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2-18编辑:互联网

  目的要求:

  1、充分感知课文,认识夹竹桃的外形特征与内在品性;

  2、学会字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受到夹竹桃精神的感染,激发审美情感。

  重点、难点:由“形--性”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夹竹桃的特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图片、文字内容、夹竹桃实物、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程序和内容

  一、出示图片,初看夹竹桃的花、叶

  引出课题: 夹竹桃

  认读课题

  二、回顾欣赏,认识形貌。

  1、再次观察。

  (1)叶 图上的叶有什么特点?(细长、翠绿、如竹叶……)

  板书 叶如竹

  (2)花 用语言描述,或用词语概括(艳丽、迷人、如桃花……)

  板书 花如桃

  2、指点:有了这样的外形特征,人们就给它形象而好听的名字:夹竹桃

  3、出示明代翰林学士的诗,吟读加深认识。

  妾容如桃萼,郎心如竹枝。

  桃花有时谢,竹枝无时衰。

  4、出示夹竹桃实物,看一看,摸一摸,增强感性认识。

  5、引入课文第二小节对花的描述。

  6、小结概括: 夹竹桃真是一种________的花。

  7、比较课文第1小节作者的看法。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质疑:究竟是什么最值得作者留恋与回忆呢?你们想更深入地了解夹竹桃吗?

  三、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生字读音和易读错的字,并思考这样的问题。

  四、检查初步感知。

  1、与词语“对话”(逐行出示)

  融洽 花团锦簇 满院生辉 五彩缤纷

  熏透 美不胜收 一墙之隔 迎风吐艳

  衰败 无不奉陪 毫不含糊 叶影参差

  一嘟噜 微风乍起

  (学生自读、试读、领读结合)

  2、是什么让作者爱上夹竹桃?

  出示最后一小节“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齐读)

  五、把握重点,品悟韧性。

  1、课文的哪一小节着重突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2、出示第4小节内容。

  (1)哪些语句你特别有体会,能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呢?(鼓励,有发现就举手)

  (2)相机出示相关语句。

  ①“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认识 在逆境中顽强生长(板书:生命力强)

  有感情地朗读此句。

  A 比较句子练习

  春天、夏天、秋天,夹竹桃都开花。(比较原句体会表达)

  B 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

  练习改句子:

  例:a 翁建平同学热爱体育,注重锻炼,每一次比赛都名列前茅。(无……不……)

  b大家听了好书记孔繁森的事迹报告后,没有一个人不激动万分。(无不……)

  ②“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结合欣赏图片,认识花期长、生命力旺盛。

  体会读这一句。

  (让学生再自由读,关注课堂生成的契机,灵活把握)

  (3)指点:这就是韧性,你觉得韧性就是指怎样的精神呢?

  (不屈服、敢于进取、顽强……)

  (4)自由体会读,表现出这样的精神。

  (5)指名读 (师注意有新意地评价)

  (6)师示范读,互动评价。

  (7)学生再体会读。

  (8)出示划出重点词的这段,学生齐读,注意突出这些词。

  六、总结课文。

  现在你爱上夹竹桃了吗?爱它的什么?

  七、布置课外作业。

  1、将本课的所知所得,用“我喜爱的夹竹桃”为题,向他人介绍(还可查阅有关资料,以求全面了解)

  2、背诵课文第4小节。

  板书设计:

  叶如竹

  形 花如桃

  夹竹桃

  性 生命力强

  [教案说明]

  《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本案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图文结合,声情并茂。

  课件的有效运用,有助于学生多方位地、全面地认识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丰富的内心情感,学生的体验空间,变得更加开阔,思维与审美的情感自由地碰撞、提升。

  二、精心练习,突出感悟。

  练习的设计,让学生自然地融入与文本的对话中,层次分明地为完成由“形----性” 的过程认识而服务。学生的主体在课堂中得了到充分的发挥,与文本进行和谐的交流,在自悟中完成一次次认识的质的飞跃。

  三、整体联系,注重拓展。

  教案的设计不局限于课本,引入“活水”是为了让自身更加“清澈”, 为学生全面地、整体地认识事物而努力,跳出课本学课本,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