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5-22编辑:互联网

   《咕咚》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

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 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重点 :

1. 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4 幅插图。

教学过程 〖你正在

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 24 课咕咚, 这是一篇阅读课。 随后板书课题。 咕咚是什么东

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

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 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 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 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 指名读第 1~2 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 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 这声音很大很

重。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 1 题)

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

兔子已经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 “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

2. 指名读 3~4 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 2 题)

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他说: “不好了,不好了, ‘咕

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

(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 3 题)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他们一边跑一边

叫:“快逃命啊, ‘咕咚’来了! ”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 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 并说说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 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 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 而

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二) 。说出图意。

举例: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 指名读第 5 段。

(1)师问:狮子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课后第 4

题)

生答:因为狮子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狮子拦住小兔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结果谁都没看见“咕

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 “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三) ,并说说图意。

举例:狮子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 指导朗读 6~7 段。

(1)师问: 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什么?生答: 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

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2)师问: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课后第 5 题。)生答:因为大伙都明

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 真相大白了, 它们感

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四) ,并说说图意。

举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狮子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

什么了,不再惊慌,变得不好意思了。

(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 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 师问: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

么,弄清事实真相。

第二课时

指导作业:

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课后第 2 题。)

(一)分段读课文。 1~2、3~4、5、 6~7 段。

(二)让学生看着插图试着说说这个故事。 (自己准备) 。

(三)按照课后第 1 题的 5 个小问题的顺序同桌互说,互相帮助讲故事。

(四)指名讲故事,大家评论讲得如何。

(五)请 1~2 人到前面给大家讲这个故事。

二、让同学回到家里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讲给同院的小朋友听。

看图学词学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