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电影赏析

2024-07-17 朱自清

  《背影》表现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描写深刻,细致,真实。各种事情都是极其平常的,但从中表现出的情感确实极其珍贵的,让人深深的感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朱自清《背影》电影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自清《背影》电影赏析1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因为丧事,一半因为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经典赏析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早期一篇极为有名的文章,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全文只有一千五百字,集中描写了一个片断,却感人至深,脍炙人口。过去,这篇散文曾长期选作教材,正如吴晗先生说的:“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叶圣陶也讲过类似的话。一篇散文能够久久传颂、不被忘记,这决不是偶然的,它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背影》是作者于1925年10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是追忆八年前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读《背影》,给读者的第一个感受是,作者着力表现了人间的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得细腻、真实、深刻。

  这个背影,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它就是这篇散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抓住这特殊的一点,似乎把儿子对父亲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绪都奔向一个中心进行集中、组合、强调,熔铸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在那特定的场合下,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十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

  质朴中见深情。父子间这种真挚的感情,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不放心茶房而要自己去送;从拣定坐位、千万叮嘱;从亲自去买桔子;……都体现了父亲的爱。作者并不正面写父亲的肖像表情、青布马褂的“背影”,而是通过几句简短的叮嘱之语、送儿子上车、拣座位、嘱托茶房照应等几个动作,尤其是手脚并用、努力攀登、不辞辛劳地为儿子的背影刻画,便把父亲对儿子的怜惜体贴、牵肠挂肚、依依不舍的不可言说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各种事情,都是极平常的,极琐细的,但从中表现出的感情,却是极可珍贵的,它使作者经久不能忘怀,读者读后,也不能不为之感动。

  作者写的是一篇抒情散文,通过质朴的叙事来抒情。作者笔下的事物,都被感情的色彩所笼罩。它很不同于客观的叙述,而是用叙述作为抒情的工具。行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了父子间的至情,这正是文章能感动读者的地方。虽是事过十年后的回忆,却都按当时的情形叙述,在那种种细事中,处处透露了父亲爱惜儿子的心。父亲把二十岁的儿子仍然看成小孩子,而儿子却不太满意,处处认为父亲的行为“不大漂亮”,当时儿子不能理解父亲的一片深情。作者在如实记叙之中,加以点拨:“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回忆之中,带着责备自己的意思,明白了当时不能体贴父亲心情的过失。这些地方,都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有学者指出,大部分中国人对父亲的感情,都经历了抛物线一样的过程。小时候的父亲是我们的偶像,长大了些,发现他并不完美,再长大些,经受了生活的摔打磨练,或者也做了爸爸,才开始理解父亲,当父爱这条线突然断了时,我们才发现父亲在我们心中的分量。对父亲的爱,需要用一辈子去感悟,我们更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把表达对父亲的爱这一“课”补一补。

  作者能把感情表现得这么深切动人,是与他的深刻感受分不开的。如果作者没有这样的生活,没有这种体会,他决不能写出这种文章来。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背影》而是通过几句简短的叮嘱之语、送儿子上车、拣座位、嘱托茶房照应等几个动作,尤其是手脚并用、努力攀登、不辞辛劳地为儿子的背影刻画,便把父亲对儿子的怜惜体贴、牵肠挂肚、依依不舍的不可言说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小事写出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种父亲对儿子的春雨般的爱,更具有普遍意义,很能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对朱自清散文了解最深的叶老说过:“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叶圣陶《朱自清新选集序》,见《文艺报》1982年第5期)。叶老的话很谦虚,但有力地说明了朱自清的散文极易引起读者共鸣的这一特点。读了《背影》,你不会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

  文末写父亲来信“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写得平静自然。我们吟咏心间,会生发出和作者一样的怀想;作者不矫造,不做作,平平道来,使我们读来在心里满漾起复杂的感受。

  读《背影》,给读者的第二个感受是,全篇用白描的手法,艺术技巧极为高超。

  所谓“白描”,就是不借助比喻,不堆砌词藻,以朴实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读者眼前。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则是“有真意的,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秘诀》)这是从白描的本质特征上说的。

  全文集中描写的,是父亲的背影,所以“背影”二字,也是全文的题目。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是中间写背影的铺垫;如果没有种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

  按一般的惯例,文章中要刻画一个人物,表现人物的感情,大都喜欢描写这个人的正面,往往写他的面部表情怎样,比如眉宇啦,眼神啦等等,唯恐给人的印象不直接。而朱自清却恰恰相反,他要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并没有流于一般化、简单化,他所选择的不是父亲正面的肖像,而是父亲的背影。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这样写,切合人物特定的关系,是真实的。实际生活难道不是如此吗?孩子大了,尤其是男孩子,他跟自己父亲的感情虽然很深,但是表现的方式总是比较含蓄的,不像母女之间的感情那样外露。那么大的儿子,已经二十岁的人了,就不太好意思从正面很细致地观察父亲的表情。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往往在父亲转过身去,他从侧面或背面去看,才能看得非常仔细。所以,如果朱自清在这里,也和某些人所写的文章一样,从父亲的正面,从父亲脸上的表情来刻画,那倒不符合实际情况了。散文最可以自由创作,文无定法,固守别人的成功经验没有出息。

  要说父亲的背影,那是司空见惯的;但这次要写的,却不是平时常见的,而是特定场合下使作者极为感动的那一个背影:父亲过铁道的具体动作的背影,这是作者感情的高潮处,也是最打动人的地方。作者这样写道: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一段描写得非常细致入微。这些具体动作,表面上看来都是很平常的,但是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俄国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过这样的话:作家从生活中选材,要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一瞬”。朱自清选择的这些动作之所以“精”,是因为在当时这些动作都是最能够打动作者这颗游子的心的。父亲上了年纪,走路不方便,看到他“蹒跚地走过铁道,慢慢地探身下去”这些动作,儿子心中已经充满疼爱、怜悯、最后一个动作:年老的父亲挣扎着“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往上缩”,努力地爬到月台上去,我们看到他这种艰难的、毫不利索的动作,实在于心不忍,为之难过。他为什么这样完全丢掉了作为尊严的父亲的架子,心甘情愿地在大庭广众之中爬上爬下呢?原来是为了买橘子给儿子。这一艰难的动作,不但渗透着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也会使人想到父亲在艰难的生活中的挣扎。

  作者描绘父亲的背影,并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读者眼前。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情。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朱德熙:《于平淡中见神奇──谈朱自清的散文》)。

  此时此刻,作儿子的怎能不动情!所以,作者的感情这时达到了高潮,文中写道: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一句,可算是作者对自己感情的正面抒发,但仍然只是平淡的客观叙述:“眼泪流下来了”。然而,作者在这里省略了的主观感情,每一个读者都会用自己的内心体验去补充,所以没有必要直接描写作者自己的心理活动。正如叶圣陶所说的那样,在《背影》里,“凡是读者能够体会到的,作者一概不写,给你留下思索、回味的余地”。

  《背影》中的情调是惨澹的、低沉的,作者白描的文字,也是极为素淡的,与全文的情调很和谐。但是,写桔子,特别加了浓烈的修饰语──“朱红的桔子”。这种不协调的朱红色,与全文的情调形成强烈对比,当时是家遭不幸、父子离别,用这红色更衬托出全文的基调,增加了凄凉的色彩。作者白描的手段极高,用对比加强了艺术效果,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在文章中,“背影”在文章里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使一种浓重的感情气氛笼罩了全文。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那肥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我”感动得热泪潸然。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我”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里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我”读父亲来信时,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开头呼应。用笔却有详有略,更见含蓄的力量。买桔子的背影,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离别的一刹那的背影,却是略写,只一句带过:“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个背影,作者没有再加以描写,但那“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和再三叮咛,已把那舍不得和儿子分别的心情,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去的苦况,活画出了。几笔之中,作者当时那种悲酸惆怅的心情,表现得含蓄而深沉。这都是作者文字的技巧和工夫。

  读《背影》的第三个感受是,文章的语言朴素、简练。

  叶圣陶认为,朱自清早期散文,“都有点儿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朱佩弦先生》)到了后来,才全写口语,有了现代口语的韵味。这个看法,当然是对的,符合朱自清散文的实际。但是,《背影》这篇早期的散文,语言却与其他有些不同,它没有做作之气,也不重修辞,而是用朴素自然的文字,表现了真切的内容。全文除了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外,全是叙事,叙述得清楚明白、自然恳切。全篇一千五百字,很少形容、修饰的东西,连生字难词都很少,回忆十年前的往事,老老实实地叙述,真情实感自地然流露出来。《背影》采用这样的语言,是由内容决定的。同时,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也决定了语言的朴素自然。我们读《背影》,能够明显地感到语言与《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的不同,它显示了朱自清早期散文的另一种文采和风格。

  《背影》的语言很简练,细读全文,感到文字很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文章写得精粹。比如,全文有四处记载了父亲的话,即:“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并不是那天父亲只讲了这么四句,而是这四句较为典型地代表了当时父亲的心情。作者惜墨如金,只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反映了当时父亲的体贴、爱怜、依依不舍之情,以少胜多,我们不仅体会了蕴含的意思,还仿佛听见了父亲当时的声音。就此一例,也能说明朱自清语言的简练、精粹。至于文章中的叙事、描写、抒情种种,语言都非常简洁,堪称散文中的典范。

  《背影》一篇,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代表作。我们虽不能用它代表朱自清散文的全部,却的确表现了他散文风格的一些重要方面。人们提到朱自清的散文,往往以《背影》为代表,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这篇小文,仅仅谈了读《背影》的片断感受,那是远远不能包括它的特点和优点的。过去有人评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时曾说,他的散文“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这虽然是评论朱自清全部散文的话,但有些方面还是能在《背影》中得到印证。

  《背影》中有这样的语句:“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从这些叙述中间,我们可以体察到他们父子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根据朱自清弟弟朱国华回忆,“误会”源自朱自清的1923年写的《笑的历史》。这篇小说是以朱自清原配夫人武钟谦为主人公而作的,写她怎样从娘家嫁过来,嫁过来以后受到严格的封建家庭的约束,他的太太本来是年纪很轻,喜欢笑,性格开朗,很活泼。而一种封建礼仪不容许她自由地来发展她的个性,不容许她随便地笑,这个家庭扭曲了他夫人的性格。一方面反映了当时青年女性在旧家庭中被封建伦理道德压抑扭曲的悲惨地位,另一方面也真实反映了朱家中由于生活的困难引起误会并最终造成矛盾的过程。当时朱自清父母亲读了这篇小说,很不高兴。实际上我们结合《笑的历史》、《毁灭》、《给亡妇》、《我的南方》等作品可以推知在1921年甚至之前,家中就存在诸多的矛盾与不和,但朱自清尚未卷入。父子之间的不和是在他1921回扬州工作期间才产生的,之后的《笑的历史》只是加深了这种隔膜。

  朱自清是一个孝子,后来他写《背影》,一经发表就把发表《背影》的《文学周报》从外地寄到扬州的老家,当邮差把书送到家门时,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接了过去。他打开邮包看到是哥哥写的《背影》。朱国华欣喜万分,三步并两步跑上楼,来到父亲的房间,把书送给正在病中的父亲。朱自清的父亲从床上起来,坐在靠窗户的一张椅子上,把《背影》看了一遍。他看着看着,流下了眼泪。所以一家人就尽释前嫌了。

  朱自清《背影》电影赏析2

  一、整体把握

  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1.感受深切父爱。

  想想父亲当时的困厄,对父爱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切。当时,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朱自清是大儿子,还在大学念书,接手还早,还要供养,养家重担压在父亲一人肩上,他是怎样急于谋事啊。父亲在谋事与送行二者之间再三踌躇,天平的一头是那么沉重,他却把天平的另一头──儿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这种爱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父亲亲自送行,照顾得无微不至,不光顾到眼前,还为儿子一路着想,临别还给儿子买橘子。买橘子要过铁道,那时月台很高,爬起来非常费劲,父亲是看在眼里的,为了儿子,再难的事情他也心甘情愿。“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他是这样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的,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

  《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是慈父的形象。有人说“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与其是一个父亲的形象,毋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这是把父亲的形象绝对化了,以为父亲就是严父,其实慈父的形象也是父亲的形象。朱自清父亲性格中也有刚强的一面。听他面对双重灾难的心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大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而浦口送行,则更多地表现他慈爱的一面。

  看看父亲爱子的行为方式,对父爱的感知会更深一层。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几十岁的孩子还是孩子,朱自清的父亲也这样。尽管急于谋事,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去送儿子,到底放心不下,惟恐孩子有什么闪失。讲价钱要自己讲,拣座位要自己拣,买橘子要自己买,力不胜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为孩子尽心尽力,心里就会感到满足、舒心。“背影”,为了儿子而勉为其难的形象,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国的慈父总是甘为孺子牛,自己能省则省,最好的东西让儿子享受,请注意,父亲是一身布衣,给儿子的是紫毛大衣。

  2.体会“我”当年的感受与写作这篇文章时的感受。

  朱自清那一年 20岁,北京大学学生,写《背影》那一年28岁,清华大学讲师,这是心智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年龄,所以对父爱的感受也迥然不同。20岁时的心智还不够成熟,28岁就比较成熟了。文中一再写当时怎样自以为是,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为什么起初体会不到父爱,反而对父亲的言行不以为是呢?一方面,因为中国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长大了,有很强的自立自强的要求,总是替孩子包办一切,无论孩子多大也要“抱”在手里,实在是吃力不讨好,两代人之间容易起冲突。另一方面,20岁那样的岁数,又懂事又不懂事,容易自以为是,对父爱不容易体察到,对父亲的行为方式往往以为陈旧而反感。待到真正成熟了,才理解父辈的行为方式是他那个时代养成的,应该透过这种行为体察父亲的爱心。作者一再自责“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太聪明”就是半生半熟的状态,真正成熟了才是真聪明,真聪明才能理解父辈的行为方式,不去计较父辈的行为方式,才能感受父爱。

  望着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我”的心受到触动,顿悟父亲的爱心,“我”哭了。“我”发现了父爱,引得读者都联想起父爱,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这篇散文引起普遍的共鸣。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着力描写背影?又是怎样突出背影的?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那一回送行,整个过程,这一刻是父亲最费劲的,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在父亲的许多好处中,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这次送行过程中,过铁道买橘子是最突出的,在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中,爬那边月台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着力描写背影,可以强烈地表现父爱,可以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重中之重,也是精彩瞬间,形象的定格。突出这一瞬间形象,提起父亲,头脑里就出现这一形象,由这一形象又会想起前前后后的种种事情。再则,背影这种视角也新。背影引人想像正面形象,开拓了想像空间,无尽的想像更能引起感情的激荡。总之,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可以凝聚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认,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作者为突出背影,多处作了独具匠心的布置。

  朱自清用“背影”作为题目,非常显豁地突出了背影。开头一段就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悬念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意义。

  快要写到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先作铺垫,一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让人想见他的身材;一处写他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两处肖像描写安排在背影之前,就是要让读者把它们跟背影的特写镜头整合起来。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作者又捕捉到另一个背影,分手后,伫望着离去的父亲:“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此刻作者心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父子情深,想到父亲的至亲至爱,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以为是,想到父亲的命运,想到父亲的前程,真是百感交集。这一次对背影逝去的追忆,包含无尽的牵挂。

  末段回顾父亲这些年来的境遇,回顾这些年来的父子关系,最后又落脚到背影上来,与开头呼应:“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来,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在读者心中。

  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2.关于文章的剪裁。

  文中写回家奔丧,写在南京游逛,都一笔带过,因为这些跟主题关系不大。详写送行的过程,其中也分主次,买橘子的过程写得较详细,写背影的笔墨,又特别详细。可见,详略的原则是为了突出重点。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把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回答下列问题。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

  本题抓住“背影”这个重点,由此切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研究课文特色。

  四次写背影的文字: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2.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3.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

  二、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本题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要注意关键性语句,引导学生识别关键性语句,体会关键性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

  2.这一句点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

  第六段中,关键性语句有这样一些:

  ①“我买几个橘子去”,是这个片段内容的提要。

  ②“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这是父亲过铁道之所以困难的一个因素,不然不至于如此艰难。

  ③“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说明父亲是坚持要自己去的,这一处很关键。说明父亲觉得能为儿子尽心尽力才舒心。

  ④“蹒跚”一词很关键,连平地走路都是蹒跚而行,可想而知上下月台更难了。

  ⑤“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句不仅是本段关键的一句,在全文也是关键的一句,全文的焦点就是这个背影。

  ⑥“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句表现了父亲的心情,买橘子虽然辛苦,心里却很高兴。

  ⑦“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一句能表现父亲对“我”的怜惜、体贴、关照。

  ⑧“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一句又写背影,而且包含非常复杂的情意,所以也是关键性语句。

  三、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请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本题体会语言描写的特点,体会话语包含的感情。

  四句话是: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①句: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句: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句: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句: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四、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2.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中一些表达得比较含蓄的感情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第1题须结合文中交待的特定的背景来讨论。当时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失业了,这双重的打击使全家光景暗淡,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受。“我”是一个20刚出头的青年,情绪上就更敏感、脆弱些。所以,文中的“我”的言行是可以理解的。

  第2题体会课文中自我反省的语句,引导学生注意调整心态,体会家庭亲情,并在交流中进行口语训练。一个人小时候,觉得父亲的形象很高大,到了一定年龄段,血气方刚,又懂事又不懂事,会觉得父亲并不可敬,还以为自己比父亲强。真正成熟了,即使真比父亲强得多,也会觉得父亲可亲可敬。八年级学生在长辈面前自作聪明的心理正在萌生,谈谈这个问题是很有好处的。

  说“聪明过分”“太聪明”,是回想八年前在父亲面前那种心态太不应该了,父亲为自己跟人讲价钱,嘱托茶房,都出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麻木不仁,一味自以为是,好像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不聪明了。

  朱自清《背影》电影赏析3

  一、精彩的几次“背影”刻画

  为了烘托出一种浓厚的情感气氛,以引领下文。所以背影第一回出现在文首,目的是点题。文章的重点在第二回,在车站父亲送儿子的情景,对父亲的“背影”自清作了具体的描绘。稍微有些肥胖的父亲,一身黑布大马褂,青布的棉袍,走路艰难,慢慢地爬过铁路就只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买点橘子。

  此个画面展现出爸爸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没有人不为此画面感动。接下来的一回是写父子分别之后,朱自清望着在人群中渐渐地消失的父亲的背影,充满了感伤情绪,让人看了也不觉的心酸。最后一次背影的出现,是在散文的末尾,朱自清接到父亲的来信,看着来信在眼泪中又一次浮现父亲的“背影”,于是有感而发落泪感怀,文章前后呼应。

  散文一直致力于渲染父子的亲情至深,它并没有着重去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等,又跟其他的类似文章的写法不一样。就主要依靠背影这一意象来抓住人物的形象,做了详细的刻画。文章之所以有这样的写作方法,多半跟朱自清的家庭环境和心理情绪有点紧密的联系。

  朱自清的父亲一把年纪了,还要为许多事操心,他历尽沧桑,上半生过的不太好;那次车站之别朱自清的父亲心理状态很差,儿子的情绪也很低落。所以,朱自清善于抓住“背影”详细描绘,一篇文章要想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要善于抒发了特殊场景下的思绪情感,这样才能获得艺术感染力。本文之所以显得真挚感人,是因为作品写的是普通人家的家境、一个平常人的心境、是世间最平凡不过的慈父孝子之间的故事,行文之间磨灭不掉的父与子的亲情与感动。

  二、突出的写作特点

  首先,它构思巧妙又新颖,布局凝炼而精美。它是采用截取法选材构思的。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感人、最能反映其本质的闪光的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称之为截取法。“背影”是课文的闪光点,也是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聚集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浓浓的爱也倾注在这点上。从这个角度描写,不但可以看到父亲“形”的特点,而且可以洞察到“神”的方面的本质特征。背影,是朱自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

  这个背影被朱自清用集中笔墨描绘,其他方面的种种描写被省略了,不但别开生面,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由此展现了朱自清敢于创新的特点。文章善于把重心用聚光灯的方式集中在――父亲的"背影"上。把父亲和儿子即将离别时,父亲与儿子两个人的内心世界充分的表露无疑,精准的体现出了父子情深的真挚感情。

  其次,这篇散文的文字其实比较的简单朴素,但是却给人文质彬彬的感觉。这篇散文的语言,简约素淡,用词方面的口语化和平实,全篇散文体现出朱自清散文朴素、自然、清秀的格调。散文虽然用很少的字叙写背影,但却完全挖掘出新意,父亲的说话虽然简短干练,却很有力的`为主题作了铺写。简单的言语,正是文章之所以能打动读者,深入到普通读者内心深处的利器。

  第三,有机融合的叙事与抒情手法。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是一篇发自朱自清内心写成的文章,是在朱自清收到来信阅读完来信后,"热泪盈眶",情感相当诚挚而心怀感动的情况下创作的,文章中的孩子与爸爸的“背影”完全融为一体了。关于深切的怀念父亲,文章一边回忆一边灵活地将自己悔恨的情绪衬托出来,特别深沉的怀念之情如此便令读者一目了然。

  最后,散文的白描写法具有极高技巧。好比文章中写到:朱自清父亲戴着黑布小帽,一身黑色的布马褂,深青色的布棉袍,慢慢的走到铁路旁边,小心翼翼的俯下身去,他也不觉得为难。当他父亲穿过铁路,又爬上对面的月台,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往上爬时,他父亲用双手攀着上面,双脚往上使劲的攀;他的身子因为比较的肥胖,有点向左微倾,他的样子看起来很费力。当朱自清看见父亲的背影,他鼻子酸酸的泪水飞快的流了下来。朱自清赶紧擦掉了眼泪,怕被父亲看到,更怕他人看到。

  朱自清又一次回看时,他父亲早就抱着金黄的桔子往回走了。通过铁路时,他父亲先将桔子放在地上,他慢慢地爬下,然后他又抱着桔子走,到朱自清这边时,朱自清连忙去扶他父亲。散文中,父亲过铁道的情景被朱自清特别着重描绘了,其中包含着父亲当时的体态动作穿着打扮。走过铁路的样子,弯下身躯的样子,爬上月台的样子,一上一下,脚也动身也倾斜,点点滴滴都是逼真的描绘,让多少读这篇散文的人多少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就在场看到了一样的,父亲与儿子的感情是那么的深厚。

  综上所述,人们在阅读《背影》时,常常会被文章中那感人至深的父子情分所打动。在对文章的细心咀嚼之中,自然而然的便被朱自清朴实无华的言语所感染,你会发现艺术韵味蕴藏于作品的字里行间。读者在品鉴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时,自觉的被“背影”这个意象所锁定,让人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美好的视觉图。

  领悟“背影”深刻的涵义:不管是美学的、社会的、情感的、伦理的等等,体验在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品赏心理之中。我们要从艺术创作的审美体验过程出发,学会思考例如“背影”意象是如何生成的,这篇散文的情感线索,和作家那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借鉴《背影》以一个中心为线索结构全篇,思路清晰,选择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的方式方法,学会选取情感的抒发点,构思精巧的方法。明白一篇文章必须得感情真挚,注重细节描写等等因素,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

  朱自清《背影》电影赏析4

  全文共7段。

  第1段只有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是朴素的叙述,但其中蕴含着深切的思念之情。特别是“已”和“了”中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感情,是叙述,但有遗憾,更多的是思念。“最”字突出了背影对自己印象之深,自然引起下文对父亲“背影”的回忆。

  作者开篇点题,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第2~6段是全文的主体,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3段),交代这次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2段一开头就交代了“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两件不幸的事情。“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情往往不止一件,接连而来。一个“也”字正突出了“祸不单行”的现实。徐州“满院狼藉的东西”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第一次写“我”流泪。这是为家庭的不幸而流泪,是悲哀的泪。父亲在这样的处境下,强抑悲苦,反过来劝慰儿子,更可见父亲的体贴。

  第3段开头两句只是淡淡的叙述,却淋漓尽致地勾勒了家庭光景的惨淡。“很是惨淡”是关键词语。最后一句交代行踪。

  这一层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为了交代事情的开端,和“背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不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这个开头为整篇作品设置了惨淡的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父亲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气氛中出现的,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父亲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的父亲的“背影”便完全不同于随处可遇的普通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

  第二层(第4、5段),写父亲在送行时对“我”的悉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在南京的“游逛”,一笔带过。然后写了三件事:

  一是终于决定送“我”去浦口车站。本已“说定”不送,加之有“熟识”的茶房陪同前去,可后来终于还是送了,这就很好地表现了父亲“不放心”的心理。为什么这样“不放心”呢?完全是因为对儿子深挚的爱。“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是从儿子方面着笔,一是说明对父亲的爱还不能理解,二是从侧面表现父亲的爱。“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一句中更包含了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

  二是和脚夫讲价钱。“得向脚夫行些小费”的“得”念

  děi,是必须、需要的意思。“讲价钱”也是“不放心”的一种表现。“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是写作本文时,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挚爱后的自责自嘲。

  三是拣座位、铺大衣和嘱托茶房照应。“拣定”说明是经过多次比较后才定下的,可见其细心、认真。在办丧事还须借钱的惨淡光景下,“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就更为可贵。平平常常的词语中洋溢着浓烈的爱。“我”的心理活动再次表现了“我”对父爱的不理解,侧面表现父亲的爱子心切。“真是太聪明了”是反语,和“真是聪明过分”意思相同,都是对父亲临行前的细心关照中所蕴含的爱子之心不能理解的追悔,“真”表示强调。这里用感叹句式再重复一下,不仅行文上有所变化,更增强了“我”对“那时”态度的不满和追悔的色彩。

  这一层写父亲送儿子上车站,用质朴的语言,通过一些具体而细微的事情表现父亲无微不至的悉心关照。在叙述时,从父子两方面着笔。父亲在为谋事忙得不可开交之际,踌躇再三,还是非亲自送儿子不可,两个“忙着”,两个“嘱”等对行动、语言细针密线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关怀,真真切切地树立了一个慈父的形象,为下文老态蹒跚地去买橘子作了铺垫。儿子这一方面,此刻对父亲的爱还不能理解,对父亲的送行并不怎么在意。父子在此时内心感情的差异,使得文章起伏有致,为下文儿子理解了父亲的爱以后感情发生变化也作了铺垫。

  第三层(第6段),描写父亲艰难地穿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这一段是全文的核心段落。课文开头说的“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就在这一段中。事情说来也很平常,不过是写父亲送行临别前去买了几只橘子,给儿子在路上吃。但是写得非常感人,文字却又朴实无华。为什么写得这么感人,值得好好揣摩。

  父亲已把“我”送上车,拣定座位,嘱“我”小心,托付茶房,一切停当,而且“我”已催他走,可他还恋恋不舍,还要去为儿子买橘子,已使人感动。但买橘子的过程更令人感动。先烘托父亲去买橘子的费事,一则“须跳下去又爬上去”,二则父亲是一个胖子。接着写父亲的穿着,勾画一个大体的外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里三次突出“布”字,呼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为儿子买橘子,又使人感动。再接着写父亲穿过铁道的情况和爬上月台的“背影”。“蹒跚”是父亲平地走路的样子,可见他的肥胖体衰、步履艰难。平地走路尚且如此,过铁道、爬月台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一个“探”字就极其准确地写出了下去的过程:先两手撑地,把两脚伸出月台边,然后身子向外沿月台慢慢往下挪,直到脚踏到地。爬那边月台的“背影”写得比较详细。“攀”是写手的.动作,显示了对父亲来说,月台的高、陡;“缩”是写脚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的年老体衰、动作迟缓,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动作灵活,一撑即上;“向左微倾”是写身子的动作,“向左微倾”有两个原因,一是右手支撑比较有力,二是要把右脚跨上月台有困难,要借助身子的倾斜。这里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如此艰难地去买,这就感人至深了。橘子买回来以后,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扑扑衣上的泥土”补充了前面爬上月台的形象,“心里很轻松似的”是“我”的眼光看出来的,把扑泥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道出了父亲不肯让“我”去,一定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满足。为了照顾好儿子,什么灾祸、劳累,全都置之度外了。

  这个背影写得所以感人,还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情。作者当时是20岁的人了,上文又几次写到对父亲的行事不以为然的心理,而现在“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正因为这背影太感人了。这一笔特别富有感染力,当时作者想到的一定很多,但一概不写,只用眼泪烘托这感人的背影。这是第二次写“我”流泪,这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而流泪,是感动的泪。这时儿子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爱。儿子感情的变化,显示了“背影”感人的力量。再如写“背影”时对父亲的穿着、体态、动作都观察得十分仔细,父亲买橘子回来“我赶紧去搀他”,这都是因为动了感情,对父亲的疼惜之情油然而生。

  最后的告别主要用语言、动作描写。“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是告别,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回头”是依依不舍;“进去吧,里边没人”是细心的关照。话和动作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因此容易引起联想,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由此发现人世间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

  段末再提“背影”。因为对父亲已有了深切的理解,这回的分别就感到特别的怜惜、怅惘、依恋。“再”字表现了对父亲的眷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第三次写“我”流泪。“又”照应上文。这是因父亲“背影”的消逝而流泪,是惜别的泪。这一结尾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

  从买橘子到分别的整个过程写得都很具体,但取材的详略上又有所取舍。因为是写“背影”,所以去买写得比较详细,回头写得比较简略;去买时又因为下去“尚不大难”,所以写得比较简略,而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所以爬月台又写得比较详细。回头时的爬月台一则不是“背影”,二则有我“搀”,没有去时那么吃力,就从略了。这样处理材料,更突出了“背影”的感人力量,也避免了行文的重复,使文章更为精练。

  通过一件细小的事情,捕捉到生活中最美的形象,写出自己对父爱的突然感悟,从而引发读者更深地感受生活,增进一种普遍需要的“良知”,正是这一段文字令人感动的原因。

  第7段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

  “近几年来”再次转入对家庭境况的回忆,接着自然地进入对父亲一生的回忆,字里行间充满淡淡的哀愁。家境的衰落并非是父亲的无能,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而是当时社会衰败、民不聊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境遇每况愈下的一个缩影。从父亲的老境中可以想见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千百万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然后写父亲老年性格的变化。这里有两个“触”,“触目伤怀”的“触”是接触的意思,“触他之怒”的“触”是引起的意思。如果深究一下父亲的性格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呢?这是家境和社会状况日益恶化在父亲身上的反映,这里所要说明的并非是父爱的减退,而是表现生活对父亲的压力和磨难。这里所写的对父亲的理解,比“我”在浦口车站时的感触又深化了一层。

  行文至此,作者用“但”字一转,写父亲的心情由郁闷怒怨到“终于忘却”,“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并非是父亲的心境已经变好,“只是”一词就深刻地表明,父亲对前途、对社会已经绝望,只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和孙子身上的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一句在前文的基础上揭示了父亲更深沉的痛苦和无望,与开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情绪形成强烈的对照。再写接读父亲的来信。父亲来信中的这句话是作者写作本文的触发点。“我身体平安”是怕儿子不放心的安慰的话,“大去之期不远”才是真实的情况。按照常理,“膀子疼痛”与“大去”之间相去甚远,但父亲由膀子疼痛就想到了死,这是老境颓唐的表现,是对生活绝望的反映。“我”由父亲的这句话,想起了父亲坎坷的一生,想起了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不由得百感交集,写下了这篇《背影》。

  读至此处,“我”的泪光中又再现出父亲的背影。这是第四次写“我”流泪,这是因为疼惜父亲而流泪,是伤心的泪。这也是第四次写到“背影”,不仅回应标题和前文,使文章结构严密,也从儿子疼惜父亲的角度反衬出父爱的力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直接抒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余音袅袅,情思绵绵。一个“再”字蕴含了无限的情意。

  • 相关推荐

【朱自清《背影》电影赏析】相关文章:

《背影》朱自清赏析06-22

朱自清《背影》 赏析05-12

《背影》朱自清赏析10-01

朱自清《背影》的赏析03-29

朱自清《背影》的赏析07-02

朱自清《背影》的赏析(合集)07-04

赏析朱自清散文《背影》08-05

朱自清《背影》原文赏析08-29

朱自清《背影》原文及赏析08-14

朱自清《背影》的原文及赏析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