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阅读答案

2024-05-17 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梦》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阅读答案1

  ①《红楼梦》是一座富丽堂皇、精工细巧的艺术大厦,我们看到了缔构者的匠心。《红楼梦》是一条天造地设的江流,我们看到了它的波澜。《红楼梦》以日常的生活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现实主义地描写了生活的全部复杂内容。它没有金鼓大作的场面、兵血交飞的情景,它和传奇式的作品分道扬镳,以独特的形式安排情节,而又注重于在日常生活的描写中,体现生活的波涛发展。

  ②江河东流,时见湍急夺路,时见缓缓流淌,时见静练平展,时见波涛起伏,这是自然的运动规律。社会生活的运动规律也是如此。曹雪芹正是掌握和运用了这一规律,来设计情节的波澜。

  ③日常的生活描写,使《红楼梦》能广泛深入地反映社会的面貌,这是它的长处。但是,也有它的短处,如果不精心安排,没有情节的波澜、漩涡,就势必会平淡寡味,无法吸引人。曹雪芹善于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使《红楼梦》的情节获得了独特性。

  ④《红楼梦》中的情节高潮是经过作者充分组织和准备,形成起来的。这种铺垫,既具有必然性,又很富有层次感。我们不妨以“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第三十三回)为例,作些分析说明。

  ⑤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对于荣国府的封建家长来说,贾宝玉是不可或失的命根子,是延荣续贵的唯一希望:为挽狂澜于既倒,支撑残厦于将倾,贾府的统治者在贾宝玉刚生下后就为他铺设了一条仕途经济的青云大道。早在第九回,贾政就给私塾馆的教师爷话:“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但是,贾宝玉硬是唱反调。无心于仕途之间,绝意于经济之途。史湘云劝他:“该常会这些为官作宦的,谈谈讲讲些经济的学问。”宝玉听了,如针刺耳,大为反感:“姑娘请别的姐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肮脏了你经济学问的人。”矛盾双方的这些言和行都发生在三十三回前,作为伏笔深深地埋藏着。一方强令其邀名取禄,一方偏不就范,双方冲突不已,矛盾的激化也就势在必然。这就为三十三回的高潮提供了充分准备。当经过大大小小的火力侦察和互相摩擦后,对立的矛盾就必然会激化到诉诸武力。这样的高潮的形成就思想意义上讲,有社会必然性;就故事发展的角度看,有情节必然性。

  ⑥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云是雨的征兆,从乌云一片到黑云翻滚到电劈雷轰直到大雨滂沱,很有层次,文学作品也是同理。金钏儿投井,雨春临门,是高潮的导因;忠顺王府索人是高潮的诱因;贾环的飞短流长,造谣中伤是高潮的直接发因。由远及近,脉络清晰,一步紧接一步,层深迭进,一环衔接一环,丝丝入扣,把情节逐步推向高潮,进入非如此即不可的境地。再从贾政对贾宝玉的神色变化看也很有层次。初见时——“原本无气”,平波展镜;但看到贾宝玉垂头耷耳,神色遑遽,“应对不如往日”,语失伦次——“倒生了三分气”,微澜起波;偏巧这时忠顺王府和贾府的关系并不那么妙,不速之客来天外,跑到门上找戏子,而且那王府堂官很不客气,使得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浪头逐涌起来了;这时又碰上贾环的告状,构陷之词,中伤之言,犹如冰上添霜,火上加油,在贾宝玉的“大逆不道”上又增上“大逆不道”,贾政的神色变成——“面如金纸”“眼都红了”。此时此刻,此情此境,怒火冲开脑门简直要掀掉房顶,于是一声断喝,一阵板子如雨点似地落了,矛盾激化了,高潮形成了。这样的高潮起伏隐显,脉络分明,渐次而又迭进地推发上去。倘若没有这些层次,贾政一开始见到贾宝玉,沉下脸来,捋起袖子就打,就于事不存,无理缺据了。

  ⑦ 。当贾宝玉被喝禁在边厅上时,他料到挨打是事在必然,连忙托人给贾母、王夫人报信。倘若贾母闻声赶到,电闪雷鸣也就顷刻风息浪平,高潮也就形成不了。高明的曹雪芹为了让叛逆与卫道的矛盾激化成必然,就利用偶然性的事件来触发。一是整天转前绕后,陪伴左右,又机灵又贴身的小厮焙茗,偏偏这时不见影踪,倘若他在这里的话,早就一溜烟到里面报告去了。二是正当贾宝玉如坐针毡,无人可找之际,恰巧遇到个老妈子,这该有人报信了,可是,这老妈子偏偏是个聋子,把“要紧”听成“跳井”,将“小厮”说成“小事”,把贾宝玉急得如热锅蚂蚁。这都是偶然性的事件,但是这种偶然性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马克思在《致路·库格曼》中说:“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红楼梦》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7.“分道扬镳”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②③段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红楼梦》情节设计的特征,请就此进行分析说明。

  9.联系上下文,在第⑦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

  10.下面对本文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比喻叹《红楼梦》结构精巧,情节自然生动,以先声夺人之势奠定全文基调。

  B.文章分析《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意在说明曹雪芹长于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的写法。

  C.第⑥段开头以自然现象类比,说明文学作品的高潮由隐到显,渐次迭进,势在必然。

  D.文末引用马克思的话,证明《红楼梦》的成功在于:情节安排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11.概括第⑥段画线部分评析的思路。

  答案:

  7.指《红楼梦》采用独特的于日常生活中掀波澜的艺术形式,与传奇式的作品表现方式完全不同。

  8.第二段写曹雪芹于平淡生活中写波澜的写作特色的设计依据;第三段写曹雪芹于平淡生活中写波澜的写作特色的成功和对作品的作用。

  9.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

  10.B(A项,“以先声夺人之势奠定全文基调”错误,第一段用比喻写“《红楼梦》是一座富丽堂皇、精工细巧的艺术大厦,我们看到了缔构者的匠心。《红楼梦》是一条天造地设的江流,我们看到了它的波澜”,是为了引出本文的中心观点,总揽全篇;

  C.“势在必然”错误,第⑥段突出的是“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而“必然”是第⑤段突出的“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

  D.“证明《红楼梦》的成功在于:情节安排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错误,依据第⑦段“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和“《红楼梦》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可知,文末引用马克思的话证明《红楼梦》的成功在于高潮安排有“偶然性”。)

  11.层进式的分层概括引述;叙议结合;论据典型,有力地论证本段论点“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

《红楼梦》阅读答案2

  《红楼梦》和中华文化

  《红楼梦》以前的章回体“稗官”“野史”绝无如此弘广深厚的文化内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过像他这般才情灵慧的大手笔:两者凑泊,形成了诞生这部伟大的文化小说的历史条件,正所谓前无史例,后继为难。

  那么,这部小说究竟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精髓、何等光芒呢?

  简要而言,有两条主脉,贯串了全书。这两条主脉,并非我辈读者的臆想创说,实由作者自己明文提醒,即: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一部大书的主题眼目,豁然尽展于此。作者的文风,语淡而意谦,然其含蕴至丰。

  吾人须知:一“才”一“善”,便是雪芹对我中华文化这精髓命脉的最经济的简括和深识。

  才是什么?一般理解大抵以为是指文才、诗才,在《红楼梦》而言更是如此无疑的事意。其实这是看错了。试看:一、无才可去补苍天--石头二、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三、都知爱慕此生才--凤姐四、试才题对额--宝玉五、才选凤藻宫--元春六、才华阜比仙--妙玉。这些例中,只有宝玉所试之才实指文才,其余诸人,皆非此一狭义可限。最明显的是探、凤二例,凤是今之所谓文盲,其才与诗文了无干涉。元春入选,明言是由贤德。妙玉的才,以仙为喻亦非仅指能诗而已。这样一说,则《红楼梦》所重之才,所包甚为广博。

  原来,“才”是中华大文化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节目,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感悟。在《易经》的《说卦》中就已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是谓“三才”的理念。“三才”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而人居三者之中,为“天地之心”,独占“性灵”之位。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哲思的另一逻辑形式。

  天之才,表现为风云雷电,节序光阴。地之才,表现为山川动植,品类众生。人之才,则表现为智慧聪明,情思才干。所谓“天人合一”,实即“天人本一”,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也是天的精华体现。

  所以,在《红楼梦》中原始根由是女娲炼石,石乃“通灵”——是为天人一体可以互感互通这中华哲思的“艺术解说”。

  “才”,从汉字造字学来讲,它是植物生长而未成待展的意象——有如“半木”之形。而“华”即生命的升华,在植物表现为开花,在人则表现为“才华”。而才华者,在农工则为良耕巧匠,在士子即为诗圣丈宗,在妇女亦必心灵手巧,针黹皆能。此在古时,势所定才,“贵”“贱”分途,男女异致,而“才”的本质(体性)却是“其致一也”。

  《红楼梦》首标一字曰“才”,其故在此。

  有才者,必有情,“才情”一词,紧系两者,是以曹雪芹又曰其书“大旨谈情”。

  那“微善”的善,又当何解呢?

  “善”的包容量也十分广博,但,通俗地讲,它的主意义在于品德——品德与才情,正是我上文所标明的两大主脉。两者并驾而方轨,成为中华民族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亦即“鉴定”人的超标准尺度。

  简单地“区分”:才属情,善属性。

  孟子主性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是为旧时启蒙教材的第一义。《大学》开头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在曹雪芹书中竟两次分引过,堪称特例。贾宝玉公然宣称:除“明明德”外无书!

  从这一点来看,曹雪芹所称于那些“闺女”(一干裙钗,异样女子)者,也应是“善”在性地心田——至少是以品德为主,而其他材具技能居次。

  至此可知,一部《红楼梦》,主旨为的是给女儿传神写照,阐发幽光,而其所传,不离“才”“善”两端。即此一条主旨要义,亦足以可晓悟,这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名实相副,当之无愧,何用谦虚。

  1.下面对文中“小才微善”的“才”的概念的理解,切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才”就是指人的智慧聪明、情思才干,它包括文才、诗才、理家才等。

  B. “才”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感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C. “才”是“天之才”“地之才”“人之才”的统称,它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

  D. “才”指的就是与“天之才”“地之才”相对并列的“人之才”,它融“天之才”“地之才”之精华于一身而具“性灵”特点,常常表现为人的智慧聪明、情思才干。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曹雪芹弘广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和杰出的才情灵慧融汇聚合,促成了他的伟大“文化小说”《红楼梦》的诞生。

  B. 《红楼梦》中的“才”包含广博,但因书中所写的人物之才多为“文才”“诗才”,所以人们很容易把“才”等同于“文才”“诗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C. 《红楼梦》中女娲所炼“无才补天”的.“通灵”之石,就是后来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这是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艺术表现。

  D.在《红楼梦》中,“才”与“情”紧密相联,有“才”必有“情”,如林黛玉集才与情于一身,而“善”则属“品性”,是人的品德的主要内容,如贾宝玉对晴雯、袭人。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深厚弘广的文化和杰出的才情灵慧一直未能在同一作家身上兼具,所以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之前未产生伟大的“文化小说”;这之后,如果有作家兼具这两个素质,就必定能创作出类似《红楼梦》的伟大“文化小说”。

  B.作家曹雪芹不但深谙中华文化之精髓“才”与“善”,而且在其作品《红楼梦》中,非常鲜明地以此为主题,从而使读者很容易看出小说“才”与“善”这一贯穿全篇的主题思想。

  C.小说《红楼梦》表面只写“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实际全书深蕴丰厚广大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称其“文化小说”,名实相符。

  D.除《红楼梦》外,中国古典小说再无第二部“文化小说”,原因就是那些小说既无多少中华传统文化因子,更没有扣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写。

  【参考答案】1. D 2. B 3. C

《红楼梦》阅读答案3

  ①《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②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 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③ “神瑛侍者”呢? 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族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④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⑤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愿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 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之类的仙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1.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B.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

  C.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大荒山,无稽崖”,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

  D.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 “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 满族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C. 本文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D. 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

  3.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第②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

  B. 在第③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的一个神话,是为了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

  C. 在第④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D. 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答案:

  1. C C项,结合文本第一节内容分析,“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并非作者的观点,而是曹雪芹的观点。

  2. D D项,结合文本内容“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分析可知,“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不符合原文意思,应是其先人。

  3. A A项,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是证明“大荒山、无稽崖”是“无可稽考”之处;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大荒山”就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

《红楼梦》阅读答案4

  关注中国文学的人总是遗憾中国文学没有出现“史诗”,即没有《伊利亚特》或《奥德赛》式的史诗。其实,《红楼梦》正是一部伟大史诗,而且由它确立了一个极为精彩的中国的史诗传统。

  “史诗”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它原是指古代记载重大历史事件、英雄传说并具有神话色彩的长篇叙事诗,后来又延伸到泛指具有上述内涵并有宏大结构的卓越叙事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作品。此时,我们说《红楼梦》是一部伟大史诗,是指:一、它具有荷马史诗式的宏大叙事构架和深广视野;二、它和中国原始神话《山海经》直接相联,塑造了具有神话色彩和别样英雄色彩(另一种意义的富有平常心的英雄)的系列诗意大生命;三、它包含着中国和人类未来的全部美好信息,这是关于人的生命如何保持它的本真本然、人的尊严与价值如何实现,寄托着人类“诗意栖居”“诗意存在”的宏观梦想,从而使浓厚的诗意覆盖整部作品。

  上述三点,还需进一步做些补充。首先应说明的是,《红楼梦》的史诗构架打通天上人间,这与《伊利亚特》相似,但其深广视野则与《伊利亚特》不同,它是种更深邃的内在视野,它挺进到人的内心深处,展示更丰富的内在生命景观。这种史诗性的内在生命景观,在人类文学史上极为罕见,它是曹雪芹了不起的创造,也是《红楼梦》史诗的特征。林黛玉一见到贾宝玉就觉得“眼熟”,内在视野一下子就伸延到灵河岸边。她在《葬花吟》中提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在大苍凉的叩问中呈现的又是无边无垠的大视野。其次,说《红楼梦》有英雄色彩,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具有平常之心的英雄。难道贾宝玉基督式的情怀不是英雄情怀?难道尤三姐、鸳鸯一剑一绳自我了断,把泥浊世界断然从自己的生命中抛却出去不是英雄气概?难道林黛玉的焚烧诗稿的大行为语言,不是对黑暗人间英雄式的抗议?如果说,《伊利亚特》的英雄是刚性的,那么《红楼梦》的英雄则是柔性的。因此,也可以说,《伊利亚特》是刚性史诗,《红楼梦》是柔性史诗。

  史诗不是历史,而是文学。史诗的起点是诗,是审美意识,而不是年代时序,不是权力意识与道德意识。因此,它虽然具有历史的时代内涵,但重心则是超越历史时代的生命景观与生命哲学意味。也就是说,史诗的重心是“诗”而不是“史”,它是史的诗化与审美化,但不是历史。《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规模再大,也不是史诗。《三国演义》《水浒传》虽塑造了许多英雄,也有历史感,但缺乏史诗的起点,即审美意识,它令读者感受到的是权力意识与道德意识对审美意识的绝对压倒,因此,不能称为史诗。中国的《史记》,以文写史,以文塑造历史英雄,显然有史诗倾向,其中有些描绘英雄人物的篇章,也很有诗意。可以说,《史记》早已提供了史诗创造的可能性,可惜司马迁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不是用审美意识去重新观照历史和重组历史,因此,也没有赋予《史记》以史诗的宏伟框架。他对个人不幸遭际进行反弹的发愤意识显然大于审美意识,这一点限制了他的“大观”眼睛,使他未能像曹雪芹那样如此透彻地感悟到人间的诗意所有。唯有《红楼梦》是个特殊的伟大审美存在,它在东方屹立着,并和诞生于西方的荷马史诗一样将永远保持着太阳般的魅力,并永远放射着超越时空的光辉和异彩。

  (摘编自刘再复《永远的〈红楼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说,“史诗”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它是指古代记载重大历史事件、英雄传说并具有神话色彩的长篇叙事诗。

  B、《红楼梦》和中国原始神话《山海经》直接相联,主人公的故事是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的继续。

  C、《红楼梦》包含了人类的一种伟大憧憬,人的存在应是诗意的存在,人的生活应是“诗意栖居”的生活。

  D、《伊利亚特》和《红楼梦》都具有英雄色彩,《伊利亚特》的`英雄是刚性的,所以《红楼梦》的英雄是柔性的。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明确反对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学没有出现“史诗”的看法,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富有启发意义。

  B、文章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展开论证,第二、三段的论证是并列展开的。

  C、作者举“黛玉一见到贾宝玉就觉得眼熟”的事例,是为了证明《红楼梦》有一种更深邃的内在视野,它挺进到人物内心深处,展示更丰富的内在生命景观的观点。

  D、文章第四段用《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实例说明了审美意识的缺失是它们不能称为史诗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红楼梦》确立了一个极为精彩的中国史诗传统,原因之一是它塑造了另一种意义的富有平常心的英雄色彩的系列诗意大生命。

  B、《资治通鉴》《三国演义》叙事构架宏大,历史的时代内涵丰富,但没有对史的诗化与审美化,因此只能是历史,而不是史诗。

  C、作者认为《史记》未能成为史诗的原因之一是司马迁对个人不幸遭际进行反弹的发愤意识大于审美意识。

  D、作者最后认为《红楼梦》正是荷马史诗式的没有时间边界的永恒存在,它属于当时,属于现在,更属于今后的千秋岁月。

  答

  1、C解析:A项,缺少了“后来又延伸到泛指具有上述内涵并有宏大结构的卓越叙事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作品”这句话。B项,“夸父逐日”多余。D项,强加因果,原文中这两句之间是假设关系。

  2、B解析:“第二、三段的论证是并列展开的”错误,从原文“《红楼梦》正是一部伟大史诗,而且由它确立了一个极为精彩的中国的史诗传统”中的“而且”,还有“上述三点,还需进一步做些补充”可知,第二三段应该是层进展开。

  3、B解析:“《三国演义》”错误,原文中应是“二十四史”。

《红楼梦》阅读答案5

  1935年,我要离开北京到上海去之前,抽空到西山福寿岭看我二哥,因他在那里养病。趁此机会,我便到西山樱桃沟、卧佛寺等地,一个人独游一遍。抱着幻想,还寻觅过曹家的故地。看到有字迹可寻的墓碑,就爬坡上去查看。发现很多明代大太监的大墓碑也就是从这儿开始的。我知道这一带就是曹雪芹经过一段繁华生活,清醒之后,寄居这儿写下了《红楼梦》的黄叶村。

  北京解放后,老舍就找我一起到樱桃沟一带又去考察过。我们坐在石头上,听他讲述这儿的风土人情,不禁想到或许曹雪芹生前也坐过这儿的石凳,也饮过这儿的流水吧?这就是从1935年后,我再一次来到这儿的情景。

  有一幅名画,经常在我的面前显现:但丁在桥头看到碧特丽丝时,用右手抚着左胸。这幅画就是以这个内容,永远为人们所珍视。直到今天,自从我从文学史上知道一些《神曲》的内容,和读到译文之后,更希望我的老友田德望早日把他的新译本翻译出来,使我能有精读的机会。但是从这幅画上,我总感觉到对但丁已有所了解了。这一点真可发人深省!所以,从多方面来表现古代作家或者用各种形式改编原作,尤其是用通俗的形式,是应该得到鼓励的。

  我来到上海,看过我国演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看过李斯连.霍华和瑙玛希拉主演的电影。便有人告诉我,罗密欧和朱丽叶初会的房子现在还在,而且成为旅游者喜爱的地方。至于是否真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就不去管它了。我还有幸看过一部影片,演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可惜片名被我忘记了。影片一开始就映出地球剧院的院徽,镜头转到剧院外貌,再转入剧场内景。那时英国的剧场,也和清末前门外的剧场相似,高贵客人可以坐在舞台两厢长椅上看戏,女的也可由男的来扮演。好像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很少,但我对一些镜头却记得很清楚。前年举行法国电影周,我特意选了《莫里哀》这部影片去看。这部影片表现莫里哀的居处是活灵活现的。当然,我只是很喜欢看,也无暇去探索它们的可靠性。

  最近,我看到一条消息,说四川省合川县就是梁祝故事发生的地方。这和我在重庆时看到的路标将军箭的想法正相吻合。这使我又回想起在北碚看见过的黑蝴蝶,这就是民间传说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所化成的那种。而这种蝴蝶,在古代人,则以为是青陵台殉情的情人精灵所化的呢!

  当年,苏东坡夜游赤壁,用赋的形式记录下他的感受。但是,曹操打仗的地方,并不在这儿。我国同名的地点很多,我以前曾就白沙这个地名做过一点统计,就有十来个。我出生的县名昌图,就够特别的了,但也有个同名的哩!可见人们不但不笑东坡的疏忽,甚至反而感谢他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壮丽风光,起了个令人神往的名儿,叫它作文赤壁。人民是最懂得诗的。研究苏东坡多年的陈迩冬为此曾经慷慨高歌道:千古风流两赤壁,后来居上属苏公。

  少长群贤高会里,铜琶谁唱大江东!

  我到云南时,看到有的少数民族用藤腰带,说这是诸葛亮传授给他们的,有的说铜鼓是诸葛亮铸的。几乎到处都在夸说诸葛亮的业绩。更奇特的是,我在温泉一个小山崖上面,还看到巢父洗耳处的字样,人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家乡能有出色人物呀!

  以前,我曾多次建议友人把曹雪芹的游踪以及和曹雪芹有关的地方,从南到北绘成导游图。同时,凡是和曹雪芹有关的地方,不妨进行一次普查。比如常州昆陵驿,因为有传说,宝玉就是在这儿和贾政见到最后一面的,因此,我专程到常州访问了一次;扬州的'瓜州古渡,传说与妙玉有关;苏州的阊门,传说与黛玉有关……这对我,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至于根据么,那就是《红楼梦》了。还有许多近似值的东西,我觉得比从记载中来复现还有真实感,不久前,许宝骥同志曾对我说过,何妨把张书才同志发现的花市一座曹家旧宅,由专家考察后再加以改造为拟曹府旧居呢?如果把曹雪芹各个方面加以整理和宣传,在旅游事业上我想也会占一个吸引人的位置。

  当前,世界性文学研究的两大显学,一个是莎学,一个是曾学。有趣的是,这两位大师留下的生平事迹都相对的少。两个人都被否定过,著作权也都被否定过。直到今天还有人想打开莎士比亚的坟,要看个究竟。

  可是,话又说回来,曹雪芹著书黄叶村,这却是事实。黄叶村在西山脚下,是正白旗所在地,这也是事实。这一带曹雪芹把最后的生命注入的地方,也是世所公认的。

  “结庐西山”,正是当时他朋友写下的记录。那么,发现黄叶村,成为海内外人士喜欢观光的地方,不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 (原载《解放日报》,1984年3月26日)

  1.题目中“梦醒”是什么意思?

  2.解释“这一带曹雪芹把最后的生命注入的地方”的“注入”一词的含义。

  3.“文赤壁”的名称来历是怎样的?作者对苏轼弄错赤壁之战真正发生地的史实,持何种态度?

  4.作者记述关于但丁的图画,有何作用?

  5.如何理解“还有许多近似值的东西,我觉得比从记载中来复现还有真实感”一句?

  参考答案:

  1.是指曹雪芹历经繁华与衰败,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2.是指曹雪芹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丰富情感倾注在《红楼梦》的创作之中。

  3.因苏轼创作《赤壁赋》而得名。历史的误会反而创造了一个壮丽的风光。

  4.①举例论证多方面多种途径尤其是用通俗的方式表现古代作品是十分必要的质的鼓励的。

  ②为说明自己对黄叶村的态度做铺垫。

  5.①考证历史记载并不重要。

  ②“近似值”意味着另外一种真实,它对人们更具有“吸引力”,更体现着人们对原著的热爱。

《红楼梦》阅读答案6

  从《红楼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综合、发展了古代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如二十三回黛玉葬花一段,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以后《西厢记》几乎成为宝玉、黛玉两人对话时的“口头语”了。本书引用《西厢记》共六七次之多,而且用得都很灵活,如四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非常自然。

  《红楼梦》开首说补天顽石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共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原合十二月,二十四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跟《西游记》第一回说花果山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开阔,说法略异,观念全同。而且,这块顽石,既可缩成扇坠一般,又可变为鲜明莹洁的美玉,我觉得这就是金箍棒塞在孙猴子的耳朵里呵。

  《金瓶梅》跟《红楼梦》的关连尤其密切,它给本书以直接的影响,近人已有专书论述,这儿不作详引。如《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明显从《金瓶梅》来。又秦可卿棺殓一节,几全袭用《金瓶梅》记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壶奥”。

  从上边简单引用的各例,说明《红楼梦》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不仅此也,它还继承了更远的

  文学传统,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出。脂砚斋本第一回评,明确说“《庄子》、《离骚》之亚”;第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一回,宝玉摹拟《庄子·箧篇》——这些都不必细说。我以为庄周还影响《红楼》全书。它的汪洋恣肆的'笔墨,奇幻变换的章法,得力于《庄子》很深。

  至于《红楼梦》与《离骚》的关系,借其中的《芙蓉诔》来说明。这篇诔文,引用《离骚》、《楚辞》最多。其中更饶趣味的一条是:宝玉在这篇诔文里,把他的意中人睛雯比作“鲧”——宝玉说晴雯“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作者原注说:“鲧刚直自命,舜殛于羽山。《离骚》曰,鲧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这是特识、特笔。拿自古相传“四凶”之一的“鲧”,来比晴雯这样的美人儿,够古怪的;所以后来有人把这句改为“巾帼惨于雁塞”,以为用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妥当得多了,而不知恰好失掉了作者的意思。赏识这“直”的“鲧”本是屈原的创见;《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这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非但文字沿袭而已。

  如上所举,《红楼梦》古代渊源之深厚且广泛,已可略见一斑。自然,它不是东拼西凑,抄袭前人之文,乃融合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言。所以必须把《红楼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若片面地、枝节地只从字句上的痕迹来做比较,依然得不到要领的。

  1.对“《红楼梦》的古代渊源深厚且广泛”的依据,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宝玉、黛玉对话时常引用《西厢记》内容。其中第四 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就是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

  B.《红楼梦》也深受《金瓶梅》影响。写秦可卿棺殓一节,《红楼梦》几乎完全袭用了《金瓶梅》中写李瓶儿之死的文字;《红楼梦》的“色”、“空”观念,明显来自《金瓶梅》。

  C.《红楼梦》受《庄子》影响也明显。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 一回写宝玉摹拟《庄子·箧篇》,但这些还不是这种影响留下的最大痕迹。

  D.《红楼梦》也有《离骚》影响的痕迹。在《离骚》中,屈原赏识品质“直”的“鲧”,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赞赏“鲧”,这不是文字上的沿袭,而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说明《西厢记》的内容令宝玉大倒胃口。

  B.《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借写顽石开篇,说法略异,观念全同。

  C.《红楼梦》笔墨汪洋恣肆,章法奇幻变换,这得益于《庄子》的深刻影响。

  D.由“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可见,曹雪芹认为晴雯的性格和命运近似于“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脂砚斋明确地评价说《红楼梦》是“《庄子》、《离骚》之亚”,这说明脂砚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红楼梦》受到《庄子》、《离骚》的影响”的观点。

  B.《红楼梦》具有鲜明的传统性,这说明曹雪芹有深厚的古代文学阅读积累;正是这种鲜明的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结果。

  C.如果仔细分析《红楼梦》的文本,我们也将可以找到《红楼梦》受《左传》、《史记》这两部史传文学作品影响的痕迹。

  D.本文作者俞平伯虽然没有详引近人关于《红楼梦》与《金瓶梅》关系密切的论述,但对这些论述的基本观点,他还是认可的。

  参考答案:

  1.D(“……这不是文字上的沿袭,而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不合原文逻辑,原文“非但”,是“不仅仅是”之思。)

  2.A(“《西厢记》的内容令宝玉大倒胃口”断章取义。依原文整体意思,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是说《西厢记》的内容很有吸引力)

  3.B(“……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结果”之说误,把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或曰以偏概全。从全文看,对文学传统的继承,是《红楼梦》成为巅峰之作的必要条件;作者在末段强调:“必须把《红楼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这说明“传统性”和“独创性”结合,才使得《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

《红楼梦》阅读答案7

  对于个人而言,每一次读《红楼梦》都会发现未曾发现过的东西;对于时代来说,不同的时代也会发现《红楼梦》不同的意义。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像一幅好的画一样,可以在不同的人性空间里适应不同的环境,给人以新的领悟和新的启发。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一般来讲,我们在创作一个艺术作品时,主观性很强,希望它能影响人,或者希望这个小说能使人性发生变化。一旦我们预设了这个立场,在搜集资料和观察人性的过程中,就会特别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需要的就故意排除。只要有预设立场,对人性的观察面一定是比较窄的。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是没有预设立场的,所以《红楼梦》才会成为伟大的作品。

  有时候,父权、君权、师权各种权威都表示,因为我想爱护你,所以你不要知道太多。所有的爱都可以变成权威的借口。可是什么叫爱?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爱。《红楼梦》在现代意义上仍然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所体现的爱是真正宽广意义上的爱。在作者笔下,人性是复杂的,它有时候会堕落,有时候会有各种自己控制不住的欲望。面对人性的这种复杂,他觉得这些向下堕落的人性跟所谓向上的、求好的人性是互动的,必须全部加以描绘,使读者在看《红楼梦》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选择。《红楼梦》是很多人愿意反复看的一本书,因为你的人生会因它而得到启发,获得成长,而作者从来没有很权威地告诉你应该如何生活。

  我们可以把读者分成两种。一种是比较简单的读者,他认为,读了一本书以后自己就可以变好。那种所谓格言式的或者道德教训方面的书,如《菜根谭》,也许会对他有帮助。第二种读者则认为,人类在人性方面的摸索与思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读书中会发现人性的复杂,同时也会发现,成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如果你是第二种读者,你在读了《红楼梦》第九回以后就会思考,如果你面对这样的一个课堂,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会怎么办?你也许会大骂他们一顿,说你们不守规矩之类的;然而你也可以借此了解你不在的时候学生的样子。这中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在第九回中,我最同情的一个人是贾政,因为他完全失去了跟下一代沟通对话的可能,他不仅跟自己的孩子宝玉没有办法沟通,跟佣人李贵也没有办法沟通。他只要一骂李贵,李贵就跪下来磕头。这个威权是悲剧性的。

  我在读《红楼梦》时常常提醒自己,小说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身体里的一部分,我身上有贾政的部分,也有贾瑞的部分。我不觉得我是在外面观察这些人物,或者赞美、批判他们。好的文学会让你觉得每一个人物都是你自己。你会思考应该怎么去调整自己个性里的这些部分。我以前常常会有那么几天,总想骂学生,就像贾政一样。有一天读了《红楼梦》,恍然大悟,自己怎么变成贾政了?之后就变得好一点。好的文学能提醒读者,所以我不觉得文学作品一定要认同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有时候是去发现自己是不是也有一点贾政,有一点薛蟠,我觉得这是一个快乐的事,你会发现自己身上充满人性的弱点,而人性本来就有弱点。这个小说的精彩是真正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宽广。

  我希望能够跟大家探讨,怎么样把自己慢慢放进《红楼梦》当中,去真正地理解人性并因此获得成长。人性有很多方面,并没有好坏的区别,我读《红楼梦》的时候真的不敢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有删节)

  【注】①《红楼梦》第九回:回目为《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可以在不同的人性空间里适应不同的环境,给人以新的领悟和启发。

  B.《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因为它所体现的爱是真正宽广意义上的爱。

  C.阅读《红楼梦》,就是要把自己慢慢放进去,去真正理解人性并因此获得成长。

  D.阅读文学作品要做第二种读者,即在读书中发现人性的复杂和成长的不容易。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把自己慢慢放入《红楼梦》”的做法的一项是

  A.《红楼梦》第九回,会引发“如果我是老师……”这样的思考,使自己走进作品中的情境,或者借助作品了解现实。

  B.认识到小说里的每个人都是“我”身体里的一部分,“我”的身上可能有贾政的部分,也可能有薛蟠的部分。

  C.审视作品人物,对其进行赞美或批判,真正了解人性,从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身上获得帮助和成长。

  D.读了《红楼梦》,突然发现自己怎么变成整天骂人的贾政了,之后就会调整自己,善待他人。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不给作品预设立场,不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影响读者,对人性的观察与展示是宽泛的。

  B.父母老师往往把爱作为权威的借口,这不是真正的爱;曹雪芹则给予笔下人物真正的爱,即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

  C.很多人愿意反复看《红楼梦》,因为它能够引导人们认识到那些堕落的人性跟所谓求好的人性是互动的。

  D.比较简单的读者希望自己读了一本书就会变好,这类书不会是文学书;另一种读者则通过读书发现人性的复杂,这类书往往是文学书。

  参考答案:

  6. C

  7.C(根据倒数第二段中两处“我不觉得”可判断C项错误)

  8.A(B.对象有误;C.强加因果;D.过于绝对。)

《红楼梦》阅读答案8

  中国古代小说每每被视为史余、史补而受轻视,大方之家每不屑道及。“戊戌变法”前后,一些较早接触域外文学文化的知识分子,基于小说可以化民成俗的认识,开始译介欧美及日本的小说,并充分肯定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教化功用。梁启超首倡“小说界革命”,他肯定了小说的“载道”功用,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者,适应了晚清维新派改良群治的愿望。兼之借助日渐兴盛的报纸刊物等快捷面广的传播媒介,动摇和瓦解了以往歧视小说的正统文学观,使得小说的译印和创作风起云涌。这就改变了中国文学场域的格局,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语境。

  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一些有新思想、用新方法的学人开始以空前的热情对古代小说开展了学术研究。1918年3月15日,胡适首先在北大文科研究所作了《论短篇小说》的演讲,讲稿修改后发于《新青年》。该文虽只6000余字,却昭示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研究的系统性。不过让胡适付出更大热情的是中国章回小说的考证研究。1920年8月,上海亚东图书馆推出汪原放标点版的《水浒传》,胡适撰写的《水浒传考证》置于卷首作为前言。此后8年中,胡适先后为《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章回小说撰写了20余篇考证及序跋文章。

  在胡适的系列考证中,影响最大的首推1921年5月置于亚东版《红楼梦》卷首的《<红楼梦>考证》。《红楼梦》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可能难以与流播久远的世代累积型经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相比,但因其精神内涵丰富,艺术表现高妙,题材与格调更适合文人读者的口味,所以程甲本问世后,它便受到读书人阶层的群体青睐。中国的读书传统一向是文史不分家,读者习惯以史家笔法来阅读小说中的人和事。《金瓶梅》问世之初,即有诸多有关本事的传闻,《红楼梦》问世之后更是如此,因其开卷第一回写出甄士隐、贾雨村两个有符号意味的人物,脂批道是“真事隐”去、“假语存”焉,导致不少读者以“微言大义”的方式揣测《红楼梦》究竟隐去了什么本事,因此便有了“和珅家事”“张侯家事”“傅恒家事“明珠家事”等各种说法。最初它们不过是民间茶余的传闻、文人酒后的谈资,直至1914年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后又附《红楼梦》以刊行,“索隐”旗帜由此高张。1916年蔡元培发表《石头记索隐》,次年又以单行本行世,将“索隐”往前又推进了一步。蔡元培是一位翰林出生的宿儒,有过留学德国的经历,曾是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7年1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当时教育界、文化界威望颇高,胡适亦以“领袖”称之。以蔡元培这样的身份、声望,论述《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赋予它以重大的内容,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它的价值和影响。

  “隐”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写作策略,也是传统史学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无论是孔子的春秋笔法,还是屈骚的香草美人,都有“隐”的成分在。因此《文心雕龙》专设“隐秀”一篇,与“比兴”“夸饰”等并举,以“文外之重旨”来解释“隐”的内涵。有文本之“隐”,也就有研究之索“隐”。“索隐”由此自然成为中国传统学术之于文本的一种解读方式。“隐”是作者层面的写作手段,“索隐”是读者层面的思维方式和解读途径。即此而言,《红楼梦》索隐派试图从小说文本表面的字里行间演绎、求索出文本背后的微言大义,实际上是沿袭了传统学术的解经思维。既然作者说“真事隐去”,那就一定有隐去的历史真相,索隐派孜孜以求的,就是要将这真相找出来,以使自己的阅读与接受符合传统学术的解经轨道。然而胡适的考证,却完全改变了这样的思维方式。

  胡适对古代小说的考证,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对《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世代累积型小说采用历史演进法,主要考察小说的历史演进情况;二是对《儒林外史》《红楼梦》这类个人创作的小说,则侧重考证其作者与版本。在20多篇古代小说考证及序跋文章中,胡适在很大程度上厘清了诸多作品的成书过程、版本之间的关系,考证了不少古代小说作者的生平事迹,大多数工作是开创性的。他对《红楼梦》的考证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胡适《红楼梦考证》首先向索隐派提出批评。对早期所谓的“纳兰家世说”和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胡适用考证历史事实的方法予以批驳;对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则用“猜笨谜”的措辞指破它的牵强附会。《红楼梦考证》后一部分是对著者和本子的考证。他根据顾颉刚、俞平伯寻求出的文献,勾稽出与作者相关的六条结论,前五条关涉曹雪芹生平与家世,最后一条提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认为甄贾两宝玉是曹雪芹自己的影子,甄贾两府是当日曹家的影子。关于本子,胡适认为程高120回本的后40回是乾隆六十年(1795)高鹗在中进士之前补作的,这就是著名的“高续”说。胡适《红楼梦考证》的`面世及其随后发生的与蔡元培之间的论战,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一则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蔡元培的身份背景,二则是因为胡适之说是附亚东版的《红楼梦》小说刊行的,小说读者面有多大,胡适观点的受众范围就有多大。虽然胡适的考证成果并未完全终结索隐派,但蔡胡论战确实是以胡适的胜利而告终。这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亚东版《红楼梦》的大行于世。

  胡适对古代小说的系列考证工作最重要的学术意义,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中,促使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他在晚年曾这样评价:“这种工作是给予这些小说名著现代学术荣誉的方式;认定它们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胡适的考证将长期受到贬抑、轻视的小说提高到与经学、史学等传统的“学术研究的主题”平等的地位,不仅实现了学术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突破,而且更重要的是借助新标点分段的亚东版古代小说席卷全国的运势,使考证的学术理念和全新的阅读方法渗入世人之心,改变了传统学术研究的重心,大大推进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摘编自俞晓红《胡适与<红楼梦>百年阅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的文化语境”指由于梁启超的推动,以往歧视小说的正统文学观被改变,小说价值和功用得到充分肯定的中国文学场域新格局。

  B.“索隐”在文中指读者以史家笔法阅读小说中的人和事,以传统解经思维揣测《红楼梦》究竟隐去了什么“本事”的阅读和研究方式。

  C.“微言大义”在文中指被索引派认为隐含在《红楼梦》精微的语言和叙事中的作品内涵和历史真相,他们为找寻其答案而孜孜不倦。

  D.“自叙传”在文中指胡适对《红楼梦》成书由来的认识,他认为作品中的甄贾两府有曹家的影子,曹雪芹借甄贾宝玉写自己的人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丰富的精神内涵,高妙的艺术表现,更适合文人读者口味的格调,使《红楼梦》有别于《三国演义》等小说而受到读书人的群体青睐。

  B.胡适注重文献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他认为程高120回本的后40回为高鹗所续,这一观点终结了有关《红楼梦》作者之谜的争论。

  C.文章详细介绍了索隐派代表蔡元培显赫的身份地位,蔡先生的学界影响力虽增加了胡适推广新学说的难度,客观上也为其提供了帮助。

  D.胡适对古代小说的系列研究,实现了学术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突破,其考证的学术理念和全新的阅读方法也推动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有着深刻的隐喻意义,读者可以通过谐音理解甄士隐、贾雨村的符号意味,索隐派即以此种方法探寻作品背后的真相。

  B.胡适在写作《红楼梦考证》时,首先运用了不同策略对索隐派提出批评,蔡胡论战最后以胡适胜利告终,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此。

  C.从小说之于经史的地位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受到贬抑、轻视的对象不一定不具备研究价值,曾被称为“诗余”的宋词即是典型代表。

  D.传播媒介对学术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如果没有《新青年》杂志、新标点分段的亚东版古代小说,胡适的考证成果就很难被公众认可。

  4.作者认为“隐”也是传统史学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你对此如何理解?请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4分)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②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节选自《离骚》)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5.倘若你未来要从事学术研究,你能从胡适的考证工作中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分条概括。(4分)

  答

  1.(3分)A

  2.(3分)B

  3.(3分)C

  4.(4分)

  示例1:①传统史学讲究微言大义,以曲折、精微的文笔隐寓褒贬、寄托深意。如“夜缒”可以反映出国势之危急,并暗含对统治者昏庸短视的批评。

  示例2:②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段,蕴含深刻的意蕴。比如《离骚》中以“众女”象征群小,以“蛾眉”象征美德。

  示例3:③文学作品中有时似贬实褒,字里行间隐含深意。比如草莽、傻、狂等词语,看似批评宝玉性格乖张、不学无术,实则写出宝玉之重情脱俗。

  答出“隐”作为美学原则的内涵,2分;举例阐述合理,2分。言之成理即可。

  5.(4分)①敢于质疑,不畏权威,如胡适与蔡元培论战,对索隐派提出批评等。②注重实证,勇于开拓,如胡适做了厘清诸多作品的成书过程、版本之间的关系等大量开创性工作。③讲究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同是对索隐派的批评,他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④着眼未来,领风气之先,如胡适的考证与新式标点小说风行、肯定小说社会价值和教化功用的文化大背景相一致。(答出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红楼梦》阅读答案9

  阅读下面两首《红楼梦》中的咏柳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唐多令·咏柳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①,香残燕子楼②。一团团、逐队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咏柳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注释】①百花洲:在苏州,相传是西施游玩过的地方。

  ②燕子楼: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的.地方。

  (1)“钗黛有其德,各展咏絮才。千秋自本色,高下凭君裁。”结合全诗和钗黛的身世,试分析钗黛各抓住了柳的哪些特点?抒发了各自的感情?(4分)

  (2)“东风卷得均匀”,湘云评说“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你是否同意?试结合诗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1)黛玉:从“粉堕”、“香残”、“漂泊”、“白头”、“无人收”描写出柳絮堕枝飘残,被东风吹落、飘泊无根的特点,抒发红颜(年华)易逝又抒发自己寄人篱下、无人理解的孤独和哀愁。

  宝钗:从“均匀”、“蜂围蝶阵”、“修笑本无根”、“上青云”描绘出柳絮的轻柔美好、自如飞舞、乘风向上的特点,形象地表现了大观园中处事得体、深受众人喜欢的宝钗不会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而是要“频借力”“上青云”——踌躇满志,意欲攀登封建统治宝座的愿望。

  (2)“卷”字传神,写出了春风和煦,对柳絮的温柔多情;“均匀”指柳的舞姿优美,匀称有度。一改感伤之调,描绘出美好春光,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全句生动传神、不落俗套。

《红楼梦》阅读答案10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当年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

  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RSC《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

  (节选自20xx年7月26日《文汇报》)

  6、下列有关 “忠实原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不大赞同有些人的“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观点,因为那些人对“忠实原著”有误解。

  B、作者也不赞同导演李少红的“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来作为“忠实原著”的解释。

  C、作者认为,“忠实原著”就是要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或者原著的精神来具体演绎。

  D、在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忠实原著”有时候也并不排除大胆裁剪扬弃的一些做法。

  7、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新版剧用原著旁白代替表演算不上忠实于原著,只能表明编导能力有问题。

  B、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不应成为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批判的依据。

  C、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的做法本身无可非议。

  D、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那种不顾电视剧特有的视听艺术而跟随原著亦步亦趋的做法并不见得就是忠实原著。

  B、昆剧爱好者以及一些“90后”对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否定。

  C、那些不大“忠实原著”而思想庸俗和文字低劣的原著翻修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社会所淘汰。

  D、越剧《红楼梦》以及1987版的电视剧都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

  参考答案:

  6.C(根据第五段第4、7行可知)

  7.D(“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应该是“编导”的问题)

  8.D(“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是越剧《红楼梦》)

《红楼梦》阅读答案11

  《红楼梦》第十四回写道:“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

  文中写的是谁?体现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

  王熙风。精明能干、做事果决、专横、威重令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结合“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等分析可知,这是王熙凤整顿宁国府的.措施之一。结合“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等分析可知,她做事果断、专横;结合“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分析,她精明能干;结合“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分析可知,她威重令行。

《红楼梦》阅读答案12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戴着赤金盘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裙。一双单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凤腊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乃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边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走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见了一个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连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也可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吃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东西行李都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紧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以摆上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她:“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以放完了。刚才带着人道后楼上好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改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闲聊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小题1: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2:“一双三角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的肖像描写,从直觉上给人什么样的印象?(3分)

  小题3:王熙凤回答王夫人的问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出场的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出王熙凤在贾府地位之特殊,性格之泼辣。

  小题2:不仅表现了王熙凤的外在特征——年轻、貌美,而且表现了她的内在性格——刁钻,狡诈。

  小题3:不仅表现了王熙凤善于机变逢迎的性格,也表现了精明能干的特点。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人物分析能力。凤姐作为《红楼梦》中贾家大管家,这一重要角色,曹雪芹为其出场,做了精心安排。看她出场时,还没有看到容貌,先听到呵呵笑声。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样写来突出她的与众不同,突出她性格的泼辣,她以一个小辈身份,敢在贾母等长辈面前这样放肆,并且不会受到责备,这就说明她有资本,她深得贾母等人喜爱的.特殊身份。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人物描写中肖相描写的分析能力。我们看写凤姐“丹凤眼”“柳叶眉”这是在写她的年轻、美丽、好看。而作者去故意加上“三角”“吊梢”以做修饰。这就有了些深意。相书上说面带“三角”之眼,“吊梢”之眉者,主人奸邪,狡诈。这里明显点明凤姐性格中的刁钻、奸邪、狡诈特点。所以脂砚斋曾作这样的点评:“第一笔,凤姐的三魂六魄已被著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人物分析的语言分析能力。回答王夫人的问话中,凤姐答言之快,不做任何思忖。这里明明是在突出她做事精明能干,什么都能做得干净利索,符合大管家的身份形象。另外王夫人只问月钱过了没有。去引出她答自己去寻绸缎来的话,这里我们看出凤姐好像猜出姑母不高兴了的意思,故意以此来回答。这就看出凤姐的机变逢迎之性格。另外看寻得结果是没有寻到,很明显照应前面的寻绸缎是骗人之语。也从中可以略微看出凤姐对一个要寄人篱下的表妹的态度。显现她势利的一面。

《红楼梦》阅读答案13

  (三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千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1.这段文字写了贾雨村做的哪三件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贾雨村怎样的.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能和题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意思相照应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寻了他一个不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三)

  1、胡乱断案、修书请赏、充发门子。 2、衔情枉法(或草菅人命)、媚上欺下、阴险狡诈(或过河拆桥)。 3、雨村便衔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 4、找了他的一个过错(或找了他的一个把柄)。

《红楼梦》阅读答案14

  《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

  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

  “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它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的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于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7.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作者认为大荒山应当是长白山。

  B.《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作者认为“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瑛侍者即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

  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作者认为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

  D.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大荒山即是长白石,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C.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

  D.满人神话中神岛(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9.根据文章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水浒传》开头的神话也应该是有其尘根俗缘的。

  B.虽然作者在《画中诗》与《红楼梦》中都写到了“石头”,但诗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

  C.作者认为《山海经》中的不咸山即长白山,说明《山海经》中的地名有的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

  D.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参考答案:

  7.B“神瑛侍者即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文中无依据。

  8.C“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的曹雪芹的祖先。

  9.B画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寄寓了作者相同的情感,所以有内在联系。

《红楼梦》阅读答案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甫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1987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87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当年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

  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RSC《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节选自20xx年7月26日《文汇报》)

  1.下列有关 忠实原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不大赞同有些人的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观点,因为那些人对忠实原著有误解。

  B.作者也不赞同导演李少红的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来作为忠实原著的解释。

  C.作者认为,忠实原著就是要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或者原著的精神来具体演绎。

  D.在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忠实原著有时候也并不排除大胆裁剪扬弃的一些做法。

  2.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新版剧用原著旁白代替表演算不上忠实于原著,只能表明编导能力有问题。

  B.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不应成为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批判的依据。

  C.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的做法本身无可非议。

  D.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那种不顾电视剧特有的视听艺术而跟随原著亦步亦趋的做法并不见得就是忠实原著。

  B.昆剧爱好者以及一些90后对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否定。

  C.那些不大忠实原著而思想庸俗和文字低劣的原著翻修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社会所淘汰。

  D.越剧《红楼梦》以及1987版的电视剧都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

  答案:

  1.C(根据第五段第4、7行可知)

  2.D(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应该是编导的问题)

  3.D(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是越剧《红楼梦》)

  • 相关推荐

【《红楼梦》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红楼梦》阅读答案11-07

新版《红楼梦》阅读答案11-09

《红楼梦第三回》节选阅读答案01-05

等阅读及答案07-23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11-28

背影阅读答案04-11

丰碑阅读答案04-13

《瞄准》阅读答案01-06

回家阅读答案02-24