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8-21编辑:互联网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

       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①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②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师引读:

     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

     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

     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①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②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配乐)

     师引读:

     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

     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指一生读。

  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石灰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两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师: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师相信你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

     课件出示:王冕资料。指生读

     师: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师小结:对呀!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3、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

     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师评: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齐诵《墨梅》!

  六、作业:搜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办一期以“岁寒三友”为主题的小报。

  七、板书设计:

              5 墨梅

         墨梅---借物喻人---王冕

         淡墨---借物言志---不与世俗

         清气          同流合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