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寓言故事《嗟来之食》

2023-06-25 寓言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那么,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语寓言故事《嗟来之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语寓言故事《嗟来之食》

  【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钱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当有难民经过时,他傲慢地喝道:“喂,来吃吧!”谁知那饿汉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

  【典故】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礼记·檀弓下》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带有侮辱性的

  【相近词】盗泉之水、残羹冷炙

  【押韵词】詈夷为跖、砥平绳直、溢美之辞、情见乎词、设官分职、蚌鹬相持、支吾其辞、朝夷暮跖、心动神驰、危而不持、......

  【示例】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不少人饿得奄奄待毙,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有个叫黔敖的富人,想发点“善心”,做点“好事”。于是他在大路旁摆了些吃的东西,准备施舍给那些饥民。  有一天,—个饿得奄奄一息的人,他用袖子遮着脸,拖着破鞋子,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  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汤,没等那人走近,便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嗟!来食!”)他满以为那个饿汉会对他感恩不尽。  可是事情不象黔敖所想的那样。只见那饿汉抬起头来,抖了抖衣袖,轻蔑地瞪了黔敖一眼。  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收起你那假仁假义的一套吧!”说罢,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黔敖碰了一鼻子灰,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于是三步并作两步地赶上去,向饿汉赔礼道歉,请他吃点东西。  那个有骨气的饿汉说什么也不肯吃他的东西,最后还是饿死在路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