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2020-11-02 朱自清

  朱自清大师,因其娴熟高明的笔法、细腻温情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采斐然的散文,彰显了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学思想的生命力和艺术性,被大家一致认为是新文学运动中独树一帜的散文大家。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朱自清自轻不失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朱自清和闻一多在清华大学共事。朱自清喜欢静坐沉思,在书桌上字斟句酌,写完之后,他会捧着自己的文稿,递到闻一多的手里,一脸谦逊地说:“一多,请你看看,看有问题没有?”那姿态就如同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

  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朱自清给学生讲新文学发展史,整个过程却对自己的作品只字未提。在中国的新文学发展史上,朱自清这个名字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对此,有同学向朱自清提出质疑,朱自清说:“这恐怕很不重要,我们没有时间来讲到,而且很难讲。”在学生们的一再坚持下,朱自清严肃地说:“写的都是些个人的情绪,大半是的。早年的作品,又多是无愁之愁。没有愁,偏要愁,那是活该。就让他自个儿愁去吧。”最终,三言两语,匆匆作罢。

  在西南联大期间,教授的生活相当困窘,为了补给生活,就以治印、卖文为副业,十几个教授共同订了个润例,朱自清也名列其中。当时,朱自清有个学生叫冯契,老家有个朋友想找名人给亲戚写一篇寿序。冯契想到了老师朱自清,便向朱自清求文,也希望以此对老师的经济有帮助。朱自清很快就把寿序写好了,冯契按照教授们共订的润例,以当时八石米的市价给老乡开了价去,却不料那个朋友觉得贵,不要了。冯契哭笑不得,最后只得去向先生表示歉意,朱自清只是轻声说:“我练习练习,这样的文章从没写过,写得不好。”

  朱自清总是看轻自己,而后人却把他看得很重。

  拓展阅读: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本名自华,自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淳朴细腻,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秀,包含真情实感,字里行间透着灵气。朱自清以其标志性的美文艺术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一抹绮丽的色彩,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代表作品有《寻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

  大师生于近代中国,对于所有炎黄子孙来说,都是一段沉痛的历史。在漫长曲折的人生经历后,大师以其深重的爱国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成为了一名鉴定的民主主义革命斗士。纵使身患重病、缠绵床榻,也极力的投入反内战、反饥饿的民主斗争中,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愤怒的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并告诫家人绝不能因为一点面粉而丢失对于国家的忠诚,从始至终坚持着自己的气节。毛主席曾大力的赞扬了朱自清大师不为美帝国虚伪“救济粮”折腰的爱国精神,评价他“宣示了我中华子民的英雄血性”

  1 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

  民国时期的大家,其作品都带有那个残酷时代的烙印,朱自清先生也不例外。先生开始拿笔写文章,便是受到了当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的影像。自那时起,先生的散文一直与时代保持一致,深刻的反映了当时每个阶段的历史。后来的五四运动的低潮、再发展、西方文化刺激下传统文化的变革大跃进和大时代背景下的民族伤痛,都在先生的文中得到了详细的体现。而随着先生人生的前行,先生的文体日趋圆满,风格益发显著,最终诞生了独树一帜的朱自清派散文。

  先生的文章偏向于叙事和抒情。先生叙事的散文,多是描写社会百态、芸芸众生;而抒情的散文亦或描写家庭的温脉的亲情(比如《父亲》、《儿女》),亦或以大千世界内的自然之景传递出先生内心的感慨与思考(比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绿》、《荷塘月色》等)。而说到借景抒情,不得不提先生的一篇绝佳之作《白马湖》,借着对曾经逝去的时光的回忆,先生用笔表达出了常人难以言喻的对故友的思念和牵挂。而本文将从结构、抒情、语言表达等角度来探讨先生的散文风格。

  2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2.1 结构上的艺术风格

  就论散文自身而言,如其名所意,散文便是松散随性,不拘格式和规则,其文只求写出作者的主题思想,虽看起来语句飘忽东一句西一句,但“形散而神不散”。先生的散文更是得了其中真味。随意翻动先生的文字,看起来充斥着大量毫无关联的语句,可若静心细细研读,就能发现先生埋藏在其中的精巧构思和严谨的结构。譬如《荷塘月色》一文,先生一笔写景一笔说情,看起来松散不知所云,可仔细体会下,你就能感受到先生在字里行间表述出的苦闷,而随之你也被先生的文字所感染,被带进了他当时那苦闷而无法明喻的心情。这就是优异散文的必须品质之一。

  2.2 抒情上的艺术风格

  散文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抒情。先生的散文中主要有三种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人抒情和接物抒情。

  (1)借景抒情,在著名代表作《荷塘月色》中一开头就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先生是为了追求片刻精神上的安宁,而走到了这片安详的荷塘月色中,为的只是暂时抛开烦恼,但先生忧思繁多,怎可能真的在这些景色中忘我沉迷?便是一片蝉鸣与蛙声,也能重新勾起先生的愁绪,叹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安详的景色与阴云密布的`心境的对比,体现出了先生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黑暗现实的失落。先生对景色由衷的赞叹,更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心情。

  (2)借人抒情,在另一篇被采纳进高中教材的文章《父亲》中,描述到父亲从不放心茶坊而决定亲自来送,到帮助儿子挑选座位、叮咛嘱托,又跑去买橘子等一连串琐碎平常的小事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3)借物抒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事物进行描写,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却能被先生拿来表达出深沉的哲学思想。

  2.3 语言表达上的艺术风格

  先生的散文,其语言表述也是一绝,简要的形容就是:口语化、简练含蓄、画面感强。

  (1)先生的观念里,文学创作中最忌讳用过于华丽的语言矫揉造作,语言就该是清新淳朴的。所以在先生的文字里,我们能发现大量的口语化淳朴清新的语言描写。譬如在写威尼斯的桥时,先生是这么写的“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于此类似的口语化表达,在先生的文集中俯拾皆是。这种口语化的表达不仅没有使得散文读起来十分的粗俗,而且让文章显得自然真实,翻开时犹如清风拂面。

  (2)其次,先生的语言一直力求简练含蓄,不说废话。在《春》中有这么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化的“偷偷”让文中的小草更添一分生气,使得冬去春来、生机盎然的场景描写生动形象,不显得刻板和套路化,多了几缕喜悦在其内。

  (3)最后,先生的文字里能够装下一副画。你读完一遍先生的景,闭上眼睛,那画卷就在你的脑中铺陈开来。先生把“田田的叶子”写成“亭亭的舞女的裙”,那绿油油的叶子就恨不得从字中钻出,要与你共舞一番。而这种特殊的内涵,便来自于先生那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3 结语

  实际上,凡是成绩斐然文史留名作家,都具有自己辨识度极高的风格特色。朱自清作为中国文坛的一座高耸的山峰也不例外。朱自清通过自己在结构、抒情、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自创的鲜明特色,为自己成为散文巨匠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读者对朱自清的解读可能还会更加深入, 但是有一点是永恒的, 那就是朱自清独特的写作风格将会在中国的新文学史上永远传颂的。

朱自清在叙永 朱自清的71封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