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长程。她发现自己走在一列裹着头的女性队伍里,她妻子以及别人?但是她们对于她没有身分。她加入那行列里,好像她们就是人类。”
张爱玲
“小姐,明日此时等我。”
“那人找的是你,是我,还是……”
小姐们都从来没有爱过,一个未曾谋面,声音好听的男人,送了一封信说:“小姐,明天在这里等我。”所有的小姐就都挺着乳脯,眨起眼,殷切、含羞、期盼的,痴痴守望了一下午,希望男人说的人是自己,可惜男人只是戏言,他终究没来。
周四小姐看了,觉得难为情。她贴着墙壁行走,快步闪到盆栽后,在回廊上游荡,装作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灯光下,她像是院子里果树上,一大蓬一大蓬苍白的花影影绰绰。她是棵树,一直向着一个亮灯的窗户长高,终于够得到窥视窗内。
以上情节,出自张爱玲最新小说《少帅》(The Young Marshal)。
我用一个晚自习读完的《少帅》,和读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有相同的感受。看不见深的地方,也指不出哪里不好,大作家的风流就摆在哪里,像是井水里的月光我们是掘不尽的。她相当出色的写作技巧,轻轻几笔,也胜过了无数“有流没流”的作家,这就是一流作家的资本和笔力。
豆瓣看了看,对《少帅》的评价,无非是两种套路:一种赞扬张爱玲对女子初夜描写的真,写到了每一个妇女心里;一种敲警钟,模仿胡兰成先生摇头摆尾做叹气状:张爱玲是极好的,只是轻视了英雄,张学良少帅其实……
我无意步两种评价的后尘,那就谈谈眼中《少帅》。
《少帅》里,张爱玲对女子初夜的描写,真实到尴尬、惨淡,很明显,张爱玲是在写她和胡兰成的感受。
少帅对周四小姐床榻上说的情话,尽是胡兰成的影子。少帅说:我想吃了你,又怕吃了你就没了。他把她拉到膝上,她低头坐着,感到他的双眼在自己旁边发亮,像个耳坠子一样。把他们代入这段,也毫不违和。
胡兰成说,我想吃了你,又怕吃了你就没了。
张爱玲低下头去,在平凡中开出一朵朵卑微欢喜的花儿……
在《少帅》和《倾城之恋》里,爱情,成了一种迟来的怜悯,来的真的太迟太迟 “光有爱,可以有一段情,却不能过一生,他们本来是没有前途的,一场事变却成全了她。”白流苏和范柳原这样,少帅和周四小姐也这样。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永远不是思无邪,纯粹,简单。她笔下的爱情充满着苍凉的底色,人性的阴暗面,没有人不是苍白,刻薄,冷漠,一心窥探厌弃女儿累赘的母亲,打着发妻居心估测的丈夫,茶杯上干涩的污啧,甩着丫鬟耳光,尖削刻薄的老姨娘,年轻的男子多情,也最无情,一会宠爱红玫瑰,一会眷恋白玫瑰,周而复始让玫瑰们心寒,花凋了,玫瑰们对窗落泪:我们真是萎谢了……
《少帅》不是张爱玲最经典的`作品,也不是最鼎盛回味无穷的作品,哪怕遗作里,也谈不上最给人惊喜的《小团圆》穿插带闪的写法,虽不好读懂,却是她从小到大的写照,她对自己人生的奢望眷恋,如果重新选择,如果一切按照故事的发展,如果胡兰成不是胡兰成,那么……故事的完整也绝对胜过了《少帅》这部没写完的作品最后,她和她的爱人,永远的在一起了,在长坡上,一圈一圈的起舞,这就是小团圆。
但是。《少帅》绝对谈得上是张爱玲作品里最容易看懂的。我第一次阅读的毫不费力,没有民国腔接不上的晦涩,轻轻松松就读了下来,越回味,越开始真正的认识张爱玲。
张爱玲没写完的《少帅》最后的结尾,是少帅带着两个妻子,从飞机上缓缓归来,传奇的佳话终当不朽,人们流泪捧花迎接英雄少帅回来了,他的妻回来了,中国也来了。
这样的结局,是张爱玲对少帅丧失了兴趣。在洞穿、刻薄、尖锐的写作中,她窥探到了英雄背后,见不得人的,想要名垂千古的赌气与虚浮。她觉得英雄不是英雄,也对少帅的故事失去了所有热情。她拒绝继续写,任性的扔下笔,草草写下了这不算结尾的结尾。
如果她继续写下去,这个故事该有个完全不同的结局吧。
张爱玲终究对人心的直视,太残忍,太理性。如果继续写下去,爱情也将不再只是怜悯,而是成长吧。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如果赵四小姐回到了旧家,又经过那长廊,家门前还是有男人时不时投一封信,院子后面小鹿低着头咽饮着湖水,那么……
“赵四小姐回家了,她又路过郁郁葱葱的花,发现花向着反方向生长,早不窥探窗内。她的眼睛亮的像一滩湖水,她忍不住想起那年,她是如何一点点长大,一点点成为一个女人,可以对她心仪的少帅,做出女人娇羞的情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