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2024-11-11 赠汪伦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1

  【教材简介】

  《赠汪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这首诗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诗意极浓。

  学习本课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感受友情的珍贵,懂得珍惜友情之外,还想通过其他几首送别诗的展示让学生再次领略这种诗体的风格,希望做到精读一首《赠汪伦》,拓展延伸一组送别诗,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教学理念】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我的教学以“理解诗句,想象诗境,体会诗情”为主导思想,所以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主,初读古诗,感知友情;再读课文,感受告别之情;三读诗文,体验深情厚意。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活泼好动,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外界影响比较大。

  2、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阅读资料进行简单分析,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3、学生对送别诗的认识还不多,对深刻的朋友体验不深,希望通过层层引导激发对友情的深入感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赠、汪、舟、欲、踏、潭”等六个生字,会写“舟、乘、汪”三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初步感知送别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的感悟也层层递进,真正读懂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友情的珍贵,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2、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懂得友情的珍贵。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懂得友情的珍贵。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资源准备: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理解诗题

  1、(孩子们,请看屏幕,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古诗,快读读吧!)出示课件《静夜思》

  学生齐读。(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2、简单介绍李白(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写过许多好诗,很多人都非常崇拜他,人称“诗仙”,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他的又一首好诗——),引出本首古诗的题目。(板书:赠汪伦)

  3、解题:(读读课题目吧!注意汪是后鼻音,这也是本课要求写的一个字,和老师一起来写写吧,三点水写得窄,王字可以写大一些。好了,再读读。看看这个字“赠”,谁能读好它?你来,你把平舌音读准了,你也来,别忘了它是后鼻音。你再试试,真好,跟着这个小老师读。谁知道赠是什么意思?[送]你看看,赠的左边是宝贝的贝,意思是把自己最宝贝的东西送给别人了,我们之前有学过《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苏轼写诗送刘景文,那今天这首是谁写诗送给谁?)学生回答[板书:李白、汪伦]那我明白了,李白赠送给汪伦的宝贝就是一首诗呀!

  4、介绍汪伦。(说到这个汪伦呀,他是当地一位有名的人,他和李白一样,性格豪爽,喜欢吟诗对对子,挺有才气,他十分崇拜李白,就邀请他到自己家乡玩,用美酒佳肴盛情款待,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因此两人成了情同手足的好朋友。几天以后,李白要走了,古诗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设计意图:运用孩子很熟悉的一首古诗导入新课,将学生从对旧知识的回顾引向新内容的学习,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通过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进诗文,体验其人、其情,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感知友情

  1、提读书要求,学生自由读诗。(请同学们打开书116页,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认清字开,读准字音,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不懂的字,请教同学或文中的小叶子,开始吧。)

  2、个别读。(你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真漂亮,谁能来展示展示?你能把古诗读通顺,不错,你的语音很标准,真行。)

  3、齐读。(想读的同学一起读吧。)

  4、认识生字

  (1)投影出示带拼音生字,学生认读、组词读。

  课件出示:乘 舟欲 踏 潭(带拼音的)

  (看,你们的动听的读书声叫生字宝宝吸引来了,你认识它们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咱给他们找个朋友吧!)

  (2)说说记字方法。(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字,这个方法好,你用部首表意法来记……)[边说方法,边解释字意,舟字穿插指导写字]

  (3)脱掉拼音认字词。

  课件出示:乘 舟欲 踏 潭(不带拼音的)

  4、写字

  课件出示:乘 舟(写在田字格中)

  (这些字中还有一个生字要求会写,乘字,举起手跟着老师写,我先写一个千字,横要尽量往上靠,再写一个扁扁的.北,分布在竖的两边,撇和捺的书写位置要看好,让它乘风而上,展翅高飞。下面轮到你们展示写字本领了,乘、舟、汪别写一个,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提醒写字姿势])

  (5)评价。(这是++同学的作品,谁来夸夸他哪儿写得好?你真会观察,是个细心的孩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多种识字的方法来学习。在写字过程中,运用联系生活的方法来指导,争取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再读课文,感受告别之情

  1、齐读古诗。

  课件出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孩子们,瞧瞧,这些生字太调皮,又跑到课文中去了,咱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读得很流利,我略略听出了一些感情。)

  2、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放音乐](老师也想大声地,带上感情读一读,你们想听吗?轻轻闭上眼睛,听听,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3、学生说说想象的画面。(你真会想象,我仿佛看到了那送别的地面。)

  4、学习第一行诗

  (1)观察插图,

  课件出示:插图

  (你们看,图上哪个是李白,哪个是汪伦?是从哪儿知道的?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读读这行诗吧。)

  (2)出示第一行诗。

  课件出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也来读一读吧)

  (3)理解诗句意思反复读。(李白乘上小船干什么?那这个将欲行就是快要走了的意思对吧,他要和好朋友分别了,心情如何?带着这种心情再读一读吧!读得怎么样?你也试试吧)

  5、学习第二行诗

  课件出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1)正当李白依依不舍乘舟欲行之时,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说)

  (2)出示第二行诗,个别读。

  (诗中只用了七个字写你这句话,快读读吧!你的意外)

  (3)理解“忽闻”、“踏歌声”。(这事李白之前想到了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忽就是忽然,闻字呀,在字典里有这么几个解释

  课件出示:闻:

  ①用鼻子闻

  ②有名望的

  ③听见

  忽闻的闻是( )的意思。

  这里的闻是什么意思呢?李白忽然听见什么?踏歌声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我设计穿插了对“闻”的理解,训练了学生品味诗句语言的能力。】

  6、感读诗句。

  课件出示:返回上一张幻灯片

  (忽然看到这样的场面,李白心情如何?)

  8、再次感读(李白就是这么厉害,一个字,就可以把当时的心情表达出来了,两行诗就可以记下一件事来,快来再读读吧)

  9、学习后两行诗(李白看着汪伦带着家人和朋友前来相送,不禁感叹——)

  课件出示:桃花潭图片和文字——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理解“一千尺”(用楼层来比较理解,潭水真的有一千尺吗?作者只是想写潭水很深,板书:水深。)

  (2)理解“不及”(不及是什么意思?)

  (3)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填一填——桃花潭的水_______,但是_____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用你们对诗句的理解,填一填这题。学生填完,教师出示答案。是呀,难怪李白会说[学生读诗句]再请一位读,李白是这样想的,在诗里也是这样写的[学生读诗句]再请一位读,所以李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读诗句]板书:情更深)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不及”的意思后,诗句大意也就迎刃而解了。在领会了诗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以后,再设计一个白话的“填一填”巩固了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名句的理解。】

  四、三读诗文,体验深情厚意

  1、听“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

  课件出示:动画片《赠汪伦》

  (汪伦和李白之间怎么会结下这比千尺深的潭水还要深厚的友谊呢?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配诗文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接故事结尾全班齐读全诗。

  3、想象他们会讲什么?你就是李白,你是汪伦。

  4、读诗:(李白赠送给汪伦的仅仅是一首诗吗?学生说。把你的心声读出来吧)

  5、又读:(汪伦踏歌送李白,李白写诗赠汪伦,此时,这首诗已经不是单纯的一首诗了,他代表的是两人的厚意与深情,师引读——)

  课件出示:点击音频《高山流水》

  6、再读:(此时你就是李白,当你登上小船准备离开,回想起汪伦每天热情款待,一起饮酒作诗,望着眼前深深的潭水,一定会感叹——齐读三、四行。即将分别,李白正想到以后天各一方,不知何时再见。此时,忽然听见汪伦在岸上踏歌为自己隆重地送行,低头看着清澈的潭水,诵道——齐读三、四行。)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故事充实诗歌内容,让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在故事的情境之中激发了情感的共鸣,悟文而移情,读文而抒情,真正进入情动辞发、情景交融的境界。】

  五、课外拓展,培养诗意

  过渡:船渐渐远去,李白告别了汪伦,他们的友谊谱成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

  1、课件出示《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是一位特别重视友情的人,他把与朋友离别的伤感都融入到诗句,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吧)

  2、课件出示《送元二使之安西》(这也是一首送别诗,是谁送谁?读读吧)

  3、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回去收集一些,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我在课堂最后的一点时间里,展示出了其他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再次领略这种诗体的风格,希望做到精读一首《赠汪伦》,拓展延伸一组送别诗,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2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赠汪伦》。

  3、理解古诗的大意,掌握“将欲、闻、千尺、不及”的意思,了解“踏歌”的大意和夸张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

  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教读课题。赠:送。复习《赠刘景文》,简介汪伦,题目的意思是诗歌送给汪伦。

  2、简介李白。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古诗

  1、简介李白和汪伦的关系,引出诗歌,教师范读一遍。

  2、拼读生字,指导看课文插图,初步了解诗歌大意:事情发生的地点是桃花潭,人物有汪伦和李白,找出他们所站的位置。

  3、学生试读诗歌一遍,再次拼读生字。

  4、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生字。

  5、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教读。

  (二)研读古诗

  1、指导按朗读节奏读诗歌。(要求学生画出停顿节奏)

  2、理解诗歌第

  一、二行。

  (1)学生说说题目意思,出示注释:送。

  (2)李白是什么时候送这首诗给汪伦的?(李白要离开汪伦家的时候。)

  (3)在这首诗中,哪句说到李白要走了?(李白乘舟将欲行。)用你的理解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已经走了吗?(指图)哪个字是代表“走”的意思?哪个地方表示“就要走”?

  出示:就要

  (4)面对好友李白的离去,汪伦舍得吗?(舍不得)

  那他舍不得的表现是什么?或者说离别之时做了些什么?(指图)但汪伦在这儿是踏地作节拍。读第二行,他还做了什么?(师讲解:踏歌)

  (5)汪伦踏地而歌送李白,李白事先知道吗?

  师吟诵: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之前不知道,因为是他忽然听到的`歌声,说明他之前不知道汪伦会来。)好一个“忽然听到”,“闻”,听的意思。以前我们学过的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是同样的用法。(出示:听)

  (6)这就怪了。好朋友要走了,怎么去送人家不事先约好呢?汪伦也真是的!

  (7)离别总是叫人伤感的,既然伤心,干脆选择悄悄地去,李白很为朋友着想呢。大家再想一想,李白站在船头,即将离去;汪伦站在岸上,踏歌相送,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感动的送别图!此时此刻,李白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如果你是李白,你会说(随机抽点)

  (8)(演汪伦):我一定盛情款待!好山、好水、好歌、好酒,任君挑来任君选!

  我送一首诗给你: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9)是呀,面对着对自己情深义重的汪伦,李白泪水涟涟,他低头正好看见清幽的桃花潭水,心想:潭水深(千尺,出示注释),可再怎么深,也比不上汪伦——

  于是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歌诵情谊的名句送给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比不上)

  (10)今天,我们的学习充满着激情,李白和汪伦这两个名字,这段深深的友情,已嵌入了我们的脑海。我想采访一下大家,今天的学习让你懂得了什么?(出示:情深似海)

  (三)回顾全诗

  1、听范读。

  2、跟读,回顾全诗内容。

  (四)看视频,入情入景体会汪伦和李白的深情。

  三、学写生字。

  四、总结:祝愿小朋友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交到许许多多的知心朋友,像李白和汪伦一样情深似海,心里永远是温暖的。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4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的内容,体会汪伦与李白之间的情意。

  重点难点:

  1、认识6个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朋友之间的友谊,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哪一位诗人?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白。

  3、板书:李白 了解他吗?

  出示李白画像

  4、学生交流资料。

  出示李白简单介绍

  5、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赠汪伦》。板书课题。(汪伦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学生读课题。认读“赠”,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6、谈对题目的理解。李白为什么写诗赠给汪伦呢?这里有个小故事,请你们自由读一读。读完后,我请你们来说说原因。

  生自由读,交流。

  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出示四个生字,学生指名认读。

  3、指名读古诗,同学评价字音。齐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了解诗意,悟诗情

  1、学生自由读古诗,边读把自己不明白的字词画出来。

  2、同组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

  前两行:

  a、欲:将要忽闻:忽然听到

  b、踏歌声: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表演) 想象汪伦踏歌的歌词会是些什么?

  c、从“忽闻”体会到了什么?

  d、你们见过这种送别方式吗?平时家里来了课文,你是怎么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e、指名读前两行。

  后两行:

  a、深千尺:有一千尺那么深。 真有那么深吗?(夸张,说明桃花水很深。)

  b、不及:比不上深千尺:有千尺那么深。

  桃花潭的水很深了,但仍比不上什么?从中你感觉到些什么?

  c、自由读后两句,读出两人深深的情意。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4、能连起来把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说一说吗?

  (李白坐上船儿正准备远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

  5、出示背景图,想象情景,进行表演。

  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彼此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们来想一想,演一演。

  同桌练习,指名演。

  6、配乐背诵。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人的歌。此时,你就是李白;此刻,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用背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吧!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四、拓展小结

  1、世间离别情万中,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同学们也找了许多。交流送别诗。

  2、是啊,离别是伤感的,也是快乐的。让我们紧紧握住手中这根友谊的绳索,让它为我们放飞友谊的航船。齐诵《赠汪伦》。

  板书设计:

  赠汪伦

  李白

  水深、情更深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4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3、精读一首《赠汪伦》,带动一组送别诗,扩大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哪一位诗人?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白。

  3、板书:李白了解他吗?

  课件(1):出示李白画像

  4、学生交流资料。课件(2):出示李白简单介绍

  5、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赠汪伦》。

  二、解题

  1、看老师写课题。强调:赠板书:赠汪伦

  汪伦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赠

  2、一起读读课题,好吗?

  3、解题:赠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

  4、同学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来赠给汪伦呢?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懂

  1、课件(3):出示古诗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古诗,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座位交流交流,也可以待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指名读古诗。

  (你读得很通顺、很流畅。你的声音非常响亮。

  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注意点节奏就更好了。)

  4、学生交流。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吗?

  欲:将要忽闻:忽然听到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表演)

  不及:比不上深千尺:有千尺那么深。

  5、能连起来把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说一说吗?

  (李白坐上船儿正准备远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

  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

  四、再读古诗,感受诗情

  1、过渡: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配乐讲故事,课件(4):出示故事

  3、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体会李白与汪伦的这份深情厚谊。轻声读,带着感情读,在读中体会。

  5、交流: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具体的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

  深千尺:虚指,夸张的'说法。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教师引导:同学们,诗歌的艺术夸张,达到最高成就的,就是李白。李白的诗,表达情感毫不掩饰,而是喷薄欲出,一泻千里。当平常言语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所以,才会有《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才会有《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才会有这流传千古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件5:出示诗句)

  (2)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来,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这十几天中,汪伦和李白会做些什么呢?(课件6:重新出现古诗)

  教师介绍,深化故事内容:李白一生豪放,而汪伦也是豪爽之人,在这十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两人一起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谈诗歌,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过得非常愉快。

  (3)然而,相聚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船头,那湛蓝的桃花潭水,更触动了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李白情不自禁的用水深来比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深

  (4)同学们,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

  (5)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

  板书:更

  (6)在李白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一样,又深厚,又真挚。谁能通过朗读把这样深厚的感情,表现出来?

  (7)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6、过渡:李白与汪伦虽只相处了短短数日,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时,站在船头,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7、有人说,豪放的李白不想伤感,便留下书信一封,想要不辞而别。可是想到当日与孟夫子一别,便十几年不能相见;想到自己一生漂泊,行踪不定,只怕今后再也没有与汪伦重逢的时候,李白又多么想再见汪伦一面啊!正在这时,李白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伴着节拍唱歌的声音。此时的李白,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必定会有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

  (1)教师指导:你们知道吗?可以踏而歌之的,必定是昂扬激越,或是轻松欢快的。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李白不禁又想起了

  (2)有人说,汪伦其实早已知道李白的行程,却故意装作不知,为的就是想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来为李白送行,给李白一个惊喜。谁来读读这一句,读出这种惊喜的语气?

  (3)你们看,汪伦是多么理解李白的豪放性格啊!此时此刻,望着匆匆赶来的汪伦,李白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会对汪伦说些什么?汪伦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同座位一个演李白,一个演汪伦,在下面说一说,好吗?(引导:抱拳相向,依依惜别)

  (4)学生情境表演,指名两对学生表演。

  8、同学们演的真好,你们从这薄薄的28个字中,悟出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真不简单。

  9、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三读古诗:(配乐)

  (1)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头,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不禁脱口而出(齐读)

  (2)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

  (3)对,这就是诗仙李白,他可以表现为《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现为《望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也可以表现为《赠汪伦》的洒脱豪放,让我们再次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齐读)

  五、扩展延伸

  1、同学们,这番离情别意是那样的熟悉,望着踏歌赶来送行的汪伦,我们似乎又看见了痴痴东望的李白站在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上送别孟浩然,似乎又听见了他那深情的吟唱

  (课件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

  如果说李白对汪伦是以诗相赠,那么对孟浩然便是以目光相送了。(齐读)

  2、我们又仿佛看见了李白送友人一直来到城外,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好在马上和友人挥手告别,望着他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夕阳下

  (课件8:送友人诵读)

  李白一生走遍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这首诗中的友人虽已无从考证,但这首诗却流传至今。

  (齐读)

  3、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古以来,离愁别绪就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描写友情的诗作,更是数不胜数。

  (课件9:推荐阅读)

  4、像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5、引导学生朗读、欣赏一组描写送别的诗作。

  (1)诗人高适,在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的音乐家董兰庭

  (2)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3)今日分别,来日必会有重逢的一天,就像这原上草一样,春风吹又生

  (4)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即使远隔天涯,不也如同近邻一般吗?

  (5)元二是王维的朋友,王维与元二借酒饯行,借一壶独酒,送友人西出阳关

  6、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样一份美好的情感。

  (1)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课件10:古诗)

  (2)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背诵)

  板书设计:

  李白

  赠汪伦

  水深

  情更深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朋友的深厚友谊。练习感情朗读古诗。

  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的方法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

  3.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

  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

  2.再读古诗,想一想,谁送谁,谁别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

  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教师过渡,他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之间是怎以联系起来的呢?(学生说故事)

  4.是啊,天下没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别,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句,看看

  分别时的情景怎能样?

  5.自读,说诗意。

  你认为哪一句还可以怎么说?(修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

  6.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质疑情况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朗读。

  7.小结:这首诗是以歌声来送别朋友,其实古时候还有许多诗,我们看一下,古人还会以什么来送别朋友?

  三、带读古诗:

  1.出示以下三首诗,引导学生自读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来送别朋友的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适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轻尘,

  烟花三月下扬州。 北风吹雁雪纷纷。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莫愁前路无知己, 劝君更尽一杯酒,

  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下谁人不识君! 西出阳关无故人。

  2.朗读、小结:无论以什么送别,都有可以概括为以“真心”送别。

  四、课外练习:

  收集送别诗,举行一次吟诗会。

  板书设计:

  主板书:

  赠汪伦

  李白 深情厚谊 汪伦

  踏歌声

  辅板书: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赠、汪、伦、舟、欲、踏、潭”7个生字,会写“汪、乘、舟”3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诗氛围的营造,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悟到友情的可贵,并乐于与

  人交朋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出示李白像)请你仔细观察他的衣着神情,猜猜看他是谁?

  2、你知道李白的哪些事情呢?

  (指名说,并补充李白简介: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流传下来的诗作有一千多篇。)

  3、我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呢?(《静夜思》)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二、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1、过渡:李白是个才华横溢的人,有个叫汪伦的人很想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开始李白一生只喜欢游山玩水、喝酒作诗,怎么邀请他才回来呢?

  2、老师要把这个《李白“受骗”桃花潭》的故事送给最认真地同学。

  三、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请看老师板书课题。这个“汪”字是今天我们要写的生字,请大家拿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三点水的第二点要压横中线,右边的“王”字稍稍向左靠。请大家在自己的书本上描一个写两个。

  2、谁能给“汪”字找找朋友?(相机出示词卡“泪汪汪、汪洋大海”,生齐读)

  3、想读一读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吗?请翻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借助古诗下面的拼音把诗读通、读顺。

  4、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读得怎么样。(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一人一句读)

  5、(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哪个是李白,哪个是汪伦?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A、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B、请注意这几个字的意思:行:离开;舟:小船;闻:听到

  C、指导书写“乘舟”两字。

  D、这句诗写的是李白将要离开,汪伦唱踏歌送他的事情。

  6、李白有没有想到汪伦会来送他?你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A、引导发现“忽”,突出惊喜,想象李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离开的。

  B、汪伦在人来人往的路边这样唱着、舞着,表达着他对李白的.深厚友谊。

  7、别具一格的邀请,与众不同的送别,这一切深深打动了李白,所以他忍不住感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请在这句诗中找出一个表示数量的词语。这里的千尺并不是真正的指一千尺,而是一种虚指,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B、即使桃花潭的潭水有千尺深,可是它比得上汪伦送我的情意吗?哪个词语告诉你是比不上的?

  C、你能选择一个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诗联一起吗?

  D、多么深厚的感情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四、诵读感悟,体会感情

  1、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回想着这几天好友的盛情款待,你忍不住吟道——

  2、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看着好友以如此特别的方式为你送行,你忍不住吟道——

  3、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不知这种与好友一起喝酒作诗的快乐日子何时才有,你忍不住吟道——

  4、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闭着眼默默体会好友的深情,你忍不住吟道——

  五、拓展知识,布置作业

  1、古时候这种写离别之情的送别诗有很多,我们来看一首唐朝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2、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课文后面的默写古诗。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7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李白与汪伦之间的友情。

  3、交流送别诗,诵读积累。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体会两人之间的情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揭题。师板书:《赠汪伦》(谁能来准确地读读诗题?)

  2、理解诗题。(‘赠’是什么意思?)

  3、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李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

  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

  二、初步感知古诗。

  1、读通古诗。(谁来替李白诵一诵这首古诗?)

  (1)指名读。(重点正音“乘”)

  (2)齐读。

  2、想像古诗中的景象。(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1)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将要出发的画面)重点理解“将”“欲”“行”。

  (2)忽闻岸上踏歌声:(汪伦为李白送别边歌边舞的画面)重点理解“踏歌”“忽闻”。

  ①踏歌:边歌边舞的一种舞蹈形式。

  ②课件展示“踏歌”。

  ③重点理解“闻”。(这里的“闻”是什么意思?(听到)现在的“闻”有好多意思(看504页字典)。你知道哪些句子中“闻”的意思是“听见”?(耳闻不如目见;耳闻是虚,眼见为实;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体会李白的心情。

  (1)感动。(此时李白的心情怎样?李白的感动仅仅是因为汪伦踏歌送行吗?前面听了老师写作背景的介绍,你还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表现在哪里?)

  (2)感情朗读。(谁能像李白一样饱含深情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诗意。(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4)比较句子,体会感情。(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就算桃花潭水有千尺

  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

  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

  三、背诵积累。

  1、教师引读。(想到汪伦真情相待,看到汪伦踏歌送行,李白情不自禁地吟道……)

  2、理解全诗。(谁能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3、配乐朗诵。

  四、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两首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自由读,指名读。

  3、《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分别是谁送谁。

  4、找一找。

  古诗中,哪个词指的是孟浩然和董大?(故人、君)

  五、作业。

  1、学写生字。

  2、写写李白和汪伦会说些什么?

  3、交流:了解古人礼节“打躬作揖”,学学古人的样子,演演李白和汪伦分别的情景。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8

  教学目标

  1、 会认“赠”等6个生字,会写“舟、乘、汪”三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 懂得珍惜友情。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珍惜友情。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复习古诗,导入新诗。

  板书课题,教师范写“汪”字,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汪”字作为本课要写的生字,它又在题目中出现,在板书课题时就让学生掌握写法。

  (课件显示《赠刘景文》)齐读,找出两首古诗题目的共同点。理解“赠”是“送”的意思,理解课题《赠汪伦》即李白写一首诗送给汪伦。

  『设计意图』:从复习古诗入手,不仅加深对古诗的记忆,还理解“赠”就是“送”的意思,在不知不觉的读中,学生就明白了题目的意思

  2、激趣。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我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那李白为什么要写一首诗送给汪伦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吗?大家要是把这首诗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我就讲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

  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通古诗,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充分感知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基础,切忌走过场,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自

  主阅读,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三、 学习要认的字(课件显示生字)

  1、指名读。(评读)

  2、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齐读。

  5、去拼音读。

  『设计意图』: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要认的字,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

  能力垫定了基础。

  四、品读古诗,体会古诗的真情实感

  1、讲故事。

  古诗的背景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美酒和美景给了他无穷的灵感,写出了很多千古名句。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 --《赠汪伦》。

  『设计意图』:给学生讲一个简短的古诗背景故事,能让学生更易地理解诗意。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讲完故事师顺势范读。

  齐读古诗。

  2、品读第一行。

  (1)指导看书本上的插图,问:船上的是谁?岸上的是谁?你是从哪行诗看出来的?指名答。(课件显示:李白乘舟将欲行)

  『设计意图』:一幅图就是一个故事,一幅图就是一篇文章,指导学生看图,有助于学生自主理解诗意。

  (2)指名读。齐读。

  (3)指导写字。(乘、舟、汪)

  A、了解词语“乘舟”,并给“乘、舟”另外口头组词。

  B、师让学生观察了解“乘”是“禾”与“北”的巧妙组合,再范写“乘”字;学生说“舟”字的笔顺。

  C、学生在书本上描红、写字。

  D、评价。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每节课都让学生写一写,但不要写得太多,根据本节课设计

  的内容,故写三个生字。让学生观察生字“乘”, 感受汉字的妙处,激发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由于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故在指导书写中,师范写最难的“乘”字,生说“舟”字的笔顺,“汪”字放手让学生观察去写,这体现了一个从难到易的教学过程。

  (4)学习“欲”字,说一说记住“欲”字的方法。说说李白乘舟将要干什么?

  (5)李白将要走了,他与汪伦相见恨晚,刚结下深厚的友谊就要面临分离,你说他的心情会怎样?用上这样的心情读读这一行。(指名读,小组读。)

  (6)这时李白心里会想些什么?把李白的不舍之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李白将要离开的那种不舍之情。通过不同方式反复朗读,在听和读中让学生理解、鉴赏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个人情感。

  3、品读第二行。

  (1)汪伦是用什么方式为李白送别?指名答。

  (2)(课件出示:忽闻岸上踏歌声)指名读,齐读。

  (3)学习“踏”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踏”字,什么是踏歌?

  (踏歌是古代的一种舞蹈,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边歌边舞的一种歌舞形式。)

  (4)练习。理解“闻”的意思。从这行诗看,应该选哪个?

  (课件显示)闻:( )A用鼻子闻 B有名望的 C听见

  (5)汪伦用这种隆重的方式为李白送行,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汪伦对好友李白的感情怎样?试着读出你的感受。(指名读,男女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9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感悟古诗的意境、感受友情的真挚

  2.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古诗

  3.随文识字训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愿意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

  2.好朋友之间就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使你们之间的友情更加真挚,更加深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友情有关的古诗,大家齐读课题-----赠汪伦。

  二、初读古诗 整体感悟

  1.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以前我们学过很多李白的诗,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李白吗?

  2.解释题目

  大家看,题目中的“赠”就是送给的意思。例如某同学转学,宋老师赠给他一本书做纪念。这首诗就是李白作为一份礼物赠给汪伦的、写给汪伦的一首诗。大家再读课题。出示词语:汪洋大海。师解释

  3.范读古诗

  李白究竟为汪伦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呢?现在就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古诗,边听边想,看看你的头脑中都浮现了哪些画面?指名回答。(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李白与汪伦离别的场景,描写离别场景的诗叫---板书:送别诗)

  4.生自由读古诗

  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借助书中的拼音,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一定要做到读准字音,熟记字形。

  5.指名读古诗

  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

  6.指导朗读

  孩子们,古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诵读古诗时一定要讲究停顿,板书||||,大家读到划线处要稍微停顿一下 ,大家再练一练。

  7.多种形式展示读

  谁想试一试?小组展示读(板书重点词做标记“将、忽、深、及”)男生读、女生读

  三、细度古诗、理解感悟

  (一)前两句疑难解析

  1.孩子们现在请你默读古诗的前两句,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的意思?

  “舟”板画:舟的字理演变,舟就是指小船。乘就是坐的意思。例如乘车、乘飞机就是坐车、坐飞机的意思。乘舟就是坐船的意思。

  出示词语:“乘风破浪”板贴,大家齐读词语,师解释意思。

  2.“闻”的本意是指用鼻子闻一闻,在这里“闻”是听到的意思,出示词语“百闻不如一见”板贴,大家读词语,师解释意思。踏歌声:是指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节拍。)

  3.你们真了不起,读懂了这么多词语的意思。大家再读前两句,找出你不理解的字词。哪个词不懂,大胆的说出来?“将欲行”师解释:(将:即将、将要。行:离开。将欲行的意思就是即将要离开,但是还没有离开。)

  4.当李白坐船要离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汪伦一边用脚打节怕一边唱歌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为李白送行,这能说明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感情怎样?

  5.重点理解词语“忽”:

  忽是什么意思?忽然突然的意思。孩子们,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即将分别,当你坐在火车上,随着汽笛的鸣叫,火车马上就要开走了,就在这时,你的好朋友忽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6.指导朗读前两句

  当李白忽然听到汪伦的歌声时,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大家再读前两句,用心去体会一下李白当时惊喜的心情。

  7.解释前两句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什么意思?

  (二)后两句理解感悟

  1. 欣赏桃花潭图片,理解“千”尺

  这就是李白诗中的桃花潭水,课件图片桃花潭水: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桃花潭水吗?“深千尺”这里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千”和“百闻不如一见”中的“百”都是虚指词,不表示具体的数字,在这里千尺表示水很深很深。

  2.出示词语:“桃李满天下”读词语,师解释

  3.重点理解“不及”

  不及就是不如的意思,出示词语:及格。这里是拿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李白的情意做比较。虽然桃花潭水很深很深,但是也不如----

  即使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如-----

  纵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不如-----

  4.这两句,在诵读是一定要读出汪伦对李白的一片深情厚谊。谁想试一试?全班读

  5.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6.(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李白为什么说汪伦对自己的情意如此之深呢?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李白是唐朝非常有名的诗人。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希望能和李白成为好朋友。可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民,想见到李白都不容易,怎么才能和李白成为好朋友呢?于是汪伦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的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桃花是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但并没有桃花。万家酒店呢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虽然汪伦是用计策将李白骗来,但是李白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一片真情所深深的感动了!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对李白盛情款待,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游览,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分别时,汪伦踏歌相送,于是李白日后便写下了这首--《赠汪伦》。)

  7.看画面想像

  课件出示画面:现在李白与他的好朋友就要分别了,今日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大家想一想,此时此刻 ,他们的心中会想些什么?正因为感情深厚,所以离别时才觉得留恋,舍不得!

  8. 大家看“情”什么偏旁?树心旁是心的变形,和我们的心情有关。这有几个词语:亲情、友情、真情、深情,齐读,师解释

  9. 同学们你们记住这些生字朋友了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听句子猜词的小游戏,老师说一句和这个词语相关的一句话,你猜一猜是哪个词?

  10.配乐真情诵读

  如果我们把这些生字朋友送回到古诗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大家齐读古诗,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

  四、知识拓展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10

  【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游览泾县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诗意极浓。

  【设计思路】

  本课以“理解诗句,想像诗境,体会诗情”为教学重点。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和“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思想,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新秩序,真正使同学做到“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主要尝试有: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读,理解诗意。

  2、通过关联词语和句式训练,深入理解诗句,体会表情达意的方法。

  3、课内插入课外阅读资料,扩充阅读信息,破疑解难,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4、自由寻找合作伙伴,再现友人离别时依依惜别的局面。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5、引导同学查找、搜寻、扩展相关资料,有感情诵读古人离别诗,积累语言,积淀情感,进行再创作。

  【教学流程】

  一、系统归纳,温故引新

  上课伊始,出示李白画像,接着提问从入学到现在你们都学过李白的哪些作品?课外还读过他的哪些诗?自然引出新课。这样,便将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起来,对李白诗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小结。

  二、学法迁移,自读自悟

  首先,指导同学根据文中注释和字典讲解词义,然后运用以前学过的“连词解句意”、“调换词序解句意”等方法理解诗句。同时把不懂的地方在文中标注出来,最后上台汇报自学情况。抓住“踏歌”这一同学难于理解的词语,通过两组节奏不同的儿童歌曲协助同学领会”踏歌“的艺术形式。

  (多种形式的唱、听、说,以达到学科的有机整合。)

  三、资料补充,突破难点

  诗歌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要想体味其深层内涵,必需填补其中空白,空虚完善诗歌的内容。这样才干进一步体会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因此,教师需在此处布置一段小插曲,请同学屏幕阅读,同时配乐: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已听说汪伦是一个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

  然后提问:“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情谊,还表示在哪里?”

  (这样不只扩展了阅读,而且激发了继续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同学对李白和汪伦之间友情的深层认识。有了这一基础,再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和汪伦送我情”就容易多了。)

  教师可进行如下设计: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一种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用什么关联词来表达更为合适呢?(即使……也……,哪怕……也……,就算……也……,纵使……也……)

  2、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做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全村人踏歌送行,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感动呢?那么,用什么样的句式来表达这两句诗的意思,才干更好地表示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可改为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

  3、桃花潭水真有千尺深吗?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行连起来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这样说?

  (由于有了生动的故事空虚诗歌内容,同学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在故事的情境之中激发了情感的共鸣,悟文而移情,读文而抒情,真正进入情动辞发、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情境扮演,时空延伸

  同学主动探究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让他们再现李白和汪伦分别时的感人局面,同学便会更加兴奋异常。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叶扁舟停岸待发,大诗人李白雄姿英发,风流倜傥。这时请同学选择合作伙伴,自由表达。

  鼓励同学把自身融入情境之中。说真话,表真情。如:“李白兄且慢走,今日一别不知何时相见?”“汪伦兄,请留步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五、名诗诵读,课外延伸

  人生自古伤分别,古代的离别诗或缠绵凄婉,或开朗豁达,你喜欢哪种呢?请朗诵一首给大家听。(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六、即兴创作,表达真情

  同学们,同窗共读已六载,转眼已是分别时,临别之时,你是否也想赋诗一首赠给你的母校、恩师或学友呢?此时,已是文到情成,六年的同学之情正如澎湃的波涛喷涌而出。

  和:小同学当堂所作诗两首:

  求学六载将远行,

  遥闻学校读书声。

  友情好比千尺水,

  难忘同窗离别情。

  云行千里遥,

  江水一瓢饮。

  清馨万事缘,

  知心永长留。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鼓励和引导同学大胆地想,自由地说,尽情地读,任意地写,不时扩展同学创新思维的空间,使同学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11

  [设计理念]

  着眼新《语文课程规范》提出的:丰富同学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同学诵读的基础上尝试写诗。拓展同学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作品渗透的'感情。

  2、理解“欲”、“闻”、“不和”的意思。

  3、背诵、默写本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身的感情的,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同学跟着教师誊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和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同学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同学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同学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同学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十三、发明性写一个和同学或亲人送别的篇段,能写成诗歌形式的,就写成诗歌形式,不能写的。仿照译句写一个片断。教师朗读上一学年一同学模仿《赠汪伦》写的一首诗:

  赠外婆

  吴岑岑

  岑岑乘车将欲行,

  忽闻窗边叮咛声。

  秋时朝阳暖如火,

  恰似外婆送我情。

  十四、同学开始作业。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12

  教材简析

  《赠汪伦》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设计理念

  一、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识字。另外,“舟”“闻”字的认识学习注重语言文字文化的渗透。其中,依然注重正音指导。

  二、注重写字指导。在认读和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写字的规律。“舟”字的笔顺是 :“乘”的撇捺要舒展。

  三、注重朗读指导。古诗因语言精炼而意蕴深长,但学生的领悟是有限的。我们不必逐字逐句地进行串讲和赏析,要使学生感悟诗歌情境,合理指导朗读。

  四、创新性诗歌理解学习,编故事,学古诗。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古诗编故事,促进对古诗的理解,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懂古诗,同时学会叙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培养语感,熟读成诵。

  3、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意。

  4、根据古诗编故事,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根据古诗编故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复习古诗导入新诗。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强的记忆力,我们来展示一下吧,齐背诵第二单元的古诗两首。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歌。请读课题,特别读准“赠”。联系“赠刘景文”说“赠汪伦”的意思(用“赠”说话练习,李白写了一首诗送给汪伦)。

  2、激趣。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他有两大爱好,喝美酒,游山水。那李白为什么要写一首诗送给汪伦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吗?大家要是把这首诗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我就讲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

  二、自读正音,熟读成诵

  1、自由朗读古诗,把生字圈出来,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学习生字。

  (1)指名读,齐读。

  (2)这些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舟”是翘舌音,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从象形字的角度记住“舟”。范写书空“舟”字。

  (3)你们觉得还有哪个字最难写?教师范写“乘”字,学生书空笔顺,提示“乘”的书写要点。

  3、把生字放回古诗读。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有同学愿意跟着读吗?

  4、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接龙读,分组读。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三、编故事,了解古诗意思

  1、同学们太厉害了,不仅会读诗了,还会背诵了,那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

  唐朝时有个叫汪伦的人。他特别崇敬李白的才学,总想找机会和李白接近。可是有什么办法能让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到自己家乡来一趟呢?他想了好久,才想出一个好办法。人们都知道李白喜欢喝酒,汪伦就给李白写了一封热情的邀请信。信上是这样写的:先生您喜欢游山玩水吗?我们家乡有十里桃花;先生您喜欢痛饮美酒吗?我们家乡有万家酒店。

  李白看到热情洋溢的邀请信,便高高兴兴地去了。

  李白转了半天,没看到十里盛开的桃花,也没看到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很纳闷,就问汪伦,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不是桃林,而是此地有一处潭水,名叫桃花潭,方圆十里;万家酒店并非是有一万家酒店,而是酒店的主人姓万。”

  李白听了,不禁哈哈大笑。对于汪伦这个善意的玩笑,李白丝毫没有责怪,还是住了下来,随着汪伦一起四处游玩,喝酒聊天。时间过得很快,李白因为有事情要离开了,怕汪伦挽留,他悄悄地,

  谁知道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学生续编故事。

  (1)明确故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而一个动听的故事还要把在讲事情的时候能说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板书:时、地、人、事(看、听、想、做)。

  (2)再读读古诗,后面发生的故事就都在古诗里。

  (3)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个故事的四要素。

  (4)试编故事。

  清晨,李白悄悄坐船正准备离开。忽然,听到从岸上远处传来踏歌声,李白看到汪伦带着村民为他送行。村民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听着动人的歌声,看着质朴的舞蹈,回想起这次游玩的经历,那热情的邀请信,那甘甜的美酒,那清澈的桃花潭,李白被汪伦的情谊深深感动了。他心想:就算是桃花潭水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厚意呀。于是,拿起笔墨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预设引导:

  ①为什么是清晨?(因为是悄悄离开,所以是清晨)

  为什么是河边?(理解“舟”和“将”的含义)

  ②除了李白还有谁?(汪伦,还有村人;了解踏歌)

  发生了什么事情?(汪伦带着村人踏歌为他送行)

  他是悄悄离开的,并没有告诉汪伦,但是汪伦却知道了,他感到?那能否把“忽”字换成“才”或“又”?

  前两句连起来读。

  ③他听到了什么?(踏歌声和挽留声)

  想到了什么?(热情的邀请信,美酒,桃花潭)

  这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深深感动,觉得汪伦的情谊深厚,连深千尺的桃花潭都比不上;理解“深千尺”是夸张,理解“不及”的含义)

  会怎么做呢?(写诗送给汪伦。)

  3、再读古诗,指导诵读,体会李白和汪伦深厚的情谊。

  “李白乘舟将欲行”,读出不舍之意;指导读“忽闻岸上踏歌声”,读出惊喜的感觉;指导读“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夸张意味和“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蕴含的深情厚谊。

  四、巩固

  1、配乐读诗。

  2、检测重点词语的含义。背诵古诗。

  五、小结

  1、同学们觉得李白的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啊?能感觉到这首诗写得好,说明你们都读懂这首诗了。知道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吗?以后我们还可以用编故事的方法来读懂古诗,又轻松又有趣。

  2、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现在我们也到了该分别的时候了,你们要对老师说什么呢?你们说我该用今天学的那一句诗来回赠给你们呢?

  那我也送一首诗给你们吧。

  老师课罢将欲行,

  忽闻身边惜别声。

  香雪芳菲飘十里,

  恰似同学送我情。

  附板书:

  李白 赠 汪伦

  将 忽

  不及

  附课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5古诗两首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相关推荐

【《赠汪伦》小学教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赠汪伦》教案设计08-05

《赠汪伦》教学设计(小学)06-20

李白《赠汪伦》教案设计06-05

课文《赠汪伦》教案设计06-30

赠汪伦教案设计参考09-05

《赠汪伦》教学评析11-21

《赠汪伦》教学实录07-17

《赠汪伦》教学设计10-08

《赠汪伦》教学设计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