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1-11-09 17:33:09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什么是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倪焕之》十七:“她做这些事绝不随便,都运用无可加胜的心思写成精密的教案,先送与级任教师看过,得到了完全的赞许,还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后拿来实施。”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高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挂图、三枝笔

  教学过程:

  一、 情境体验、感知高矮

  师:同学们,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到学校来,都做了什么事,谁还记得 呢?

  生1:发新书,大扫除。

  生2:安排座位。

  师:谁还记得当时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安排座位的吗?

  生:我们是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

  师:高矮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请少武到前面来,你们说他是高还是矮呢?

  生:有的说高的,有的认为矮的,有的说不出。

  师:有的认为少武是高的,有的认为少武是矮的,少武是高还是矮的呢?现在来比比看,请你找一个比你矮的同学上来。(学生去找)

  师:你们比一比,谁高,谁矮?

  生:少武高,宁辉矮。(请两 个同学说)

  师:请你再找一个比你高的同学上来。(学生去找)

  师:你们比一比,谁高,谁矮?(请两个同学说)

  生:建东高,少武矮。(请两个 同学说)

  师:为什么少武一会儿高,一会儿矮呢?

  生:因为少武和宁辉比,少武高;少武和建东比,少武就矮了。

  师:说得好!谁来说一说,少武和他们两 人比,少武比宁辉怎么样,少武比建东怎么样?

  生:少武比宁辉高,少武比建东矮。

  师:比高比矮至少要有两 个人才能判断。

  (设计意图:学生参加比高比矮的活动,不仅体会到高与矮是相对的,而且也初步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

  二、 积极参与,理解高矮

  师:请同桌同学站起来比一下,谁高谁矮?(同桌同学比较)

  同组同学互相交流,运用( )比( )高,( )比( )矮的互相说一说。

  (全班同学交流反馈)

  师:谁能说说在生活中看到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吗?

  生1:爸爸长得比妈妈高。

  生2:椅子比桌子矮。

  生3:课桌比讲台矮。

  ……

  (设计意图:学生年纪小,语言滞后于思维,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高矮的比较,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三、 体验相对、确定高矮

  (教师手握三枝笔)

  师:老师手里握着三枝笔,你们猜一猜,哪枝笔最长?

  生:(随便猜一枝)

  师:(亮出谜底)要怎么比,才能道哪枝笔最长呢?(学生上台比)

  师:这个同学把三枝笔的一端都放平,也就是说:有几样东西比较长短,必须有一端对齐,或者说要站在同样的高度才能比较。可是有时候碰到像这样的情况怎么比呢?(出示课本“三只小兔比高矮”的挂图)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事物比长短或比高矮时,必须一端对齐的比较方法。随后又引出,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一端对齐后再比较的特殊情况:领奖台上小兔高矮的比较,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的方法。)

  四、 应用知识、开展探索

  师:三只小兔比高矮,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没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师:那该怎样比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一比三只小兔的高矮吗?

  (学生讨论交流,再反馈)

  师:同学们想了好多办法,真棒!老师在这张图上画了一些格子,不知道这些格子能不能帮上你的忙?(出示第二张挂图)我们看,大白兔的后面,有一格一格的.格子,请大家边看边想一想,可以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谁最高谁最矮?

  (讨论交流,再反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

  《美丽的田园》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一幅情境图,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的。

  1.从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引入,让学生充当童话里的角色,用数学知识去帮助可怜的“丑小鸭”,从而获得成功感,萌发学习的愿望。

  2.我校正在进行一节课35分钟的课改实验,因此教学环节要少,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不同的问题,去思考交流。

  3.老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最后要让学生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让每位学生学会反思,无疑等于给每人配备了一位尽责的老师,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教学条件较好,配备了电脑、实物投影仪,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可能,非常有利于低年级的教师创设生动的情境,开展丰富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

  我班共有学生45人,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学生爱提“一共有多少?”“还剩多少?”等顺向思维的问题,而且学生如果上课伊始提不起兴趣,就很懒得去表达。因此,如何创设一个能调起学生积极性的情境至关重要。

  课堂实录

  (一)导入激趣

  1.创设情境,练习口算。

  师:同学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

  课件出示画面:一只丑小鸭抬头仰望着天空中飞过的白天鹅,眼里流露出悲伤、郁闷的眼神。

  师:丑小鸭多想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啊,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学生脱口而出:愿意。

  师:怎么帮呢?你们看,每只丑小鸭都带有5道口算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目都解答对了,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试试吧!

  课件逐一出示口算题(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学生非常踊跃。

  5道口算题得数正确后,就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学生积极性更高了。

  2.铺垫引入。

  师: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后,高兴地与同伴们一起飞呀飞,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板书课题:美丽的田园)

  课件出示画面:美丽的田园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美丽的田园里都有什么?看到这么美的环境,你想说些什么?

  生1:我们不能乱砍树,要爱护树木。

  生2:不能随便乱丢垃圾。

  师: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真高兴,你们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了要保护环境,真了不起。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给学生1分钟,使之充分地感知画面的各种信息,为提出问题打下基础。

  学生反馈。

  生1:湖里有8只天鹅,岸上有6只天鹅。

  生2:天空中有12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

  ……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互相交流,然后反馈。

  生1:湖里有8只天鹅,岸上有6只天鹅,一共有几只天鹅?(教师板书)

  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8+6=14)

  师: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生2:草地上一共有11只羊,白羊有6只,黑羊有几只?(教师板书)

  让学生解答这个问题,并说想法。

  生3:11-6=5,11只羊去掉白羊,剩下的就是黑羊。

  生4:5+6=11。

  这个算式很特别,出乎我的意料,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4:6只白羊加上5只黑羊就是11只羊了。

  师:那你的答案是?

  生4:6。

  师:你的答案在加号的后面,我们用括号把它标出来,醒目一些,好吗?

  学生满意地坐下。

  生5:湖的左边有9棵树,湖的右边有7棵树,……

  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打断了他的发言。

  生6:湖的右边应该是8棵树,这儿还有一棵。

  生7:不止8棵,还没画完。(画面湖右岸远处有7棵树,近处一棵树只画了一半,学生认为湖右岸近处应该还有几棵树。)

  师:这位同学的想像力真丰富,不过,我们就看屏幕上出现的,好吗?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数一遍,并板书:

  湖的左边有9棵树,右边有8棵树。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8:一共有几棵树?

  生9:湖的左边比右边多几棵树?

  生10:湖的右边比左边少几棵树?

  学生继续提问,解答问题。

  师小结:每个同学都在积极地动脑筋,提出了许多问题,真棒!老师想同学们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个有心人。

  (三)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四)介绍数字朋友(从多角度认识一个数)

  师:我们学习数学,就要和数字交朋友,你能不能介绍一下数字朋友呢?比如说“9”,你打算怎样介绍它呢?

  本想让学生看书,问题刚问完,几个学生马上举手。

  生1:4+5=9。

  生2:10-1=9。

  师:有没有其他的说法呢?

  生5:9里面有9个一。

  生6:妈妈买回来10个苹果,我吃了一个,还剩9个。

  师评价:这位同学还懂得联系生活呢。

  生7:9比8多1。

  ……

  师:每个小组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说说可以怎样介绍这个数字朋友。

  小组反馈。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略)

  你觉得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

  生:上课,小朋友们太吵了,没有听别人发言。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内容:

  《小明的一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2、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认读整进、半时。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认识整点与半点的特点。

  教学准备:

  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2、出示各种漂亮的钟,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

  3、拿出实物让学生辨整点与半点时钟分别是如何敲的?

  二、探索新知识。

  1、说说钟面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2、说一说。

  (1)说说课本当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结合小组讨论。

  (2)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3、认一认。

  具体地说说小明几点在干什么?

  4、比一比。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半时和整时的区别,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讨论完后请小组长代表发言,最后教师作出总结。

  三、结合实践。

  1、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四、练一练。

  1、第1、2题都是巩固钟表的认识。

  2、小调查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说一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作为一次家T作业,第二天来进行组织交流。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二课时《小芳的一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认读钟表,体会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情况,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看一看,认一认,比一比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认识整时过一点或者差一点整时的情况。通过看一看,拨一拨,连一连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读钟表。

  3、情感态度目标: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难点:

  用语言准确描述“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表盘、钟面图片

  学具准备:

  学具盒中的表盘、"快乐的星期天"表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有一个小朋友也想加入到我们的学习中来。她的名字叫小芳,她给我们带来了她一个上午的时间安排,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小芳的上午)

  1、尝试认表。

  ⑴多媒体课件出示书上第一幅图,让学生认一认图中的钟表。

  提问:①小芳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六时刚过一点点的时候刷牙)

  ②你是怎样认出时间是6时刚过?

  情况一:认为是6时,教师引导:看一看分针正好指向12么?分针刚刚走过12,应该是6时刚过。

  情况二:认为是6时3分,教师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情况三:认为是6时刚过,教师引导6时整的时候时针正好指6,

  分针正好指向12;而现在时针刚刚走过6,分针过了12,

  应该是6时刚过。

  教师小结:分针刚刚走过12,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刚过。

  ⑵多媒体课件出示书上第二幅图,让学生认一认图中的钟表。

  提问:①这是什么时间:(快8时)

  ②为什么认为是快8时

  情况一:7时55分,教师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

  现在时针接近8,快要走到8;分针还不到12,应该是快8时。

  情况二:8时55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进行辨认,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情况三:快8时,教师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师小结:时针接近几,快要走到几,分针还不到12,就是快几时。

  【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尝试认表,教师帮助总结整时过一点或者差一点整时的特点。】

  ⑶第三幅图,是9点整,学生认读没有困难。问学生:你是如何认读的?(9时整的时候时针正好指向9,分针正好指向12)

  ⑷第四幅图,放手让学生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读的。

  (快10时现在时针接近10,快要走到10,分针还不到12,应该是快10时。)

  2、说一说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又学会了认读新的时间,现在同学们把时间和小芳在做什么连起来说一说,小芳的上午是如何度过的?从小芳的身上,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3、比较、区别

  老师出示两个钟面,一个是12时刚过,一个是快12时

  读出两个钟面的时间,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学生反馈总结

  (12时刚过的时针刚刚走过12,分针过了12;快12时,时针接近12,快要走到12,分针还不到12。)

  教师揭示“整时过一点”和“差一点整时”的特征:由于时针、分针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时间不同。几时刚过的钟面是时针刚刚走过几,分针过了12;快几时的钟面是时针接近几,快要走到几,分针还不到12。

  【通过比较12时刚过和快12时的区别,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整时过一点和差一点整时的印象,掌握整时过一点和差一点整时的基本特征。】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第一题,小动物读得对不对,请你把错误的读正确。

  (先让学生独立辨认,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反馈)

  错例

  ①小燕子:第3个钟面上的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应该是6时。它把时针和分针搞错了!

  ②小狗:它的钟面上的时针就快到12了,分针也快到12,应该是快12时。

  2、连一连(课本93页第2题)

  3、动手操作:安排“快乐的星期天”

  每组小组长拿出"快乐的星期天"的情境图,小组合作,在图上帖上自己组选择的合适的时间。

  活动规则

  1、先小组有秩序的讨论出每个情境的合适时间。

  2、再在组长的带领下将钟面贴在"快乐的星期天"的情境图上。

  3、各组找一名小朋友汇报。

  (各小组代表反馈,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作业:在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内容:

  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1.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铅笔、投影。

  教学过程:

  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

  请表演的小朋友上台表演,师口述内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大兔说:我买9支铅笔。大兔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 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 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 10-9=1 1+5=6

  (3)、把9分成5和4, 15-5=10 10-4=6

  (4)、9+6=15 15-9=6

  4、尝试练习

  (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巩固算法

  1、基本练习(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

  在游戏中进行计算。

  3、 发展练习,(练一练教学游戏)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1.一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教案

2.实数北师大版数学初二上册教案

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4.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bpmf》教案

5.北师大版数学教案

6.初中数学北师大版教案

7.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案:锄禾

8.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

9.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左右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