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2-24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
2、学生准备: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实在不理解的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
2、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
二、明示目标
同学们,这个嫉恶如仇、英勇无畏、而又极具反抗意识的孙悟空从哪儿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美猴王》。
二、初始通读
1、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初步读了课文,你觉得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何不同?(语言上不同,难读,不好懂)
2、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再次学习课文。老师相信这点困难一定难不倒你们,你们一定能做得很好。
出示自学要求: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找出自己读不懂得词语、句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然后组内交流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并由组长把发现的问题整理出来。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得最认真,学习的效果最好。
4、检查:
课件出示生词,认读:
迸裂 麋鹿 瞑目 石碣 镌刻 ……
交流词语的理解。
大造化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5、理清课文的顺序,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寻找方法,帮助自己理顺思路,尽可能详细的复述课文。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全文内容以石猴为中心理思路:出世--生活--探险--称王
6、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可简单写上自己的批注。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指名读你喜欢的段落,说一说理由。
二、品味精读
(一)美猴王显然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美猴王“美”在何处?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语句品评。
(1)美在出身神奇--名山仙石,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化而为猴,却五官具备,四肢俱全。神奇的出身为美猴王神奇的本领做铺垫。
(2)美在行动活泼--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自然风光很美,石猴的行动活泼自在。
(3) 美在行动勇敢--三次“瞑目蹲身”跳进跳出,动作敏捷,胆量超群。
(4)美在语言形象--“我进去!我进去!”“大造化!大造化!”“没水,没水”,在这重复的语言中,猴性尽显,急躁好胜的神态如在眼前。
(5)美在语言个性--“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一句话和前文“避暑”一词遥遥照应,显示着对自由的追求。
(6)美在语言磊落--“我如今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乐,何不拜我为王?”当仁不让,光明磊落。
师:有人说美猴王是人类心灵美好的象征,也有人说这一部分中的美猴王象征着一个人的童年,名著常常在浅显的文字中蕴涵深刻的哲理,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阅读中慢慢体验。
(二)默读课文,自拟题目。
师:默读文章,小组合作重新拟定一个题目,和文章题目做一比较,看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收获。
(1)“美猴王”点明了主要人物,交代了主要人物的特征;
(2)“猴王出世”可以更具体的概括故事;
(3)“花果山石猴称王”既概括了事件,也点明了环境。
三、实践悟读
1、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觉得你对孙悟空的了解加深了吗?这是谁的功劳?你觉得名著与影视剧的区别在哪?
2、《西游记》中的故事还有很多,谁能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官封弼马温、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过火焰山……)
是呀,这么多的故事,我们都可以去读读,看看名著是怎么表达的,去感受一下名著的魅力所在,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乐在其中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