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我在百年后读你的抒情散文

2020-06-30 张爱玲

  “遇见你我便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每次读张爱玲时,总有一种痛彻心扉的疼痛,也许是同为女子,我能理解她爱上胡兰成时的卑微。

  张爱玲,这个文坛上的奇女子,看透世俗,却融不进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那个乱世里摇曳,孤芳自赏,却以笔下的精美文字,惊艳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她二十三岁的青春韶华里,遇见了胡兰成,这个让她倾尽一生的男子,最后却把她的心伤的鲜血淋漓。我总是会忍不住的想,这样的倾城女子,谁能忍心辜负她,可是她却为翩翩少年胡兰成付出了一生的爱,最终剩下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深情。

  也许,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是寂寞孤独的,而又始终游离在倾诉与寂寞之间。生活中的繁琐,默默地承受多了,我们对世间百态看得更加默然冷淡。而张爱玲便是这样的女子,把所有的悲欢独自埋藏,在生活的磨砺中,坚强变成了敏感的触觉,所有想要倾诉的`便成了书中的一字、一句。

  每个爱上文字的女子,都是像烟火一样的孤寂,会在文字的情感世界里独自舔舐伤口。张爱玲的孤寂,在文章里表现得更为显而易见。读者读她的文章时,好像她是在谈生活的小事,可却又始终保持着距离。她的内心,外人无法窥测,对生活的思考和经历让她变得更加睿智。

  张爱玲是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女子,是生活艺术化的享乐者,可也对生活充满悲剧。名门之后的千金小姐,却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对生活显得冷漠薄情。因而,她文字历经沧桑,总能触觉读者灵魂深处的疼痛。她的写作贯穿了男女之情,把恋爱提升到理想的境界中去肯定,来揭示人性的真谛。

  张爱玲说:“生在这个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她心灵上的孤独、悲观,多少都与幼年的经历有关。她的作品里充满了充满灰色的阴霾,残酷的人物和情节,常常会让我们意识到时代的悲凉。张爱玲的作品站在了悲凉的基石上,人性的自私、虚伪、冷漠表现的淋漓尽致。她如一把犀利的刀剑,向读者展示了爱情的脆弱无力,生命的嫉妒虚幻;她以另内的魅力在作品里展现出生命瞬间的辉煌,而却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与遐想的空间。

  读张爱玲的作品,从《沉香屑第一炉香》到《五四遗书》,所有的细节,空间与角度的变换,反反复复都是一个底调:苍凉。“虚空的空虚,一切都是虚空”,是张爱玲曾经谈到的中国与众不同的地方,她把笔下的人性本质描写的自私寒冷,迷失,怅惘。《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与范柳原,彼此相爱得心照不宣,虚荣的白流苏却义无反顾地将自己嫁掉,目的仅仅是为了嫁个体面!《半生缘》中十几年的恋人顾曼桢与沈世钧,从最初的一见倾心到最终的静寂分离,别后的重逢,他们的内心依然深爱着彼此,摊开的思念,独守一份寂寞的情怀。

  张爱玲的作品,笔下没有真正的亲人、朋友,对于“爱”,张爱玲是所有代女作家中,最能把“爱”看的通透的人。《留情》中米尧晶与敦风,羡煞多少不明就里的人。敦风这样说:“我还不都是为了钱?我照应他,也是为了我的打算——反正大家心里都明白。”无论是作品中还是现实中,在爱玲的眼中都是赤裸裸地抵达物质上的贪欲和本质上的虚伪。

  因此,“苍凉”在张爱玲细腻敏锐的笔触下长歌当哭,触目惊心地鲜活在灵与肉,情与物的挣扎里。“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衣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17岁时的惊世之言,在喜怒哀乐中经历了人情世故,世事沧桑,逐渐的趋于黯淡,直到虚无。

  张爱玲,我在百年之后静静的读你。在心痛时疗伤,品味孤独与落寞。你以天才的慧眼视角过早地洞悉了人性的弱点,世事的沧桑,带给我无限的震撼。

【张爱玲,我在百年后读你的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读你在雨巷绿野诗歌10-08

小说我的上司张爱玲小姐02-23

《我的姐姐张爱玲》读后感07-25

我眼中的张爱玲读书笔记09-28

我的上司张爱玲小姐小故事08-01

读你散文800字10-06

在鲁迅文学院的那些日子抒情散文09-30

张爱玲的句子09-27

张爱玲的语录02-21

张爱玲小说《半生缘》读后感500字 张爱玲心头永亘的朱砂痣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