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7-1编辑:互联网
一、说教材
《尊严》是四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文,题目简单却耐人寻味,它摘自于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一句评价语中。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文中没有空洞地阐述尊严的含义,而是蕴涵在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中最终得出他是个有尊严的人。课文对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散见于课文中,这些语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自尊人格的品质。另外除了正面描写外,作者多处采用了侧面烘托,如:其他逃难者的表现和杰克逊大叔的评价等。特别值得揣摩的是杰克逊对女儿说的那句话:“别看他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故事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让人感动泪流,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深远,特别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际,对尊严话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通过看图,谈体会理解并积累“惬意”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年轻人请求、坚定的语气,初步学习默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期待
1、借助媒体或课件等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害。人们由于遭灾而饥饿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进入情境。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到哪些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关于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同时对文中“骨瘦如柴”、“狼吞虎咽”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有体会。
3、导入课文内容。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会怎样做?可有一人例外。他是谁?他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
(此处落实默读的训练要求和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二)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检查自学情况的注意点:“惬意”这个容易读错的词,帮助学生正音、释意
生字教学中抓住读音的重点是尊、呈、善。字形的重点是堪、款、瘦,采用观察和范写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书写。
2、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说第一节,设问: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给这群逃难者食物是出自什么心态?学生了解到是一种施舍,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易,为下面年轻人不肯白吃东西作了情感铺垫。接着请学生概括年轻人怎么做?
年轻人不愿意不劳而获,他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三)研读言行,体会尊严
1、启发学生抓住矛盾质疑深入理解课文:年轻人是否不如其他逃难人那么饥饿呢?默读课文,来找到相关语句,体会年轻人的饥饿和困乏。
① 逃难人的外貌描写: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此句因年轻人也是逃难者这一,故也能体会出他的疲惫、困乏。)
②外貌描写: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③动作描写: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此刻产生了第一个矛盾冲突,他这样饥饿为什么不肯吃呢?这样激起了学生阅读兴趣,产生思考的欲望。
2、感悟年轻人的语言
(1)默读课文3-5小节,划出年轻人说的话。
(2)引读年轻人的语言:教师用语言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读书,为下面自主感悟作铺垫。
(3)进行角色转换:你如果这样饥饿,有人把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样做呢?用意是让学生与年轻人产生鲜明的反差,更激起他们深入探究其不肯吃的原由。
(4)再读感悟,写下体会。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细细追究年轻人心里真实的想法。: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付出劳动后才肯吃这份食物。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做人的根本。
(5)组织交流
3、侧面体会年轻人的“尊严”
(1)找出杰克逊大叔的心里想法,谈谈体会。感受他对这位年轻人的赞赏之情。
(2)他为什么要给他捶背的活,明确他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一方面是尊重他的人品,另一方面是在不伤害他自尊的情况下为他能吃饭找个台阶,担心他会饿坏了。这样让学生感悟到一点只有自重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为揭示中心埋下伏笔。
(3)给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加上提示语。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信息综合融入在情景对话中。
(四)人物评价,质疑“富翁”
1、引读课文第六节
师语言导入:面临饥饿,还想到要保存自己的尊严。年轻人一定是个了不起的
人,难怪杰克逊大叔把他留了下来,很快他成了( )。过了
两年,( )。杰克逊大叔这么评价年轻人:“( )”。
2、学生质疑:他什么都没有,可为什么说他是百分之百的富翁?尊严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为中心的揭示提供了思考的支撑,可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的个人解读、感悟与其他同伴的想法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火花,完善自己的认识。
3、集体交流,完善解读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了,集体交流为他们搭设了很好的舞台。教师点拨:尊严是自尊自强的骨气,是人生的底价,坚信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尊重换来尊重。
4、抓“富翁”与“尊严”之间的联系: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那些拥有豪华物质享受或百万金钱的人,而是拥有着尊贵的人格魅力、相信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人。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使学生的情感和文中人物内的情感产生激烈的碰撞。加深了理解,突破了难点。
5、综合评价人物:你觉得这个年轻人会成为富翁吗?为什么?你想对杰克逊说些什么?
引读结尾一节,事实证明杰克逊大叔的见解是正确的。20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拥有了一
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正如当初杰克逊预言的那样,再次齐声朗读那句评价语。
(五)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尊严是贯穿于文中年轻人的言行中,看似故事的平淡记叙,却蕴涵着尊严的深意,我设计了一整体的回归,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再次去感知故事,把握人物。“作者为什么要以‘尊严’为题呢?引导学生懂得: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教师的总结语不仅升华了文章中心,更是留给学生一份回味,一种思考。以次来总结全文,可谓画龙点睛。
五、布置作业:
1、让学生收集和尊严有关的一、二句名言背一背或收集有关尊严的小故事读一读,写写体会。
2、以“人穷志不短”为题,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