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11-9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2 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

   3 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 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遣力:不遣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遣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

   5 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两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 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我在教学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时设计了“读通”、“读懂”、“读好”三个环节。1、读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2、读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诗意,再将个人所得与小组同学交流,并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研究解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同时提出未解决之疑难,其他各组学生自由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3、读好。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吟诵,置身于诗的意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