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5-14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夹竹桃的婉美、韧性的特点,了解作者看到夹竹桃时的想象。

2.学习作者由眼前景物合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一边读一边想文字所描绘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夹竹桃的特点。难点是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师导: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到季羡林爷爷家去欣赏夹竹桃。

二.品读语句,体会感悟。

       师导: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对作者来说,却是最值得留念、最值得回忆的花,可见作者多么的爱夹竹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个语句点明了作者爱夹竹桃的原因? 

    反馈后,出示课件,读这句话。

师导:夹竹桃的婉美、韧性表现在哪里呢?它又引起我怎样的想象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一) 体会婉美。

1、.教师指名说“婉美”的意思。引导学生用换词等方法。(美丽;美好)

2、自由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受到夹竹桃婉美的句子,指名反馈,教师出示课件,教师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3、出示图片,体会“融洽”一词,再指导学生读出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因为夹竹桃如此婉美,所以我爱上了夹竹桃。还因为它的韧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二)体会韧性。

1、出示句子“这一点韧性,同院子别的花比起来,不是形成鲜明的对比吗?”

    师:读这句话,它是一个什么句式?改成陈述句。比较两个语句语气强度。

 2、拓展思维,激发词语。:我们常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韧性”的呢?(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等)

   3、轻声读第3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指名反馈后,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4、引导学生用上面的句子“夹竹桃,你  ,我           你!”

句式读句子,读出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师小结:无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春天的和风里,它在烂漫的花丛中笑;在夏季的暴雨里,它仍然笑盈盈;在秋天的清冷里,它送走了谢幕的花儿们,这不正体现它难能可贵的韧性吗?

(三)了解想象。

1、师:作者喜欢夹竹桃,因为它婉美,它的韧性,还因为它让作者产生了许多想象,那么作者都有哪些想象呢?

2、让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出示要求: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能引起“我”的想象?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我”哪些想象? 

3、集体反馈。

(1) 指名反馈: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会引起我的想象?

(2) 指导朗读,将学生领入情境。

4、教师创设语言情景:朦胧的月色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叶影参差,浓浓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袭来,我恍恍惚惚了,想象到了……(学生自然地接着说课文的内容)

  4、拓展想象,同学们,你们还想象到了什么?(仿造我想象到它是         句式说话)

  5、有感情地读这一段,教师相机指导。

6、分享读,邀请同学和你一块朗读,体会分享的快乐。

  三、回顾全文,总结全文。

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地段落。

2、 说说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关系。

3、教师总结:既不名贵,又非最艳丽,却成了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就是夹竹桃。让我们记住它的婉美,记住它可贵的韧性,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幻想吧!

四、拓展训练。

你喜欢什么花,把喜欢的理由说给同学听,再写写。

五、板书设计

                          13夹竹桃

                        

                            婉美

        爱夹竹桃            韧性

                            产生想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