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公路》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4-15编辑:互联网

  教学准备

  师生查阅有关科技环保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读题

  1?你知道什么叫“呼吸”吗?(让学生有意识地呼吸,体会人是用肺呼吸)真奇怪,公路也会呼吸?

  2?为什么课文题目中的呼吸要加上引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公路是怎样呼吸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2?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解决。

  3?交流通过讨论理解的生词。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同学们,让我们借助旁批,自由地读课文,想想公路是怎样呼吸的?

  1?自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

  我读懂了公路“呼吸”是科学家创造发明的、清除空气污染的一种方法。

  读懂了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汽车尾气……

  3?哪一段是介绍公路是怎样“呼吸”的。请你找出来再读读。你明白了吗?

  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全班讨论,给学生探究的充裕时间,教师相机点拨:公路两旁的土壤“吸附”汽车尾气,土壤中的水溶解了尾气中的一部分“氮氧化物”以“呼”出,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变成肥料。

  4?文中说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多媒体画面展示自学题:

  让公路通过来一些,人们就能,同时还能为土壤增加!公路“呼吸”有两个作用:

  5?让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新的感受批在书上。

  6?科学家们发明了这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你们还有哪些好办法能清洁空气,保护环境,都说出来,我们听听,然后把它批在书上。

  四、拓展思维,提高兴趣

  《会“呼吸”的公路》简洁、明了地给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改造城市环境,绿化、美化家园。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也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卫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维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的环境。

  附:板书设计

  16 会“呼吸”的公路

  土壤吸附 溶解 汽车尾气 (净化空气)

  教学目标

  1?学习独立识写本课的10个生字,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旁批,弄清公路“呼吸”的方法,认识其作用。

  4?试着自主阅读,自己动手批读。

  5?唤起学生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弄懂公路“呼吸”的原理。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认识公路“呼吸”的作用。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