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诗人”戴望舒 多情思被无情伤

2020-08-31 雨巷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戴望舒时年二十二虽,正是血气方刚之时。《雨巷》写出了戴望舒的爱情理想,却没能写出他们的结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雨巷诗人”戴望舒 多情思被无情伤。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927年,22岁的戴望舒第一次陷入了爱情。女孩17岁,是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那时,大革命刚刚失败,为了避祸,戴望舒暂住在施家。最初,戴望舒也只是把施绛年视为自己的小妹妹,但随着交流的增多,他发现自己竟然迷恋上了她。

  被诗人深情的眼神追随着,冰雪聪明的施绛年又何尝不知戴望舒对自己的心思,但性格活泼的施绛年对他更多的只是敬重,并无爱意。

  由于少年时期感染天花,戴望舒原本英俊的面容上落下了一些坑坑洼洼的瘢痕,这曾让他备受嘲笑,虽然才华横溢,诗名在外,但内心深处依旧自卑和敏感。木讷、腼腆的诗人对爱情羞于启齿,只能用擅长的诗歌含蓄表达。他写了一首又一首的情诗给她,但她却表现得无动于衷。施绛年的冷漠让戴望舒痛苦不堪,但碍于哥哥的情面,施绛年也不能完全不顾及诗人的颜面,一边闪烁其词,刻意躲避,一边也以少女的调皮偶尔让他拥抱一下,或轻吻一下诗人的面庞。正是她这种若即若离和不敢果断拒绝的`态度,让诗人患得患失的同时也越挫越勇。

  《我底记忆》是戴望舒出版的第一部诗集,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扉页上,他印上了A Jeanne(给施绛年)几个法文大字,还用拉丁文题上了古罗马诗人的诗句表白。摊牌后,施绎年拒绝了。无望的诗人宛如天塌地陷,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了,竟然要去跳楼。在这样的情况下,施绛年心软了,最终勉强答应了诗人的请求。

  1931年,施绛年和戴望舒举行了订婚仪式,但同时也提出了结婚的条件,那就是戴舒必须出国留学取得学位回来有了稳定的收入后,才能结婚。为娶得心爱的姑娘,戴望舒次年踏上了赴法留学的征程。穷留学生的日子是很艰难的,戴望舒只有拼命地读书和翻译。生活的困难总能坚持过去,但感情的负累却让他心力憔悴。

  一开始,两人书信来往还算频繁,可时间久了,施绛年的回信越来越少,字里行间甚至有些冷淡。更让诗人无法接受的是,他昕说她在国内竟和一个冰箱推销员好上了。心爱之人移情别恋,诗人再无心思读书,1935年,已忍受了三年相思之苦的他急匆匆地回到了上海。他不顾一切地来找施绛年,当这一切得到证实,他当众打了施绛年一记耳光,然后又登报解除了婚约。他在译诗《恋爱的风》里痛苦的吟唱:“恋爱啊,我的冤象我啃着你苦味的根!”

  刻骨铭心的8年苦恋失败了,为了排遣他无法驱赶的忧愁,诗人的另一个好友穆时英开始竭力撮合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与之相爱。戴望舒第一眼看到穆丽娟时,就想到了雨巷中的那个像丁香花一样的姑娘。于是,他开始主动接近这个比自己小12岁的女孩。

  他们的交往很顺利,穆丽娟也很崇拜戴望舒。相识半年后,两人订婚,并于1936年6月举行了婚礼。

  他们婚后的生活一开始无疑是幸福的,不久,他们的女儿戴咏素也出生了。可对于诗人来说,宁静的生活让他偶感寂寞,而穆丽娟也日渐发现诗人的生活并不浪漫,丈夫每天除了看书几乎很少说话。更让穆丽娟感到不悦的是,丈夫在为《初恋女》写的词中说:“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我却在别的梦中忘记你,现在就是我每天在灌溉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这不能不让她浮想联翩,她认为幽兰是丈夫念念不忘的施绛年,而自己却是带刺的蔷薇。此时,戴望舒并没有察觉妻子心理的变化,依旧忙碌,这让穆丽娟更加感到压抑和沉闷。

  1940年6月,穆时英在上海遇刺身亡,由于政见不同,逃亡香港的戴望舒不准妻子回去奔丧。半年后,穆母也病逝了,而戴望舒又扣下了穆家拍来的电报。从别人口中得知消息的穆丽娟虽然带着女儿回到了上海,但还是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就在悲痛万分的穆丽娟感觉不到戴望舒的爱时,一个大学生的疯狂追求却让她体会到了爱情的如火如荼。

  穆丽娟决定离婚。戴望舒这才感觉事态严重,立即回到上海。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挽回妻子的心了。

  1940年12月的一个深夜,戴望舒留下一封绝命书,在痛苦中服毒自杀,但最后却被朋友救了下来。即便如此,也没能让妻子回心转意。此后的两年时间,戴望舒歇尽全力去弥补自己对妻子的爱,可自始至终都没能得到回应。1943年1月,两人签字离婚。

  离婚之前,作为抗日爱国人士的戴望舒被日本特务逮捕,身体倍受摧残。出狱后,破碎的婚姻又让他几近绝望。就在这时,一个活泼热情的南方女子杨静进入了他的视线,让给予了他新的希望。

  比戴望舒小21岁的杨静个性十足,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嫁给了戴望舒。1943年5月,两人在香港结婚。新婚初期,戴望舒衣食富足,有房有车,自然,杨静也风光无比。可是随着两个女儿的相继出生,年轻的杨静还是爱玩任性,而历经感情磨难的戴望舒则更渴望安定的生活。于是,两人开始为琐事争吵,感情也出现了裂痕。

  1946年春,戴望舒全家回到上海。收入的急剧减少和身体的病痛,让诗人急需理解和支持,可最后换来的却是妻子的红杏出墙。1948年来,杨静提出了离婚……

  1950年2月28日,戴望舒因病去世,走完了他45年的人生历程。他一生写了那么多浪漫多情的诗句,但经历的三段感情都是以悲剧结束的。那幽深的雨巷,那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如从梦中飘过,留下的只有颓圮的篱墙和太息的眼光。


【“雨巷诗人”戴望舒 多情思被无情伤】相关文章:

雨巷诗人戴望舒名言集锦06-29

雨巷情思11-15

戴望舒的雨巷11-03

戴望舒《雨巷》点评09-13

雨巷戴望舒诗歌12-25

戴望舒《雨巷》教学赏析12-25

戴望舒的《雨巷》诗歌12-22

戴望舒《雨巷》教学反思11-13

戴望舒《雨巷》赏析(12篇)12-14

戴望舒《雨巷》赏析12篇12-13

从《雨巷》看《公墓》的现代性 以《雨巷》为例,谈新诗的分层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