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8-28编辑:互联网

    执教:张应芳

【教材分析】

《矛与盾》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因为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落下被世人笑话的悲剧,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感悟,突现文本的扎实解读;力求在真实的质疑探究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乐于创新等能力;力求在朴实的教学流程中,灵活体现“情境探疑”教学模式的主旨,最终较好地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言词义、句义,能讲述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告诉人们的深刻道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指导自主、合作学习,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注重个性化阅读,理解故事内容,进而理解寓言告诉人们的深刻道理。

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寓意,懂得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理解寓言故事,熟读成诵,明白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设疑立标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指名回答。(掩耳盗铃、揠苗助长、滥竽充数等。)

2.寓言是怎样的一类文章?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师补充: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常运用比喻、象征、夸张和拟人化的手法,把原来不易为人理解与接受的道理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故事当中,使得故事既通俗易懂,又道理深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是艺术创造的结晶,在世界寓言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篇幅短小,艺术风格多样,大多突出讽刺作用,具有说明道理和劝诫的寓意。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寓言故事,看看讲的是什么有趣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深刻道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矛与盾》。(板书课题)

4.了解作者及出处。

5.读了课题,同学们有哪些疑问?

学生质疑。

6.归纳、梳理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出示三个重点问题)

什么是“矛”? 什么是“盾”?它们有什么作用?

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整体回顾,并明确本节课的探究重点,快速进入自探环节。】

    二、自主探究,合作解疑

(一)复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回忆以往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指名说,归纳补充: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停顿和断句;借助译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细读品味,悟情明理,熟读成诵。

2.这节课,我们仍然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矛与盾》。

(二)检查预习,读通读顺

    1.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则寓言,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小黑板出示生字词:鬻   誉   陷 弗能  

指名认读,齐读。

4.师:生字会读了,谁愿意读读这篇课文?

5.指名读文,男女生分读,齐读。

(三)小组合作,理解句义

1.师:课文我们已经读通顺了,每句话的意思同学们理解了没有?接下来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句意,了解寓言故事的大概内容,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师: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

指名提问题,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3.师出示重点词语解释。

4.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句子的意思还有不理解的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5.老师要考考大家:师说句子,指名说句意。

6.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的大概内容?

(四)研读课文,理解故事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楚人是怎么卖自己的矛和盾的?结果如何?

3.楚人是怎样夸自己的盾的?谁试着夸一夸?

指名夸,评价,强调读出夸耀、吹嘘的语气。

集体夸。

4.他又是如何夸自己的矛的呢?

指名夸,评价,强调读出夸耀、吹嘘的语气。

集体夸。

5.那个楚国人多想把自己的矛和盾卖出去呀!他神气十足,充满自信,先夸盾再夸矛。大家仔细体会一下,楚人夸矛和夸盾时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呢?

6.师:用双重否定句来强调矛的锋利,加重了夸的语气,吸引别人来买他的矛。此人真可谓用心良苦啊!可是,结果怎样呢?他的盾和矛卖出去了吗?

7.指名读第三句。用自己的话说说结果。

8.那个问楚人话的人有何用意?(听出了他话里的破绽。)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他的问话?(明知故问、嘲笑的语气)

9.指名问楚人,注意语气。大家齐声问楚人。

10.楚人有何反应?(弗能应也。)

11.师:从图中可以看出,楚人不但没有卖出去矛和盾,还被问得哑口无言,遭到别人的笑话,多尴尬呀!

1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13.全班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14.背诵课文。

(五)创设情境,表演故事

1谁能向我们再现当时楚人誉盾又誉矛的情景,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语言来表演这个寓言故事呢?

2.出示要求:

(1)小组合作,分配好角色。

(2)合作中揣摩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的变化,进行合理想象。

(3)文言文形式、现代文形式自主选择。

3.指名上台表演。

4.全班评价。

(六)深入探究,明白道理

1.面对旁人的质问,这个楚国人为什么回答不上来呢?

2.图中大家都在嘲笑这个楚国人,那么他到底错在什么地方了?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交流。

师小结: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就出自这篇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检查自探情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理解内容,明白寓意,凸显个性阅读。】

三、质疑再探,迁移延伸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师相机补充。

预设:

1.故事中的楚国人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结果买卖失败,遭人嘲笑。让我们来帮帮他,怎样把他的矛和盾卖出去呢?

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老师代表那个楚国人真诚地感谢同学们的帮助。

2.我们在生活中遇见过类似自相矛盾的情况吗?举例说说。

学生交流。

师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提问,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寓言故事《矛与盾》,领略了文言文独特的韵味,故事短小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凝练精彩,仅仅53个字,就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同学们收获大吗?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深化主旨,升华情感。】

五、布置作业,运用拓展

1.如果让你来当一位小老师,你准备设计一份怎样的作业?

2.出示老师设计的作业,供大家选择。

(1)扩写《矛与盾》。

(2)把《矛与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寻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体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大语文观,使学生思维得以扩展;读写结合,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凸现阅读教学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的完美结合。】

板书设计      

矛    与    盾

无不陷          莫能陷

             言过其实  自相矛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