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5-4编辑:互联网
学科
语文
学段: 三四年级
年级
四年级
教材
书名:北京市课改实验教材 语文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年6月
是否已实施
是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王云达
六圈小学
15810993790
实施者
王云达
六圈小学
15810993790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王云达
六圈小学
15810993790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多种学习方式并存。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设计出多种学习方法。本篇课文叙事结构清晰,在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自学课文、小组讨论,概括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提炼出“打碎玻璃--借钱--还钱”这三个场景。第二课时采用学生自学批注、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口语能力、思维能力。丰富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的学习兴趣。
2.以读代讲,以表演代讲,强调从读中领悟,从课本表演中反思。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将朗读与课本表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受小里根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当时的情景表演再现;与此同时观看表演的同学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评价表演内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顺其自然地认同并产生责任感。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责任》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一篇写人物事迹的记叙文。本单元所选三篇讲度课文全部为写中外优秀人物事迹的文章,要求通过学习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责任》就写的是美国前总统里根童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童年时的里根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玻璃。父亲要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暂时借给他15美元赔偿邻居的玻璃,并要求他必须想办法把这15美元还给父亲。小里根靠打工、捡破烂儿挣了15美元,他把钱还给了父亲,得到了父亲的夸奖。许多年后,当了美国总统的里根说,当年这件事使他懂得了做人的责任。文章告诉我们,从小培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负责的人。
学生情况: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批注自学的学习方法。他们对一切充满好奇,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喜欢表现自我;虽然不全是独生子女但大部分都长期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呵护宠爱之下,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的意识。根据这些情况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手段。
教学方式:自学-辅导式、创设情境学生表演法、图片展示法、阅读法
教学手段:表演法、图片展示法、阅读法
技术准备:将“打碎玻璃--借钱--还钱”这三个场景的图片,做成幻灯片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根据以上教学背景,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熟读课文,能抓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特征,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
2、通过情景表演感受人物心理,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
3、合理想象。并能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
重点难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指明“剧本”:(设计意图:回顾第一课时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示本课主要任务和内容)
↓
“演员”排练(设计意图:第1/2/3部分是重点段落,采用学生自学批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特征,为下面表演做准备。)
↓
我是小演员(设计意图: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受小里根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此同时观看表演的同学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评价表演内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顺其自然地认同并产生责任感。)
↓
对比朗读(设计意图:重点内容重点提示,让学生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并通过有感情朗读的环节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
↓
课后练习拓展: 合理想象。并能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设计意图:强化教学效果,并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 指明“剧本”:(设计意图:回顾第一课时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示本课主要任务和内容)
(出示里根小时候的图片和成为美国总统后的照片,幻灯出示)
同学们,这是谁?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阅读了课文,了解了里根一些成长经历。在小里根成为美国总统的成长道路上,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影响至深,你知道是那件事吗?
1、指明学生复述事件
2、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7.责任
起因 经过 结果
打碎玻璃 -- 借钱 ------ 还钱
小里根行为:
小里根心理:( ) ( ) ( )
3、这节课我们就来当当小演员,小组合作选一个你最有感触的场景研究透彻并把它表演出来,课后让大家评评谁是本节课的最佳演员!
二、 “演员”排练(设计意图:第1/2/3部分是重点段落,采用学生自学批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特征,为下面表演做准备。)
1、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提示要求:
(1) 其余同学边听便勾画出三个场景中有关小里根行为的词句。
(2) 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
2、学生根据要求读书、圈画,小组交流安排角色及剧情
教师巡视,(注意确保每一个场景都要有人来演)
三、我是小演员(设计意图: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受小里根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此同时观看表演的同学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评价表演内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顺其自然地认同并产生责任感。)
第一幕:打碎玻璃
人物:里根,小伙伴若干,老人,旁白
剧情: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设计意图: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设计意图: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提示:小伙伴“纷纷逃跑”;
小里根“低头认错”、“哭”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难过、委屈。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第二幕:借钱
人物:父亲,母亲,小里根,旁白
剧情: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设计意图: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设计意图: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提示:小里根“怯生生”、“飞快地跑”
父亲“冷冰冰”、“严肃”
母亲心疼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为难、胆怯。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4、父亲母亲(演员)你们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父母的表现大相径庭,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
第三幕:还钱
人物:父亲,小里根,餐馆老板、收废品老板等若干,旁白
剧情: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设计意图: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设计意图: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提示:小里根“终于”、“郑重”
父亲“高兴”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自豪。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四、对比朗读(设计意图:重点内容重点提示,让学生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并通过有感情朗读的环节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
1、文中出现了父亲的三次语言,每次说话的语气都一样吗?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语气的不同?
3、成年后的里根对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有什么感想?齐读最后一段。
4、教师小结:
“懂得了做人的责任”,就是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五、课后练习拓展: 合理想象。并能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设计意图:强化教学效果,并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出示里根小时候的图片和成为美国总统后的照片,幻灯出示)
同学们,这是谁?
齐答:“里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示本课主要任务和内容
多媒体课件
0分30秒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阅读了课文,了解了里根一些成长经历。在小里根成为美国总统的成长道路上,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影响至深,你知道是那件事吗?
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当当小演员,小组合作选一个你最有感触的场景研究透彻并把它表演出来,课后让大家评评谁是本节课的最佳演员!
纷纷举手回答,跃跃欲试
复述事件始末
激发兴趣
形成期待
熟悉课文内容,
形成清晰条理
2分30秒
新课讲解
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提示要求:
(3) 其余同学边听便勾画出三个场景中有关小里根行为的词句。
(4) 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
教师巡视,(注意确保每一个场景都要有人来演)
学生根据要求读书、圈画,小组交流安排角色及剧情
通过阅读让采用学生自学、批注圈画等方式初步理解内容。提高自学能力
6分
实践操作
第一幕:打碎玻璃
人物:
里根,小伙伴若干,老人,旁白
剧情:
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第二幕:借钱
人物:
父亲,母亲,小里根,旁白
剧情:
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4、父亲母亲(演员)你们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第三幕:还钱
人物:
父亲,小里根,餐馆老板、收废品老板等若干,旁白
剧情:
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
剧评:
1、请你对照课文,看看他们把情景表演的全面吗?
2、你觉得这组同学谁的什么地方表演的特别好?
3、小里根(演员)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吗?当时怎么想的?
以小组为单位、以课文为背景,进行趣味表演
兴致高涨,纷纷举手
互相补充,发现表演中与课文最匹配的地方,
提示:
小伙伴“纷纷逃跑”;
小里根“低头认错”、“哭”
难过、委屈及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小里根“怯生生”、“飞快地跑”
父亲“冷冰冰”、“严肃”
母亲心疼
为难、胆怯以及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父母的表现大相径庭,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
提示:
小里根“终于”、“郑重”
父亲“高兴”
自豪,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学会欣赏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能找出文中重点词句
多媒体在每个学生小组表演时同步播放场景背景,以烘托气氛
20分
分享交流
贯穿于整个表演之中
效果评价
对比朗读
1、文中出现了父亲的三次语言,每次说话的语气都一样吗?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语气的不同?
3、成年后的里根对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有什么感想?齐读最后一段。
批画,有感情朗读
重点内容重点提示,让学生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并通过有感情朗读的环节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
3分50秒
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
“懂得了做人的责任”,就是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自由谈体会
结合实际考虑
1分10秒
拓展提高
(课内发言,课后落实于笔头)合理想象。并能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
积极想象,合理发言
指导反思,培养反思学习能力强化教学效果,并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6分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教师自评反思与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相结合
评价量规
一、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
本课教学内容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有很强的趣味性,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整节课学生都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消化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立足发展”,其设计目的为:
合理想象,并能把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写成一段话。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并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教学设计的特点就主要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多种学习方式并存。
其中尤其是让学生“自己当当小演员”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促使他们全面而有深度地掌握课文。因为在当“演员”前的自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此方法在学习效果上达到了很强的激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