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5-15编辑:互联网
设计思路:
鉴于《凡卡》一文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也较复杂,教学时为了提高效率,循着文本的脉络,精心建构阅读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多角度对话,进而丰富感受,感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一个故事--从一群人物谈起
1、同学们,读过《凡卡》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否和我一样,感觉外国名字特别难度,谁能读准这些名字?
多媒体出示:
凡卡茹科夫 阿里亚西涅 康斯坦丁马卡里奇
日发略维夫 菲吉卡 阿辽娜 艾果儿
2、大家能清楚的知道他们的身份吗?考一考大家,请接着我的话说,把人物介绍完整:凡卡;九岁,孤儿(康斯坦丁。马卡里奇的孙子,鞋匠阿里亚西涅家里的学徒)康斯坦丁马卡里奇:(日发略维夫家里的守夜人)
3、课文围绕这几个人物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部分写的?
二、一封信件,走进凡卡的“痛”与“求”
1、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他为什么写信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标出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
2、师大家读了这封信,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如果要用一个词表达对这封信的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这是一封( )信。( 诉苦、求救等)
预设1:这是一封诉苦信。
教师抓住“苦”字引导学生再次回到这封信中,去感受凡卡都有哪些“痛苦”
预设2:这是一封求救信。
多媒体出示:“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品读本段引导学生体验凡卡的委屈、无奈、无助、害怕 、读出凡卡乞求之度感受凡卡的痛苦。
师:同学们在细细品读凡卡语言的同时,不要忽略另一种语言现象--标点符号。请大家再读这段话,你读出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一种心境--三声叹息两段回忆
1、这样一封含泪的诉苦信,这样一封迫切的求救信,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之动容。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去看看那个小小的身影是怎样写这封信的吧!
学生自读标注。交流,多媒体出示:
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凡卡伤心地叹了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
师:什么叫叹气?你觉得他在为什么而叹气?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2、读书、交流
为“痛苦现状”叹气--指导学生联系凡卡写信时的担心、害怕感悟。
为“没有亲人”叹气--指导学生联系凡卡想象爷爷乡下生活的快乐和自己痛苦生活进行对比感悟。
为“没有快乐”叹气--指导学生联系凡卡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回忆去感悟。
3、聚焦回忆,感悟写法。
在这两段凡卡回忆在乡下和爷爷一起生活的情景中,你感到他的心情怎样(快乐)将这样快乐的回忆夹杂在三声叹息里,你感受到了凡卡怎样的心情?
4、再读回忆,思考;乡下的生活真的那么快乐吗?
体会凡卡复杂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对比和映衬的写法。
四、一场结局--人生希望缥缈如梦
师:一封胆战心惊中写成的宝贵的诉苦信和求救信,投进了邮箱。他寄出去的仅仅是一封信吗?(是凡卡生活下去的希望)爷爷会来接他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自读,小组交流。
1、文本内容;爷爷收不到信。引导学生从没有写明地址的信封、醉醺醺的邮差等方面去考虑。
2、写法暗示:一个甜蜜的梦
师:用一个甜甜的梦做结尾,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感悟,对于凡卡来说,想结束自己的痛苦生活只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其实以梦做结尾预示了凡卡人生希望的破碎,进一步昭示了凡卡命运的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