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1
空下来重新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觉得每一次读都会有所启发。很多内容在大学时就了解,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更多实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回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师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也许这个学生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恶习,但是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回想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真的如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你讲课的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对教师的看法和太度。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明白的道理,这其实是一个最有效的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抱有学习兴趣的方法,用于转化一些后进生,也很有用。
举几个例子:二年级的麦路旺,是一个外国小孩子,由于他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对他的要求比较低,比如可以不完成作业、不做好课前准备,只要上课不影响别人,下课不与同学打闹就可以。二年级上学期我接手他们班的美术课时也常提醒他要完成作业,可是从来都没有用。到下学期的时候我对他多了些关注,下课的时候常常跟他一起玩游戏、说一些鼓励他的话,例如:“你真聪明”、“跑得真快”、“其实你画画很好哇,想法真不错”等等,发现他偶而竟然交了作业——这是其它学科都没有的“殊荣”哦!我似乎也是受宠若惊,在课堂上连连表扬他,有时他没有绘画材料也帮他解决,一学期下来他完成了几乎一半的作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在这个案例中,我的表扬表达对他的认可和喜爱,而他对我的喜爱也表达为愿意完成我的作业,愿意上美术课,“互悦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这种事例还很多,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仍是对那些很特殊的孩子。记得刚刚成为教师的时候,一个班里有一个女孩子非常特殊,据说是智力障碍,人长得清秀修长,却永远坐在角落里永远低着头。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有什么特殊,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留意到她的画非常不同,于是举起她的画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用色大胆,想象丰富,学生们开始曾笑她说她傻的,而我却坚待对她的评价,从此美术作业成为她所有学科中唯一能完成,并且得到优秀的学科。我想,认可、信任是起码的喜欢的'表达,与此同时我也得到她的认可与信任。如果我一开始就和所有人一样认为她与别人的不同,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信任。
教师的爱,应该表达。我希望告诉所有的孩子,他们是被接纳的,是被喜欢的,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接纳你,喜欢你。那么他们的小缺点不再是刺眼的,他们的优点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你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但是在他们心中你一定是个值得信任的老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2
利用课余的点滴的时间,我接着阅读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在刘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浩瀚海洋中,40到80页的规律和效应,主要体现为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头脑风暴效应、鸡尾酒会效应……其中不少效应令我触动,让我学习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它是一面镜子,让我反思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又是违背教育心理学的。它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告诉我怎样做才是科学的、正确的、充满关爱的;我感觉它是神奇的魔术棒,总是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和期待,那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其中,普雷马克原理就是对我们教师和家长有实效的一个心理效应。普雷马克最早提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说的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和家长的接触较多。经常听到家长的诉苦和抱怨:“孩子不好好学习,总是玩电脑、看手机”、“做作业草草了事,应付工事完后就跑出去了”、“让孩子做事情,他不搭理你,真是气死人了”……当时我只是粗暴的建议:“你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或是适当地惩罚一下孩子,比如拒绝给他感兴趣的东西或是必须完成这件事,不然就怎么样!现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普雷马克原理告诉我,别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宛转,用高频活动奖励低频活动。所以,在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会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作一张“行为矫正表”,让孩子明白你享受一些权利之前或同时你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否则一切免谈。休息日,我也事先和学生们约定一天中他能享受的和他必须做到的.事情,效果很不错。选用学生的最爱作为奖励的方法可以让家长和老师省去较多的烦恼呢!
当然,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普雷马克原理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学生一下子接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就将难以接受的大目标或是知识体系分解成一个个学生容易接受的小目标去要求学生,并用普雷马克原理去恰到好处地激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识记生字、背诵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记少量的生字,读熟课文,再在规定时间内给学生增加一定数量或难度,并适时给以合理的激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愉快,学习的效果比我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高目标要好得多、有效得多。
在课堂上,我时不时普雷马克原理拿来用一下,结果总是有着巨大的收获。在这一系列豁然开朗后,我更加跃跃欲试,迫切地继续探究我还不了解的规律和效应。我体会到只有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教育的芳草地里才有花红柳绿,才焕发春天的盎然。我解读着这部“教育字典”,从这位良师益友身上,我汲取着智慧的营养、教育的技巧,我不断进步着,走向超越的高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3
由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是我人生中一个重大转折点!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带着一颗赤诚的心踏走了工作岗位,来到学校,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们身上那独有的特点!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但是充满着天笑脸的孩子们的脸,让我有一股莫名的、向上冲的冲劲!但是,老师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为达到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了解学生心理,这时,我阅读了刘儒德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它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教会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刘儒德老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每讲到一个教育心理的原理或规划时着先讲一则寓言或小故事,以此来引导对这一原理,规则的讲解,每读毕一节,有一种令人振奋、心悦神怡之感,这将在我今后教学中有很大帮助,我主要以教师地位的转换角度来浅谈我的感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时期教育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与教师相比,学生是不成熟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因此,学生的成长有待于教师的帮助、指导,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追求的指路人、心理困扰的排忧者。学生的人生发展、精神状态、成长以及智慧审美价值的生存方面,更需要教师用自己全部的`热情、聪明才智和人格魁力去感染、激励和唤醒。而在传授知识方面,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领着学生走向知识,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参与创造。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师生交往的学习是一种民主性学习,教师不再是控制者,知识的权威,学生不再是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双方都处于平等地位,拥有完整生命的人。在交往中,教师与学生相互新生彼此的个性,自由交换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加以鼓励”、“教师将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学生的学习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的,而不是拿出现实真理的人……”支持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支持者。
教师还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每个人的生存压力也逐渐增大,特别是青少年,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更是迷茫,无所适从。这就是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善于倾听的心,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所以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倾听爱教育者的述说是教师的责任”。
倾听学生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后再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这是倾听的艺术。这种倾听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可以关注学生健康的人格成长。通过倾听,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世界,适时调整教育手段,可以做到事事功倍的效果,“作为一个真正倾听着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植根于生命的活力,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教学相长,教师也是一名学习者。师生交往中的学习是终身性的学习。教师与学生都是终身学习者。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的扩大、流行、社会文化层次的大幅度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扩大,学习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而知识却是教师行使权力的基础、依据。因而,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必须不断地学习、充电、更新知识,实现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教师面对的是极富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视为一名持续学习者,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态度、策略、行为等方面,并加以改进,完善自我,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的话。他将是一名完美的教师”。研究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促进教学,教育的成功源自于对学生最大的热情。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4
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继续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上学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跟大家一起从头学习,我本是很不情愿的接受了这项任务,而当我打开了书才发现很多的例子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发生在我的课堂,很多心理教学的方法我也用到了却用的并不恰当,在书中我还学到了很多教育方法,为我解决了上课中遇到的难题。比如:依恋心理。
依恋心理:心理学家哈洛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幼小的儿子对母亲的依恋,他们通过小猴子对铁丝妈妈和布妈妈以及奶瓶位置的改变了解到,小猴对母猴的不只是因为母猴能给它喂奶,更重要的原因是母猴能给小猴以柔和的感觉。通过依恋心理学的学习,可以看出爱和自尊的满足对孩子的重要性。
通常在历史课中,我对历史成绩好的学生会格外偏爱,而通过布妈妈的启示,我试着对后进生“开小灶”背题的'时候给他画出最经常考的题,减轻压力,对历史检测有进步的学生,在班上大加表扬,当有别的学生起哄质疑时,我会在提问前告诉他一会儿提问他哪个题,这样在提问的时候这位同学会很自信的站起来回答,通过这个方法帮助他建立自信,也使同学对他的看法慢慢改变,经过了三轮历史检测,这位同学的成绩由原来的历史十几分提升到三十分左右,我想等到最后会考他一定可以达到及格的水平。
我认真学习书本中有效教育方法并在课堂中加以实施,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德西效应运用过度自己还浑然不知。
德西效应: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学生将主要学习目标置于脑外而着重于奖励,使他们原有的学习热情降低。我觉得书中的这段话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曾经为了让学生背下历史知识,我也采取过这样的措施,只要你背下来我就给你这样的东西那样的东西,指望靠着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历史检测成绩却一直不尽人意,学生虽然背下来了,可是到做题的时候好像没背过一样,通过德西效应的学习,我想我应该学着书中的王老师一样,巧妙运用德西效应,培养学生对学习真正的热爱,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在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劳动,并且有了进步,得到了认可,这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真正有效的动力来源。鼓励学生进步的方法很多,而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一味表扬更有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在表扬学生时,要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平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良好行为,给预表扬。引导他们自主的良好行为,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方向发展。
已是教学的第五个年头,在教学的路上摸索了些教学方法,曾经以为那是经验的积累,而通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自己的很多教学方法并不是那么恰当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继续认真学习书中的心理教育法,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前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5
今年暑假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当看到书名时,还以为是一本心理学方面比较难读懂的书。但翻开目录,就一下子吸引了我:虎头豹尾——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锅——詹森效应;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普雷马克原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情境相似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头脑风暴效应;真实的谎言——罗森塔尔效应;响雷之后必有雨——预期效应……
翻开书,细细地读、细细地品。
在序言中,刘儒德老师就以生动形象的一则童话故事“鱼就是鱼”,讲述了原本晦涩难懂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了青蛙后,就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景象。青蛙描述了 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头脑中形成了这些动物的图画。每一样东西都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鱼只能重新组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原来经常看到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论述,说实在的,真是不太弄得懂,一则小故事,就让我了解了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
正像刘儒德老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序言中所说,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向大家解释科学的、严肃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在读本书的第二辑“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时,一个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条条精辟的分析,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布妈妈的启示——依恋心理》一文,讲诉了心理学家哈洛研究幼小的猴子对母亲的依恋的实验。在幼小的猴子身边放的是两个母猴的模型:用铁丝做的猴子和用布做的猴子。研究发现,小猴子喜欢能给他以柔和感觉的布猴子。后来,心理学家给布猴子妈妈越来越多的母性特征。比如,在身体里装上电灯泡、把布妈妈设计成能摇动的。布妈妈用有的母性特征越丰富,小猴子就越喜欢她。但布妈妈是不能与真正的母猴相比的。在布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成年后不同程度地带有行为上的偏差,类似人类精神疾患的行为。从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让人备感震惊: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而我们做父母、做老师的是否真正给予了孩子他所需要的爱?读完之后,不由得让人顿觉警醒。一个只关心孩子物质生活的父母,一个总在忙碌于工作却不肯抽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更多的时候只是充当了一个自动洗衣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的.角色,孩子们应该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亲情没有获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只能是无可奈何地对父母说: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也难怪做父母的总是不理解: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孩子越大却离我们越远?同样的,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只关心孩子的学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也永远无法真正赢得孩子的认同。
《顶着光环行走的人——晕轮效应》:我们在知觉他人时,人们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为某人是“坏的”,则被一种坏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坏的品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就倾向于据此推论此人气体方面的特征的现象,就是晕轮现象。“晕轮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待学生,要防止一种以偏盖全的评价倾向。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避免因对学生的不公正的评价而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暂时的落后。
《奖励的艺术——扇贝效应》提醒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克服由扇贝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种新行为、新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而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要不断地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为了明天更美好——延迟满足》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父母、老师们要关注孩子自制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期待、珍惜、克制。
《绝望的体验——习得性无助》以一条狗的实验为例,印证了动物、人类在多次收到挫折后,都会表现出的绝望和放弃。其实,很大程度上,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之所以始终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过多地品尝了学习上的挫败感。多次的打击使他们最终放弃了奋斗。这无疑在提醒我们,一定要多给失败的孩子一些鼓励,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尽量避免给孩子创造“习得性无助”的诱因——挫败感。同时,也提醒我们老师,教会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而《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让孩子不要只盯着别人的“葡萄”,要学会欣赏自己手中的柠檬,即使它酸酸的……
还有许多许多,“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就是南风效应运用于教育中的典型例子。“禁果效应”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提倡的东西不要明令禁止,而要注意进行疏导和沟通。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本值得老师们去读,也能让你一读就放不下的好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6
大学时,就学习过教育心理学这一门课程。当时的老师经常把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规律、效应、法则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兴趣盎然。如今再次研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对那些熟悉的道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本书以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它们,让我们对平凡、琐碎和繁重的.教育生活形成新的真知真信,给予我们付诸行动的智慧和力量,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第十名现象
以香港大学对内地入学者的面试,不录取对课外活动缺乏的“书呆子”故事为例,深入浅出为我们介绍第十名教育现象。
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是现实生活中真正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智力是可以发展的,特别是成功智力。成功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创造性能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学业成绩考查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平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
所以在教育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发展多元化评价。要相信: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二、绝望的体验—习得性无助
一个学校里,一位老教师对新来的年轻教师说: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是A,将来他可能是杰出的科学家;如果他的成绩是B,他有可能会成为你的同事,如果他的成绩是C,也许他会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而如果他的成绩是D,你更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很有可能去竟选州长或总统。多么让人深思的提醒!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教育的氛围、社会的潮流、工作的压力而使我们的教育方向有所偏离。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给失败孩子多一些鼓励。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学会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避免“习得性无助”,不要让孩子失去起跳的力量。
根据对记忆特点的研究得出的遗忘曲线、系列位置效应、首因和近因效应等对我们的教学也大有裨益。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南风效应、配套效应更让人深思。管理学中的互惠原则、鲶鱼效应、最后通牒效应……这些精彩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一定会让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也让我们的孩子更会学习。好书会让人常读常新,希望我们在书中不断净化自己,提升自己。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7
每月的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是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契机,3月份的读书交流很多优秀教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来介绍,阅读时能让我激活自己熟悉的真实经历,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对这些突发情况总有这样那样的困扰,读了这本书后里面的很多心理学知识以及指导让我感受到智慧的启迪。以下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一些心得体会。
1、思维定势——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指在实践中获得的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方式。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个事例:小明的爸爸有3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老三叫什么呢?由于思维定势很多人的`答案会是三乐,但正确答案应该是小明,因为题目中明确说到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因此可见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事有本末,物有终始。归根结底还是思想决定行为,之所以有习惯,是因为养成了惯性思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定势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比如学生经常受做题经验的影响,照搬或机械套用某个公式或解题办法而常常张冠李戴或者舍近求远。因为最先得到的信息会在我们的脑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第一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起来。因此教师应当创设能够提供自由思维空间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定势的影响。
2、连锁塑造效应效应——小步子,大目标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从不愿意做家务,为此妻子很是苦恼。有一天,妻子受到高人的启发,终于用一个巧妙的办法改变了丈夫。那到底是什么方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妻子上班前把米洗好,放进电饭煲里。而下班时她故意晚回家一会儿,并给丈夫打电话“我现在不能回家,你只需要插上电源,我们就能及时吃到晚餐了。”丈夫觉得这很简单,就爽快地答应了。妻子回到家后热烈的拥抱了丈夫,并对他的行为大加夸赞。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妻子又把米洗好,但是不放进电饭煲,要求丈夫放进电饭煲并插上电源。丈夫觉得这并不以前麻烦多少,于是每天还是按妻子的吩咐把饭煮好。慢慢的妻子留下的工作越来越多,而且每次都会因为丈夫小小的进步大加夸赞。于是丈夫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对做家务的态度,每天主动地承担了许多家务。故事中妻子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就叫“连锁塑造效应”。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训练之前我们首先要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被训练对象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要及时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通过奖励促使其最终完成大目标。
这一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多学生贪玩,不能安静坐下来学习,针对这种情况不妨利用连锁塑造。开始时,只让他学习10分钟,完成后,允许他做15分钟他喜欢的事情作奖励。经过一段时间,他已经能够坚持10分钟学习之后,就要求他连续学习15分钟,如能达到,就让他自由活动10分钟或者其他奖励。这样逐步要求,使他不断增加认真学习的时间,逐步使他能够坚持较长时间认真学习。适当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消除已有的不良行为。
当老师觉得学生的某个习惯很不好需要纠正时,或者是希望培养学生的某一个好习惯,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一个个小目标,这样逐渐进步,慢慢地接近你和学生都想达到的那个大目标。一个人的习惯行为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不良的习惯行为不会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有对学生进行长期连锁塑造的观念,有意识地一步步的培养与巩固孩学生的行为习惯,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浏览这本书时无意看到书中书签上有这样一句话好的教师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在这本书的伴随与指引下我能一步一步更加成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8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我在暑假期间通读了一遍,首先最大的体会是:这是一本值得每个教育者一读的“教育宝典”!此处的“教育者”,包括从事的教育人员,也包括学生的家长。
为了能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观点,和文章的思想产生共鸣,我了解一下作者和作者出版本书的目的,就像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流。《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共分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分别编排了21、24、19个心理效应。更让人欣喜的是每一则心理效应它不仅有生动具体的事例,透彻的效应分析,更有根据这一效应,我们在教育中的具体操作。
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是以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开始,然后再介绍此规律或效应的心理学背景,接着举例说明其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应用。有几例让我印象深刻,如:“南风效应”通过一个北风与南风比赛的寓言来说明教师应该有一颗如南风一般温暖的心,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心存感激;“仰八脚效应”通过三个演讲者演讲的故事来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求教师走下神坛,远离神位,以一种平常人的姿态走进学生的生活当中,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时出丑未必是一件坏事,相反还可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却不可乱用,只有具有一定的资本的时候,方可谨慎行之”。
还有“第十名现象”,这也是现时教育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有些教师是存“人性关怀”,但是他们往往把这些关怀集中在某些优秀,听话,懂事的'学生身上,从而使这些学生“万千宠爱在一身”,在班里和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等他们走进社会,却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学习上远远的落在后面的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学业成绩考查学生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却在考试中难以体现出来,这些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在只重视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在其学业智力发展时,成功智力的发展却滞后了,反倒是那些第十名左右学生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平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这个试验也告诉我们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育和发展多元化评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阅读这本书丝毫没有觉得心理学是那样的严肃、学术,反而感觉到这本书充满了趣味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一篇篇文章读下来,不仅仅激活了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还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些看似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却与我们日常的工作联系得是那么紧密。
以上只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感悟,在这里,我再次推荐同行们看看《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因为教育,应该走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只有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老师和学生出现的“病因”才会越少,教育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功效;只有教育和心理的超链接,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成长。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9
初看《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说心里话,对于心理学的书籍,我是排斥的,总觉得理论、道理一套套,既枯燥无味又晦涩难懂。本以为这本书很难懂,没想到那些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被刘儒德教授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演绎得让人阅读起来通俗易懂。抱着这样的心态阅读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没想到却被“圈粉”。读完之后,我时不时在课堂上运用书中的各种效应“露一手”,发现总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书中筛选了64条心理规律和效应,每篇正文前都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使那些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很易让人理解,那些原本觉得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对号入座。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平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书中讲到的“马太效应”,即定势心理,这是我们常有的心理。如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调皮捣蛋,在我们的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实即便是再调皮的孩子他也一样有上进心,也会期待得到肯定,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从“马太效应”看,我们最重要的及时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亮点,克服定势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努力提高自己。
小泽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有同学来跟我告状。前段时间小泽甚至拿砖头砸伤了其他班同学的头,对方报了警。可是警察、老师、家长的'教育对他来说都无所谓。
这天,又有人来告状。我把小泽叫进我办公室,简单询问了事情的经过,无非又是同学不小心碰到了他,他觉得自己吃亏了,便动手打了人。
这次我想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中提到的“马太效应”,便没有像往常那样急于否定他,而是转变了思路,笑着看着他说“小泽,你愿意帮老师一个忙吗?”他开心地点点头。“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今天早上都比较忙,没来得及拖地,你能帮我们把办公室的地拖一下吗?”热心的小泽爽快地答应了。
他取来拖把认真地拖着地,这时碰巧办公室的老师们都下课回来,看到“努力工作”的小泽,纷纷称赞,小泽呢,却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等他拖完地,我又跟他商量:“最近老师有点忙,你愿意每节课下课来我办公室给我帮忙吗?”他点点头。
上课铃响了,我带着小泽走进教室并隆重介绍:“从今天起,老师聘请小泽为我的‘小助手’,孩子们听了之后都在下面小声嘀咕。
从那天起,每节课下课小泽都会主动来我办公室报到。扫地、拖地、倒垃圾、帮老师们送东西、取东西、叫学生……勤快的小泽得到了办公室老师的一致好评。
每节课间穿梭于办公室和各班教室的小泽因为没时间和同学打闹,也就没有人再跟我告状了。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在班会课上总结了小泽的表现,同学们对小泽的转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由自主地为他的转变而鼓掌。
就这样,那个爱惹事的小泽成功蜕变成了勤快的小助手。
作为教师,大家都会碰到所谓的“问题学生”,有学习好而行为偏差的,有学习行为都不好的。如何教育好这些特殊学生,是我们教师最耗神、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最需要得到指导的问题,而《教育这种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就这些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一位朋友,对我们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娓娓道来,层层剖析,不仅浅显易出地为我们讲解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而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如何运用心理学来处理教育中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10
暑假期间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虽说是拜读,其实是囫囵吞枣。刘儒德教授把我们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屡见不鲜的事,站在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的角度上,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书中筛选了66条心理规律和效应,每篇正文前都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使那些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对号入座。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平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很多老师对学生特别认真负责,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可有的人非常努力,效果却并不理想。读了这本书中的“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等,我更加体会到教育管理学生的诀窍竟有那么多书中用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对“超限效应”进行分析。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箱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有时何尝不是犯牧师这样的错误呢?学生犯了错,批评一次或许会有效果,如果针对这件错事重复批评,就会出现不良效果。我们常常就会因为孩子一次的错误而一再地指责他。这会让学生不以为然,收效甚微。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能宽容地对待他们,进行换位角度,多理解,少批评,适当的留点空白,给他们一个过程,让他们思考、反思,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人格的尊重,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改变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高中、大学,直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倒是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为栋梁之才,印证了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的结论。
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我们大多喜欢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好、表现好,各方面比较突出,深得我们的信任。相反对于后进生,我们往往表现出漠不关心、任其发展的姿态,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关注后30%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基础差,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关怀,在活动中我们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老师的好,学生记得;老师的情,多年后学生会牢记;老师的爱,可直入学生的心底。我常常告诫我们的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好与坏,他都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他学得怎样,只要我们真心付出,以爱育爱,就无愧教师这一职业,我们都是成功的。
阅读需要积淀与理解,并在工作生活中应用。今天聆听教委办举办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导读讲座,重温了书中66条心理效应,让我更加明白这些心理效应不仅可以用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中,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愿我们在“用心教育”时,“巧用心理战 四两拨千金”、“明暗结合 登高望远”,让我们“同学习,共进步”,进一步深刻地领悟“教育的科学和智慧”,在“教育生活路上且行且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11
林清玄说:“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此深以为然。有句俗话说得好:“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我们往往说太多,而忽视了安静的力量。古人说“静以修身”,安静的时候才会关照内心,才会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通过小事例来展示原理,浅显易懂,实操性很强,每个心理效应都写得有趣又实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鉴。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两个效应——超限效应、齐氏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款,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小故事令人发笑之余,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
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批评学生一定把握好一个度,有些错误,点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给学生。话说多了,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传授知识同样要注意课堂留白,灌输多了,也伤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动与交流,让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发。我们的实践课堂,更要讲得精炼,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学生完不成任务,因为根据齐氏效应:人们对那些没完成的任务,印象反而会更深刻。
在齐氏效应部分讲了这么一件事儿:一个美国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听完之后他们的反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该如何评价我们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预设,但更应注重引领学生思考,并具备随时沉着、灵活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应付生成性问题,除了教学经验,其实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所以,还是老生常谈:教师必须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让自己拥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后,用咱们读书记录上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共读、共行、共悟、共成长!”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拿来与大家共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12
最近,我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增长了不少的教育智慧。下面主要谈谈对我感触最深的两个效应。
一、互悦机制: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互悦机制也称作“对等吸引率”,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两情相悦,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规律。后被人们归纳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让得到人们的欢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观点、行为,仅仅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人们喜欢你。
最近,我遇到了这样的教育难题。一天,轮到我去四班看午写。刚到班上,小王还在和同学在开着玩笑。我有点生气,让他赶紧安静下来。小王突然来了一句,“不喜欢历史老师”。这句话,一下子让我听蒙了。仔细想了想,这孩子应该是觉得我在针对他。本来,小王是我的科代表,但由于做事比较拖拉,爱表现,常常在课堂上插话。我多次找他谈话,效果不佳。后来我只好把他换下来。结果,他表现就更不好了,上课常常和我作对似的,老说一些让同学听了会发笑的话。哦,“互悦机制”,让我突然明白了“不喜欢历史老师”背后的含义——他以为我不喜欢他。
于是,我试着改变与小王相处的模式。首先,我私下找到小王,真诚地告诉他,老师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专门针对他。而且他对历史很感兴趣,历史知识储备很丰富,老师是很喜欢你的。不过,有时,你也不能和老师太较真哦。他答应我以后会好好表现。其次,当小王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不是在课堂上插话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他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最后,当他的作业有错题不会时,我会在课间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引导,及时纠错。让他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关心他的。
慢慢地,小王对我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上不再与我针锋相对,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这次月考,他的历史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我深深地感受到“互悦机制”的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二、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便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可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科学的、理性的方法。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13
记得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太过枯燥,学起来很吃力,但是手中的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却用了一些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将诸如以前学过的首因效应、德西效应、晕轮效应等概念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在读完每个故事的时候,在心中总会问一下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我应该如何处理呢?
代序中“鱼就是鱼”这一则著名的童话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就是说,鱼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在认知新事物。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忘记“鱼就是鱼”这一真理,每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一帮孩子们,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东西总是不能遂人心愿,我们只是在我们的假定下教学,而忽视了他们也只是在他们的假定下教学。
这些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周全,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现状,特别对于我们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书中的“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这个理论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倾向于将对象分为图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样,使最前部的显眼的图形突出来。同时,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虽然是同一对象,感知到的却完全不同,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书中举了这么一则实例:
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室里书声琅琅,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户外闯了进来,读书声嘎然而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
书中作者用两个老师处理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对比,一位老师很气愤地说:“快读书!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的!”学生虽然不情愿地拿起了书本,心却跟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另外一个老师是这么说的:“小鸟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呀?对啦!小鸟是被大家动情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要和小鸟一比高低”“我也要比!”……
一种课堂,两种结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体现了两种渐染不同的思想观。小鸟作为课堂的干扰因素,第二位老师却能够从消极中找积极,把它变成课堂的干扰资源,使积极地背景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正是这种灵活的、多方位的思维导致了教学机智,之后的教学效果也使这位老师懂得了教育机制的分量。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这样的机智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一个个简单的事例的背后都蕴藏着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容效应”告诉了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马太效应则让我们知道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习的潜能;皮克马翁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当我们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教育中常出现的这些心理效应,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得心应手了许多。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我们要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14
拜读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让我有哑然失笑、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的案例,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屡见不鲜。刘儒德教授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让原本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和我们的实际工作挂上了钩,激活了我熟悉的知识经验,受到了智慧的启迪。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不同方面的工作。通览全书,感慨良多,归纳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课堂艺术,注重“鸡尾酒酒会效应”: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要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如此才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不让自己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此外,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熟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成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而不是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权威符号,就能变成学生过滤不掉的声源。
2.作业布置,注意“超限效应”:“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起到好的'效果,但心理学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u形记忆:学习材料所处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同时受到了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而且,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制,材料性制约相似,抑制越严重。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
二、教育管理方面
1.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2.巧妙运用“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配套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
“四颗糖的故事”是陶行知先生巧用南风效应的经典事件。“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功”“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对犯错误的学生,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其自发自醒,教育是一门对人性理解的艺术和技术。
3.师生交往之道---“互悦机制”。卡耐基的成功说明,“互悦机制”可以产生奇迹。“亲其师,而信其道。”
4.“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连锁塑造”可用来矫正学生的行为,也类似于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跳一跳,摘果子”。
5.教育无小事。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听完这个民谣大家会是一笑而过,还是可能有人会想到了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蝴蝶效应”。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谨记“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一个灿烂笑脸、一句赞扬话语、一种习惯性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孩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智慧。教育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教师们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敞亮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15
忙里偷闲,认真拜读了领导推荐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数以百计的心理效应对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善意的提醒,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平时的日常琐事原来都有心理效应的存在,这本书好像洞悉我们的一切心理活动,把所有的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归纳了出来,同时指引我们如何去做。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回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我们何尝不是再犯如牧师同样的错误呢?当学生无意或有意做错事时,当学生因粗心经常出错时……为了确保他能够记住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苦口婆心的讲解这样做的危害……而学生则听之任之,收效甚微。读罢《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一章,心中豁然开朗。殊不知,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作祟。是啊,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宽容他,理解他,少批评,变换角度、方法,点到为止,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批评应有度,在表扬学生时更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否则会过犹不及。表扬,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表扬也要适当,要注意度,过度的表扬可能会出现反面的效果。
同样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应避免超限效应——认知超载。 如果老师上课拖堂、布置作业太多,就会犯认知超载的问题。这些不应随时提醒我们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理念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导学育人的对策宝典,它更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我们少走弯路,为我们指点迷津,《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已俨然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不可多得的枕边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16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人任务是有趣的。这两组人的唯一差别是,第一组的得到1元钱的报酬,第二组人得到20元钱的报酬。最后问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感受。
结果发现,第一组报告说任务有趣、有意义,第二组则报告说任务乏味无意义。
这种结果中第一组的.结果就是认知和想法协调,第二组认知和想法不协调。
当得到1元报酬的人,中间有情绪的时候,就选择用改变行为,从中找到有趣的事情来做,符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觉得任务有趣、有意义。
这就是第一点: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那个班级有个非常优秀的家委会,尤其是在给孩子买礼物这里特别的大方,那个文具盒都是市面上最好的,华丽的水壶,可是孩子并不觉得怎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接手之后,就果断把礼物这点给卡掉了,换成了奖状,不换物质,用表现积分兑换奖状,最后以奖状的数量来兑换礼物,所以在角色上让孩子成为了主动申请礼物的人,那么自己的想法就会改变,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第二点:改变想法,使想法符合行为。在给孩子奖状的时候,就已经备注了,几张奖状可以换什么奖品,而奖品从一开始的昂贵的奖品,变成了最普通的小橡皮,铅笔之类的,但是孩子们已经不再关注奖品是什么了,更多的关注是自己要努力做好获得奖状以此来标榜自己是可以的。
在这本书中看得策略,正好和我之前做过的类似,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17
这个寒假,闲来无事,我又拿起了于永正先生的《我的教育故事》。再读这本书,仍旧令我心潮澎湃,忍不住与大家分享:
他在书中提到: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朗读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朗读融语言的吸纳与表达于一体,既是内化语言的途径,也是训练表达的有效手段。同时朗读,又是培养语感的最好途径。一个人的语感一旦强了,他的听说读写活动就会进入自动化的状态,一听就懂,一看就明,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这段话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关于这一点,我在培育站这个大集体中深有体会。记得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开展了每周一诵活动,每周都要朗读一篇文章,并请其他老师进行点评。学期末的时候,我又参加了培育站的诵读展示,这段时间我们又开展了全文诵读。这些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无不显示着朗读的重要性。我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丰富知识,提高着自己的阅读水平。用于老师的话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教读书,教写字,教写作,关键是教师自己要喜欢读书写作。
记得于永正老师也这样说过:小学语文要广积粮,不要深挖洞,要重视积累。课堂上多引导学生朗读,尽量少些讲解分析。还要多阅读,扩大知识面,课标要求的'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是底,要保住。这样语文一定能学好。是啊,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就安排了名著单元,中国的四大名著都在其中。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固然不用我多说,就是其庞大的阅读量都够学生啃上一段时间。如此看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特别是伴随着新教材的改版,学生的阅读量上不去,其语文素养也很难形成。
当然,学生的阅读量要提高,教师的阅读自然就变得更加重要,我会在新教材的引领下,认真阅读,潜心教学,向着明亮的前方,继续前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18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教授的著作,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刘儒德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信息技术与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1、U形记忆——系列位置效应
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也就不同。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系列位置效果告诉我们,要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告诫同学们要在最重要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
2、首因效应
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了人的看法,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作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第一次接触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对人们后来的认识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3、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这个现象就叫近因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都是近因效应的表现。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上好第一课很关键。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为以后实施教育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设置好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4、遗忘曲线
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
5、超限效应
对一件事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超过人的有限范围,就会新生厌烦。作为教师,应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学生把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19
近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他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来诠释,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管理三部分。阅读时,能让自己先前凝固的知识经验活跃起来,从而生成新的理解,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润泽。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南风效应。开篇刘教授就给我们送上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地刮,寒风凛凛刺骨,结果人们为了抵御被封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获胜,就是因为它顺应的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这个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班里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在成长道路上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更适合运用南风效应。
记得上学期放生在班里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刚到教室门前的楼道口,一位女生来到我面,着急地对我说:“老师,今天上午我刚带到教室的一本《查理九世》没了。”
“什么时候发现没得?”我追问道。
“今天上午,我做完课间操回来一看就没有了。”
“什么?上午丢的,怎么不早给我说呢?”
“你的新书写名字了吗?”
她若有所思的说:“还没来得及写呢?”
我心想:上午能及时给我说,还好找到,这下午才说怎么找呢?正在纠结时,忽然灵机一动,就将错就错吧!一看学生都到齐了。我心平气和地说:“同学们,今天上午,小玉的一本《查理九世》找不到了,可能有一位同学捡到了这本书,正急于还给丢失的同学,可是打开书一看,里面没有写名字,不知道还给谁?暂时自己先看看。也怪小玉没有写名字,要不早就有热心的同学把书送给你了。你要想看,就抓紧时间看然后送给小玉。“
第二天,奇迹真的发生了,上午第二节课后,小玉跑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的书回来了。”我心想:当时如果刮起“呼呼的北风”只能引起那个孩子对立的情绪、恐惧心理,我就和那个孩子之间就隔了一堵厚厚的`墙,既不利于改正错误,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就是这“暖暖的南风”,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份温暖,增添一份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起一过,不如奖其一长。”面对犯错的孩子,让我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多一份平和与鼓励,多一份耐心和智慧。让“一缕缕悠悠的南风”唤醒孩子内心的良知,这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让我们记住刘儒德教授的这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 20
本学期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的一条条教育效应让我读后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书过程中,总能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片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育书籍。现将我感受深刻的几条教育心理效应分享给大家。
一、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
每个人都有一个接受心理打击的承受度,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超过这个度,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起到反作用,那位牧师演讲的没完没了,一开始准备捐钱的马克.吐温最终选择从募捐箱里拿走了两元钱,这就是因为牧师不懂超限效应造成的。这使我想到在以前学生犯了错误时自己的一贯做法,就是批评教育,孩子犯了错是要批评教育,但要将批评教育做到最好效果还得遵守超限效应,孩子在犯了错误时为了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他讲道理,给他讲这么做的危害,一开始孩子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是时间长了,你总是重复以前说过的一些话,他就不耐烦了,随之产生厌烦的心理,对你说的话不以为然,充耳不闻,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注意超限效应,在教学中也一样要遵守这一效应,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每节课前半节孩子们都可以表现得很积极,可是如果我们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时候还继续讲下去,不去进行一些小游戏或者巧妙转变一下教学方式缓解孩子的厌倦情绪,他们就很难坚持到下课了,还有课堂上我们为了给孩子讲清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道理会絮絮叨叨的讲解很多,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有时甚至会对老师产生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以后本学科的学习。
二、要想吃肉,必须吃青菜——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认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可以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孩子们都喜欢轻松愉快的活动,而不喜欢费时费力的活动,比如孩子们喜欢看电视甚于写作业,喜欢玩游戏甚于做家务,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给孩子提出要求了——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也就是说在孩子对我们提出“过分”的要求时,我们可以通过先让他完成一项我们希望他完成的任务来满足他的“过分”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我们预先的目的了。反过来,孩子如果可以完成我们规定的任务,我们就必须给予其适当的奖励,这样当我们再向孩子提出我们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务时,他才有动力去耐心做,这就牵涉到拿什么当奖励的问题,这个奖励对孩子吸引力越大,孩子在完成你规定的任务时就会越有动力,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的喜好心知肚明,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选用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当奖励,选择孩子最讨厌的东西当惩罚,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励作用。
这使我想到以前班里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爱学习,经常不交作业,交上来也总是残缺不全,可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美术课时他总能很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激励他学习的积极性,我就给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按时上交家庭作业,就奖励他画一幅美丽的画在班级里展示,一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他高兴极了,于是家庭作业认真了很多,美术老师还在班里公开表扬他展示他画的画,那一刻,我能体会到他骄傲的小脸上洋溢着的是自信、自豪的笑容。
三、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互悦机制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喜欢你,作为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喜欢自己,因为只有孩子们喜欢你这个老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互悦机制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你,你必须让孩子们体会到你是爱他们的,事实上,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你对他们的爱究竟有几分呢?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在训斥学生的时候告诉他,老师这都是为你好,为了帮你改正错误,可是为什么收效甚微呢?看了互悦机制后,我明白了,因为我的良苦用心学生并不理解,甚至说在他们的心里你并不喜欢他们,他们怎么会喜欢你呢?这使我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件事情,时值深秋,一天下午放学后我留了几个孩子做辅导,可是其中有一位孩子特别不喜欢被老师留下来,我布置的任务怎么也不执行,我说完不成老师的任务不能回家,他就说我逼他,说着就拿起一支水笔芯向脖子上扎,我见势赶紧拦住他,接着马上给他爸爸打电话,由于他爸爸在老区上班,赶过来时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在这一个小时里我尽量控制住他的情绪,不跟他谈学习的事情,在这期间他的情绪缓和了一些,我知道了原来他是单亲家庭,爸爸妈妈离婚后,爸爸又结婚生了一个小弟弟,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小弟弟身上,他感到他在家里是多余的,所有人都不喜欢他,所以做法才这么极端,而且我还发现深秋了,他仍然穿着一件薄薄的外套,我于是马上把他身边的窗户关上,他爸爸来了后,我给他讲了孩子对我说的话并建议他多跟孩子交流,多关心下孩子的生活学习,还嘱咐他明天给孩子穿件厚点的衣服。在孩子和他爸爸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注意到孩子刻意把剩下的窗户都关好了,而且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再见,这时,我心里暖暖的,更有一种难言的成就感。我想这就是我真心对孩子好,孩子感觉到了吧,所以他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老师,谢谢您。
当然,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教育中的案例以及所涉及到的心理效应,很值得一看并有必要好好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读书使人进步,教师更应该手不释卷,用丰富的教育理论去充实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01-06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05-23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01-06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范文02-23
教育心理效应心得体会04-20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04-04
家庭教育中的十大心理学效应06-05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