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首先要解决“言”和“文”的问题。“言”是指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掌握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文”是对文章主题与思想的把握,体会文本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多地关注“言”,让原本饶有趣味的作品,在师生的共同肢解下,只剩枯燥乏味的字、词、句,进而忽略了“文化”的教育功能。
《核舟记》一文的教学,“言”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文下注释详细,学生可通过归类总结与对比分析,理解与掌握字词;那么,怎样解决“文”的问题呢?细细盘点起来,这枚小小的核舟,承载着这样的文化信息:
第一,核雕文化。
据《核工记》载,明末清初核雕工艺堪称一绝,核雕精品是当时江浙一带缙绅商贾的热门藏品。桃、橄、杏等果核经民间艺人巧手精雕,成了扇坠、念珠、手串等装饰品,核舟是当时奇货可居的艺术珍品。在核雕中,橄榄核雕最为常见,桃核舟最为名贵。从选料到设计布局,再到雕刻完成,需要艺人具备超乎想象的耐心和近乎传奇的技艺。民间自古以来一直把桃木奉为祛邪扶正、避凶趋吉之物,如桃符、桃梗等,因而桃核舟的产量屈指可数,为宫廷秘藏,贵比金银。所以,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的禁区,当时能雕刻桃核舟的大师寥寥无几。
第二,名人文化。
这枚核舟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苏轼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大家学过他被贬黄州时所作《记承天寺夜游》,而核舟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十六字,恰出自苏轼被贬黄州时另外两篇文章《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此二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作者长期被贬而又能自解其愁的仙风道骨。
第三,宗教文化。
苏轼政治上坚持儒家的人世精神,在生活上则更多地持有庄禅的旷达态度,执着超脱,无往不可。事实上,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并未提及鲁直、佛印二人,但王叔远并没有拘泥于苏轼夜游赤壁的原型,而是通过大胆的想象,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一个似不真实、却又令人深信不疑的艺术品。他“安排”黄庭坚与他们同游赤壁,合乎艺术的真实。而船头又安排了和尚佛印,也不是无稽之谈,因为苏东坡的世界观非常矛盾复杂,他不仅对儒家思想、道家哲学深有研究,而且也精通禅学,与和尚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可见王叔远对苏东坡的宗教信仰了如指掌,想藉此刻舟,有所披露。
至此,《核舟记》一文的教学,就不是单纯的“言”的内容了,更不是简单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高超技艺的赞叹”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所能包容的。语文教学需要有文化培育。文言文形式典雅、内涵丰富,是古人思想精髓的集结。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如是说,“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其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依赖于“言”与“文”的紧密结合,二者不可或缺;重文言字词解释、轻文章内涵感悟是舍本逐末;忘却了“工具”之外的清风明月、秦砖汉瓦,忽略了内在的文化追求,文言文教学就会失去其灿烂的本色。
因此,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言”尽之后,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终结,还应该把文学史上的灿烂图画展示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语言文字再次感受历史文化、奇闻异事的熏陶。这样,带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几个干瘪的生字词,而是无限绚丽的文化视野。
- 相关推荐
【文化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元素】相关文章:
文化的几个元素作文01-28
《元素》的教学反思10-20
精选元素教学反思05-20
《元素》教学反思05-20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11-11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10-20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04-22
《元素》的教学反思模板08-15
文化对礼仪的重要性12-12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