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娴作为20世纪90年代香港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家,以其简单动人的都市爱情故事打动了我们。
一、以爱情为重心的创作内容
身为言情作家,张小娴的作品涉及到了你可以想象得到的各种类型的爱情。可以说,她的小说因爱而生,依赖爱情而活,基本以爱情为重心。通过文字,她向我们讲述了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与情感波澜,刻画出了不同的爱情类型,并且对爱情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其作品扉页上,都能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她相信承诺,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男人的诺言。她找寻幸福,然后发现: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她追寻爱情,然后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转百回的事。”在她的作品中,女人的心性、男人的特点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爱情就像柠檬,有着九分的酸,一分的甜。没有那九分的酸,怎见那一分的甜有多甜。”而张小娴笔下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在不断追求着那一分的甜。张小娴书中的人物都是普通人,因为她习惯于站在平凡人的视角写我们的爱情。
张小娴笔下的各种角色都是努力求生者,他们的爱情也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爱情,但这之中却充满了纠葛,错综复杂,缠缠绕绕。爱情是甜蜜的,也是千疮百孔的,所以她笔下的爱情故事多以遗憾或痛苦而告终。不过这也是她小说创作的一个特点,直白、现实,甚至有些冷酷。
二、“我”视角下的男女形象
这个“我”并不是本文作者,也不是张小娴本人,而是张小娴笔下的“女性”主人公。张小娴的小说是以女性特有的笔触,突出对女性特有的关注。“她擅于在达观的文字下潜藏锐利锋芒,以充满女人智慧的笔法,一针见血的文字、冷静客观的爱情观,描写出对大都市现代爱情关系的种种思索”,用这句话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
张小娴在文中习惯用第一人称,即用“我”的眼光,“我”的感情,“我”的口吻来叙述一个个充满变数的爱情故事。先是与“我”有关的恋人、朋友的爱情,然后是恋人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恋人的爱情故事,这些爱情交叉重合。她就像是一位手艺精湛的工艺家,不慌不忙、从容自如地编织一段段真实而凄迷的情缘与爱恋。她的艺术世界看起来既平实又充满波澜。
三、本真的艺术手法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她的作品标题都很特别、新奇。像《面包树出走了》、《荷包里的单人床》、《三月里的幸福饼》等,这充分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其次,她非常善于运用意象,这对于她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故事的开展都起了很大作用。在《三月里的幸福饼》中贯穿全局的当属“幸福饼”这一意象,其他作品中,如浮尘子钟、蜗牛奄列、缝在抱枕里的信、一种叫做“恩戴米恩的月光”的灯等,不能不说这些新鲜的意象让整个故事都温馨浪漫了起来,还给人带来了不做作的惊喜。像冬夜里的一杯热茶,即使读者孤单落寞,心里也会变得温暖。
最后,小说多用平白直叙的白描手法。她很少用复杂的修饰词和冗杂的细节描写内心世界的情感,而是选用最简单、最平实的语言清楚明白地讲述故事本身。她喜欢用人物之间简短的对话和少量的动作描写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种客观现实的艺术手法,使得她的小说语言显得真实自然,又不失细腻。
而且字里行间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用“平时达观的文字下潜藏着锐利的锋芒”,来形容其文字最为不过。她的语言通透睿智、犀利简洁,阐释了爱情,表现了人生,也刻画了人性。如:爱情不是两个人或者三个人的事,而是一个人的事。爱情,是自身的圆满。当你了解爱情,你也了解人生。这就把爱情提到了与人生同样的高度,把感悟爱情视为领悟人生、完善自我的并经之路,赋予爱情以人生的终极意义。
四、关于爱的成长教育
张小娴的作品核心应该就是她现实、大胆的爱情观念了。接受她的爱情观念,可能会觉得现实残酷,对将来望而却步,但这种残酷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关于爱的成长教育,这也是我们对人生的正面思考。
每个人尤其是女孩都可以执着地追求爱,但每个人都要有独立的一面,爱情也需要独立的空间。她的爱情观倍受关注,从网络上各种各样的爱情语录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对女性生存空间的思考,对都市爱情的解析,对人性的感悟都可以成为一场全新的教育。
张小娴是一个充满智慧、但又不会咄咄逼人的女子。正是她特别和率性的写作,使得她自成一派,在港台文学中独树一帜,并赢得了巨大声誉和无数读者。虽然有时她的作品会被当作消遣读物,不登大雅之堂,但要知道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不管怎样,她的作品是对她所处的现代都市或当今时代的一种映射,会让都市中忙碌的人暂时停下来,思考自己。
- 相关推荐
【对张小娴小说创作特色的若干解读】相关文章:
解读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创作特色06-29
辛弃疾创作特色07-29
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色10-05
解读《骆驼祥子》的创作手法05-26
解读余光中的创作07-19
鲁迅小说的特色09-17
沁园春·长沙创作背景及特色06-22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06-23
张小娴小说《红颜露水》05-28
普希金与徐志摩文学创作特色的异同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