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霍》文言文历史来源

2024-12-17 文言文

  在学习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百家姓·霍》文言文历史来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来源

  「霍」源出 ;

  出自姬姓, 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广韵》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初年,文王第六子叔处,受封于霍国(在今山西省霍县)。其时霍叔与管叔. 蔡叔共同监管殷商遗民,称为"三监" 。周成王时,武庚伙同霍叔等叛乱,平息以后,霍叔降为庶人。霍国后裔,以国名"霍"为氏。

  家族名人

  霍去病 (公元前140-前117年)

  为一代名将。十八岁任侍中。六次出击匈奴,穿沙漠,远征至狼居胥山。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元甲

  地望分布

  山西太原,四川成都 。

  迁徙分布

  霍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六十位门阀。

  霍(Huò)姓源于山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就是距现在3100多年前,那个时候正是西周初期,周武王把他的弟弟叔处封在霍地,就是现在山西省临汾地区的霍州市,称为霍国,后来霍叔和蔡叔、管叔一起奉命监管殷商遗民,当时称他们为三监。后来,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霍叔也受到了牵连,最终被周成王废为庶人,而霍叔的始封地霍国依然存在,一直到春秋时期才被一度称霸的晋国所灭,霍国的后人为了不忘故国,从此就以国为氏而姓了霍。在临汾市郊区的高堆村居住的霍氏人家,就是汉代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后裔,他们在这里世代繁衍,已经生活了2000多年了。

  上下几千年,霍州的一切无不打上霍字的烙印,霍山(霍岳、霍泰山、霍太山、霍太)、霍王、霍叔、霍国、霍邑、霍氏、霍君、霍公故居、霍伯、霍汾、霍山王、霍山公、霍泉、霍水、霍州署、霍陶、霍瓷、霍窑、霍州、霍县、霍汾县,直至现代的霍电、霍矿、霍煤、霍中,等等,无不与霍字有缘。一个“霍”字、万中情怀,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不到霍州来,不知始祖情。

  霍姓人氏由其发源地山西向外迁徙的历史始于秦汉之际,他们最初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徙。

  晋太公灭霍后,晋国的政治和社会陷入混乱之中,汉献帝时,天下大乱,军阀混乱,外来入侵,世事艰难,灾祸绵绵,王朝更迭,不绝于史书的天灾人祸。

  到宋朝时期,便开始向广东、海南、江苏、福建等地迁移,广东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石头村,就建有明清时期霍氏祠堂,明末清初,居住广东、福建沿海一带霍氏族人,经彭湖列岛,开始向台湾迁移,形成了台湾今天的霍氏族氏。霍氏人氏向外迁徙不是孤立的,与中原的移民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朱元璋下令山西向外移民,从明洪武三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370~1416年),明王朝先后进行了八次移民。明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村移民,霍氏子孙部分迁往异地他乡,也有外出居官,或甘肃或广东,逐居外地。据霍兴成撰文,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临汾霍裔向下为官,让其子弟某随肃王朱瑛到甘肃、兰州练兵,官至参将或副将,其子孙散居于靖远、会宁、海源一带。

  霍氏族人是在明末清初从福建迁到台湾的。

  时至今日,霍氏后代播迁于全国,描迁于海外,乃至全球。霍氏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有很多,所以一提起霍氏,就不禁使人感受到一种威武雄壮的英雄气概。

  • 相关推荐

【《百家姓·霍》文言文历史来源】相关文章:

《百家姓.孟》文言文的历史来源01-03

《百家姓·姚》文言文及历史来源06-10

《百家姓.尤》文言文的历史来源11-18

编程语言的历史来源?10-04

莫姓的来源和历史08-02

金姓的来源和历史07-22

烧饼的来源和历史典故11-28

《百家姓·符》文言文11-18

霍光传文言文阅读翻译03-28

希腊字母的历史来源及其读法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