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2024-04-16 文言文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1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⑴忘 路 之 远 近

  ⑵太 守 即 遣 人 随 其 往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

  ⑷闻之,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⑴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桃花源的美景。

  ⑵“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则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5.村中人为什么要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忘∣路之远近;

  ⑵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2.⑴不要说,(更)不必说;

  ⑵交错相通;

  ⑶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⑷计划,规划。

  3.(村中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4.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直属。”

  ⑵“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害怕外人知道后会来扰乱这里宁静祥和的生活。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2

  《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6—9题。(1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解释下面加粗字词的的含义。(3分)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如外人 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小题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5分)

  【小题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答案

  【小题1】(3分)(1)类(2)都(3)请、邀请

  【小题1】(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3分)(2)率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再没有出去过。(3分)

  【小题1】热情好客(2分) 桃源人害怕外人破坏他们与世隔绝和平安宁的生活。(与此大意相近即可)(3分)

  【小题1】(4分)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意合即可。〔“和平”与“平等和谐自足”两点每点各2分)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3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⑵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与外人断绝了来往。

  2.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个理想的社会,它“理想”在哪里?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的.?

  答:①景色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生活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③人情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文末为什么写众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假设太守找到了桃花源,它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答:这表明桃花源也真也幻,在现在中是不存在的。这样会使桃花源的社会也变得一样黑暗,桃源人将过上困苦生活。“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4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24、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2分)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4分)

  (1)黄发垂髫(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采药至衡山(4)深入忘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2分)

  A、不知有汉 相谓曰

  B、忘路远近 水陆草木

  C、一人便笠自障 先帝不臣卑鄙

  D、真无马邪 余人各复延至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28、【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一词相仿。(1分)

  29、【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

  24、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2分)

  25、(1)小孩(1分)(2)妻子和儿女(1分)(3)曾经(1分)(4)通“返”,返回(1分)(共4分)

  26、B(2分)

  27、(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分)(2)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动的踪迹,(他们两个人)对此感到很奇怪。(2分)(共4分)

  28、豁然开朗(1分)

  29、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 相关推荐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06-27

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参考11-08

《魏王遗楚王美人》文言文练习附答案01-21

《赤壁》阅读答案练习附答案11-03

《野望》诗词练习附答案08-29

《南乡子》诗歌练习附答案07-01

文天祥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目附答案06-16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桃花源记(附答案)06-20

养花与养人阅读练习附答案03-17

《治学》阅读练习附翻译与答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