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朱自清的作品《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绿》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注释
⑴ 仙岩:山名,位于浙江省温州与瑞安两市之间。
⑵ 惊诧(chà):惊讶。
⑶ 踞(jù):蹲。
⑷ 绺(liǔ):量词。
⑸ 倏(shū):极快地,忽然。
⑹ 离合的神光:形容水光一闪一闪的,神奇莫测。
⑺ 皱缬(xié):潭水泛起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褶皱着。缬,有花纹的丝织品。
⑻ 尘滓(zǐ):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⑼ 秦淮河:在江苏省西南部,经南京市区西入长江。
⑽ 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
⑾ 明眸(móu)善睐(lài):出自曹植《洛神赋》。意思是指明亮的眼珠善于左顾右盼。眸,本指瞳人,泛指眼睛。睐,看,向旁边看。
创作背景
《绿》写于1924年2月8日,选自朱自清《踪迹·温州的踪迹》。1923年,朱自清就聘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教员。闲暇时,他便结伴去瑞安仙岩的“梅雨潭”游玩。在萧索、悲凉的季节里,写下了这篇散文。
鉴赏
结构划分
《绿》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点明题旨, 引出全文。虽然仅仅一句话,却交代了时间(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地点(仙岩)和描写对象(梅雨潭的绿),紧扣题目,突出表现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惊服心情。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写梅雨瀑的景色。先交代梅雨瀑最低。然后写梅雨瀑的远景:听见的是“花花花花的声音”,望到的是“一带白而发亮的水”。接着写梅雨亭及其奇特的位置,最后写了梅雨瀑的近景和梅雨瀑的水花。这些景物,都为下边写梅雨潭的绿起到了烘托作用。同时说明梅雨瀑是梅雨潭形成的原因,也是梅雨潭的环境。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着重写梅雨潭潭水的绿。其中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交代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去欣尝“梅雨潭闪闪的绿色”。第二层是直接写梅雨潭的绿,先是用“醉人的绿”、“奇异的绿”发出总的赞叹;其次是大胆的异想, “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最后是用了很多的比喻,极力把梅雨潭的绿加以形象化。第三层是用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波和秦淮河米做类比,以突出梅雨潭的绿的美。
第四部分(第四自然段):重复第一自然段,再一次赞美梅雨潭的绿.前后呼应,具有深化主题的作用。
美感特征
《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美感特征:动态美、绘画美、音乐美。
作者笔下梅雨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部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一个“踞”字,气势尽出;一个“浮”字,神态毕现:一“踞”一“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惟妙惟肖、神采飞扬绘画美,如作者在描写山间瀑布时,“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以一个“镶”字描绘瀑布处在山间的状态,既准确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体感音乐美,《绿》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明朗、和谐的旋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能使读者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产生“既能悦耳,又可赏心,兼耳底而有之。”的审美效果。
结构精巧
全篇重在通过梅雨潭水的绿,抒作者之情。因此文章起笔点题,使读者对本文中心一目了然。写瀑布、梅雨亭的美景是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做好铺垫。所以,作者只作简洁而形象的介绍,便扣“绿”字细腻描绘并时时与文章标题照应。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到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刹 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映照。
文章除首尾两句点题外,中心部分是写梅雨潭的瀑布和潭水。作者开头说,“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可是接着并不写“绿”,而是从瀑布着笔。这不仅因为“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而且因为这梅雨瀑也是一处胜景,是作者难以忘情的。在写瀑布时,随着作者观察点的转移,采用从远到近,移步换形的写法。先把瀑布的声音和外观总写一笔,接着分层作具体描述。第一层是写亭。那亭突踞于岩石一角,“仿佛一只苍鹰是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一笔把亭子写活了。但作者并没有孤立地写亭,而是以亭为观察点,写出瀑布,点出梅雨浮,谩现出周围的:景色。那亭“正对着那条瀑布",亭的底下“便是梅雨潭”,亭的三面三面环山拥抱,从亭处望天空,只见微云流过;从亭看近处,岩面阳草丛“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写出了薄阴的秋色。第二层以瀑布的响声为过渡转而过渡写飞瀑。前面说瀑布是“一带白而发亮的水护,这是远眺所见,现在从亭上抬头近望,那就“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了。再俯首细观,飞流急下,那水花撞击在岩上,如“碎玉般乱溅”,又是另一番景象。再对水花作仔细观察,发现它“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点出“梅雨潭”之名由此而来。再就近,又发现那水花如徽雨纷落,随风飘散,轻若杨花,倏然钻进怀中消失,写得细腻动人。
写作手法
全篇的重点是写潭水,即梅雨潭的绿。作者在这里采用物我交融的写法,把自己的感情倾注于一泓绿水之中,一面描绘,一面赞叹,极写潭水绿得可爱,令人心醉。那闪闪的绿色发出“离合的神光",照应了开头惊诧"两字,又为下文写出它神奇景象埋下伏根。接着写作者揪草攀石,探身而下,到了潭边,交代了潭的地势,照应前文“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一句。瀑布虽在“襟衲之间”,望作者“心中已没有瀑布”,以此反衬梅雨潭的绿令人神往。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这一句总写当时心情。古人说: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刀,作者这时已经进入了神与物游"的境界。那一汪绿色的潭水,真令人心酥,作者禁不住想拥抱它,但又感到这是“妄想”,一起一伏,极写它的可爱。这是一层。接着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刻画它的美妙动人,又感到难以形容, “看不透她”,说明那“离合的神光’’实难“追捉”,这又是一层。第三层以作者自己生活中体验过的种种绿的景色加以比较,但仍感到无法比拟。第四层运用夸张来比拟,把它当作仙水神药,可使舞女“临风飘举”,使盲妹“明眸善睐,极写它的神奇和美妙。最后,作者与它相接,经过“拍”、“摸"、 “掬”、 “吻”,终于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女儿绿”。这个名称,既亲切,又美好,摁象奇妙,令人解颐。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扬州人”。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参与“五四”运动,曾参与发起“中国新诗社”和创办《诗》月刊,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抗战胜利后参加反蒋反关斗争,拒领美国救济粮,死于贫病交加中。主要作品有诗歌集《雪朝》和《踪迹》,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等。其散文笔调清新,风格淡雅,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之先河。
- 朱自清作品《绿》原文及其赏析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朱自清的作品《绿》】相关文章:
朱自清作品《绿》原文及其赏析06-23
朱自清《绿》01-07
朱自清作品特点06-08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10-04
朱自清简介及作品06-22
朱自清简介及作品大全03-14
朱自清主要代表作品05-25
名家作品赏析:朱自清歌声04-19
朱自清《绿》原文及赏析09-10
朱自清《绿》原文赏析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