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高考文言文知识整理

2021-06-10 文言文

  一、通假字

  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

  3.非抗于九国之师(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

  4.孝公既没(没,通“殁”,死)

  5.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

  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8.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

  9.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

  1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点,毛病)

  二、古今异义

  1.国家

  古义:指诸侯封地(诸侯国),大夫封地(家);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全国)

  2.爱人

  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

  3.以为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4.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5.河

  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

  6.橹

  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池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8.赢

  古义:担负,背负;今义:胜或获得

  9.以致

  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

  ②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

  ③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④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南,向南)

  ⑤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

  ⑥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内,对内;外,对外)

  ⑦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2.名词作动词

  ①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 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

  ④ 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

  ⑤ 将数百之众(将,带领)

  ⑥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

  ⑦ 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

  编辑推荐: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成语大全

  编者按: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课本成语第一部分

  1.峥嵘岁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 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 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 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 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 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 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 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 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 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10.放浪形骸 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 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 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 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 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 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 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 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 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 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 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 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 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 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 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 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 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 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 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36.扭转乾坤 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二部分

  1.蓊蓊郁郁 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 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 形容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 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杨柳依依 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9.九死不悔 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10.瞻前顾后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1.卓尔不群 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12.日月不淹 日月飞快地运转,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3.楚楚可怜 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14.坚如磐石 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15.去日苦多 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16.天下归心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17.少长咸集 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贤毕至 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了。

  19.曲水流觞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随事迁 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21.游目骋怀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22.放浪形骸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23.感慨系之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4.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 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6.遗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27.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8. 杯盘狼藉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29.如泣如诉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0.余音袅袅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1.终南捷径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32.容有底止 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的意思。

  33.责无旁贷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4.旁稽博采 两词意义相仿,连用表示从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长处之意

  35.骇人听闻 指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

  36.义愤填膺 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37.安之若素 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素,泰然处之。

  38.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内心焦急万分。

  39.无济于事 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40.空头支票 无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

  41.不言而喻 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

  42.息息相关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43.休戚相关 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44.休戚与共 忧患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45.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46.浅尝辄止 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坚韧不拔 形容意志坚强,有毅力,毫不动摇。

  48.卓有成效 卓,特别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绩、效果。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三部分

  1.谨小慎微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2.寄人篱下 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3.小家碧玉 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4.入不敷出 收入不够支出。

  5.横七竖八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6.吞吞吐吐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7.沸反盈天 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8.为所欲为 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9.遍体鳞伤 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10.皮开肉绽 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11.胆战心惊 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2.喜出望外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3.地崩山摧 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1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15.磨牙吮血 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16.杀人如麻 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17.千呼万唤 指呼唤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轻易出面。

  18.切切私语 指在暗中小声说话。

  19.珠盘玉落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20.整衣敛容 现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脸色严肃起来。

  21.秋月春风 比喻良辰佳景、美好岁月。

  22.暮去朝来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23.门前冷落 形容来来往往的人极少。也作“门庭冷落”。

  24.杜鹃啼血 本指杜鹃啼鸣,形容鸟类啼声的悲苦。

  25.司马青衫 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形容十分悲伤。

  26.弃甲曳兵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27.五十步笑百步 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28.祸起萧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9.锲而不舍 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0.席卷天下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31.包举宇内 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32.囊括四海 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33.追亡逐北 追击败走的敌军。

  34.因利乘便 凭藉有利的'形势。

  35.云集响应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36.斩木揭竿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37.深谋远虑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38.同年而语 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39.瓮牖绳枢 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40.畏葸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唐宋八大家简介--韩愈(传世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听颖师弹琴》)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事业无穷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圣人无常师。(《师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点击返回:

  (目录)

  专题推荐:

  《胡同文化》生字词整理

  【编者按】为您整理了语文基础知识:《胡同文化》生字词整理,希望对广大考生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酱油:(jiang you )

  原句: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车水马龙:che shui ma long 车辆像流水,马连成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非常繁华热闹。

  原句: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镊子:(nie zi )

  原句:(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

  喧闹:xuan nao

  原句: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安土重迁:an tu zhong qian 稳定安适的居住环境,不愿轻易地搬迁。形容对乡土的留念。

  原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房檩:(fang lin )

  原句: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

  破家值万贯:

  原句: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婚丧嫁娶:hun sang jia qu

  原句:“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

  礼数:li shu 礼貌;礼节。

  原句:“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国子监:guo zi jian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原句: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冷眼旁观:指用冷漠或冷静的态度,置身事外观看其发展。

  原句: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

  原句: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策源地:策划与发源之地。

  原句: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

  2016年高考文言文强化练习:范文正正直

  本文主要结合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为考生准备了“高考语文文言文强化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高考频道提醒考生,考前可以多看一些文言文范文,扩大对课本以外的浅显的文言文阅读。下面请看正文:

  32、范文正正直

  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①范文正: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②悴:忧。③睢阳:古地名。④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⑤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⑥而:你。⑦俾:使。⑧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

  【文言知识】说“辞”。“辞”是个多义词。一、指“推辞”。上文“文正方辞避”,意为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二、指“告别”。《木兰诗》:“言词”、“文词”。如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意为文辞只要通顺就可以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游 ②方 ③以 ④成立

  2、翻译:①会术者病笃 ②不足以付, ③内文正怀中

  3、“当以还汝”中省略了介词宾语

  4、理解:这件事说明范仲淹

  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为④成家立业2.①适逢那个有道术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给他③放在范仲淹怀里(内,同“纳”)。3.之当以[之]还汝。4.不自私,不贪利,为人正直。

  《荆轲刺秦王》训练提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樊於期(wūqī) 忤视(wū)提轲(tí) 谒见(yè)

  B.夏无且(qiě) 戮没(lùméi) ?击(zhèn) 唱和(hè)

  C.?目(tián) 惊愕(è) 中庶子(shù) 被八创(chuàn?)

  D.箕踞(jījù) 目眩(xuàn) 贻笑大方(yí)

  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谒,拜见。②.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关系。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⑤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职,职任、职责。⑥.士皆?目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⑦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谢罪。⑧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就,成功。

  A.①③⑤⑦ B.①②③④ C.⑤⑥⑦⑧ D.②④⑥⑧

  3.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臣拊心日夜切齿也,乃今得闻教 ③顾计不知所出耳

  ②燕王拜送书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④荆轲顾笑武阳

  A.两个“闻”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

  B.两个“闻”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相同

  C.两个“闻”字相同,两个“顾”字相同

  D.两个“闻”字相同,两个“顾”字不相同

  4.对下面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有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解释:知道荆轲出使目的的太子和他的宾客,都穿着白色的丧服来给荆轲壮行。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解释:今天前去不讲信任,那么秦王就不可能亲近。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解释:今日前行却不能好好活着回来复命的人,是没用的无能鼠辈。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解释: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5.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项是( )

  A.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用法的一项是:

  A.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B.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C.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7.易水诀别,是课文最精彩的场面之一,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

  8.荆轲行刺秦王失败,千百年来给人们留下无穷的惋惜和遗憾。但是,一般都认为荆轲的失败是必然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课文作些探讨分析。

  解析与答案

  1. 解析:A项“期”jī,“忤”wǔ,“提”dī。B项“且”jū,“没”m。C项“?”chēn。“创”chuān?。

  答案:D。

  2.解析:①谒,多义词,据上文太子语意,此处应释为“请求(行动)”。③被,句中用如动词,遭受。⑤职,古今意义不同,防止用今义释古义,句中是“赋税”的意思。⑦谢,告诉,解释。荆轲说辞,是向秦王解释,说清楚秦武阳为何“振恐”,而没有谢罪的内容。

  答案:A。

  3.解析:①闻,听到,动词一般用法,②闻,使……听到,动词使动用法。①顾,副词,表轻微转折,只是,只不过。②顾,动词,回头。

  答案:B

  4.解析:A项要注意两点,一、这是一个定词后置句,哪是中心语,哪是定语,不能有错。本句后置的定语是“知其事者”,中心语是“宾客”,而不是“太子及宾客”。二、“白衣冠”,课本和《教师用书》都认为是“丧服”,显示送行的悲剧气氛。其实,在古代白色衣服是平民衣服,当然也可用作丧服。在本文中不宜解作丧服,因为无论太子、宾客,还是荆轲,虽然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但也怀着必胜的信念,易水送别当是壮行,不会只是悲哀。本书认为因行刺秦王是秘密行动,这是太子和宾客有意化装为平民,以掩人耳目。B项也要注意两点,一、句子内部的关系,这是一个假设复句,“今……,则……”是关联词,当译为“如果现在……,那么……”。二、信,在句中作动词“无”的宾语,当释为名词,信物。C项是判断句式。D项状语后置句式,“之”字后省略了介词“以”。

  答案:AB

  5.解析:A项定语后置句,“人”中心语,“无不立死者”后置定语。B项“为”表被动。C项定语后置句,中心语“群臣”,“侍殿上者”后置定语 高中历史。D项“见”表被动。

  答案:A与C;B与D。

  6.解析:A项虚词“以”通“已”。BC项“还”通“环”,绕。C项“卒”通“猝”,突然。D项“陈”通“阵”,排列、布署。

  答案:无。

  7.解析;这是一道写作知识题,解答时必须对有关场面描写的方法有一定了解。场面描写的主要方法有:捕捉场面特点;采取点面结合;用背景衬托;安排恰当顺序等。

  答案:(1)抓住特点:易水送别的特点有二,一是诡秘,因此作者抓住“白衣冠”,二是悲壮,因此作者突出音乐和人物的神态。(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而写荆轲时,“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用肃杀秋风、寒冷易水为背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易水诀别的场面描写,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壮士出征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8.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见解。分析时既要考虑大的社会背景,也要考虑荆轲的具体谋划,防止只顾其一端而失之偏颇。

  答案:从大的背景看,秦统一六国是历史趋势,荆轲企图通过行刺秦王来改变这一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说,荆轲的失败是必然的。但从具体过程来看,荆轲刺杀秦王成功的机率却是极大。如果荆轲一开始就定下刺杀之计,的确,完全有可能一举偷袭成功。所以,荆轲自己总结:“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临死时后悔莫及,也在情理之中。陶渊明总结:“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图穷匕首见的瞬间,咫尺之内完全可以逼秦王就范,蔺相如不是“五步之内请得以颈血溅大王”而制服了秦昭王?秦王徒手“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众大臣“尽失其度”,不是极好追杀?即使在“断股”之后,也可以掷出匕首,“一击而中”:荆轲的机会实在太多了,可惜呀!荆轲手无缚鸡之力,任秦王挣脱逃出;腿无“行神太保”之功,任其“还柱走”;手无百步穿杨之能,一击不中:荆轲不死,谁死?再从荆轲的谋划过程来看,可以说思虑极其周密,但很可惜,由于心高气傲,呈一时之勇,竟而功败垂成。他明知不能用秦武阳做副手,因为受了燕太子丹一点刺激,便不顾后果,愤然出行。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自古至今,人类留下了多少应该永远记取的教训!

  典故大全之人事 病死

  人事/病死

  【耳虚闻蚁】《世说新语·?漏》:“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O指身体虚弱。宋苏轼《次韵乐著作野步》:“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另参见动物部·走兽“殷牛”、动物部·虫豸“床下蚁”。

  【西子病】参见人体部·其他“捧心”。唐司空图《村西杏一花二首》之一:“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

  【李贺得疾】参见文明部·诗词“锦囊诗草”。O喻苦心写作,呕心沥血。宋陈师道《和黄预病起》:“李贺固知当得疾,沈侯可更不胜衣。”

  【伯牛灾】《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O指不治之症。唐王维《哭褚司马》:“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

  【沈郎】参见人体部·肢体“瘦沈腰”。唐牟融《山中有怀李十二》:“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穷是病】参见人事部·贫贱“原宪贫”。宋苏轼《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之一:“世俗何如穷是病,神仙可学道之余。”

  【相如渴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O指渴饮或有疾病。唐唐彦谦《奏捷西蜀题沱江驿》:“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柳生肘】《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曰:“柳、瘤字,一声之转。”O指疾病或灾变。宋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迎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当时修道颇辛苦,柳生两肘乌巢肩。”另参见人体部·肢体 “杨枝肘”、植物部·木本“柳生肘上”。

  【秦痔】《庄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O指阿说馅媚、出卖人格而求取物质利益;或泛指痔疮。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尚怜秦痔苦,不遣楚醪沉。”另参见政事部·贪佞“吮痈”、人事部·行止“舐痔”。

  【病入膏肓】《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O指不治之症,或喻事态已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金王若虚《论诗》:“功夫费尽漫穷年,病入膏肓不可携。”另参见人体部·其他“疾在膏肓”、九流部· 医术“膏肓”。

  【病庄舄】参见人事部·情感“庄舄思归”。宋苏轼《次韵定国见寄》:“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

  【疾竖】参见人事部·病死“病入膏肓”。宋陆游《秋晚幽居》:“吴中秋色气犹和,疾竖其如此老何。”

  【九原可作】《国语·晋语》:“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O喻死者再生。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四:“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邴曼容。”另参见部·土石“九原”、部·城建“九原”。

  【天上召】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李贺字)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一言:…… 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O指才子英年早逝。宋欧阳修《吊黄学士三首》之二:‘“共疑天上召,更欲水边招。”另参见器用部·宫室“白玉楼”。

  【见飞?】参见人事部·情感“?鸟悲”。唐温庭筠《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之一:“粉署见飞?,玉山猜卧龙。”

  【化虫沙】参见人物部·其他“虫沙猿鹤”。金元好问《石岭关书所见》:“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达。”

  【凤归天】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鸾”。唐姚合《题梁国公主池亭》:“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惊起凤归天。”

  【邓通死饥】参见人事部·贫贱“邓通饿死”。唐杜牧《杜秋娘诗》:“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

  【玉棺仙令】参见器用部·其他“玉棺”。清吴雯《自郏县至南阳五日山水风土不无感怀成诗九首》之二:“寥落孤城傍翠微,玉棺仙令去何归。”

  【白鸡梦】《晋书·谢安传》:“(谢安)因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O指死亡。唐李白《东山吟》:“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另参见天文部·时令“白鸡年”、动物部·飞禽“白鸡”、人事部·睡梦“鸡梦”。

  【白鹤归】参见动物部·飞禽“辽东鹤”。O喻人去世。唐李德裕《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伍员死】参见人体部·头面“伍员抉目”。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弃吴江】参见地理部·水流“伍员潮”。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鸡犬无还】参见九流部·神仙“云中鸡犬”。唐邵谒《经安容先生旧居》:“云雨有归时,鸡犬无还日。”

  【金谷堕楼】《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石崇不予,孙秀怒,遂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 ‘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O指美人遇难。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庙》:“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 另参见器用部·宫室“绿珠楼”、文明部·歌舞“绿珠歌”、人物部·妇女“绿珠”。

  【星坼】《晋书·张华传》:“初,(张)华所封壮武郡有桑化为柏,识者以为不祥。又华第舍及监省数有妖怪。少子韪以中台星坼,劝华逊位。华不从……遂害之于前殿马道南。”O用以悼亡。唐温庭筠《题车安里工相林亭》:“星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另参见天文部·天体“台星坼”。

  【修文地下】参见人物部·人杰“地下郎”。唐杜甫《哭李常侍峰》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剑化】参见武备部·兵器“丰城龙剑”。O喻人去世。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泰山颓】《礼记·擅弓上》:“孔子蚤(早)作,负手曳杖,消摇(同“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人,当户而坐。……(子贡)趋而人,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东阶)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O喻指人去世。唐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母学士》:“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另参见地理部·土石“泰山毁”、器用部·宫室“奠楹”、人事部·睡梦“梦楹”。

  【毙长途】参见天文部·天体“夸父逐日”。O指劳累而死。唐僧鸾《苦热行》:“饮流夸父毙长途,如见当中印王字。”

  【得牛眠】参见九流部·杂技“卜牛眠”。清赵翼《为伟儿得葬地感赋》之二:“忽欣来蝶梦,恰报得牛眠。”

  【惜余香】三国魏曹操《遗令》:“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指众妾)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O喻临死前对妻儿的思念。南朝梁沈约《八咏诗》:“一朝卖玉碗,眷眷惜余香。”另参见地理部·城建“铜雀分香”、器用部·衣冠“卖西陵履”、器用部·日用“分香”。

  【郭泰碑铭】《后汉书·郭泰传》:“明年春,(郭泰)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 ‘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耳。'”O称颂人生前品行。唐罗隐《围城偶作》:“自从郭泰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人。”另参见器用部·宫室 “郭碑”、文明部·文章“有道铭”、人事部·谬误“蔡邕愧”。

  【黄垆别】参见器用部·宫室“黄公肆”。清袁枚《挽范莪亭孝廉》:“何图白首逢,遽作黄垆别。”

  【悬剑】参见伦类部·师友“挂剑”。唐骆宾王《夕次旧吴》:“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嗟龚胜】参见政事部·忠直“龚胜耻事新”。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之一:“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醉后悲】参见人事部·情感&ldquo 高考;咽羊昙”。唐司空曙《哭苗员外呈张参军》:“季子生前别,羊昙醉后悲。”

【《过秦论》高考文言文知识整理】相关文章: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08-17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过秦论知识点总结03-26

文言文过秦论解说和知识点总结04-01

高中文言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04-03

《过秦论》文言文翻译09-09

高考文言文知识06-13

过秦论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06-13

其文言文知识点整理03-31

文言文《过秦论》全篇分享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