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家顺同志先进的事迹材料

2023-06-27 先进事迹材料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要用到事迹材料的情况还是蛮多的,根据事迹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什么样的事迹材料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陈家顺同志先进的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陈家顺同志先进的事迹材料1

  他也曾经被训斥“笨死了”“不干走人”;他也曾经在充满汗臭味、响着呼噜声的集体寝室里睡不着觉;他也曾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还当过“猪倌”的陈家顺,不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他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兼该局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了找到农民工求职、维权的着力点,他在浙江一些企业“卧底”,体验农民工的工作生活,赢得广大农民工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要让农民工相信你,你要先真正懂他们

  2007年3月,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刚到义乌,他就遇到了麻烦事:乡亲外出务工后说外面的情况和在家时听到的宣传不一样,不少乡亲返乡了。他也成了乡亲的“出气筒”,还被人指着鼻子骂:“你收了老板多少黑心钱?和老板合伙来骗我们!”

  老陈思索很久,得出结论:以干部身份去企业调查用工情况,看到的、听到的永远都是好的方面,农民工真正想知晓的我们却根本不知道。要让农民工理解你、相信你,,还被人指着鼻子骂:“你收了老板多少黑心钱?和老板合伙来骗我们!”

  老陈思索很久,得出结论:以干部身份去企业调查用工情况,看到的、听到的永远都是好的方面,农民工真正想知晓的我们却根本不知道。要让农民工理解你、相信你,那你要先真正懂他们。为此,老陈决定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几年来,老陈数次“卧底”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

  应聘到一家养殖场,老陈被安排到最脏、最累的病猪栏。老陈说,那时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一周后才渐渐适应。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起初要3小时才能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清洗完。在养殖场干了1个月,老陈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就辞职了。考虑到这家养殖场待遇不错,适合一些年纪偏大又缺少文化技能的乡亲,他便陆续介绍了十来名50岁左右的乡亲来这里务工。

  陈家顺说,几次“卧底”后,自己得到了重要的“情报”,给乡亲们找工作也心中有底了。

  “卧底”悉情维权硬

  老陈说:“农民工外出打工有‘三怕’,怕上当受骗,怕找不到工作,怕打工后拿不到工资。‘卧底’还能帮助他们维权。”

  他说,现在农民工维权主要集中在工资和工伤两大领域,有的是合同期未满就走人,企业扣押了部分工资;有的是企业口头承诺给工人增加工资但未写入合同,后来不予兑现;还有的是工人发生工伤事故,企业不予认定,不给赔偿。

  为了给乡亲维权,有过“卧底”体验的老陈非常清楚其中的要点在哪里,他把有关法规条例熟记于心,坚持用法律法规与企业谈判。老陈说,现在不少企业仍没有和工人签订完备齐全的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后,企业常以“临时用工”来推脱责任,工人常处于被动。以后将着重完善督促企业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

  沾益县农民工李乔平当搬运工时不小心摔伤,而他并没有与老板签订劳动合同。老陈找老板协商,找当地工商、劳动部门咨询,找律师咨询,三番五次,老板终于同意支付了医疗费。

  老陈还不断总结经验,给工作站定下“五不”原则:没有信誉度的企业不推荐、工资待遇低于义乌平均水平的不推荐、娱乐场所不推荐、不按月准时发放工资的企业不推荐,最关键一条是没有经过实地调查了解的企业不推荐。

  “卧底局长”赢赞誉,开通微博广助人

  几年来,陈家顺每年都往返于沾益县和义乌多次,为了宣传动员大家出去打工,他自己承担风险,为了给乡亲维权,他凭借对劳动法规的熟悉和不断积攒的维权经验,与老板斗智斗勇。

  陈家顺的故事近期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的关注。网友“斑斑点49”说:在陈家顺这个普通公务员身上,我感受到了务实敬业的力量。还有网友说,说假话、喊口号、拍马屁、走形式的人老百姓是不喜欢的,你这样的干部我们爱戴您、敬重您。

  网友“老民工”说:如果多有几个陈家顺这样的.“卧底局长”,社会上就会少很多农民工的辛酸泪!

  不久前,老陈开通了一个名叫“曲靖陈家顺”的微博账号,通过微博找到他希望出去务工的求助留言或私信很多,老陈也及时把手机号告诉对方。在家不到一个月,手机费花了数百元。

  陈家顺的妻子李凤仙一直支持老陈的“卧底”工作,她说:他常常跟我们说,做这份工作就是要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要想着你帮了别人一点,你就要想别人记得你、感谢你,假如你要这么想,根本做不了。

  至今,已有8000余人经他推荐安置到义乌及周边工作。老陈和工作站的同事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6万余元,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7万多元。农民工说,只要有事找到陈家顺,他总是热心给予帮助,从不推辞。

  陈家顺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云南省一名基层公务员说,陈家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事的高尚情操,为了让乡亲打好自己先打工的实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网友“斑斑点49”说:在陈家顺这个普通公务员身上,我感受到了务实敬业的力量。

  人物评论

  陈家顺同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公务员,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向农民工传送着党和政府的温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树立了亲民为民的公仆形象,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陈家顺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国各地引起了热烈反响,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共鸣。陈家顺同志是从珠源大地走出来的公务员楷模,曲靖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应当在向陈家顺同志学习活动中走在前头。向陈家顺同志学习,关键是要像他那样,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敢于冲锋在前、甘于无私奉献,在服务群众上尽心尽力,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在推动发展上进位争先,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学习陈家顺同志先进的事迹材料2

  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1968年1月出生,20xx年6月入党,研究生文化,学习陈家顺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陈家顺同志担任沾益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以来,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他心系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全力为农民工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从20xx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的678家各类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信息。他还努力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尤其是涉及到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与用工方的纠纷,他总是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勇于维权。4年来,共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6万余元。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共7万多元。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使他赢得了广大服务对象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称赞,被誉为“卧底局长”、“民工局长”。

  陈家顺同志20xx年被评为曲靖市劳务产业先进工作者;20xx年被评为云南省云岭楷模;20xx年被曲靖市委授予“公务员楷模”荣誉称号,被云南省委授予“直接联系群众的好干部”荣誉称号。

学习陈家顺同志先进的事迹材料3

  陈家顺的激情来自恪尽职守的务实担当。为了给老百姓找到合适的企业和岗位,他必须亲自去打工。放下公务员的架子,丢开副局长的帽子,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陈家顺的底气来自卧底打工的切身体验。“打工的切身体验让我掌握了企业的真实情况,让我有底气去组织和发动农民工,让我敢拍着胸脯说:跟我去打工,只要你坚持下来,每个月拿不到2200元,我陈家顺赔你!当干部,就是为群众打工!”这些都是陈家顺肺腑之言。他用实际行动把农民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如何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如何让农民工在背井离乡的环境里有亲人可以帮忙,如何让农民工在烦恼时有亲人可以依靠。陈家顺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最好的印证:为群众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件一件尽心尽力地做下去。”

  陈家顺扎根群众,接地气,通血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了党的基层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我们要向他学习,做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记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立志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的交给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更加明确了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因此教师作为人类

  文明的传播者,更应该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做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教师本身就是一块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应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去教育,影响学生。我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陈家顺的事迹与以往的感人英雄事迹有着根本的不同,他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也没有那么多的耐人寻味,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却给了我不同凡响的一种新认识,新思维。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对百姓的赤诚情感和一名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心,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共产党员和公务员干部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理解百姓之疾苦,这样的务实的工作态度及敬业精神,这样的名副其实地担负着党员和公务员的名分。

  • 相关推荐

【学习陈家顺同志先进的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学习陈卫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1-19

学习陈建如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1-19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01-27

学习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01-26

关于学习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材料01-24

学习魏德友同志个人先进事迹材料通用03-02

陈陆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11-24

消防大队同志先进事迹材料02-07

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