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4-20编辑:互联网

   《 草 原 》 支玉恒

    第一课时

  师:咱们今天讲哪一课?

  生:草原。

  师:(板书“草原”)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一望无际,碧绿的颜色,上面有牛、羊、马都在吃草。牧民们都在放牧。草原上还有山丘、小河,是很美丽的。

  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对。

  师:和你想像中的草原一样吗?谁还有补充?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草之间开满了各种鲜艳的野花。

  师:开满了野花。在一片绿色中,万绿丛中点点红。这色彩更美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那美丽的景色,使我陶醉,那里空气清新,天气晴朗。

  师:他把课文上的一些词语用到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还有蒙古人的帐篷,有的人在放牛,有的人在骑马。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马大会,许多牧民都骑着自己最好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草原上非常热闹。

  师:很好。咱们先说到这里吧,大家说得都很对,想象很丰富,也都很符合草原的实际情况。那么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你们预先读过课文,应该能说出来。

  生:课文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师:对,一开始就写草原美景,后来呢?

  生:写作者去内蒙访问,蒙族人民怎样欢迎他们,还写喝酒、唱歌、演节目什么的。

  师:你这么一说,差不多把课文上的内容都说完了。

  生:还有,作者写喝酒、唱歌等,并不是就要写这些,而是写了这些就说明了蒙族牧民们和作者他们这些汉族的人们很友好。

  师:你看出了作者心里的想法,很好,还有吗?

  生:还写了蒙族人民和作者他们告别。

  师:写了没有?

  生:没有。

  师:没写?但是他也说对了,课文的话里已经带出要分别的意思了,对不对?

  生:对。

  师:哪句话?

  生:我认为是最后一小节写的。“天涯碧草话斜阳”说的就是他们依依惜别的情景。

  师:就这一句吗?

  生:还有“蒙汉情深何忍别”。

  师:大家再考虑考虑,刚才说了,课文写了那么多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生: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师:讲下去。

  生:第一部分是我们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

  师:第一部分是草原的美丽景色,对不对?

  生:对。

  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草原风光,行不行?(板书:“风光”)

  生:行。

  师:继续说。

  生:第二部分写了蒙古族的人民欢迎了我们,接着我们一起联欢。

  师:谁能说得更简单一些?

  生:我们和蒙古族人一起联欢。

  师:他用“联欢”来代表和所有蒙古族人接触的过程,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但是从整个接触过程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情感?

  生: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师:对不对?

  生:对。

  师:也就是说,第二部分写的是草原上的人情,(板书“人情”)人的情感,那么,你通过预习,对整个课文有一个什么初步感受?

  生:我感觉到草原十分美丽,草原上的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感情十分深厚。

  师:他说草原的风光是十分美丽的,这一点对不对?

  生:对。

  师:(在“风光”后加“美”)那么还有一点他说得不太清楚,谁来说一说?

  生:草原上的人民非常好客。

  师:十分热情好客,还有呢?

  生:应该是,蒙汉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感情。

  师:对,还有吗?热情好客,蒙汉情深这都表现了人情的什么?(在板书“人情”后加“美”)是不是一种人情美呀?那么整个的课文连起来,草原的风光和草原的人情都是这么美好,(在“风光美”与“人情美”间画一直线相连)那么就构成了一幅(板书“草原风情画”并用直线与“人情美”连接)可不可以这样说?

  生:可以。

  师: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写的。老舍先生用他一支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从课文整体来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

  师:那么这幅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会儿来仔细学。我先了解一下,大家在预习中,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

  生:我想问,文章第一小节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来写草原的风光美?与后面的段落有什么关系?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乍看起来,(指板书)这写的是风光,这写的是人情,似乎这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对不对?

  生:对。

  师:这个同学问了,这两段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再解决,你呢?再看上面的那一行字,自己也许会得到一点启发。谁还有问题?

  生:我想问,文章后面几个小节都写到作者和蒙古族人民在一起团聚、联欢的事,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而不能以“蒙汉情深”来为题呢?

  师:好,你也同样看看黑板那一行字,看你自己能不能解决,好不好?

  生:好。

  师:谁还有问题?

  生:这篇文章最后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什么意思?

  师:你不懂这两句诗的意思?一会儿注意听。

  生:我想知道课文所写的草原是哪个地方的草原。

  师:那咱们顺便说一下吧,《林海》这一课大家学了吗?(生有答没学过,有答看过的)

  师:不管学没学,老舍先生曾经随着中国作家代表团,走访了一次东北和内蒙地区,他先上了大兴安岭,看到了林海,就写了一篇文章叫《林海》,小学课本里也有。他又翻过大兴安岭往西走,就直接下到内蒙古自治区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东北、内蒙和大兴安岭的地图)一下大兴安岭,刚一走进内蒙草原的时候,就到了内蒙最北边的呼伦贝尔盟,盟内有一个旗,就是老舍先生所去的陈巴尔虎旗。内蒙的盟,相当于内地的地区,旗相当于内地的县。大家看到课文上有“陈巴尔虎旗”这个名字没有?

  生:有。

  师:它属于内蒙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大家知道就行了。这个问题解决了,谁还有问题?

  生:文章第一节的最后一句话写牛羊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我不知道“乐趣”指的是什么?

  师:好,请坐,一会上课要讲到。

  生:第二小节有一句话形容河,像“玻璃的带子”,“河”后面为什么要用叹号?

  师:好,为什么要用感叹号。

  生:我想问,“蒙汉情深”从课文的哪个地方能看出来?

  师:这个我还得让你看,你问我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一会儿我就让你回答这个问题,那你上课就得注意听了。不然一会儿回答不出来。

  生:我还想问,在文章第二节,蒙古人民来迎接他们的时候,骑着马,作者为什么要用“飞”字来形容呢?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你是知道的,你就在这句话里往前看,有一个词就能解决你的这个问题。你把这个字再加上当时蒙古人民的心情,就能回答了,好不好?

  生:还有第二小节,为什么把穿着各色衣服的男女老少比喻成彩虹?而不比喻成别的?

  师:你想比喻成什么?

  生:我想把他们比喻成一条彩带。

  师:你说彩虹好啊还是彩带好?

  生:彩虹。(众笑)

  师:为什么彩虹好?

  生:因为彩虹代表着美好的祝愿,有的小朋友画画常常把大陆和台湾用彩虹连起来,彩虹就可以比喻成一座桥。

  师:另外你刚才说彩带是什么样的?

  生:五颜六色的。

  师:那么彩虹呢?

  生:是七色的。

  师:如果也用五来说,怎么说?

  生:五光十色。

  师:对了,你说五光十色漂亮还是五颜六色漂亮?

  生:五光十色。

  师:所以作者用彩虹,明白了吧?另外,我们假想,如果迎客的马队正好从小丘顶上下来,那会像是什么飘了过来?

  生:像彩虹。

  生:我想问第四小节最后写的,“会心的微笑”,为什么说“会心地笑了”?

  师:你知道什么叫会心吗?

  生:会心就是他们……

  师:会心就是心里知道了,但没有明白讲的意思,蒙古族人民听了汉族人唱的歌以后,仿佛知道他们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蒙汉团结。

  师:对,会是领会,把你的心意领会了,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两心相连,心心相印,我也知道你的心,你也知道我的心,我们都知道了。你说这个“会心”用得好不好?

  生:好。

  生:第四小节写歌声比什么语言都响亮,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用语言表达?

  师:那就是说,你对这句话不太理解是吧?那你想一想刚才讲的“会心”也许就明白了。

  师:最后再提一个,谁觉得你的问题最重要呢?

  生:文章第一小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师:按什么顺序写的,这个问题确实重要,因为时间关系,咱们提问题就先到这儿,如果讲到最后,你心里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再研究好不好?

  生:好。

  师:现在大家打开书,谁能把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拿出一支笔来,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想,手里还要一边画。画什么呢?看看作者除去写风光美以外,还写没写别的东西?把你认为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出来,看谁勾得准,你开始读吧。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草原的无限乐趣。”(其间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读得很不错,但是我要提醒你一句,注意保护嗓子。勾出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来了吗?

  生:勾出来了。

  师:谁勾出来了?

  生:我勾了两句,“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还有,“这种境界……奇丽的小诗”

  师:还有没有勾出别的来?

  生:我勾了“在这境界里……无限乐趣。”

  生:我只勾了“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骏马和牛羊是草原上本来就有的东西,我们一会儿随课文去研究它,现在咱们就按第一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第一句话,他说他总想高歌一曲,以表示他的愉快,这是一句话,他要高歌。(板书“高歌”)第二句话,和它相对应的,他想干什么呀?能不能概括一下?

  生:他想吟诗。

  师:怎么样吟诗?

  生:低吟。

  师:对,(在“高歌”下写“低吟”)大家看这两种情调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什么叫高歌?

  生:就是放开声音,不拘束地唱歌。

  师:放声歌唱,那么低吟呢?

  生:就是声音很小地吟诗。

  师:来低吟一首小诗。这首小诗是什么样的小诗啊?

  生:是奇丽的小诗。

  师:什么叫奇丽?

  生:奇特而美丽。

  师:他为什么要吟这么一首小诗呢?

  生:因为他想……表现草原很美丽。

  师:你该这么说,因为草原是奇特而美丽的,所以他吟的这首诗也是奇特而美丽的,是不是?

  生:是。

  师:好,(指板书“高歌”与“低吟”)这是两个什么句子?

  生:两个相反的。

  师:两个相反的,他要表达的情感是相反的,但是我问的是这两句是什么句子?

  生:抒情的句子。

  师:对,是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我现在要提一个很难的问题,作者先是想高歌一曲,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如果把两这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我们先让他“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不要急着举手,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你们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一边好好默读课文。怎么读呢,我告诉你们一个方法。“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内心有什么情感就会用相应的方式来表达,那么内心的情感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受了外界的影响。你们可以这样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最后你再做一个结论。这两句能不能调换,听懂没有?

  生:听懂了。

  师:自己先看,有了一点心得以后,可以互相讨论。开始。

  (学生开始读课文,教师不时指导一些学生)

  师:现在咱们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互相辩论驳斥。

  生:我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一开头写高歌,是第一次看到草原,非常兴奋。所以想高歌一曲。第二句是他看到了非常优美的景色,觉得很舒服,所以想低吟一首奇特的小诗。好像在回味一样。这里就给前面作了一个总结,所以我觉得不能调换。

  师:不错,说得很不错。

  生:我也是觉得这两个句子不能调换。因为在前面作者呼吸了清新的空气,看到了草原明朗的天空,产生了兴奋的心情,所以想高歌一曲。然后又看见了一碧千里并不茫茫的草原,看见了小丘和羊群,进一步产生了赞美的心情。所以他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所以我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位置。

  师:请坐。你讲。

  生:我也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如果把后面的换到前面去,那就是先看到绿色,最后才觉得空气的清新。这样读起来就不太通顺了。

  师:她的发言有个特点,用了“假设”的方法。如果怎样怎样,就会怎样怎样,所以怎样怎样。发言很有特点。

  生:我还是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这里写作者是第一次到草原。他非常兴奋,就想高歌一曲,而第二句是写作者又看到了小丘和羊群。他不想破坏这美好的景象,就想低吟一首小诗。

  师:谁还有更新的见解?

  生:我还是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有时我们看见新的比较美好的东西的时候,总是先“啊!多美啊!”这么一种激动的心情;然后慢慢地端详这个东西,就会越来越喜欢它。就由激动的心情变为喜欢了。所以这两句是不能调换的。而且作者先进入了草原,看到了这样明朗的天空,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所以比较激动。而后面的感情,就慢慢地被这种景象深深地陶醉了,感情就不是刚才那么激烈了,而是柔和了。有很多词语都表示了作者的这种感情。

  师:她说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她引用了课文上的一些具体词语,说得很有道理,而且点得很准。有一个缺点,她只引用了课文的词语,如果她能够有声有色地朗读,把她认为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把那种情感读出来,就可以省好多话,同学们也明白了确实是这样,你能这么做吗?

  生:能。

  师:那就再重说一次,试一试。

  生:我认为这两句是不能调换的,下面我把这一段的几个例子读给大家听一下,大家就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了。(读)“在天底下……轻轻流入云际。”前面作者是非常激动的,然而,他看见了这种景色,深深地陶醉了。所以就由激动的心情,变为了陶醉的心情。

  师:她忘了说两个很重要的结论。因为前面很激动,所以要高歌;后面因为陶醉了,所以要低吟。谁还有补充?

  生:我给她补充,她所找的心情激动的句子不对头,应该是(读)“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这是作者初到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他是很兴奋,觉得新鲜,所以才觉得激动,才想高歌一曲。而后面慢慢地陶醉在这种景色里,又惊叹又舒服,所以不想再像前面那样高歌。而是想低吟一首小诗。

  师:你说的也很对,但是你说人家读错了是不对的。她没有读前面的兴奋的句子,只读了后面陶醉的句子。你刚才是给她补读了前面兴奋的句子。你们两个加起来,答案就很完整了。咱们最后归纳一下,大家看看课文的一开始(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天空是那么明朗。”你们说他现在看到的是草原的什么?

  生:是草原总的景象。

  师:对了,(板书“整体”)他看到了草原的整体。按照刚才你们的想法,草原的整体给人一种什么感受?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生:作者感到非常兴奋与激动。

  师:草原的整体的特点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一望无际,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师:对,是一望无际的,(在板书“整体”后写“开阔”)也就是说,作者现在的心情是激动的、豪放的,是不是?(再写“豪放”。到此,板书为:“整体-开阔-豪放-高歌”)他是这么一种情感,所以他要高歌。在豪放的心情当中,他想坐下低吟一首小诗可能不可能?

  生:不可能。

  师:咱们下一堂课接着研究好不好,下课。

   第二课时 

  师:大家觉得研究这些问题有意思没有?

  生:有。

  师:那咱们接着研究。再来考虑这个(指板书“低吟”)咱们归纳一下,谁再把后面的好好读一次,读到什么情感呢?他先看到草原的整体,后来看到草原的什么?

  生:后来看到草原的部分。

  师:草原的细部,看得非常细,对不对?

  生:对。

  师:(在“整体”下写“细部”)他深入到草原的细部去看了,那么他的情感还是豪放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呢?刚才有同学说作者陶醉了,才要低吟,非常正确。(在“豪放”下写“沉醉”)已经沉醉了,那么什么样的景色能够使他沉醉呢?

生:是柔美的景色。

  师:对了。(在板书“开阔”下写“柔美”,这时板书为:细部――柔美――沉醉――低吟)说得非常好,你能不能把草原的柔美读出来,把作者那种沉醉的情感读出来?谁能完成这个任务?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轻轻流入云际。”

  师:读得不错,你们沉醉了吗?

  生:沉醉了。

  师:真沉醉了吗?自己把刚才这一部分轻轻地读一遍,看你能不能把自己给沉醉了,开始。

  (学生自读课文)

  师:好,停止。课文第一段大家学得非常好。从阅读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作者进入草原,看到草原美景以后的情感变化。作者是把景和情揉合在一起写的。我们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情景交融地学习了课文。既看到了草原的景色,也体会了作者的情感。下面我们学习后面的课文。刚才上课时大家说了,后半部分课文写的是作者一行人受到蒙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族的风情,那就得在读书中抓住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仔细思考。大家先认真读课文,准备更好的发言。第一次发言时先把后半部分课文都讲了哪些内容弄清楚,从整体内容上,把后半部分课文内容把握一下。好,开始自读课文。(学生自读,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网站简介

  师:我们现在开始研究后半部分课文的内容层次。

  生:我认为课文后半部分一共写了四个自然段,正好是四个内容。首先是作者他们受到蒙族人民的热情欢迎,然后写……

  师:先等一下,我们说了一段说一段,你刚才说的这一段,你能给它起个小标题吗?

  生:可以叫迎接客人。

  师:再简单点。

  生:迎接。

  师:不清楚,迎接什么?

  生:迎客。

  师:很好,简单明确。(板书:“迎客”)下一段。

  生:第二段讲他们互相握手,可以写“握手”

  师:他们办的第二件事就是握手?握手也算一件事吗?

  生:迎接。

  师:上一段不是已经迎接了吗?谁知道?

  生:民族团结。

  师:这是整个课文的思想,每个段都表现了民族团结。看来你们真的说不出来了,我们叫它“相见”,两族人在这里停下来,正式会面相见,可以吗?

  生:可以。(教师板书“相见”)

  师:接着说。换一位同学吧,你别把四段都说完。

  生:第三段,第三部分是互相演节目、喝酒。

  师:小标题呢?

  生:联欢。

  师:没有吃饭先联欢?不过这里也有一个蒙族的风俗。我们汉人吃饭、敬酒时,一般都不唱歌。蒙族人不一样,一边饮酒,一边唱歌,端上酒杯走过来,举高高的,唱上歌,请你干杯,光敬酒歌,祝酒词就有好几首,所以这里唱歌还不是联欢。但小标题肯定不能叫“吃饭”。(笑声)好好想一想,这是蒙族人对汉族同胞的什么?

  生:款待。

  师:好,非常正确。(板书“款待”)就剩最后一段了。

  生:最后一段可以说是“联欢”。

  师:行,(板书“联欢”)我们开始逐段学习。现在开始可以吗?

  生:可以。

  师:我们开始讨论。这回发言,我要求你一边说,一边把你所引用的句子很好地读出来。就像刚才那位同学那样,又说,又读,再加上自己的评论,会说吗?

  生:我在第二小节的这句(读)“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这句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十分好客。有客人来了,到几十里外去迎客人,一般在我们这里,如果到别人家做客,进去就是了,从不到几十里外去迎接。

  师:她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几十里外去迎接,而且看到汽车来了,马上掉转马头给客人带路,咱们给它简化一下,迎客的方式是,(在板书“迎客”后写“几十里外驰马”)骑马好还是驰马好?

  生:驰马好。

  师:驰马好,驰马怎么样啊?

  生:快。

  师:对了,(在“驰马”后写“带路”)驰马带路,是不是蒙族人民的特点?

  生:是。

  师:你站起来,我问你,根据这个“驰”加上蒙古人民的心情,你来回答你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个“飞”。

生:我想因为蒙古族人很想把客人带回自己的家里,他们非常好客,所以想尽快地让客人到自己的家里。所以他们好像要飞。

  师:对了,所以好像要飞一样,对了,请坐。那么大家看一看,他们刚刚入草原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景色啊?

  生:(读)“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师:(打断)好,既初入草原是这么一种情景,走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除去忽飞忽落的小鸟外,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如果突然看到一种奇特的东西,他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是一种非常激动的心情。

  师:那么你刚才问我的那个“河”后面为什么要用叹号,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除了草原外,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走了许久才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明如玻璃带子的一条河,说明他是激动的。所以用感叹号了。

  师:对不对呀?

  生:对。

  师:完全对,那么大家再想一想,刚才这位同学说为什么要形容成彩虹,他把彩虹和彩带对比了一下说彩虹好,那么你们觉得用彩虹还有什么意思呢?

  生:也就是说,蒙族人民像彩虹一样,骑着马来迎接,搭起了一座友谊的桥。

  师:这个意思你刚才已说了,你看看课文上的描写,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指人的衣服的前襟和腰带,他们骑在马上,马在疾驰,所以前襟和腰带都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师:对了,这样的五色斑斓的骑马的队伍飞过来了,真好像一条彩虹扑面而来,写得好不好?

  生:好。

  师:下面再看看相见这一段,连读带说带评,这叫“读说式”看你会用不会用。

  生:在这一小节我勾了(读)“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我勾的句子说明了蒙古族的人民非常热情,好客。

  师:那你建议我写什么呢?从他们的行动和表现上来找,……你没有建议,谁有?

  生;热乎乎的手握着……

  师:你挑握手是对的,但能不能整齐一点?上一段是八个字。

  生:热乎乎的手握着不放。

  师:还多一个字。

  生:握手相见,表示愉快。(众笑)

  师:不太合适。

  生:温暖的手握住不放。

  师:后面还有呢?“笑了再笑”你没说呀。握手是表示亲切、热情。还有高兴呢,还笑了呀。

  生: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师:再取掉一个字就可以了。

  生:握手再握,笑了再笑。

  师:可以可以。(在板书“相见”后写“握手再握笑了又笑”)这就表现了蒙汉人民的情感是不是呢?

  生:是。

  师:谁把这段再读一读?

  生:“蒙古包外,许多匹马……民族团结互助。”

  师:他为什么要说:“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生:因为他们语言不同。

  师:你说你的,我不知道你说什么;我也照样说我的,你可能也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但是因为心里是相通的,虽然不知道具体说的什么,但是所表达的意思,表达的情感,明白不明白?

  生:明白。

  师:这就很有意思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知道说什么,但是都知道彼此的心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呢?

  生:是。

师:现在再来看第三段,“款待”。

  生:我勾了(读)“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大盘的手抓羊肉。”这里说明了蒙族人民习惯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

  师:这些东西你知道吗?奶茶知道吗?

  生:奶茶是用牛奶制成的茶。

  师:怎么是用牛奶制成的茶呢?

  生:奶茶是用牛羊的奶,加上藏族和蒙族都喜欢的酥油,就变成奶茶了。

  师:不对,我告诉你们吧。我可喝过奶茶,把牛奶熬在锅里,撒一把盐,然后放茶。蒙族人喝的茶是那种压成块的像砖头一样的叫砖茶,砍下一块来,掰烂放在锅里面,熬出来以后,既有奶香,又有茶香,还淡淡的有点咸味,既不腻口,喝了还很香,(众笑)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颜色稍微浅一点,奶豆腐知道吗?

生:奶豆腐是用牛羊马的奶制成的,形状像豆腐一样。

  师:把奶晾干,蒸发掉水分以后就变成块状的了,吃的时候掰一块,有软的有硬的,软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开吃,别有风味。这手抓羊肉你们吃过吗?

  生:没有。

  师:告诉你们吧,我也吃过。(众笑)手抓羊肉就是把羊肉连骨头切成比拳头还大的块,炖在锅里面,炖好了以后,把它捞上来,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端在客人面前。因为块太大,用筷子挟不住,只好用手抓起来吃,所以也叫“手把羊肉”,吃起来非常豪放。蒙族人民的特点就是非常豪放。吃东西,喝东西都是这么豪放的。这是民族的特点,明白了吧?把这些东西端上去,还要喝酒,这酒也是用奶配制的,所以叫奶酒。而且不是喝完就完了,后面写怎么喝酒的?

生:“干部向我们敬酒……我们再回敬”,这就表现了蒙汉两族的深厚友情。

  师:对了,那么你知道什么叫“老翁”吗?

  生:一般是指年纪上了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村子里最有身份的人。

  师:最重要的一点你没说,你有奶奶吗?

  生:有。

  师:能不能叫奶奶是老翁?(众笑)

  生:不能。

  师:那你刚才说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叫老翁啊!

  生:六七十岁以上的老爷爷叫老翁。

  师:对了,语言要严密。他们端上了奶茶,手抓羊肉,而且喝酒时喝了又喝,敬了又敬,老在举杯敬酒,那么谁能用一个词把你也举杯我也举杯,不断地敬酒这个情节描述出来?

  生:我认为是回敬再回敬。

  师:当然也可以这么说,现在我是让你找一个词把不断地举杯描述出来。

  生:可以用相互。

  师:你举一次,我举一次,次数不多。

  生:可以用不断。

  师:不断举杯,好像又不够气氛。

  生:轮番举杯。(众大笑)

  师:大家都排上队,你第一个,我第二个,他第三个,这样敬酒吗?

  生:使劲举杯。(众大笑)

  师:他说使劲举杯,有多么大的杯呀?

  生:反复举杯。

  师:不好听。

  生:连续举杯。

  师:不好听,没这么说的。

  生:热情举杯。

  师:不是在讲他的热情,而是不断地连续地举杯。

  生:纷纷举杯。

  师:纷纷指的是大家伙你也举我也举,你举你的,我举我的,举杯的很多。怎么肚里没有这样一个词吗?

  生:一次次。

  师:一次次倒是可以,可我需要两个字,大家看这个字认识不认识,(板书“频”)认不认识?

  生:认识。

  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次又一次,次数非常多。

  师:那你刚才为什么不用这个词呢?(众笑)这是一个字,还得再找一个字,是什么?

  生:繁。

  师:频繁吗?

  生:应该是频频。

  师:对了,(在板书“款待”后写“煮茶抓肉

  频频举杯”)有没有民族特色?(生答有)从这一段讨论,也看出了一些缺点:你对一些字和词的意思理解了,但是该用的时候,从你大脑的仓库里取不出来,所以学过的词,懂得的词,要学会运用。到时候就能拿出来了。最后一段,谁来读一下?

  生:(读)“饭后,小伙子们表演了套马……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谁能把刚才的这一段也这样来说一遍,连读带说的。

  生:我勾了(读)“饭后,小伙子们表演……民族舞蹈。”我觉得这句说明了蒙族的人民非常好客。他们在吃饭的时候就非常热情,饭后,又表演节目,并且要骑一骑马,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晚上。

  师:说得不错,他说了,把蒙古族人的特点找出来了,什么特点?

  生:好客。

  师:什么具体表现呢?

  生:套马、摔跤。

  师:对了,(在板书“联欢”后写“套马摔跤”)咱们要是招待客人,吃完饭后说:“咱们摔一跤吧”行不行?(众大笑)不可能的。大家看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什么叫“何忍别”呢?

  生:怎么忍心分别呢?

  师: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

  师:就是说他们不忍别离,(在“摔跤”后写“不忍别离”)那么这个“天涯碧草话斜阳”是什么意思?(问一学生)你刚才不是问我这句话怎么讲吗?你现在来讲一讲。

生:夕阳西下了,我们还在这长满绿草的……天边……说话。

  师:我看看你的课本,嗯,是你自己说的。他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天涯”是什么意思?

  生:指遥远的地方。

  师: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蒙古的大草原。

  师:对,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呢?这个很好理解,一片什么样的大草原呢?

  生:绿色。

  师:“斜阳”是什么意思?

  生:夕阳。

  师:夕阳西落是不是?这个“话”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话”在这儿是话别的意思。

  师:跟夕阳话别?(众笑)

  生:应该是谈论。

  师:谁和谁谈论?

   生:蒙族人民和我们谈论。

  师:那么怎么叫“话斜阳”呢?

  生:我觉得是,在夕阳的照耀下谈话。这个“话”不一定就是“话别”。

  师:对,这是诗句的一种倒装形式,比较特殊。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

  师:因为蒙汉情深,怎么能够忍心相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是不是?下面,大家想一想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我们在刚才讨论的时候看到了,他先写的是什么呀?(指板书)

  生:整体。

  师:写的是“景”(板书写“景”)通过写景,然后怎么样?

  生:抒发感情。

  师:对,抒情。(在板书“写景”后写“抒情”)再后面呢?通过写什么?

  生:人和事情。

  师:对,写事情。(板书“写事”)通过写事情,还在写什么?

  生:抒情。

  师:对了。(在板书“写事”后写“抒情”)这两个抒情的“情”共同表达了什么情感呀?

  生:共同表达了美的情感。

  师:美的情感。具体一点。

  生:是蒙汉两族的友谊。

  师:这种友谊使作者怎么样?你们说,看到风光,又要高歌又要低吟,看到蒙古人民这么热情,他对整个的草原怎么样啊?

  生:爱。

  师:不但爱,而且是什么呀?

  生:热爱。

  师:对了。(板书“热爱”)热爱到什么程度?

  生:不忍别离。

  师:(在板书“热爱”后写“依恋”)一种依恋的情感。那么你们说,这课文的第一段和后面这些有没有关系呢?

  生:有。

  师:什么关系?

  生:它的关系是,第一小节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这两种美结合起来,就抒发了作者热爱草原,依恋草原的感情。

  师:他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两段的关系讲明了没有?

  生:讲明了。

师:从两个侧面,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对不对?

  生:对。

  师:你们说,他在看到草原的时候高兴不高兴?

  生:高兴。

  师:对那些骏马和大牛也把它们人格化了,说它们像人一样地高兴。(指一同学)你刚才问我骏马和牛为什么也有乐趣,这回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师:好吧,咱们课文讲完了。下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