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

2021-02-03 寓言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1

  从前,在一个神奇的王国里,有一只美丽的孔雀。虽然它很迷人,但是它对自己翅膀的颜色很不满意。

  突然有一天,它看见王国里有一张广告:翅膀染色店,好看又便宜。

  孔雀心想:我的翅膀这么难看,不如去那家店试试?

  孔雀二话不说,大摇大摆地走进翅膀染色店。进门一看,印入眼帘的是平日它最喜欢的颜色——红色。它一眼就认定这个染色品,便说:“这个染色品多少钱?我买了!”“300元。”兔子店长兴高采烈地说道。

  孔雀染上红色,蹦蹦跳跳地走在马路上。这时,孔雀遇上了小狗,便问道:“你觉得我刚染的颜色咋样?”“你呀!应该染白色。不然,咋能配上你那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呢?”孔雀心想:小狗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于是,它来到染色店,挑了一个白里透红的颜色,便问道:“这个染色品多少钱?我把它买了。”兔子店长说:“400元。”孔雀染上色,又一次走在马路上。这次,它遇见了小猴。小猴对孔雀翅膀的颜色非常不满意,便向孔雀推荐粉色。就这样,它又将翅膀染成了粉色,可是伙伴们都说不好看。

  孔雀反复又去了几次染色店,将翅膀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将全部财产都花在染色上,变得倾家荡产。并且,它的翅膀也因染色次数太多,变成了难看的颜色。孔雀很伤心,最后还将眼睛哭肿了。

  这则寓言使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有主见,否则做任何事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2

  一只八哥被养鸟人抓住了,天黑,八哥躲在树上的鸟窝里,养鸟人爬上树用强光手电照花了八哥的眼睛,即使不用强光手电照花眼睛,八哥也无法逃脱,八哥没有夜视能力。

  养鸟人对八哥很好,一只精致的鸟笼子,一个专供饮水的塑料小盒,一只盛满食物塑料小盒,吃的是专用的鸟饲料,有时候养鸟人还给八哥喂一点猪肉鸡肉或者小虫子,每天定时给它一盆水洗澡,早上带出去遛弯,闲下来就逗弄八哥并教它说人言,总之,这个退休的老头闲来无事把一腔心血都倾注在八哥身上。

  八哥望着鸟笼子外面高远而湛蓝的天空,想着昔日的伴侣,它们一起在蓝天下翱翔,一起在枝头欢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活幸福,但是现在却身陷囹圄,它痛恨养鸟人不顾鸟的感受强行把自己关在鸟笼子里,但是面对强大的对手它无能为力,它渴望自由。

  夏季正是蚊虫嚣张的季节,八哥身上长满了鸟虱,鸟虱感染了养鸟人,养鸟人去看医生,医生看到养鸟人皮肤大面积感染,个别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溃疡,于是给他一个忠告:远离鸟类,一旦感染了禽流感性命堪忧。

  养鸟人不得不放飞了心爱的八哥,八哥重新获得了自由,它跳出鸟笼,扑煽了一下翅膀,然后展翅飞向了蓝天,它在养鸟人的头顶上的高空盘旋两圈一头飞向了树林那个久违的家。

  第二天,养鸟人路过农贸市场附近的垃圾桶,见到他曾经豢养过的那只八哥正在臭气熏天的垃圾桶上寻找食物,八哥也认出了养鸟人,它蹦跳过来希望养鸟人再给它一些食物,但是养鸟人却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由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饥饿只是代价的一部分。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3

  一头公牛很幸运地跟一头母牛走在一起,后来它们生下了三头小牛,小牛们一个个都长得很健壮。

  苦难的日子难熬,度日如年。欢乐的岁月易过,一年仿佛一日。不知不觉,小牛们长大了,牛爸爸先行死去,牛妈妈也渐渐衰老了。

  有一天,牛妈妈将三个孩子叫到身边,叮嘱说:

  “我老了,不久就会离开你们。趁着我现在还有口气,有些话要告诉你们,千万不可忘记。草原上猛兽不少,有豹子,尤其是狮子,都是我们的劲敌,你们兄弟不可分开,只有这样狮子才奈何不了你们。如你们一旦分开,狮子会一个个将你们吃掉。”

  老母牛说完就死了。小牛们牢记母亲的教导,形影不离地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很和睦,深得邻居们的称赞。

  一头狡猾贪婪的狮子来到草原上。它贪婪地捕食小动物,吓得小羊、小鹿、野兔等弱小动物纷纷搬到小牛三兄弟的家园附近躲避灾难,小牛三兄弟心地善良,见义勇为,容不得邪恶势力在它们面前嚣张。狮子每次来袭击小动物时,都被雄壮的小牛兄弟给赶走了。狮子猎食不成,心中万分恼怒,对小牛三兄弟恨得咬牙切齿。

  狮子冥思苦想了好几天,想出了一条毒计,那就是想办法挑拨小牛三兄弟,让它们不再和睦,然后一一吃掉。

  深秋时分,百草枯黄。狮子贮存了一堆鲜草,它拿出一部分,送给大牛,说:

  “这是送给你的,请笑纳。”

  大牛见是一束鲜草,毫不思索地吃掉了。第二天,狮子对二牛和三牛说:“昨天,我送鲜青草给你们三兄弟,委托大牛带给你们,不知是否可口?”二牛和三牛被问得莫名其妙,齐声表示,没见过什么鲜草。狮子挑拨说,可能是让大牛独吞了。这时二牛、三牛很不高兴。

  狮子见自己的毒计初步奏效,很是高兴。二牛、三牛找到了大牛质问鲜草的事。

  大牛说:

  “你们不能上当,它只说将鲜草送给我,并没说有你们的份儿。”

  二牛和三牛不相信大牛的话,最后大牛气得独自走了。狮子的毒计让小牛三兄弟不再和睦。最后狮子先后把三头牛都吃掉了。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4

  跳蚤跳到狐狸身上,还来不及吸上一口血就被发现,狐狸一把抓住了它。

  “嘿,你这小家伙,年纪不大就开始学坏,你难道不知道这种行为是损人利己的吗?”狐狸摆出一付正人君子的模样,振振有词地教训起跳蚤来:“你不想想看,为了自已享受而喝别人的血,给他人带来痛苦,这行为多不道德呀?再说了,活在世上就应当行善积德才是,怎么能如此胡非作为呢?虽然说你喝的血数量有限,也是不应该的,这是坠落的开始,它会使你走向犯罪深渊。古人言,勿为恶小而为之……”

  “这有错吗?我错在那里了?”跳蚤打断狐狸的话,为自已伸辩着:“这点点滴滴可都是向你学的呀。”

  “你这是什么话,你真不知差耻!”狐狸几乎气昏了:“我什么时候有教过你干这种事,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话——凭良心发誓,我可从来没见过你呀!”

  “可我却常常在你身上呆过呀,”跳蚤理直气壮地回答:“你虽然没言传我什么,可你却不断地对我进行身教,你难道忘了,你多次在不知不觉中带我去干你的老本行生意呀,你不是偷过鸡盗过兔吗?你不是还多次与你的狼友合作抢过羊吗?难道这些都是光明正大的吗?和你相比我自愧不如,但我也常常为你担心呀,我只想吸你针眼大的一点血,你对我的谴责分量就如此之重,假如以后有人清算你的所作所为,你有没有想到要用哪些词汇才合适呢?”

  “这……。”原先还满口大道理教训别人的狐锂一时语塞,它真想不出该用什么话来回答这只小小的跳蚤了。

  所以正人必须先正已,这样才有说服力。如果宽以待已用一套,严于律人又是另一套,那么,尽管他的说辞头头是道冠冕堂皇,也不会有人认可他而照样受鄙视。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5

  【猫和老鼠的寓言故事】

  有四只动物:偷奶酪的猫,咬网眼的老鼠,不吉利的猫头鹰和身材修长的黄鼠狼。这一丘之貉,常常在一棵野生的老松树下的枯树洞里频繁出没。

  一天傍晚,有人在枯树洞周围布下了一张网。猫一大早外出觅食,黎明前的黑暗使它没看清布下的罗网。它掉进网里,面临死亡的威胁。猫害怕地立刻大喊“救命”,老鼠立即跑了过来。一个在网里拼命挣扎,而另一个却在网外幸灾乐祸。老鼠看到它的天敌身陷罗网别提有多高兴。

  这时可怜的猫开口说:“亲爱的朋友,你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照,世人都知道。你赶紧帮我把网眼咬开,让我逃出来吧!老天作证,在整个鼠类中我最喜欢你,并且一直对你情有独钟,爱护你就像爱护我的眼睛一样。我被困在里面,我的命就捏在你手里,求求你替我咬断这网结吧!”

  “你会给我什么好处?”老鼠问。

  猫说: “我发誓,我永远是你的好朋友,你可以随便指使我。你放心,我不会理睬世俗的眼光。我会为你去消灭黄鼠狼和猫头鹰。它们时时刻刻都想吃掉你啊!”

  老鼠听完说:“傻瓜!我怎么会解救你?我还没有傻到那个程度!”

  它说罢,扭头就往自己家走去。这时,老鼠发现黄鼠狼在树洞附近,于是只好往树上爬,爬到高处又看到了猫头鹰,真是祸不单行啊。逃命要紧。不得己,老鼠只得回到猫这里来,帮助猫摆脱困境。它咬断了一个网扣,接着又一个一个地咬断网扣,终于把那只伪善的猫救了出来。

  就在这时,下网的`人来了,猫和老鼠屁滚尿流地逃走了。待喘息稍平,猫发现老鼠 它的救命恩人在远远地看着自己,百般警惕地提防着自己。

  “朋友,”猫说,“让我们拥抱吧!你警惕的表情伤透了我的心。

  老鼠小心翼翼地说:“在危险时刻缔结联盟,我一直都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我相信猫永远是老鼠的天敌。”

  【猫和老鼠的故事寓意】

  猫和老鼠的故事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无论如何两个天敌之间是永远不可能成为朋友的。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6

  从前,有一个老汉吝啬得出了名。虽然一辈子攒了很多钱,却从来舍不得用,惟有用这些钱放债他才肯拿出来。放债得了更多的钱,于是他的积蓄越来越多。

  尽管如此,老汉还是粗茶淡饭,省吃俭用,一家老小怨气满腹,可也没人敢说什么。

  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了,身子骨也不似往年了,每次出去讨债、放债,常常累得浑身像要散了架。别人要替他去,他又不放心,生怕别人会损失了他的钱财。

  一天,儿子对他说:

  “父亲,你每次外出,疲劳不堪,不如买头驴,骑着驴出门会轻松一些的。”

  吝老汉拿出钱来,数过来数过去,想到要花那么多的钱才能买一头驴,心里怎么也舍不得。

  又过了些日子,一天,老汉外出遇上雨,走了一夜的山路才赶回家,淋了雨,受了累,病了一场。

  老人病好后,儿子又劝他买驴,这一次,老汉才狠狠心,买了一头驴回来。

  自从买了驴,家里人以为老汉会不再有走路的辛苦了。哪知道,老汉可舍不得每次出门都骑在驴背上。他只是实在太累的时候才骑上驴背,走一段路,又下来步行。

  驴也被养得娇贵了,只习惯了跟着老汉走。一次,三伏天,老汉又要出门了,看看天热得很,老汉怕自己支持不住,就牵着驴上路了。

  去的路上,老汉努力地支持着,终于坚持着自己走到了欠债人家的村子。

  在欠债人家里吃了午饭,牵着驴往回走。正午的阳光晒得大地像着了火一般,老汉走不多远,就已经气喘吁吁了。他只好骑到驴背上。想不到,驴走了没几步,也喘得走不动了。

  老汉急忙下来步行,为了减轻驴的负担,干脆把驴背上的鞍子也解下来自己提着。驴卸了鞍子撒欢似的跑回了家,老汉在后边紧跟着跑,生怕驴丢了。结果,一路跑回家,又累又急,加上中暑,生了一场大病,一个月将息方才起得床来。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7

  有位庖丁替梁惠王杀牛,只见他用手按住牛,肩膀往牛身上一靠,脚往下一踩,膝盖往前一顶,手起刀落,只需几下,那头牛顷刻间便皮肉分离了。杀牛时的动作和声音,竟像演奏“桑林之舞”的韵律和“经首乐章”的节奏一般和谐美好。

  梁惠王说:“啊,妙极了!你的技术怎么能精熟到这般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我研究牛体解剖的技巧,远远超过了对肢解牛的操作技巧的钻研。刚开始宰牛时,眼中看见的是一只完整的牛,经过三年,我已经完全掌 握了牛体解剖方面的学问,任何一只完整的牛摆在我的面前,我都能把它看成是由许多部分组合而成的,由于了解了牛身体各部分之间组合的规律,因而在我的心 中,再也没有完整的牛了。到了现在,我只要用手一摸,便对牛身上的各个部位都了如指掌,不必用眼睛去观看了。感觉器官已经不起作用了,而精神活动却积极起 来。顺着牛身上自然的纹理,劈开筋骨之间的空隙,导向骨节间的窍穴;依照牛的自然结构去用刀,一些支脉、经脉、筋骨肉、肌腱,以及筋脉交结的地方,我的刀 刃没有一点儿妨碍,更不用说那些大骨头了。好的厨师每年要更换一把刀子,因为他是用刀在解剖牛;普通的厨师每月要换一把刀子,因为他是用刀去砍骨头。到此 时为止,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用它宰杀的牛已有几千头了,可是,这刀刃却像刚刚开了口的新刀一样锋利。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牛的骨节间有空隙,刀刃又很 薄,以薄刀刃插进骨节间,宽绰有余,活动方便。所以十九年了,我的刀刃还能像刚刚开口的新刀一样。尽管如此,每遇到筋骨脉络交错聚集的地方,我也感到不易 下手,总是提醒自己谨慎小心。干活时目不旁视、动作舒缓、用力微妙,只需几下,牛的骨肉就松散开了,如一堆黄土散落在地上。这时我提刀站起,四周望望,心 满意足,把刀擦干净好好地收藏起来。”

  梁惠王听完后说:“好啊!听了庖丁的这一番话,我懂得养生的道理了。”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8

  曾子杀猪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

  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

  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

  “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

  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

  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

  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道:

  “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

  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

  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

  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

  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

  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9

  从前,有一个叫司原氏的人在一次夜间打猎时,发现了一只鹿。这只鹿听到野地里传来的声音,突然警觉起来。当它看到司原氏正拉弓搭箭瞄准自己的时候,撒腿就朝东面方向跑了。司原氏并不气馁,他知道在大黑天鹿跑不快,于是跟在后面紧紧追赶,并且一边追赶一边大声地喊叫,试图以此把鹿吓懵。

  牐犝在这时,西面来了一伙追赶猪的人。他们听到司原氏的喊声,以为是东面有人在堵截这头猪,于是就跟着喊叫起来。司原氏不知那伙人在喊叫什么。他看到那边喊叫的人很多,心想必定也是在追赶猎物,于是他放弃了自己追赶的鹿,朝众人喊叫的方向跑去,并且在半路上找了个地方隐蔽起来。那伙人叫着喊着从司原氏隐蔽的地方跑过去了。

  牐牴了一会儿,司原氏竟然发现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有一头浑身白色、肥肥胖胖的笨兽。他十分兴奋,以为自己得到了一头吉祥的珍贵动物。司原氏扑上前去把它捉住,然后带着这吉祥的野兽回了家。

  牐犓驹氏拿出家中所有精、粗食料来喂养这头珍贵的兽。这头兽也十分亲近司原氏。它一见到司原氏便摇头摆尾,朝司原氏发出可爱的“哼哼”声,因此司原氏越发喜爱它了。

  牐犆还几天,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暴雨淋在这头白兽身上,将附着在它身上的白色泥土全都冲刷掉了。司原氏仔细一看,才发现它原来竟是自己家里丢失的老公猪,而今却被司原氏当作宝贝从外面带回了家里。

  牐犛鍪虏欢脑筋,司原氏在追猪人的喊叫声中随声附和,放弃了追鹿,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大凡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人,追求到手的往往不是真理。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10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齐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就就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之后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就就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那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就就是人怕虎还就就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比较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就就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就就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就就是要断言我就就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期望君王必须不要轻信人言。”

  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就就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11

  猴子经常结伙下山践踏田里的农作物,掰玉米、刨地瓜、拔花生、摘蜜桃无所不为。农人们不堪其扰,于是设法在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布下罗网,网内放置许多猴子喜欢的各种食物,等待这些捣蛋鬼自投落网。

  食物引来了众多猴子,他们知道是没安好心的农人们设下的陷阱,所以尽管馋涎欲滴,急得搔首挠耳蹦前跳后的,也只能站在远处瞪眼观望指指点点,谁也不敢贸然先钻进网内取食。

  食物同样引来馋嘴的田鼠,只见它若无其事地钻进了网里。猴子们不禁惊叫起来——这尖嘴巴的家伙今天死定了,大家等着瞧吧!

  可是出乎意料,田鼠在网内各种食物里东挑西拣,痛痛快快地饱餐了一顿,末了还带上一段香肠从碗口大的网眼钻了出来,不慌不忙大摇大摆地离去,居然毫发未损!

  猴子们眼红了,也一下子放下心来,原来罗网只是虚设而已,没什么可怕的。于是它们再也忍耐不住,一个个争先恐后冲入网内抢吃食物。正当吃得痛快之际,农人们出现在它们面前。猴子们顿时惊慌失措,个个手忙脚乱找洞子钻,却怎么也钻不出来,最后束手就擒,成了农人们的俘虏。

  猴子们始终弄不明白,同样是网眼,为什么老鼠能轻而易举地钻出去,而自己则不能呢?

  关键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果看见别人办成了一件事就认为事情很简单,而不考虑自身条件如何也跟着依样画瓢的话,很难会得到令人满意的办事结果。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12

  小狐狸涉世未深,很想学到知识。听说森林中大象阅历广学问渊博,于是虚心向大象求教。

  小狐狸请教大象:“在森林百兽中谁大呀?”

  “大的莫过于老鼠了,它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大象心有余悸:“喏,别说见到,就是提起它,我的心还直发怵呢。”

  “怎么会呢?那么个小玩意儿,谁都说它最没本事,只懂得小偷小窃呀。”小狐狸惊讶地睁大眼睛。

  “切不可听人胡言,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大象神情严肃地告诉说:“虽然老鼠个儿小,可厉害无比,这就叫人不可貌相!那次它钻进我鼻孔几乎要了我的命。切记以后看见躲远些——那小祖宗实在惹不起!”

  “可怎么大家都说狮子大呢?”小狐狸满脸狐疑。

  “这是愚蠢的偏见,”大象轻蔑地哼着鼻子:“那家伙最无能,虽然声音洪亮模样凶狠,却是真正的外强中干,鬼才怕它呢,还称什么百兽,被我碰见,不一脚把它踹烂才怪事。”

  原来如此。小狐狸高兴弄懂了长期被人们歪曲的事实。

  不久,小狐狸在野外遇见老鼠迎面走来,不禁胆战心惊。

  “不好,老鼠来了,快避开它,”小狐狸记起大象的话,连忙躲进草丛中,连大气也不敢喘,惊呆呆地望着老鼠从眼前走过。

  小狐狸正庆幸躲过一劫,对面又走来一只狮子。它记起大象的话,于是大摇大摆朝着狮子走去,丝毫不把狮子放在眼里。

  “站住,”随着狮子怒吼声,小狐狸已经轻易地落入狮子手中:“你好大的胆子,见到我也不回避,看我吃了你!”

  “混帐东西,你敢吃我,”爪子下的小狐狸毫不畏惧:“大象告诉我,你是森林中最无能的,只有鬼才怕你呢。”

  “你也想和大象相提并论?真是蠢到极点,”狮子冷笑起来:“你连自已的身份也忘得一干二净,看来想让你变聪明就只能吃掉你了。”

  “可是,可是……。”小狐狸还想继续申辩,狮子已经把它撕成两片。

  小狐狸至死也没弄明白:为什么被大象认为最无能的狮子,今天竟然如此凶狠令人可怕呢?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13

  一头水牛在山脚下吃草,山顶上忽然冒出一朵乌云,乌云越来越大,闪着电光,伴着滚滚的雷声,雨就快下来了,而牛却还是那么不紧不慢的吃着草。

  乌云见到如此情景,很生气,对水牛说:“你这可恨的老牛,再不回去,我就要把你淋成落汤牛!”

  水牛原本是不怕水淋的,可是一听到说要把它淋成“落汤牛”,这名声可不大好,不成,得找个地方躲躲。

  忙乱之中,水牛看见一棵树下一只蜗牛正闭门睡觉,于是它叫醒蜗牛,蜗牛幽幽的探出头,问:“有什么事?”水牛大声说:“快把你的房子让出来,我要躲雨,我可不能落个‘落汤牛’的坏名声。”

  蜗牛大吃一惊,正要说,你我虽然都是牛,并且同样叫水牛,但我们是大小不一样,也不是同科的两种爬行动物……

  水牛见蜗牛慢吞吞的想说又不说的样子,不等蜗牛出声,抓起蜗牛,强行把蜗牛拉出了它的房子。蜗牛的肉体和房子是连在一起了,被拉出来时拉断了身体,不久就死了;水牛得了蜗牛的房子,却连挡牛眼都不够,最后还是淋成了“落汤牛”。

  雨后,水牛才发现蜗牛死了,按《丛林法则》杀人抢劫是要坐牢或杀头的,于是水牛就逃往别处,从此隐姓埋名,亡命天涯;并且从此一见到蜗牛就害怕,以为是那只死了的蜗牛。

  有些人就是这样,总觉得很需要一样东西,于是用尽各种手段去占有那东西,到手后却发现那东西对自己毫无用处,不但伤害了他人,自己也落个坏蛋的恶名。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14

害怕影子的人

  有一个人突然得了疑心病似的,走在路上发现总有一个黑影跟着自己,再瞧瞧地上,自己每走一步,还留下一个脚印,于是他心里十分惶恐。他走几步就朝后看看,一串脚印一直连到他的脚下,一个黑影与脚印连在一起,他害怕极了,总想摆脱这个黑影和这些脚印。他紧走慢走,影子也紧跟慢跟,他怎么也摆脱不了它们。

  这个人走呀走呀,心烦意乱、诚惶诚恐。当他路过朋友家门口时,他实在累得很,便进到朋友家里去歇会儿,喘息一下。待他进了朋友家门,发现影子不见,他才算长长嘘了一口气,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朋友见他这般模样,很是奇怪,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又不好意思开口说实话,便支吾着说:“没什么没什么,我只是走累了,想在你这里坐会儿。”

  跟朋友聊了会儿天,休息了好半天,又见影子、脚印都没有了,这个人准备起身回家。于是他向朋友告辞,出门回家。当他一走在路上,发现影子、脚印又出现了,依然是一步不落地紧跟着自己。这一下他可更加害怕了,他使劲地奔跑起来,企图甩掉影子和脚印。可是他跑得越快影子也跟得越快,他跑的步子越多脚印也越多。他想,可能是自己跑得不快才甩不掉影子的,于是他更加拼命地跑,一下也不敢停,甚至路过家门口时也不敢回去,他害怕把影子和脚印带回家去。他就这样拼命地奔跑不停,最后终于跑得筋疲力竭、心力交瘁而死去了。

  这个人实在是太愚蠢了,只要有光亮就会有影子,没必要产生恐惧更没必要摆脱它。即使实在不愿看到自己的影子、讨厌自己的脚印,那也只需要往阴处一站就得了,靠跑是不可能摆脱影子和脚印的。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15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然而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就是叫这300个人在一齐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就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就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貌,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但就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就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就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然而乐师们明白命令后都用心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但就是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然而假的就就是假的,最终逃但就是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初三寓言故事小道理】相关文章:

1.狐狸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

2.中国寓言故事与儿童寓言故事

3.达芬奇寓言故事与伊索寓言故事

4.行动的寓言故事与管理寓言故事

5.中国寓言故事

6.寓言故事《叶公好龙》

7.现代寓言故事

8.外国寓言故事

上一篇:自编寓言故事四年级作文 下一篇:《伊索寓言》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