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2-10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砚、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地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地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地高尚情操。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3、朗读全诗。

  四、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五、回顾反思:

    “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