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葫芦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18编辑:互联网

       作文教学的原则是,从“说”到“写”,从“仿”到“作”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具体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照葫芦画葫芦;第二阶段是照葫芦画瓢;第三阶段是离开葫芦画瓢。如果说前三个阶段是培育学生的仿造技巧,则后一阶段就是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这里仅就培养学生仿造技巧浅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的体会。

    培养学生的仿造能力的确是一项艰难的教学任务。现在一些同学认为:语文学习中作文是最难的,有的同学看了文题,冥思苦想,无从下笔;有的没有写作思路,不列提纲,边想边写,一次成文,结果层次不清,语无伦次。就连工作岗位上的同志也害怕领导让写材料。一些名家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加强课外阅读,留心观察事物,勤练笔。更重要的应是学好课文。

    现行的课本入选的文章内容健康,形式多样,文质优美。每篇文章都渗透着写作基础知识,是具体指导学生写作的范文。学生可以仿照例文进行写作,即我们所说的仿写。

    仿写就是仿造例文的结构进行写作,是加强作文基本功的一种训练,是提高学生独立选材能力、布局谋篇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比较有效的练笔方式。

仿写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仿写几句话,可以仿写一个段落,可以仿写全文,也可以仿某种写作方法或表现手法。还可以仿人物外貌、神态、对话、心里活动等的描写。

然而课本的知识的标准,往往高于学生的练笔实际能力。加之课文内容大都写城市、地方名胜景色或动植物等。学生对那里的环境、风土人情等知之甚少。如北方的学生没见到橡树、杨梅,南方的学生没见过真实的雪景。如果完全按照课本要求去进行作文教学,学生真的无法仿写环境景物。至于文体结构、写作方法等还能够借鉴。但这类知识却又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学生又缺乏整理归纳的能力,因而无法驾驭这类范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几年来结合课本的教学要求,寻找本地学生熟悉的素材,按照大纲要求写了适合本地学生实际的“下水文”,又注意收集了学生的优秀作文,做为学生写作的范文。这就是前面谈到的“葫芦”。通过将写作基础知识系统的归类、整理,在指导学生写作,解决学生无啥写、不会写的问题,收到理想的效果。

    为了防止学生抄写访问的倾向,为了同中求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注意以下三点:

    一、仿方法、结构、顺序,不可仿内容。即自己选材,按范文写作方法、结构等练习写作;

    二、仿写前要仔细阅读范文,认真分析范文的写作特点、找出规律、明确要求。然后再考虑选材、布局和表达;

    三、仿写的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教师的范文所记的人或事,所说明的事物,所议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熟知的)。语言要学生自己组织,要在顺序上符合范文,在写作过程中提倡创新。使学生逐步养成“离开葫芦画瓢”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运用例文指导写作应做到以下三点:1、读范文;2、分析范文(分段、列提纲);3、按照提纲指导写作。如现行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后写一写让自己难忘的一件事(人)。范文有《ХХ令我难以忘怀》《后悔没说对不起》《最不应该折花》《我不喜欢只热爱体育课的同学》等。教学步骤有三。首先,交代文题类型,明确提出,不许写范文提及的事件及人物;然后,让每名同学回顾自己的切身经历,确定自己的习作的内容及题目;第三,教师选取上中下三类学生说出自己的文题及简单构思,教师稍加指点,提出习作中应预防的问题,学生动笔创作;第四,打破常规,在写好第一题目的基础上,可以写另几个题目的作文呢,教师采取一对一的讲评,优秀作文在班级学习园地公开或校文学期刊刊载,以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这样教师按照《大纲》指导,强调中心,学生对照范文按照《大纲》写作,突出中心,教师审阅批改习作有重点,久而久之,学生写作就不是难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