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假字 知识点总结
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1)通假字的形式
①"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
②"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2)通假字的种类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座)
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廷)
③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
例:无陇断焉。(《愚公移山》)(陇-垄)
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代替。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慧)
常见通假字例释
以下内容按照通假字、本字、释义、例句及出处顺序整理
说,悦,愉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女,汝,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知,智,智慧,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还,旋,回转,掉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汤,烫,用热水焐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齐,剂,汤药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止,只,仅仅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阴,荫,树荫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屏,摒,舍去,屏弃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
帖,贴,粘,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火,伙,同伴,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竦,耸,高,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争,怎,怎样,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见,现,出现,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要,邀,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指,直,一直,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的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之通假字04-02
通假字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03-28
文言文通假字的知识点06-14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04-02
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归纳04-04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2-05
初中的文言文通假字知识06-14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06-13
初中文言文的通假字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