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案

发布时间:2017-9-15编辑:互联网

   课题 2、桂林山水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 两课时

主备 副备 小学语文备课组

备课时间 2012-2-19 上课时间 审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新词。 

2、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骆驼、屏障、波澜壮阔”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全文,再重点研读山水描写部分。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能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方式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学法指导:多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风景美;边读边想课文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美。

知识链接: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学具准备:搜集桂林山水方面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

学生学案 教师导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扩散、攀登、登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自主预习】

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我一定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试题:

①我能把生字写正确美观,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②我能根据要求填空。

A.跟“兀”同音的字有(    )(     )(     )。

B.跟 “瑕”同音的字有(    )(    )。

C.攀登的“攀”共有(     )笔,第12笔是(     )。

D.跟“绵”形近的字(都有“帛”字)有(    )(   )。

E.跟“骆驼”偏旁相同的字有(   )(   )(   )(   )(   )(   )。

③我能判断对错。

A.“波澜壮阔”的“澜”读lán,不读luán。(   )

B.“峰峦”的“峦”读lán,不读luán。(    )

④下面这些词语,我把能理解的词写在下面,词语意思批注在课文的相关词语旁: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2.桂林山水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

                                                                               

我还知道了课文先以                       为总起句,概括了桂林山水的景色堪称天下第一,接着具体写了桂林山        的特点和漓江水        的特点,最后以                                 一句总结全文,充分表达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之情。

3.读《桂林山水》一文,我发现:

                                                                               

4.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疑问一:                                                                        

疑问二:                                                                       

5.我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实践探索】

1.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并思考:作者引用这两句话要说明什么?

2.课文第二段和第三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背诵课文。

4、拓展延伸               

黄  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也有幸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能工巧匠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往下一看,云在脚下(漂浮 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黄山可真险啊,我有生以来还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峭,山石横如断,几乎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胆寒,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看见过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像一匹白锦缎,又犹如刚下的雪,那么纯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难怪从黄山归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一个奇观。”的确(名不副实 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______的霞,山顶        的松林,山间       的枫树,山下       的清泉,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能与上下文搭配的词语。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能与上下文搭配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A.红叶似火   B.五彩缤纷   C.淙淙作响   D.郁郁葱葱

3.黄山“山”的特点是      、      、      ;黄山“云”的特点是      、      、      。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黄山的特点是           。

4.文中画横线的诗句,是根据____朝诗人_____的《                》改写的,诗的原句是:                    ,         

5.这篇文章与《桂林山水》,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请列出几点。

                                                                  

【达标测试】

(见高效课堂)

【学习收获】

(可以包括学习内容,也可以是自我评价。)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呀“真秀呀“真险呀。)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六)全班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漓江的水:静   清  绿

桂林山水甲下  桂林的山:奇   秀  险

山水合:画卷

课后反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