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的语文--谈作文之怕教怕写 (教师随笔)

发布时间:2017-6-28编辑:互联网

   无畏的语文

 语文,作为国学,其实我们并不陌生。然而,或许是慑于汉语言的威力,人们对语文总是怀有敬畏之心的。在小学语文这个基础阶段,这种现象就已经比较普遍了,最为集中的表现是: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从语文学科的终极目标--语文素养来讲,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形式。怕作文,最终也就是怕语文了。

老师怕教作文主要原因是:一是不用教;二是不会教。

从功利的角度讲,作文是不用教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小学生考试,作文分是没有太大差距的。只要保持中等水平,确保格式正确,保证字数,保持卷面清洁,一般扣分就不会多。至于内容嘛,很少会影响成绩的。记得有位从教多年的朋友告诉我:他有个学生写作文真的没有办法了。小学毕业考之前,只好强制性训练作文格式,内容嘛,就让他从试卷中的阅读题中抄。考试成绩下来后发现,这个孩子的语文成绩还不错。我们且不去评判这位老师,也不说对孩子成长的后续影响。仅从作文教学角度分析,那些切切实实教学生写作文的老师,他的学生作文分数未必就比这位仁兄的学生高。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让学生去背作文。按各单元习作要求,每个要求背诵一篇作文。至于题目嘛,大同小异。考试的时候,学生只要换一个题目,作文就和顺畅地“默写”出来了。稍微有一些心计的老师,还给学生设计出“多头鸟”、“九尾狐”--即一个作文配有好几个开头和不同的多个结尾。其目的是为了应对“雷同作文”。这些个急功近利的做法,一般就是怪罪于现在的学生考试评价制度。认为:学生考试分数不但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与教师的考核、学校的考核挂钩。这样做,既让学生“作文”起来轻松自如,增加分数,还可以为教师考核挣得筹码,为学校评价增添色彩。何乐而不为?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暖、竭泽而渔。遗憾的是,这样的做法非但不引起教师乃至相当一部分教育管理人员的警觉,反而接踵仿效,以去“效益”。也就是说,小学作文不用教,一般是会被默认和默许的。

相比之下,教师不会教则是忌讳的字眼。许多语文老师也被“张扬的社会”所俘虏了。也就是说,在许多人眼中,教作文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谁不会呢?至于怎么教,那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范畴了。假如要他写出自己教学生作文的方法,他就“只会实际操作,不会理论总结”了;如果你去听他的作文课,则会有不少于一万个理由等着搪塞;假如你让他写“下水文”,他会告诉你:成年人和小孩观察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看问题就会出现很大差池;假如你让他在教研会上交流,他肯定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因为,有网络帮助着他、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等着他“炒回锅肉”。而一般情况下,也是不好看出老师不会教作文的。假如你问他小学生作文要怎样才算好?他会告诉你,好作文的标准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要求);假如你去看他批改的学生作文,出现常识性错误他又没有批改,他会告诉你:这个学生呀,怎么教他都不会。记得二十一世纪初,一个规模不少于千人的小学进行作文临场写作比赛,有的孩子就有逗号、句号等不允许顶格写的标点符号顶格写的情况。当时,一个老师在评审中提出了这个问题。结果,好几个老师就说出了“对小学生不要作那么高的要求”的反对意见。其实,稍懂文笔的人都明白,如果这样的高度都没有,那么,我们的语文到底还教什么?

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也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恐习”;二是“无物”。

孩子的“恐习”,说的是恐惧“习作”。现在的孩子口语是很丰富的,他们从小受动画、儿童剧、幽默诙谐的相声小品语言的熏陶,加上他们那聪明的小脑袋瓜。能说出稚气十足却充满诗意的语言的孩子不再少数。比如:有个孩子在捉蚂蚁,孩子的爸爸提醒他:“担心蚂蚁咬你啊。”孩子回答:“蚂蚁的嘴还没有我的手大,怎么可能咬到我呢?”有人问孩子:“人会走路,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孩子看看小树又看看问他问题的人,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回答说:“哦,我知道了,因为人有两只脚,小树才有一只脚。”类似这样的“惊人之语”其实很多,但学生却怕写作文呢?首先,他们把语文看得太高太远。比如课本里的故事,比如课本里的语言,他们都认为那是书本里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是要我们从头去学的,与自己已有的思维、语言根本打不上边。所以,往往是敬而远之,总是不敢敲开那扇门。其次,他们把自己的语言看得太低太通俗,认为登不了大雅之堂。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认为作文就是要用书中的语言来摆弄的,自己学的字少,肯定是写不好作文的。于是,就对作文失去了信心。而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心,那是肯定做不成事的,作文也是一样。记得那是县上组织的一次纪念伟人毛泽东的作文比赛,老师把一个四年级的孩子的作品推荐上去了,当时孩子诚惶诚恐,总怕出丑。后来的有一天,学校给孩子送来了一本书,那里就有她的文章。孩子喜出望外,激动地涨红了小脸。那时起,孩子似乎明白了什么,班里是孩子也似乎明白了什么,老师呢,似乎明白了任何让孩子“胆大”一些了。第三,孩子们对老师给他们的批语不懂。很多老师批改作文,就会直言其不足。诸如“语句不通”、“表达不清数”、“描写不具体”这样的批语见得还是多的;纵然现在老师们为了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以鼓励孩子为主,将评语改为“……很好,不过……会更好”(如:你的作文很好,不过如果语句再通顺了会更好)的格式。感觉这也是隔靴搔痒,不会对孩子起到太大的作用;感觉老师没有给孩子什么,只是没有伤害孩子脆弱的自尊心罢了。于是,无论老师的语言如何温柔可亲,孩子还是一如既往惧怕着作文。

孩子的“无物”,说的是孩子没有可写的东西、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这方面,一般的语文老师都会想到一句箴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会教育孩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于是,就鼓励孩子多读书。甚至推荐给孩子诸如四大名著之类的。还有的学校、有的班级会搞一些读书比赛:看谁读书多,看谁会将读过的书讲给别人听。这些做法无疑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好处的,但真正要写好作文,要“下笔如有神”是很值得商榷的。就四大名著而言,且不说小学生,就是小学语文老师也不知能否领会其要领?(我也是一个从教将近三十年的小学语文老师,仅仅就能说点相关故事而已。)总的意思是:鼓励孩子多读书不错,推荐优秀的作品也不错;但必须明白,“积累”是不等于会“运用”的。事实上,我们都明白:外来的知识是需要内化的,没有内化的东西,积累再多也不知道要怎么去用。这就比如人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是必须转化的,转化了才可以成为人们的物质享受。因为大家都明白:钱不是房子,不可以遮风避雨;钱不是车子,不可以旅游代步;钱不是食物,不可以充饥品味。而钱却可以转化成这些,只有得到了这样的转化,钱的价值才得到体现。所以,给孩子“充饥”,得想办法然孩子“消化”、让孩子“吸收”、让孩子“成长”。要不然,孩子即便“学富五车”,也只能沦为富足的乞丐。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敢于去面对自己所畏惧的东西的。因为,我们去面对了,或许可以看清畏惧的原因,至少可以洞察到它的冰山一角。小时候,长辈告诉我:如果一个人死了,你很害怕,最好的办法是你去仔细地看那个死去的人,看透了,也就不怕了。或许就是要告诉我作文不可怕吧!

我们的老师还怕教作文吗?我们的学生还怕写作文吗?语文,还会让我们畏惧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