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规传文言文翻译

2023-04-20 文言文

  在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陈规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陈规传

  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词赋进士,南渡为监察御史。贞祐三年十一月,上章言:“警巡使冯祥进由刀笔,无他才能,第以惨刻督责为事。由是升职,恐长残虐之风,乞黜退以励余者。”诏即罢祥职。四年七月,上章,上览书不悦,诏付尚书省诘之。宰执恶其纷更诸事,谓所言多不当,于是规惶惧待罪。诏谕曰:“朕始以规有放归山林之语,故令诘之,乃辞以不职忌讳,意谓朕恶其言而怒也。朕初无意加罪,其令御史台谕之。”寻出为徐州帅府经历官。正大四年十月,规与右拾遗李大节上章,劾同判大睦亲事[注]撒合辇谄佞,招权纳贿及不公事。由是撒合辇竟出为中京留守,朝廷快之。初,宣宗尝召文绣署令王寿孙作大红半身绣衣,且戒以勿令陈规知。及成,进,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辈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上因叹曰:“陈规若知,必以华饰谏我,我实畏其言。”盖规言事不假借,朝望甚重,凡宫中举事,上必曰:“恐陈规有言。”一时近巨切议,惟畏陈正叔耳,挺然一时直士也。后出为中京副留守,未赴,卒,士论惜之。规博学能文,诗亦有律度。为人刚毅质实有古人风笃于学问至老不废浑源刘从益见其所上八事叹曰宰相材也每与人论及时事辄愤惋盖伤其言之不行也南渡后,谏官称许古、陈规,而规不以讦直自名,尤见重云。死之日,家无一金,知友为葬之。

  翻译

  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中词赋科进士,宋室南渡后任监察御史。贞祐三年十一月,上奏章称:“警巡使冯祥由刀笔吏晋升,并无其他才能,只是将残酷苛刻的督察责罚当作职责。因为这而晋升职务,恐怕会助长残忍暴虐的风气,(我)请求罢黜斥退(他)来劝勉其他的人。”皇上下诏立即罢免冯祥职务。贞祐四年七月,陈规上奏章,皇上看了奏章不高兴,下诏令让尚书省责问陈规。宰相讨厌陈规变乱更改各种事务,认为他所说的事大多不妥当,于是,陈规惶恐地等待皇上降罪。皇上下诏告诉他们说:“我当初因为陈规(奏章中)有归隐山林这样的话,所以让人责问他,(他)却用不知道忌讳作为说辞,意思是说我讨厌他的话而发怒。我当初本来无意加罪于他,让御史台(把这个意思)告诉他。”不久出任徐州帅府经历官。正大四年十月,陈规与右拾遗李大节上奏章,弹劾同判大睦亲事撒合辇谄媚奸佞,揽权受贿以及为政不公的事情。因为这撒合辇最终被调出都城担任中京留守,朝廷大臣们对此都感到快意。当初,宣宗曾经召见文绣署令王寿孙,(要他)制作大红色的长及半身的绣花衣服,并且告诫他不要让陈规知道此事。等到衣服制成,进献给皇上,皇上召见王寿孙问:“可曾让陈规等人知道?” 王寿孙叩头下拜说:“臣侍奉在宫闱禁地,凡是宫中的大小事情都不敢对外面的人讲,何况还当面接受了皇上的训示呢!”皇上于是叹息说:“陈规如果知道此事,一定会因为华美的服饰一事劝谏我,我的确害怕他的谏言。”陈规进谏毫不宽容,不留情面,在朝中极富声望,凡是宫中要做什么事,皇上一定会说:“恐怕陈规有话说。”当时皇上的近臣们私下议论,只害怕陈正叔,(陈规)是当时突出的正直人士。后来陈规出任中京副留守,没有上任就去世了,士人们都很惋惜他。陈规学问渊博,能写文章,写诗也讲究格律法度。他为人刚强坚毅、质朴诚实,具有古人风范,专心治学,到老年也不停止。浑源人刘从益看到陈规奏章中所论述的八件事,叹息着说:“这是做宰相的人才啊!”(他)每当和别人谈论到时政时总是感到愤激惋惜,哀叹陈规的谏言没有得到施行。南渡以后,谏官中,人们(只)称赞许古、陈规,而陈规不以敢言刚直自称,尤其被人看重。陈规去世的时候,家中一点钱都没有,知己友人料理安葬了他。

  人物简介:

  陈规(1072年—1141年),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南宋军事技术家。

  陈规是明法科进士,历任通职郎、县令等职。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入侵,寇盗四起,陈规以安陆县令代理德安知府之职,进讨群寇,接连获胜。建炎元年(1127年),陈规升任直龙图阁、德安府知府。期间抗御群盗,颇有盛名。不久入朝任显谟阁直学士,随后又调任为池州知府、沿江安抚使。绍兴十年(1140年),改任顺昌府知府,期间与刘锜一起抗击金兵。绍兴十一年(1141年),改任庐州知州兼淮西安抚使。到任不久即去世,终年七十岁,赠右谏议大夫。乾道八年(1172年),追封陈规为忠利侯,后又加封智敏侯。

  陈规守德安时,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这种火器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被后人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人物主要影响:

  军事思想

  陈规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在《守城录》四卷中。《守城录》按内容分《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守城机要》、《德安守御录》三部分,着重于对守城用兵之道的阐发,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军事防御专著。在《守城录》中,陈规针对前人城池攻防战的得失结合自己的军事实践,较早提出了“重城重濠”、“守中有攻”及使用新式火枪等城邑防御战理论和方法,可谓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在中国兵家思想史上最早的和比较明确的表述了。他的“守中有攻”既是战术思想,又是战略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重大影响。如宋高宗时,注重军事采编的徐梦莘在《三朝北盟会编》中全文录入了陈规的《靖康朝野佥言后序》;乾道八年(1172年),宋孝宗下诏刻印陈规所写的《德安守城录》颁行天下,作为其他将领守城时的参考和借鉴,将其视作城防术之圭臬。此外,其内容还被后世诸多兵书所引用。如明朝钱旃的《城守筹略》就是以《守城录》为启端,在此基础上加以深入研究并扩其范畴而来。

  《守城录》也是陈规九御德安军事经验的总结,直接指导了顺昌保卫战,陈规在南宋初坚守德安一域之地十五年,在无强力外援的形势下,能够与数倍于己之敌九战九捷,未尝一负。其军事防御思想堪称实战经验的总结,与诸多纸上谈兵的兵书不可同日而语,具备极强的实践性。绍兴十年顺昌之战中,由于刘锜采纳了陈规的正确建议,最终打败十万金军。这是宋高宗继位十四年来同金军作战取得的最大胜利,为宋金最终南北对峙的格局做出了贡献。

  军事发明

  据史料记载,最早研制和使用管形火器的是陈规。这种管形火器用长竹竿做成,竹管当枪管。使用前先把火药装在竹筒内,交战中从尾后点火,以燃烧的火药喷向敌人,火药可喷出几丈远。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一群散兵游勇聚集在一个叫李横的旗帜下,四处抢夺,袭扰城镇。一天,李横带着他的兵丁攻打德安城,在这次的战斗中,陈规运用他发明的火枪组成一支60多人的火枪队,2-3人操持一杆火枪,共计约“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最终将李横的部队打的落花流水。这种武器就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被后人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 相关推荐

【陈规传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宋史·陈规传》阅读答案07-08

柳敬亭传文言文翻译04-03

邹容传文言文翻译04-05

张衡传文言文的翻译04-12

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04-09

岳飞传文言文及翻译04-11

贾谊传文言文翻译04-12

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04-13

《苏武传》文言文翻译02-23

关羽传文言文翻译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