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第一课时的精彩舞台(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7-4-24编辑:互联网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大埕镇中心小学 陈晓彬
构建第一课时的精彩舞台--这个论题的提出,并不是说其他课时不重要,而是我发现我们现在很多家常课,正在忽视、淡化这个重要问题。我们都很清楚,阅读教学的每一个课时都有自己的目标和重点。“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既然是“一半”,又怎能不以为然呢?很多教师不重视这个问题,导致第一课时教学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益,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切切实实的提高第一课时的实效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怎么样提高第一课时的实效性呢?使第一课时也精彩纷呈。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精彩的导入。
教学一篇新的课文,至关重要的是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真心想学、真心去学。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望,教师就要做到精彩的导入。这就需要教师用形式吸引学生,用情感震撼学生,用心灵呼唤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话语中,在初入文本的兴奋中拉开学习的序幕。如于永正老师在导入《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的片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闯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会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一起写:新-型-玻-璃。
《新型玻璃》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学习此类课文常常感到枯燥乏味。于老师导入的精彩之处,就是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本性,结合文本的内容,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而正是这一故事,使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注意力被吸引,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探究的欲望被唤醒,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我围绕“童年”来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思,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感空间。
师:同学们,时间匆匆的溜走了,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你的记忆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打开学生的心扉,学生七嘴八舌的谈论着。有的说:我曾经到池塘抓泥鳅,被溅了一身泥,引起周围的人哈哈大笑;有的说:我在学钓鱼时,还钓过一条“大草鱼”;也有的说:我还给我家的狗理发呢;有的……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多好啊,一个人,一张照片,甚至一杯茶都能让我们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来看看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对童年的记忆又是怎么样的?
(学生情绪高涨的朗读着)
一篇课文的教学,要设计精彩的导入,方式与方法都很多。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策略时,要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兴奋点”,而这个“点”,往往是学生接触新的课文时对“内容”最感兴趣的。这种对新内容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渴望,就是教师进行第一课时精彩导入的的一个切点。找准这个切点,顺势导入新课,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这样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好了。
二、精彩的初读。
初读是深入阅读的“基础点”,也是一个“制高点”。要使初读变得更加精彩,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如何积极调动学生思维,把学生带入相应的课文情境,引入自主的阅读过程。学生在最初接触文本时,教师需要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阅读状态。如果初读给学生的是愉悦、美感化的心态,生动而富有情趣的感受,强烈而明确的阅读期待,那就必然会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态势。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我在导入课文后,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你们知道怎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亲人吗?
生1:比如爸爸、妈妈可以说是亲人。
生2: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以说是亲人。
师:同学们都说得对,请你们查一下资料,看看哪些人可以说是亲人?(学生查资料)
生3:资料上说,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可以称为亲人。
师:如此说来,对于志愿军,那朝鲜人民是亲人吗?
生:不是。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把本不是亲人的朝鲜人民说成是志愿军的亲人?打开课本,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从字里行间去深深体味:为什么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
学生开始读书,……从中体会到小金花、大娘、大嫂等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深情谊,不是亲人胜似人。
初读,是整个阅读教学的“起步”,它对于课文的情感基调、理解方向、思路展示、阅读策略等方面都传递着主导信息。上面这个片断的设计上是围绕“为什么志愿军要把本不是亲人的朝鲜人民称为亲人?”这一问题所创设的,这就成了追求初读综合效果的支点,而学生的初次阅读就可以由点及面了。这一问题的构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对作者的观察思考、对行文的思路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体验。
要想让初读精彩起来,还要教师多费一些“周折”,因为精彩是体现在“有效”上。在初读检查中,教师要巧妙地把识字、词语教学、读通课文的检查,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结合在一起,发挥初读的多重功能。
如《童年的发现》在学生初读时,我先根据学生中存在着不懂的生字或易写错的字或难读句段进行交流,共同解决。例如文中的“胚、臂”两字,部首同是“月”字,但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月”字的写法也不同,结合这两个字,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其他月字部的字,掌握书写规律;接着,我让同桌抽三个自然段,互相读一读,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引导学生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围绕童年的发现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这一过程,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意,概括出主要内容,使学生既了解课文内容,又理清课文脉络。这利用文本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课文内容、理清脉络等语文能力的训练,是文意兼得的突出体现,提高了初读的实效性。
教师要因文而导,训练学生在初读过程中了解全文内容,把握课文重点,理清层次,综合推进,使这样的初读更有效、更精彩。学生也会在这种氛围中主动地感知课文,真正地学习语文。
三、精彩的探究。
第一课时,教师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初步认识,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切入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引领学生去悟读。然后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这样既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的目的;既符合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教学规律,又使第一课时有味道,有看点,显示出第一课时的精彩一面。
如《新型玻璃》一文,在学生充分感知上,我指导学生思考每一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填写在表格中,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讨论,之后再全班交流。在这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中,我问学生: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的?你们认真揣摩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的重点词句,去体会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显然,适时切入重点,提出疑问,以此形成悬念,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下文的研读探究埋下“火种”是非常必要的,从而达到第一课时的实效性。
又如《白杨》一文,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默读思考,作者笔下的白杨有什么特点?采用哪些手法来写白杨的特点?边阅读体会边做批注。
(学生的汇报内容和顺序是随机的,学生读到哪一方面,体会到哪一方面,教师就加以引导。)
生1:我从“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中体会到白杨适应能力很强的特点。
师:引导学生抓住“哪儿……哪儿”和“很快”来体会到白杨这一个特点;接着据词想象,白杨树都会在哪些环境下生长?给那里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发现本段写法有什么特点?
生2:巧用关联词。如“不管……不管……总是……不……也不……”这些关联词体现了白杨树顽强生存的特点。
师: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一段话。
师:作者在介绍白杨树时,先后运用了“环境衬托”“对话揭示”以及“比喻拟人”等方法,把白杨树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么,作者仅仅是在向读者介绍白杨的特点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我们下节课接着来学习。
此环节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感悟表达方法”的能力方面。既体现了第一课时课堂教学的“顺学而导”,也为下文的深入探究做铺垫,有效的体现了第一课时的精彩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综上所述,着眼于“导入、初读、探究”这三根主干,构建第一课时精彩的舞台。因为这三根主干,能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能关注学生的学情变化;能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应不断地培植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课时的目标应是弹性的、多元的,它应随学生、年段、教材和学情的不同而改变。阅读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一篇课文的兴趣往往产生在第一次阅读期待中,如果教师总在第一课时的字词上打转,学生可能丧失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反之,如果我们顺势而教,因趣而教,打造好这个“舞台”,及早让学生阅读课文,其学习效果会更好。
总之,我们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认知特点,把握最佳时机。精心设计第一课时,清清楚楚的教,教得真实、扎实,还原其精彩的面目,实实际际提高语文第一课时的有效性,为第二、三课时的教学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邮箱: cxb_c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