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7-3编辑:互联网

  教学理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和表达。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进行有效的合作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并懂得珍惜幸福。

重点难点:

结合实际谈自己对幸福地理解。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自主预习:

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提练主线:

三个牧童是如何寻找幸福的?他们分别认为幸福是什么?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

幸福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