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2022-05-25 先进事迹材料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2劳模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模先进事迹材料1

  打开像笊篱一样的40根扇骨,娴熟地在半厘米宽的扇骨上刷上浆糊,再把扇骨一一嵌进绸面褶皱中,首尾两端多余的绸面利落剪去,最后涂上浆糊、合拢,一把小巧精致的“王星记”绢扇,就在技工赵美娣的手中完成了重要的“糊面”工序。

  在杭州市“拱宸桥历史文化街区”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不时有访客在赵美娣的展位前驻足观看。绸面质地细软轻薄,与普通纸扇相比,将扇骨嵌进绸面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但赵美娣的手艺灵巧细致,完成“糊面”工序仅要一分多钟。

  “‘糊面’最难的就是扇骨背面不能沾到一点浆糊,正面上上下下必须把浆糊抹匀”,面对访客们好奇的询问,赵美娣流利地讲解着。在有着一百多年制扇历史的老字号杭州“王星记”制扇厂,她已多次作为技术代表,参加各类展会制扇技艺表演。谁又能想到,这位技艺卓越、从容大方的手工艺技工,四年前才刚刚开始学习制扇技术,五年前还是一名纺织厂的织布女工。

  2007年,由于所在的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关闭停产,在纺织一线工作近20年的赵美娣,与众多同事一下子被推到了失业、再就业的人生关口。在杭一棉的20年里,赵美娣工作勤奋、表现突出,年仅24岁时就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而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纺织工作,赵美娣也一度彷徨无助了。

  “那个时候也不会做别的工作,刚好杭州市总的顾大姐找到了我。她特意跑过来问我工作找得怎么样,要不要帮忙介绍”。回想那段困惑的时期,赵美娣至今还对杭州市总工会的“牵线搭桥”心存感激。“顾大姐问我要不要去‘王星记’做扇子,我是在车间一线待惯了的,还是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王星记’又是老字号,就这么过去了”。

  杭州市总工会对劳模的帮扶,加之用工方对“劳模”称号的信任,赵美娣比较顺利地就成为了“王星记”制扇厂的技工,并跟随工厂技艺精湛的师傅学习。“万事开头难”,从织布车间到制扇车间,从跟有声的机器打交道到跟无声无息的竹纸绢绸打交道,这位纺织车间的技术能手着实适应了一段时间。

  “原来在纺织厂的时候,是轰隆隆的机器旁站一个班,现在是坐在桌子旁边,安安静静做一天。刚开始学的时候,有时候心里也会烦躁”。说起初学制扇的窘状,赵美娣也很坦诚,“在纺织厂我只要把机器操作好就行,但是做扇子不一样,师傅也说了,技术传给你,要靠自己的悟性去琢磨”。

  看着做了十几年扇子的同事们双手麻利地翻飞,赵美娣心里也急躁。这时候,她那“劳模”的钻劲和韧劲又上来了,耐着性子学,忍着性子练,给自己加压多琢磨多动脑筋。最终,经过半年的学习与培训,赵美娣开始上岗制扇,成为一名传承民间手工艺的技工。

  如今,在制扇行业从业四年的赵美娣,又成为了这一领域的技术能手,说起糊面、沿边等制扇工序头头是道。被厂里选派来展示馆的这段时间,她的制扇工作就是生动的“活态展示”,吸引了不少访客观摩、拍照。每天解答访客咨询、介绍制扇技艺之余,手快的她还能做一百余把扇子。

  “王星记”扇子与丝绸、龙井茶并称为“杭产三绝”,制扇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在的赵美娣,与她的众位同事一道,在制扇的本职工作外,又承担起了传承民间技艺、弘扬传统文化的“新任务”。

  从现代工业到传统手工业,从机械操作到纯手工制作,从纺织女工到民间手艺传人,赵美娣的转身,既是回溯又是超越,既是传承又是创新。

  相同的是,不论纺织还是制扇,一样的勤奋劳动,一样的创造美丽。

  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

  一、以高尚的人格、忘我的精神感染学生

  在工作中,她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她家住良乡,孩子只有一岁多,但她坚持克服一切困难,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她尽可能地和学生在一起,早读前、课间、放学后,为的是深入班级中,了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以满腔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关爱学生

  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必须拥有深厚的爱生之心。她用自己全部的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让爱拉近了她和学生的距离。她班有两名特殊学生,其中一名叫王某,新生入学时,他已是鼎鼎大名,是一个很难管教的学生,刚开学,就和两名老师发生冲突,经了解,他的父母离异,他跟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再婚并又得一子。这种家庭情况使王某形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上课不听讲,不完成作业,与同学老师相处不容恰。对于这位学生,她并未放弃,而是投入更多的爱,经常与他谈心,做他的思想工作。和他一起吃饭。渐渐地,他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进步。另一名学生叫高某,他的体重达到了300多斤,走路都很困难,她并未嫌弃她,而是更加关心他,照顾他,他的英语成绩不好,她利用休憩时间给他补课。帮他制定减肥计划,并督促他完成。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三、用科学的理念教育学生

  她注重班干部培养,班干部是集体的主力军,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发挥他们的作用,带动全体队员共同进步。

  班级大力开展学文明礼仪常识,做文明礼仪队员,抓典型,树模范,同学们的行为习惯不断养成。

  成功的集体活动往往在孩子们记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活动丰富着精神生活,又能长知识,增才干。她组织全班同学积极参加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迸射出五彩缤纷的火花。

  1、在学校组织的艺术节活动中,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

  2、在学校组织的跳绳选拔赛中团体总分第一名。

  3、在学校组织的义卖活动中,她班班干干部捐的物品最多,班级在义卖活动中荣获最佳创意奖。

  4、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中团体总分第二名。

  5、为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弘扬奥运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迎奥运,冬季长跑活动,在活动中,她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跑步,在她的带动下,她班无一人缺席,出色的完成了长跑活动。

  6、为了普及奥林匹克知识,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使学生关注奥运,了解奥运。她组织学生开展“迎奥运知识问答”活动。

  四、英语特色班的创设

  “班级建设要有特色”在班级管理中,她利用自身优势,在班级里开展了各种英语特色活动。在英语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英语修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了解到初一的学生爱玩、爱唱、爱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于是利用校本课时间教学生唱一些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美感。同时,通过唱英文歌,使学生认识、记忆更多的词汇。她也利用课余或自习课时间教学生很多英文游戏做游戏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学。她根据初一教材北师大九、十册书的特点,每单元的第一课是故事教学,在学完故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故事,它发现她班一些学生在校外参加英语班,有一定英语基础,课本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于是我请他们当编剧找课外的材料组织同学们表演,通过这次活动,为学生实践语言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又使学生体验合作,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年的班主任工作,虽然没有辉煌的成绩,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

  劳模先进事迹材料3

  江苏海门有着一个小村庄。这里的油菜花随处可见,花香弥漫;这里的泯沟干净整洁,身姿婀娜;这里的百姓笑容满面,生活舒畅。这样的一方热土养育了众多善良出众的人,有成功人士,也有默默为村庄付出的人。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清洁工人,是保民村泯沟的守护神————孙耀彬。我作为村里的大学生村官,见证了他点点滴滴的工作。

  场景一:坚守岗位不动摇

  记得有次在保民村20组清理枯树时,由于枯树横卧在泯沟里,作为保洁成员的孙耀彬伯伯毅然走进了稍显乌黑的沟里。他和成员们一起喊着“一二一”,整个现场干劲十足。然而快到岸边的时候,孙耀彬伯伯说暂停下,随后看了看脚,结果大家看到了血,原来是沟里的碎玻璃划破了他的脚。众人要立即将他送去医院,而他笑嘻嘻地说:“没事,我看着大家把枯树弄上来再去。”“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在岸上待着的孙耀彬伯伯虽然无法下去拉树,却在岸上和大家一起喊着口号。

  场景二:泯沟里的游泳健将

  那天已经步入秋季,在接到上级部门要打捞渔网的任务后,孙耀彬伯伯和他的成员们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河里。此时的河水稍显冰凉,然而大家的心却是充满激情的。他和大家说:“等下游起来就不冷了”。在河的对岸几个人齐心协力拔了一根又一根捕鱼桩,往返了若干次去运输。终于,大家一道将相关杂物清理了干净。相视一笑是大家对自己劳动的肯定。

  场景三:工作严禁无时限

  “周书记,我来看看哪条泯沟还要整改?”18年的一个中午,孙耀彬伯伯来到了办公室询问上级检查不合格的地方。随后,两人一道分析了被检查到的是多少组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孙耀彬伯伯进行了记录,并一边调侃说自己年纪大了,怕记不清。询问完毕后,虽然在我看来是休息时间,他却立即去了现场进行察看并清理。

  劳模先进事迹材料4

  郝建秀,女,汉族,1935年11月出生于山东青岛崂山大翁村,全国纺织工业全国劳动模范,团中央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历任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山东省总工会副主任,省妇联主任,纺织工业部部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共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全国政协九届常务委员。

  1935年11月,郝建秀出生于青岛的一个贫苦家庭。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接管青岛,郝建秀想到纺织厂当工人,可到工厂去了好多次,都被拒之门外。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各纺织厂都要招收一批工人。年仅13岁的郝建秀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报了名,当时就被录用。同年9月,郝建秀来到青岛国棉六厂细纱车间上班,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人中的一员。

  郝建秀在工作中掌握细纱操作规律,摸索出一套高效、快捷、节俭的工作法。郝建秀摸索出的细纱工作法,创造了七个月细纱皮辊花率平均仅0.25%的新记录。这个记录为当时全国棉纺织工业平均皮辊花率的六分之一。郝建秀接线好、浪费少、清洁棒的好技术最终引起原纺织工业部和全国纺织工会领导人的重视。1951年,中国纺织工业部和全国纺织工会总结了她的操作方法,并命名为“郝建秀工作法”,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运用科学原理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典范。郝建秀工作法不是加强劳动紧张程度,而是合理地安排操作,提高操作水平。她的工作法很快在全国纺织厂推广,对全国纺织工业增加生产、节俭原料、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起了重大的作用,不但直接创造了很多财富,并且促进了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951年郝建秀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这年的10月1日,郝建秀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这是她第一次到首都并登上国庆观礼台,真是兴奋极了。郝建秀激动地对记者说:“像我这样一个赶大车人的女儿,能够有今日,并且能够站在观礼台上,感到无比幸福。我从内心里感激党对我的教育培养。”1951年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嘱托中央办公厅复信表扬了郝建秀:“由于进取工作和学习,创造了新的工作方法,这个成绩是值得表扬的。”10月5日,青岛团市委发出通报,号召“全市青年团员向郝建秀学习、看齐”。10月13日,团中央授予郝建秀“优秀共青团员”称号。随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切地接见了她。第二年(1952年)的“五一”节,郝建秀又以新中国的工人阶级优秀代表的身份出此刻莫斯科红场观礼台上。国际友人称她为“新中国的花朵”,并在她的胸前挂上了光荣花。

  1952年,根据形势的需要,中央决定在全国重点大学成立工农速成中学(以后改为工农预科),让一些工厂企业中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优秀的工农干部,经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完成高中学业,然后再进入大学深造。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郝建秀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批劳模和先进人物,于1952年9月进入山大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郝建秀等这批学员进入山大工农速中学以后,学校给予多方面的关心与照顾,但在学习期间郝建秀始终把自我当成一名普通的学员,严格要求自我,同时,还拒绝了学校领导安排的单身宿舍,坚持自我吃、住、学都和同学们在一齐,不搞特殊化,率先垂范,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华岗校长亲自主持校务委员会,研究决定速中的办学问题,并配备较强的速中领导班子,同时抽调部分优秀教师任教。罗竹风、张惠等军代表靠上去做工作,其中包括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生活安排,并经常深入班级找学员谈话,帮忙解决问题。为搞好这批特殊学员的学习,学校特地从文学院、理工学院选拔一些优秀学生来速中担任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在帮忙速中学员的思想文化提高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郝建秀原先文化底子很薄,但她有一股顽强的学习毅力。每一天下班后不管多么劳累,也必须要学习政治与文化。根据陈少敏大姐的提议,全总和团中央特地派来教员帮忙郝建秀学习,厂里也派优秀技术人员,帮忙她学习知识和提高技术。所以郝建秀提高很快,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修完初中的全部课程。在进入山大速中后已是完全脱产学习,她就把全部时间用在自我的学业上。在这期间,台旭多次在学校内采访她,并向全国报道她和其他优秀学员如何克服困难,取得优异成绩的事迹。郝建秀所在的宿舍有一位来自陕西的全国劳模张秀英,她们两个结成对子,相互帮忙,共同提高,并且一齐取得突出的学习成绩。为此,台旭还写了一篇她们共同学习成长的长篇通讯向全国介绍。

  郝建秀成名后,往往要参加全国的一些活动。为了方便起见,经陈大姐提议,1953年底郝建秀转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工农速中学习。在人大修业期满后,组织上即保送郝建秀进入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深造。1959年秋,郝建秀这名新中国自我培养的工人出身的新型大学生在华东纺院毕业,进入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开始了她的新的人生旅程。如今,几十年已过去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她,仍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家计委副主任,仍不懈地为国家的改革开放、繁荣富强而努力工作着。

  劳模先进事迹材料5

  李淑霞,朝阳县北沟门子乡黄台子村村民,她积极加入共青团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团的活动,无私奉献。在村里她家是一个普通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为人科善,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好评。

  她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儿子、儿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她的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互相体谅,尊老爱幼,宽容谦让,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平时李淑霞忙完农活尽量多做家务,减轻老人的负担。婆婆年老多病,一发现老人身体不舒服,及时请医拿药,问寒问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对待邻里的关系上,李淑霞总是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左邻右舍相处和睦,邻里之间能做到相互照应,互相团结。邻里谁家有事主动去帮忙,李淑霞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邻里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这却使他们的这个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满幸福。

  她积极支持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开展的每一项受捐助活动,他都能够积极参与并慷慨解囊。

  她那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透露着灿烂的笑容,她那热心助人的事迹,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一颗关心他人、温暖别人、金子般的心肠,构成了她外表与内在的统一美。

  她对女儿疼爱有加,可她婆婆爱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觉得自家条件不错,儿媳妇不生个男娃在邻里面前抬不起头来,希望自己家也能如愿抱个孙子。但是,多次做儿子、儿媳工作,李淑霞夫妻就是不同意,还劝导婆婆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今年3月的一天,村民王小英发现自己不足一岁的女儿不知为何不吃饭,老是哭,还发高烧。丈夫又外出打工了,王小英一人在家,急得直掉眼泪。李淑霞知道后,立即赶到王小英家,抱起孩子说:“走,快送医院,给孩子看病要紧”。经检查,孩子患了肠套叠,来晚了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治疗及时,一周后,孩子康复了。

  正是这点点的爱心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的航向。

  李淑霞是北沟门子乡一名优秀的共青团青年志愿者。

【2022劳模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相关文章:

劳模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通用6篇)05-24

2022年单位先进集体先进事迹材料(通用8篇)05-24

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总结12-09

劳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5篇)04-29

关于劳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10篇)04-29

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总结模板12-09

主任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05-24

车队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05-24

岗位先进事迹材料(通用7篇)05-24

公司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