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诗的意象

2024-07-14 余光中

  导语:余光中的乡愁诗汲取中国传统诗歌的丰富营养来滋润、培植乡愁情感,塑造了深刻独特的乡愁意象。

  乡愁是人类对故土热烈挚爱的情感体验和反映。余光中以《乡愁》为代表的系列乡愁诗作,奠定了他在人们心目中崇高的乡愁诗人地位和形象。同时,他汲取中国传统诗歌的丰富营养来滋润、培植乡愁情感,塑造了深刻独特的乡愁意象,从而引起亿万中华儿女的强烈共鸣。中国古典诗歌是十分富于内涵意象的。传统诗歌的意象具有把事物特征和情感特征建构起来的特点,这表现在两方面,有显性的,即直接的具体形象,有隐性的,即含蓄的抽象形象。试析余光中乡愁诗的意象如下:

  一、意象的具体性

  《乡愁》的意象十分简单——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但是,正是这些简单的具体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沉重、浑厚、哀伤、苦闷的乡愁情怀氛围。乡愁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一种内在情感。但是,诗人却通过“邮票”这个载体把思乡的内在情感外化为形象可感的意象。这样,“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就把母子间虽有着深厚感情而不能朝夕相处的原因直接地交待出来:“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由于对母亲的思念而不能直接相见,从而需要使用邮票来传递情感。这是一种因果关系,反映诗人小时候便远别母亲而长时间母子异地相隔的痛苦无奈的事实。同样,在诗人长大后,“船票”这个载体承载着饱受“爱情”煎熬的意象,其原因是“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行文至此,我们虽然知道诗人“邮票”、“船票”的直接意象和引起他乡愁的原因,但却还没明白造成这种因果关系的本源或说深层原因。直到后来,“坟墓”意象的出现,陡地把“邮票”和“船票”的意象综合化而升华为全诗的核心,从而,把亲情和爱情的悲剧、个人命运的悲剧推向顶点,使全诗的感情进入高潮。面对着“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民族悲剧,终于,诗人在这人生最痛楚的时刻,毅然直接抛出了以往千言万语,欲语还休的“海峡”意象:“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这是引起诗人数十年人生和亿万中华儿女乡愁共鸣的根本原因。

  《春天,遂想起》作于1962年4月,其主题表现的是对江南的浓浓乡愁。诗里的直接意象就是回忆少年时生活在江南的各种动人情景:采桑叶、捉蜻蜓,太湖滨与众表妹结伴偕游……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幸福岁月的怀念。接着写那许多表妹老了,就连自己亲爱的母亲也已谢世而去……通过这些意象,使诗人从心底里泛起一层厚似一层的乡愁情感。

  当然,如同《乡愁》里的四种简单意象一样,这里的少年时代生活在江南的种种意象,是直接而具体的。但是,纵观余光中的乡愁系列诗作,它们的意象内涵还有更深层的隐性的抽象性,从而成为诗人“乡愁”的真正皈依所在。

  同样,余光中怀念故土的《民歌》,风、沙、鱼、龙、醒、梦、哭、笑组成了一系列具体可感的情感意象,层层递进,抒发了诗人与中华民族同呼吸,休戚相关的爱国情怀。在《乡愁四韵》里,跃入人们眼帘的是“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四个具体的意象,从而激发起对中华民族的的深深爱恋。

  二、意象的抽象性

  《乡愁》的四种直观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之间虽是独立的,但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就是它们意象的递进性和抽象性。递进性是指全诗使用排比式结构而使得它们的意象内涵一层层深化。抽象性是指它们意象间的隐性内涵:“邮票”意象涵蕴着的是诗人忧愁的情感,它暗示着造成最为亲密的母亲不能直接相见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大陆和台湾政治上的睽隔;“船票”暗示随着岁月的增长,乡愁的睽隔也日益沉重;“坟墓”暗示乡愁因长时间的睽隔而化为永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剧;“海峡”则把隐性的政治显性化,深刻地暗示大陆和台湾的政治睽隔,不仅是个人、家庭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从而,全诗抒发了诗人深沉、凝重、哀伤、苦闷的乡愁情怀,表达了热切渴盼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流淌着炎黄子孙沸腾的热血因子,因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崇高的爱国情怀,引起亿万中华儿女的无限共鸣。

  《春天,遂想起》的意象抽象性主要体现在“唐诗里的江南”、“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乾隆皇帝的江南”、“杏花春雨的江南”、“喊我,在海峡这边/那边”。这些意象都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征。诗人由怀念江南而引出乡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怀念,从而抒发了对祖国——中华民族的统一的强烈渴盼情怀——“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

  在《乡愁四韵》里,诗人依次选取了“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四个具有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的意象来抒发了他长期被沸腾的热血烧痛而难以忘怀的浓浓乡愁。“长江水”暗喻祖国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乳汁,抚慰、滋润着远方的游子;“海棠红”则是诗人把乡愁的烧痛,说成是海棠红一样沸腾的热血所烧伤——“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其抽象性就是完整的祖国领土的意思,隐喻着渴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乡愁愿望;“雪花白”隐喻游子对母亲的赤子之心和拳拳挚爱之情;“腊梅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因而,全诗以简洁的意象,从多侧面、多角度地抒写了诗人对祖国骨肉相连的永恒情怀。“乡愁”也成为游子(台湾)对母亲(大陆)的永恒思念情怀。

  总之,余光中的乡愁始终是浓酽如酒般煎熬痛楚了数十年,酒如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在这人生数十年的乡愁等待中,黑发变白发,乡愁化为坟墓。虽然,母亲对游子的眷顾情怀永远没有改变,“喊我/在海峡这边/那边”,但却因为“一湾浅浅的海峡”而直至现在无法改变“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痛楚事实。余光中乡愁系列诗作意象简洁明了,形象地寄寓了诗人的乡愁情感,但也意蕴丰富,含蓄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睽隔是造成乡愁的根本原因,进而抒发了渴盼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 相关推荐

【余光中乡愁诗的意象】相关文章:

余光中乡愁诗歌的意象12-19

余光中描写乡愁的诗08-18

余光中的诗乡愁赏析12-09

乡愁余光中全诗赏析03-24

余光中乡愁03-15

《乡愁》余光中03-07

乡愁(余光中)教案03-22

乡愁 余光中教案03-22

乡愁 余光中全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