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19编辑:互联网

  襄阳区石桥镇中心学校 李文清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机智、语言的风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意思。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人物语言的精妙。

教具准备:幻灯片、相声片段《牛年牛》

学生准备:搜集精妙的语言故事(师推荐评书、小品、相声等)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听相声片段《牛年牛》,说说牛群的话妙在哪里。

师引导: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那么机智巧妙的语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精妙的语言吧!出示幻灯片,板书课题:杨氏之子。

2、破题:

“吾乃李氏之子”。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是姓李人家的儿子。“之”是“的”的意思。)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你可以用这种方式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课文。能不能说说你初读文言文的感受?

2、你们认真听一听老师范读,想一想我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

3、师:从老师的读中,你知道读文言文要注意什么问题?

小结:一定要注意适当的停顿。

4、展示幻灯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你们愿意读好吗?请用“/”做好正确的停顿,然后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5、检查诵读情况,随机指导。

(1)各小组内两人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相机指导:“诣、应”的读音)

(2)哪个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教师鼓励性评价。)

三、反复朗读,明白大意。

1、再读一读课文,先自己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个记号。

2、小组内交流你所理解的句子意思,听一听组内其他同学的见解。

3、全班交流你对全文句子的理解。教师渗透学法指导。

(1)在班内展示、交流句子的理解。

每组交流一个文言句的意思,然后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幻灯片展示:利用工具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查阅资料等。)

(2)比较“家禽”的古意、今意有什么不同。

四、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巧妙的应答。

1、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儿?把自己的体会写在预习本上。全班交流展示:

(1)学生交流:孔君平说杨梅,杨氏之子马上由他的姓联想到孔雀。以姓氏巧妙做答,杨家小儿的回答真妙呀!(师生归纳:姓氏上做文章)

(2)教师扮演杨氏之子,学生扮演孔君平。读时,教师故意落掉“未闻”两字。引发讨论:老师这样回答和文中杨氏之子那样回答,那个更好?为什么?

(幻灯片展示: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也就是说--杨梅不是我家的果子)

多了“未闻”二字,我们可以看出说话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归纳:说话要委婉)

(3)幻灯片展示,小结:杨氏之子不仅否定了孔君平的观点,更委婉地回答了他的话。

五、揭示人物形象。

那你觉得杨氏之子怎么样?(生答:聪明、机智)

文中的哪个词和“聪明”意思相同?(生答:聪惠)你能从文中哪个词看出这个孩子确实是才思敏捷,非常机智吗?可以同桌或小组内议一议。(生答:应声)

教师小结:对,从一个词语就能反映出一个人物的形象来。同学们在作文中要学以致用啊!

六、拓展、迁移。

1、小组内交流你搜集到的精妙语言小故事。

2、幻灯片展示:课堂上,老师正在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小华同学却睡着了。老师推醒了他说:“你怎么把主题曲当作摇篮曲了啊?”小华听了,只说了一句话把全班师生都逗乐了。你知道小华说了一句什么话吗?

讨论、交流中相机指导,交流后教师评价。

七、背诵课文。

1、熟读成诵。

2、学习高度精中注意力背诵:你能用三分钟背熟这篇课文吗?小组内试一试。(鼓励后进生)

八、布置作业。

1、在田字格内写一写生字。比一比组内谁写得正确、规范、美观,谁的进步最大。

2、小组内合作,演一演你们搜集到的精彩对白。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 孔君平

杨 梅 孔 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