历史遗忘,可有些人却能流芳百世、万古长青。人生在世,不求苟活,务求一生清正,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慎终追远,做饮水思源人。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在笔者看来,这个“感恩”至少包含两个方面内容。其一是感恩先祖。所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中国自古就有“叶落归根,生者寻根”的说法,可以说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无论走得多远,我们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那就是家,是父母。其二是感恩先烈。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岁月静好不是凭空出现的,革命年代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不应该被忘记,和平时期闻令而动、挺身而出的时代先锋也不应该被忘记。“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面对哲学的三大终极之问,透过清明这个节日,或许能得到些许解释: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要忘了来时的路。

  时不我待,做埋头苦干人。清明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时至清明,气温升高,是种植庄稼的最好时节,于是民间就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如今,国内疫情寒潮逐渐褪去,形势日趋向好,各行各业开始走出阴霾,有序复工复产,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倒春寒”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矛盾问题千头万绪,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难度大。此时此刻,砥砺奋进正当其时,各级党委政府务必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量感,真抓实干闯关夺隘,放手一搏斗争到底,努力将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将溜走的时光赶回来。

  清明清明,清生命之感,明生命之理。让我们在抚今追昔中清心明志,养一身浩然正气,做迈步新征程的饮水思源人,当建设新时代的埋头苦干人。

【清明缅怀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清明缅怀烈士诗歌

2.清明节缅怀烈士诗歌

3.缅怀烈士诗歌

4.清明节缅怀烈士发言稿

5.清明节缅怀烈士的诗歌有哪些

6.有关清明节缅怀烈士发言稿

7.缅怀白公馆烈士诗歌

8.缅怀英雄烈士的诗歌

9.摘抄缅怀烈士的诗歌

上一篇:档案工作者心得体会 下一篇:烘焙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