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11-28编辑:互联网

   教材简析:

   《老师领进门》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感至深的阅读课文。文中讲述了小时候教他国文的田老师口才文笔皆好,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演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培养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引导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领进门”不仅仅是将学生领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更是为学生缔造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作者曾是我国五十年代初,中国文坛上被誉为“神童”的作家刘绍棠。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清新朴实。本文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1选材有点有面,详略得当,详写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四年受业一笔带过。2语言委婉,含义深刻,运用了大量的俗语、谚语,有较强的表达效果。3人物形象鲜明,文中刻画了田老师循循善诱,博学多才,口才好,文笔好,而且善于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语文课所特有的体会语言、感悟语言、鉴赏语言的特点。抓住课文关键的语句自主探究,以反复朗读为主要手段,在读中感知课文,读中想象感悟,读中探究思考,读中习得语感,读中接受情感的熏陶,让学生的学习走向充分的个性化。.

  教学目标:

   1 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

   2 正确读写并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词语的意思。能用“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写句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理解词句的方法。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初步感悟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感悟老师教书育人的崇高境界,感受作者尊重老师,爱老师的感情。

  教学准备:

    了解作者刘绍棠,学生搜集赞美老师的语句。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一、谈话揭题:

   1、你还记得那些曾经教过你的老师吗?你最尊敬的老师是谁?为什么?

   2、常言道“师恩难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一篇回忆自己启蒙老师的文章。(读课题)你觉得课题的重点词应是哪个词?

   3、刘绍棠简介:

    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有社会主义“田园牧歌”之美誉。后遭波折,益增其华,出版长篇小说12部,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花街》、《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四十余部,就是这么赫赫有名的作家却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启蒙老师--田老师。大家想像一下那该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过渡:他是不是就是你们想象中的老师呢?他又把作者领进了什么大门呢?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分节读课文,提醒读好儿化音。

  三、再读课文、边思边读

   1.默读思考: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他把我领进了什么门?

   2.交流:

    (1)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田老师,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直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概括。

      小结:口才好、文笔好;桃李满门的;善讲故事的;谦虚的;很有教学方法。

    (2)田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门?板书:文学创作之门

      (启发引导:文中的我是一位作家,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可见田老师把我领进的是文学创作之门。)

  四、课堂作业。

    完成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加强朗读,感悟体验田老师在教书育人上崇高的境界以及作者对小学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2.联系上下文,解读课文中关键语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的内涵.

   3.培养学生精读深思的习惯,在探究中获得学习的愉悦。

   4.通过“读写拓展”等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渡: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他不仅口才好,而且文笔也好,是他把我领进了文学创作之门。

   1、默读3-7节,思考:文章用一件什么事例来出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创作之门?板书:小诗编成故事

   2、齐读小诗听老师讲故事(老师范读故事)

   3、作者听到的仅仅是故事吗?请再读读田老师编的这个故事的内容,联系课文前面对他的介绍,想想除了故事本身之外,我还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交流后小结: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前人种花,后人欣赏,要把好的东西留给大家;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听从大人的正确教导。

    过渡:这么动听这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作者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4、书上哪些句子写出“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1)齐读第6节(出示句子)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2)理解第六节句子

       句子中围绕哪个词来写:‘入迷’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入迷?

       在文中找出与它相联系的句子、词语、(娓娓动听)还有哪些词语描写我入迷的样字?

    (3)展开想象

      出示句子: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我好象看见……又好像听见……还好像……

   5、还有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创作之门?用曲线划出

    (1)出示句子:“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2)理解句子:我在……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启发解决:会从上千个故事中学到些什么?是老师刻意教的吗?)

       小结:在不知不觉中,我学到了那么多。正如杜甫诗《春夜喜雨》中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3)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感情朗读(高兴、感激之情)

  二、学习8,9节

   1、过渡: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田老师影响培育了我,使我开了窍,使我受益四十年,“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可老人家却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