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杂谈

发布时间:2017-5-2编辑:互联网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 赵 静

  很赞同这样一句话:备课就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就一篇课文而言,我对它的理解就是:备课是以课文为原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制成成品(即表达)的过程。这个成品便是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它源于课文而有别于课文,是陶器之于泥土,屋厦之于砖块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设计”也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就功能而言,它类似于应用文,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就体裁而言,它类似于散文,题材广泛、形式自由、形散神聚。那么,如何做好这种特殊的文章?我们的备课有没有一种相对具有普适性的模式呢?下面,笔者将尝试从写作的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

  任何文章总是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或是抒发一种感情,或是揭示一个道理,反映在文章中就是中心思想,反映在教学设计中就是教学目标。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是在作者未动笔前就确定好的,同样,在设计教学过程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的是教学目标。

  深刻。一篇文章对读者的教育意义和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立意是否深刻,一堂课同样如此。比如《别饿坏了那匹马》,粗略一读,我们首先被文中残疾青年的施爱无痕打动,但细细品读,我们会发现文中的“父亲”、“我”、“碧云”同样可圈可点的,因此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一群普通人美好的心灵”更加深刻。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 张建兰】

〖自主与探究共舞 童心与个性齐飞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情况,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真实地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情况,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具体表现在:

  不同的学生,由于经历上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性心理差异,所体现出来的阅读需求也是不同的。阅读期待的心理指向决定着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决定着学生阅读的是否深入。事实上就是这样,当一本新书或一篇课文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的阅读期待指向是不同的,有的也许是被课文中那“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岸柳飞絮的江南风情”所打动;有的也许是被课文中“英雄人物顶天立地、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所感染;有的也许是被课文中“诗词歌赋、寓言神话的博大精深、丰富内涵”所吸引……

  例如: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揭题后,我问:“这个课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学生指出课题像是谁对谁说的一句话,一下子就切中了要害,对呀,到底是谁对谁说的呢?他为什么这么关心那匹马呢?于是,我让他们自己读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寻找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自己想要了解或有疑难的问题,从问题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捕捉到学生最想了解什么,最需要了解什么。然后通过问题的归类整理,使问题更加规范、系统,从而使阅读的方向明、动力足,突出学生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求知、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过程。当然我们必须要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期待的水平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江苏省盐城市文港小学 刘红花】

〖小组讨论怎样“活”起来精心设计问题,科学安排讨论过程〗

  小组讨论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学习形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使小组讨论“活”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否取得最佳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既能独立思考,又能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抓住课文中能产生分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残疾青年以家中有马,让我把马草卖给他,是不是谎言”这个论题展开讨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励的讨论。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小学 黄主勤】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质疑〗

  陶行知先生曾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了不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得多!”的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值得每个教育者深思的问题。以下便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没有争议,就无法“别同异”、“分是非”、“治曲直”。同样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色彩斑斓的争议。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课堂教学的最好体现。

  近日教了六年级一篇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有学生认为“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虽说是‘骗’,但这是友善‘骗’,是为了保护好‘我’的自尊心。所以说善意的谎言是正确的。”也有学生认为:如果善意的谎言都是正确的话,那在考试失利后也可骗父母,目的是免让父母生气伤神,这难道也是正确的吗?……双方各抒己见,争论也到达了高潮。这时有一名学生跳出来说:“我们都没把受‘骗’者受‘骗’后的利弊考虑进去。”一针见血,结论终于“显山露水”了。学生对“谎言”提出的精辟论解,令我刮目相看。我想此时的学生已不再是我纯粹的学生,某种意义上说是我的老师,至少是可称是我的朋友,不是吗?不拘于一种思维定势,不局限于一个标准答案,不苟同于一种思想观点,学生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让学生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我们说教师可以把学习材料讲解给学生听、演示给学生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各种教学要求,让学生记忆和操作,但是学生是否听、是否看、是否想、是否记却是另外一回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听、看、想、记、做。教师施加的全部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个体自己的认识活动才能起作用。学生的认识活动要由学生个体自己积极主动地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好,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成长。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学校 沈晓菊】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初探──在阅读教学中解读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学生主体观”自我感悟,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现代教育专家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叶老先生的观点多么具有前瞻性。由此,我们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实践中,我总是将叶老先生的教育观点与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树立“学生主体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都希望自己的发现和体验得到认可,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努力满足学生的这种内在的学习需求,并使之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在教学中,我最常用的是批注阅读法,让学生在阅读后写下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考虑到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故事情节又极其感人,就引导学生划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在旁边写上批注。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描写残疾青年语言、神态的句子,并且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同时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残疾青年的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