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语交际中让学生敢说、乐说、有话可说(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7-4-13编辑:互联网
湖南岳阳市岳化二小 刘丽华
由过去的听话说话变成今日的“口语交际”,无论是名称还是内质都有很多变化。新课程理念要求: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际中进行,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在一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我力求按照新理念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敢说、乐说、有话可说。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说”。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学生往往在无主题时能说很多话,但当给他们限制一个主题并且当众说话时,就产生了畏难心理。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环境及老师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这大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有话不敢说,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形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学生才能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学生上学前班第一天,我走进教室,学生都用紧张、好奇的眼神望着我,如果此时我很正经地作自我介绍,那只会加重学生的紧张感,也会于与学生拉开距离。于是,我微笑地看着大家,亲切地说:“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小朋友,我真高兴。你们猜猜我是谁?想认识我吗?”学生一下子高兴了:“想!”于是我向学生介绍了我的姓名、住址及家庭成员,使学生感到我的亲切和真诚,接下来,我说:“我也想认识你们和你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做个朋友好吗?”学生都兴奋起来。由于我前面的自我介绍给了刚进校门的孩子一定的示范性,孩子们不仅能大胆地说,还能像老师一样介绍自己和家人,有的甚至还说出了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欢迎老师和同学到家里去玩等等。
为切实做到师生平等,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改变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允许学生在不打断其他同学讲话的前提下自由发言。即当学生有疑问有补充或有感受时,不用等老师批准,可直接站起来就说,说完就坐下,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往往能思路畅通、发言踊跃。
二、激发兴趣,建立信心,使学生“乐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如果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将使学生乐说、爱说。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巧设口语交际情境,使他们感到交际对象就在眼前,从而产生交际的动力。同时这样可使口语交际变得更生动直观,既具实用性,又具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我常常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简单课本剧表演。学生特别感兴趣,都争着参与。经常在学完一个新的内容或上完一节课后,我就给学生讲,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问你今天都学了什么,你怎么告诉他们?老师(或指定一位学生)当妈妈,咱们来试一试。于是师生(生生)之间模拟角色,从进门与家长打招呼到询问学习情况开始对话交流。不知不觉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当场所学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2、巧用评价,建立信心。一年级学生的判断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水平有限,他们非常在意老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在评价时要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以表扬鼓励为主,从而激发学生智慧的火化与学习兴趣,建立表达的自信心。如“你说得真清楚。如果响亮一点就更好。”“你说得真好,把老师都感动了。”“你的声音真响亮,但有一个地方说得不够清楚,好好想想,把它说清楚,老师相信你能行。”老师的语言要富有激情,要有诚意。除了用语言外,老师的微微颔首,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微笑,都能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和兴趣。
三、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有话可说”。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 学生身边充满着可以利用的说话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源,提供交流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如教材每单元都有一次口语交际练习,这是学生最积极的时刻。还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如早晨从进校门到教室,你看到了什么?本来,学生每天都要走这段路,并没觉得有什么可看的。我提出要求后,他们开始注意了,大门的校牌、荣誉牌,花坛里的树木,宣传窗里的优秀学生事迹,晨扫的同学等等,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短短一段路,就有这么多的事物可以观察,而且都可以选来作说话的内容。周围的事物这么多,可说的内容太多了。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会取得教理想的效果。
四、掌握交际语体,使学生“说好”。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目标中指出:“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礼貌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实效性。如第一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安排了一组在路上碰到老师、放学回家见到家长、家里来客怎么打招呼的口语交际内容,我逐一让学生表演,然后又让他们练习找同学借东西、向别人问路等等该怎么说,使学生明白在不同的场合该怎样与人交往。俗话说,“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因此,从学生入学起,我就一步一步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仪态和用语,恰当使用称谓,对别人多用敬语,对不便直说的事情多用委婉语,做到言之有“礼”。 作者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